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作文.docx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作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作文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来信中提到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表示肯定,并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以上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深刻的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2、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50字。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字,40分以下给分;45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850字,必须有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万有引力是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将万有引力的发现归功于牛顿。其实,这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例如罗伯特、胡克等人早已有了引力的观念。胡克是卓越的实验物理学者,他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都有贡献,包括众所周知的弹性力学中的胡克定律。然而,由于他缺乏牛顿那样横绝一世的
3、数学才能,虽然走到了万有引力的跟前,却仍然无力抓住它,就像一个不会爬树又无工具的人,尽管看到橘子高悬枝头,却无法摘到它一样。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近期,小米董事长雷军向母校武大捐款13亿元,在捐赠签约仪式上,雷军动情地回忆道:“30多年前,我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被授予当时武大最高的奖学金,足足两千元。对一个普通县城家庭出身的学生而言,这真的是一笔巨款。直到今天,我
4、还清晰记得当时既激动又自豪的心情。”雷军称,他当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天我领多少奖学金,将来要以十倍、百倍、万倍还回来”。材料二:咬文嚼字杂志社评出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双向奔赴”,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它多用于人与人之间,也可用于人与国、国与国之间。假如你是高三的优秀学生,受邀为报纸“当代青年”专栏围绕“双向奔赴”这一主题撰稿,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5、写作。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在忙与闹中体味些生机,在闲与静中领略些趣味,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24高三上广东湛江期末)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过去几十年里,“垮掉的一代”先后被安到中国90后和00后的头上,类似的代名词还有“小皇帝”“巨婴”等。材料二:中国90后和00后见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他们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长大;抗疫斗争中,他们是投身一线的青年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到这场斗争中。材料三:有学者这
6、样评价当代中国青年:他们不是什么“小皇帝”,或许我们对他们知之甚少,没有真正看到这些年轻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精神。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学校举办的“青春的风采”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写一篇文章。要求:有适当的批驳意识(可以把整篇文章写成驳论文,也可以一篇文章中只有一个驳论的段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24高三上广东期末)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两种: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是指两个行动者通过长期的合作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弱关系是指两个行动者之间短暂的社会接触所形成的关系。强关系往往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
7、的关系,弱关系往往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联系。处在新时代,你更欣赏哪种关系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例文:时代风云起 敢做吃苦人习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正因如此,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每一个青年,不能做时代的袖手旁观者,而是要学会“自找苦吃”,走进乡土中国深处,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正所谓:时代风云起,敢做吃苦人。笃定目标踔厉行,可乘青云振翮翔。跻身时代潮头
8、立,需要有敢于“自找苦吃”的豪情。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时代的大潮中翻滚着惊涛骇浪,“逐利而行”的思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关注物质、关注享受的风气,如潜伏的冰山暗礁,侵蚀着我辈青年的理想与激情。我辈青年更需激流勇进,拼搏奋斗,有一份高远的追求,有为国为民的理想担当。时代楷模黄文秀,不怕吃苦,奉献青春,用生命书写脱贫攻坚路上的壮歌;“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女大学生宋玺不畏吃苦,用勇气与坚韧参军护航亚丁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用责任担当让青春在神州大地熠熠闪光。风雷激荡云诡谲,时代责任我辈担。砥砺奋斗扬帆行,需要有甘于“自找苦吃”的担当。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
9、,全面振兴,小康社会的实现,各行各业的蓬勃兴起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无数机遇,我辈青年当抓住机遇,奋楫笃行,拼搏向上,惟其如此,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锚定方向,乘风破浪。“自找苦吃”是人生选择,是责任担当,是奋斗精神,是宝贵财富。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牢固树立“自找苦吃”意识,培育“自找苦吃”精神,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发扬斗争精神,善于破解难题,努力攻坚克难,为自己的远大志向努力奋斗,为建设美丽祖国添砖加瓦!栉风沐雨自担当,我辈青年当自强。青萍之末乘风起,更需有主动“自找苦吃”的勇气。不要佛系,拒绝躺平,丹不可夺赤,石不可夺坚,用奋斗铸就无悔的人生。揆诸当下,有太多的诱惑侵蚀而来,有些青年贪图享乐,拒绝奋
