+世界近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docx





《+世界近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世界近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 1下表为1500-1800年间欧洲部分区域、国家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表()1500年1600年1700年1800年西北欧6.68.213.114.9中欧3.75.07.17.1地中海区9.513.711.712.9英格兰与威尔士3.15.813.320.3意大利12.414.713.414.4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城市化进程十分迅猛B欧洲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南移C欧洲城市发展速度较均衡D新航路开辟影响欧洲城市发展2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
2、、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3 1617世纪欧洲成立的部分机构成立时间机构名称经营业务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1602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金融股票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货币兑换、存款、贷款、转账等金融服务据表可知,该时期()A价格革命瓦解封建制度B传统商业模式得以创新C荷兰商业地位受到挑战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传统观点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
3、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因此展开。据此可知,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A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不确定性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当时其他视角的观察D近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516世纪后期,西班牙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英、法、荷等国,于是西班牙开始大量进口英、法、荷等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17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干脆把纺织原料羊毛输往国外,其总量(每年)达40000捆。这可用来说明A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的商贸中心B西班牙拉开争夺世界霸权的序幕C西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激烈争夺D
4、西班牙殖民霸权衰落的经济根源61677年,英国议会不断致函查理二世,要求联荷反法。在多次越发激烈的请愿之下,查理二世拒绝道:“你们已经侵犯了一国之君的一项无可争议的特权,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从未有哪个时期,国君宣布战争和媾和的权利被如此侵犯过。”由此可知()A议会提议不符合国家利益B国王与议会存在权力较量C国王行为违背权利法案D国王统而不治的趋势明显7中世纪画家经常使用黑色、灰色绘制头上带有光环的圣母像;文艺复兴画家则使用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颜料描绘头上取消了光环的圣母。图1为14世纪意大利画家贝尔纳多达迪的代表作圣母子,图2为15世纪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桑西圣母。艺术风格的转变体现出()A
5、天主教权威遭到动摇B人文主义思想的萌发C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D城市贵族阶层的没落816、17世纪以来,欧洲主要国家诞生了一批新型中等学校,这些学校除开设原有的古典主义学科外,科学技术知识开始普遍受到重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观察、实验、实习等)也得到广泛运用。这一现象()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沉重打击了教会的神权统治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D助推教育内容与理念的革新91789年,法国孔多塞撰文称:“我们把社会艺术看作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像其他科学一样,它是建立在事实、实验、推理和计算基础上的;与其他科学一样,它也能够无限地进步和发展。”这体现出孔多塞()A主张维护君主专
6、制B积极倡导科学革命C比较推崇理性精神D阐释社会发展规律10“在这个王国里,居民不受现有主权国家的国境等限制,共享探求人类社会共通的普遍性真理的志向。不过,他们头脑中的普遍性,无论如何都以欧洲世界为思考的前提。”上述评价中的“王国”是指()A英国构建的庞大殖民帝国B新教领袖的“信仰自由王国”C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D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王国111759年,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一书出版,其核心思想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一定要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通过“自利”与“利他”的合生互济来达到“利益的天然一致”。这一核心思想()A丰富了启蒙思想的深刻内涵B反思了工业革命带来的众多社会
7、问题C践行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D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方法121737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沙龙艺术展和1768年伦敦学院展览不仅将艺术家推荐给潜在的赞助人,而且开始公开地向民众开放。当时,罗马、柏林、圣彼得堡等欧洲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将私人或王室收藏向公众开放。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A西欧自治城市的兴起B法国革命浪潮的冲击C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D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1318世纪中后期,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极力歌颂古代日耳曼骁勇善战的英雄,强调他们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从未被击败,他还将这些日耳曼英雄,与当时的德意志人进行类比,呼吁德意志人争做“日耳曼英雄”。克洛普施托克意在( )A宣传“铁血政策”B
