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 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减弱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2汉元帝时期,谏大夫贡禹针对王室奢侈腐化和百姓贫困、饥馑的局面,质疑道:“王者受命于天,为民父母,固当若此乎!天不见耶?”“方今天下饥馑,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将问题的焦点直指皇帝的无道统治。
2、其主张()A重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B发展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C否定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体现了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黄宗羲认为,全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担任老师,在特定的日子,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就弟子之列听讲,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地方官员如果倚势欺凌老儒,学校的士子可以群起而驱逐之。该观点()A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B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C顺应了强化监察制度的趋势 D蕴含着一些朴素的民主色彩4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学派被后人评价为“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该派学是()
3、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5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学派主张儒家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墨家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以法为工具,控制臣民A构建官僚政治 B重建政治秩序 C加强中央集权 D变革选官制度6董仲舒认为,世界由天、地、人三者构成,受命于天的圣人为王,王代天施政,是沟通天人的纽带,王在人间具有最高权威,是世俗权力中心的原点。董仲舒这一思想()A抛弃了先秦儒学的思想内核 B旨在劝诫统治者顺应自然C奠定了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D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7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下列人
4、物、主张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体现革故鼎新B庄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体现天人合一C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体现自强不息D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民本思想8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提到:中国人爱说“读书明理”,这个“理”何所指?它不包含物理的理、化学的理、一切自然科学的理,社会科学上许多理,亦不包括在内。中国的书所讲的“理”也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由此可见,中国的“理”()A推动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 B体现对理想化的人格追求C使儒学完成哲学化思辨化 D源于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9图1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
5、诸国富强之术(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图1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 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10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中存有数千里之外的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更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距今4300年前,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在其中心或都邑性遗址中的表现出现高峰,甚至形成一波浪潮。由此可见,早期中华文明()A逐渐趋向于一致性 B渐次迈入文明社会C萌生华夏认同观念 D呈现出交融性特征11明代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专注“致良知”,认为“良知”
6、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可知,王阳明()A提倡个性自由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抨击君主专制 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12考古资料表明,距今约80005000年的中国各地聚落遗址外围一般有壕沟围绕,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墓葬遗址也普遍排列规整。据此可知,早期中国文化的特征是()A有容乃大,和谐共存 B追求秩序,稳定执中C祖先崇拜,以人为本 D整体思维,天人合一13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确立有一个“试错”的过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游说诸侯,
7、以求自售;秦始皇重用韩非法家之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大一统”局面形成。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诸子百家逐渐走向消亡 B社会大变革由思想主导C中国从分裂走向了统一 D儒家学说顺应时代潮流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诗句,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自强不息 B和而不同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15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该思想()A利于统治者进一步控制百姓 B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C丰富了中华文
8、化的理论思维 D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16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陆羽所撰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并主张细致观察茶的烹煮过程以体会天地宇宙的造化之功,“沫饽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交流互鉴 崇德向善,注重操守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A B C D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
9、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二)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三)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四)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结合中国古代史知
10、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12分)(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答案选必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习案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由“传向周边各民族被中原地区所吸收”可知,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吸收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华夏认同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当时中原地区和周边戎狄蛮夷之间的
11、差异和隔阂仍然存在,民族隔阂减弱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由“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周边文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互相交流,统一观念加强的说法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方今天下饥馑,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为民父母,固当若此乎”,可知贡禹公然指责皇帝的无道统治目的是为了天下贫困、饥馑的百姓,体现了他关心天下疾苦的责任感,故选D项;贡禹劝诫皇帝是他作为谏大夫的职责,排除A项;贡禹借天意来抨击统治者的无道统治,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排除B项;贡禹劝诫皇帝的无道统治是在履行他作为谏大夫的职责,并未彻底否定皇帝的专制地位,排除C项。3【答案
12、】D 据材料“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可知,黄宗羲关于学校教育的相关观点与西方民主政治所提倡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和议会政治具有相似之处,体现了朴素的民主思想,故选D项;材料中的观点并未体现市民阶级的价值诉求,而且黄宗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看法本质上依然属于传统士人阶层的范畴,排除A项;“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说明黄宗羲依然赞成传统的君主统治,并未对君主专制进行彻底否定,排除B项;古代传统的监察制度只是皇权控制百官的手段,黄宗羲的观点具有民主监督的色彩,不属于传统监察制度的范畴,排除C项。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72442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