10、斗,躺平啃老;有些青年拒绝努力,企图一夜成名,名利双收,甚至有些青年为了博人眼球铤而走险不惜触犯法律,我辈青年在这样的风气下,如何堪破迷雾,唯有不懈奋斗,不倦拼搏,奋楫笃行,履践致远,才能把握历史主动,激扬奋进力量,不舍尺寸之功,保持耐心定力,踔厉奋发,踵事增华。鼙鼓催征稳驭舟,勇毅笃行立潮头。壮志凌云击苍兕,踔厉奋发新征程。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驰隙流年,星移斗转,时代风云起,敢做吃苦人,学会自找苦吃,穿越层峦叠嶂迷雾,迎来伟大复兴的旭日曙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两部分,一是引用了习总书记在2023五四青
11、年节之际,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的两句话,信中肯定了同学们深入社会、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的做法,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自找苦吃”的精气神。二是材料对总书记的话强调重点,提出当代青年要“自找苦吃”,并对此有较高的评价,认为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有的精神。由此可见,材料的关键词是“自找苦吃”,对象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苦”已不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肉体之苦。“苦”,代表的是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领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在困难中,人们把握机会、锻造能力,肩扛担当和责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艰苦提供了磨砺意志、强壮筋骨、升华境
12、界、锻造精神的难得条件。投身“苦”中,勤奋历练,才能堪当重任、有所作为。“自找”,是自我主动锻炼的姿态,其象征着对提高自身能力的渴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艰苦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都是磨炼自己的机遇。满足于“舒适区”,精神上必然缺乏追求和闯劲。新时代新征程,人应当主动走出“舒适区”,对棘手的事、困难的事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地寻求磨砺和成长。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方能在奋斗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磨砺中增长才干,在攻坚克难中提升生命价值。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自找苦吃”的内涵与实质,“自找苦吃”的重要意义,如何“自找苦吃”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
13、“自找苦吃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自找苦吃”时,可以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青年一代应埋头苦学,砥砺深耕,主动吃学习的苦、寂寞的苦;青年一代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奉献,甘吃身体的苦;青年一代应磨炼意志,不懈求索,甘吃心性的苦。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黄文秀、杨宁等广大青年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到最艰苦的地方奉献青春年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例,论证自找苦吃的内涵。也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青年洞考察时对青年的寄语:“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
1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论证新时代青年应自找苦吃,为国家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还可以立足于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躺平摆烂”、安于舒适圈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唯有吃苦,方能圆梦。2.用吃苦绘就人生底色。3.吃得苦中苦,勇做弄潮人。4.自我磨砺,勇于担当。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题【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的是科学史上万有引力发现的逸闻,材料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胡克,次要人物是牛顿。实验物
15、理学家胡克虽然早有引力的观念,但因为缺乏牛顿那样的卓异的数学才能,还是未能发现万有引力这个物理学基本原理。对于这个材料,立意构思的切入角度是多元的。从万有引力被发现的角度看,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真理的探索与发现,绝非一马平川的坦途,须经一番反复曲折的路程;(2)真理的探索与发现,一个人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它需要许多人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从胡克与万有引力失之交臂的遗憾来看,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才是识的前提,没有足够广博、精深、厚实的专业素养,就难以有出类拔萃的科学发现;(2)“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有所成就,就得掌握通晓某一专门理论知识或精熟某一专业技能等等。在写作时,考生可以根据上
16、述分析,选择一个角度具体展开分析或引申思考。首先概述材料,然后结合现实或自身加以分析。比如,可先对比胡克和牛顿失败与成功的原因,然后从一个人不会爬树又无工具这一比喻出发,说明我们想要成功,首先就要牢牢将技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立身之本。此后,则可说明并非所有人都有条件掌握技能,或者当我们暂时还不能熟练掌握技能时,我们也可以学会借助工具来帮助自己,做到事半功倍。立意:1.自身掌握技能方是立身之本。2.集合众人之力,或可事半功倍。3.凡是探索不息者,到头真理自会现。2024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英语精品资料 中考英语精品资料 初中英语作文指导 初中英语课件 初中英语学案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英语精品试卷 中考英语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