8、肯定日耳曼人大迁徙的作用C培育民族认同感D支持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141416世纪,欧洲的知识分子强调人的尊严,使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获得了应有的自信心。自然事物逐渐作为已经脱掉了神秘面纱的客体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思维中的常见对象。这体现出()A人文思潮促进了理性发展B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C科学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D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现实15独立前,北美有13个英属殖民地,独立后,北美英属殖民地组成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中南美洲的西属殖民地只有4个总督区,独立后却分立出十几个独立的国家。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两地()A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差距明显B殖民地反抗方式迥异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9、D移民人口数量的不同16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极力促成西班牙与它的殖民地和解。直到1822年,英国才承认南美船只所挂的旗帜,在事实上承认了南美国家的独立。英国这样做旨在()A维护其在拉美利益B联合西班牙对抗法国C遏制其殖民地独立D避免引起美国的反感17在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提出了“与英国结盟以保障美洲独立,并建立美洲联盟”的政治构想。1826年巴拿马大会(西属美洲独立国家首次联合会议,英美两国应邀列席)通过了关于建立“永久同盟”的协议。对此,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A美国门罗主义引发拉美反抗B英国支持西属美洲的独立和联合C拉美独立后迅速实现了联合D西属美洲未能正确认识
10、内外形势181876年9月,比利时国王在“赞助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名义下召开“布鲁塞尔国际地理学会议”。与会的英、法、德等国代表同意在欧洲设立“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由各国在下面设分会。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了后一建议,并划定协会的活动范围。这说明当时()A工业文明成果向全球传播B西欧各国加快对非洲的争夺C列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9如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以当时爆发在拉丁美洲的两个为争夺石油产区的国家间的战争为背景,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的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
11、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A拉丁美洲各国间的矛盾尖锐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D拉丁美洲的革命任务艰巨20在古代雅典,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而且也被默许跟随大人旁听法庭的审判。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参政意识得到强化B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C人文精神冲击宗教迷信D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21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作品中写道:“得谟斯,你的权力真正大,你像个君主人人怕,也容易叫人家牵着耍。你喜欢戴高帽子,受欺受骗,你并不是没有头脑,只是不知想到哪去了。”该喜剧家的言论意在说明()A贵族寡头权势显赫B城邦决策缺乏理性化C民主原则遭到破
12、坏D公民的民主意识淡薄221831年3月1日,英国辉格党格雷政府公布提案,取消衰败选邑,把原属107个镇的席位转让给大城市和各郡,同时扩大选举制,实行财产资格制,农村、城镇中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民或房产持有人都可以得到选举权。该提案()A改变了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现状B结束了新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局面C回应了中等阶级对参与政权的需求D旨在限制国王对英国议会的影响力23公元前479年,希腊联军在抗击波斯的决定性战役普拉提亚战役中取胜,迫使波斯军队全部撤离希腊半岛。但因为雅典方面的将领是贵族阿里斯提德,这场战役在当时雅典民众中很少被提及。这反映出雅典()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B民主政治的弊端已显现
13、C贵族垄断战争的指挥权D民众有较高的民主意识24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得斯(公元前480年一前406年)称“城邦属于群众时,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用语言迷惑群众,也许能暂时有利于群众,可是一旦出现错误,他就会通过诽谤别人来隐藏自己的错误,然而群众却可能毫无辨别”这表明在古希腊()A政治演说是公民参政的必经途径B城邦事务掌握在演说家手中C人文精神贯穿于政治生活的始终D民主政治带有非理性的一面2511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认为低品级的教士在神圣性上也高于皇帝,宣称教皇权威在一切事务上享有最高仲裁权和司法权。12世纪中期,教皇与王国等政权间形成法典化的新型封建关系,出现独特的教皇封君制。这表明()A近代
14、民族国家形成B教权主导欧洲社会C封君封臣制度瓦解D国王丧失世俗权力26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官制度逐渐形成,它“纯粹的职业性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更换部长的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表明,西方文官制度()A推动政治与管理分离B有利国家干预经济发展C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D完善三权分立制衡体制27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强调公开竞争考试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把文官的任用建立在“功绩制”的基础上,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政治,不与总统共进退。该法案的颁布()A遏制了政治腐败的现象B提高了政
15、府的行政效率C缓和了党派之间的冲突D体现了行政中立的原则281855年,英国民间成立了行政改革协会,其目的是剔除政府中不作为的官员。该组织在主要都市召集民众,分发各种宣传手册,倡议和支持文官制度革新。泰晤士报等多家报纸连续报道了有关消息。这说明,此时的英国()A文官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础B社会舆论全力主导英国的官制改革C工人成为英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D内阁承认官员素质提升的积极意义29罗马人对法律变动的态度极为谨慎。针对早期法律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执政官往往不重新颁布法律,而是通过对既有法律进行新的解释,或修订已有的法律来解决新的问题,这又导致了司法和行政相混淆。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给予
16、了一些专业法学家所谓的“解答特权”。这体现了古罗马()A以法治推动帝国的扩张B注重维护法律权威C强调司法独立的重要性D法律体系臻于完善30公元前242年始,罗马法逐步清除了形式主义、削弱了家长权(如剥夺了其对家属的生死权),否定了家长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子女的个人权利得到了国家的承认与保护。罗马法的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权力的扩大B罗马帝国的建立C公民法的灵活性D万民法重视亲情31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据此推断,该法典A为工商业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B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C成为
17、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主要来源D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西方有学者认为,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意味着地方贵族、教士和市民在支持王权的同时,借助这一文件,他们力图禁止王室官员在地方上滥用权力,捍卫他们自己对领地、城市和教区的维护与管理权力,即地方的统治阶级在当地加强他们精心和细致地处理基层社会事务的权力”。该学者意在说明大宪章()A是贵族、教士和平民反抗王权的工具B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C推动欧洲社会基层自治模式开始出现D体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与妥协33中古时期的欧洲战争大多是统治者的冒险掠夺行为。而路易十四(16381715年)时的战争,固然有个人野心的成分,但也有鲜明的政治动机
18、:为了合并说同一语言的某地居民,为了占领防御强大邻国所必须的要冲。路易十四时代战争的变化反映了()A欧洲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专制王权已经达到了顶峰C欧洲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D强大王权利于维护国家统一341928年,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美国参议员格拉斯却认为公约的价值“不大于一张邮票”,国务卿凯洛格私下也认为,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这表明非战公约()A为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法律基础B带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C顺应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诉求D未体现维护和平的内容351536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颁行的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合并的统一法案特别强调,王国各级司法官员须
19、保证在各级各类法庭中使用英语。1611年国王詹姆斯一世时期,翻译出版了钦定版英文圣经,并下令通行于两国的所有教堂,以代替教会历来使用的拉丁文圣经。上述举措()A提高了英语在国民教育中的普及程度B有助于强化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意识C折射出中世纪欧洲各国王权有所加强D为构建不列颠国家身份认同奠定基础36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沉寂,教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宣扬“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371077年
20、,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A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B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C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D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法国揭开序幕38牛、山羊、猪和马引入美洲后,为美洲印第安人提供了皮革和羊毛以及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马和牛提供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第一次可以在美洲土地上开垦耕种;有轮子的车辆和更多种类的驮畜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可能性。由此可
21、见,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A导致了美洲人口数量的激增B是以动物物种交流为主C影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生活D导致美洲自然经济解体3918世纪初,小麦成为北美重要的经济作物,纽约率先成为小麦主产区,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北美小麦由船队运往中美洲销售,那里的劳工和奴隶都喜欢吃面食。19世纪初,伊利运河被疏通后,北美西部的小麦产量逐年递增。这说明()A大西洋贸易促进非洲物种的传播B物种传播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C工业革命提高了粮食生产商品化D现代交通工具助推小麦产业兴起40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
22、8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A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B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C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D保障了西方的殖民活动411784年7月,英国通过折抵法案,禁止欧洲其他国家向英国走私茶叶,英国的茶叶进口税从119%降至12.5%。18世纪80年代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几乎垄断了欧洲的华茶市场。英国这一做法()A表明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确立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推动了东方生活方式在欧洲普及D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42下图是近代某一时期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葡萄牙经营着太平洋贸易B中国成为白银的主要流入地C印度洋贸易地位日
23、益衰落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确立43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7世纪初期的欧洲,砂糖和茶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些变化说明()A海外贸易减小了社会贫富分化B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C殖民扩张助推了各地消费升级D工业革命消除了地区性饮食差异44有学者指出,财富从伊比利亚转移至西欧大洋沿岸,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商业竞争和对世界海洋控制权的争夺,为了提高筹集商业资金的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消耗,国家从间接统治转向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表现为对公民进行语言、货币和法律体系的统一”。该学者意在强调()A西欧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