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docx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画中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影响,具有风格多样,壮阔欢腾的特色。这体现了()A唐朝文化影响世界B文人画的典型特点C统治者主张三教并行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2自殷周起,跪坐习俗就是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末以后,“胡床、胡坐”和佛教徒垂脚坐“小床的现象在中原地区渐次流行,直至隋唐五代形成垂脚坐凳椅的生活习俗。汉人坐姿的改变A体现了儒学社会地位的提升B表明生活习俗趋向统一C反映了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D取决于经济重心的南移3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三公到三省、二府、中书、内阁、军机。下列表述
2、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初设三公九卿制度B唐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C北宋中央设枢密院专掌财政D清乾隆设军机处受皇帝直接监督4据史籍记载,唐中后期“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该记载描绘了唐中后期A藩镇割据B朋党之争C宦官专权D农民起义5有人看过颜真卿的字后说了四句话,你同意哪一句?A唐朝社会走向正轨,所以书法也讲究规范B此书法笔势飞动,意绪狂放C此时书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D体现了初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62011
3、年春晚的“对联征集”出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A独酌之后欣赏洛神赋图摹本B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自接见C收到汪伦赠送的一套青花瓷酒具D自白帝乘舟回江陵时付给船家“交子”7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喻诗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并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据此可知,唐代“诗谏”的盛行()A深受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B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C使讽喻诗成为诗歌的主流D反映了唐代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8渤
4、海国自隶属唐王朝伊始,就大力学习中原先进的农耕生产技艺,使用铁铧、铁犁,或选用畜力耕田。这些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革新B实现了渤海地区与中原的均衡发展C起到了开发边疆的作用D推动了铁制农具在渤海地区的出现9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纷纷研究和整理家族内长期以来遵循的礼仪规范,并以仪礼礼记等为参照,将它们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了“家礼”“家学”“家仪”。这一现象()A表明儒学的地位不可撼动B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引发各阶层学习儒学热潮D有助于挽救儒学的颓势10据学者统计,唐代有 369名宰相,出自 98个家族;而宋代有 134名宰相,出自 126个家族。由此可知,科举制()A导致世家大族
5、垄断政权B优化官僚队伍整体结构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1史载,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先祖拓跋力微、沙漠汗等已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北魏建立者拓跋珪初定中原,即“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后来继位的统治者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这些记载表明()A北魏政权全面学习汉文化B鲜卑族率先完成封建化转型C中原文化加快了北魏发展D孝文帝改革具有历史传承性12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A经济重心
6、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13宦官,日常生活于后宫的皇帝及后妃的仆人。唐代后期,宦官们经常自称“定策国老”,而将皇帝称为“门生天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后期A皇权专制的强化B皇帝大权的旁落C外戚干政现象频繁D三省六部作用削弱14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据此,政事堂的设立()A杜绝了贪污腐败现象B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C提高了工作效率D强化了中央集权15隋朝时,政府在黄河沿岸修建了许多粮仓,著
7、名的有兴洛仓(今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回洛仓(今河南洛阳小李村)、黎阳仓(今河南浚县大伾山北)、广通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河阳仓(今黄河北岸孟县南)、常平仓(今河南三门峡西)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这些粮仓的设置意在A对高丽用兵B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C加强南北方经济联系D救济黄河流域的灾民16如表所示为隋唐各道科举人才分布情况。该表反映出()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淮南道山南道江南道岭南道剑南道陇右道合计隋21320000008初唐494441291254022188中唐6149503431127411250晚唐334620161402700138合计1451401148157
8、17131133584A科举制度存在明显弊端B隋唐统治者更为重视对北方的统治C唐代选官制度不断完善D科举人才的分布与经济状况相适应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三彩种类颇多,有的器物的造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凤首壶等是模仿西亚一带流行的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器形而制作的。人物、动物类是为殉葬而烧制的,有马、骆驼、镇墓兽、武士、仪仗俑、骑马俑和胡俑等。唐三彩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动物线条简洁明快,精美强健,特别是马和骆驼的造型,耐人寻味。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大视野材料二图1为陕西礼泉出土的胡帽戎装骑马女俑、图2为河南洛阳出土的胡人骑骆驼俑。(1)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属于哪种
9、类型的史料。(2)对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 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材料二隋炀帝是中国科举制的创始人,他认为由刺史荐举多弊端,于是令
10、士人自行报名,策试进士。唐代取士之类别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日乡贡,由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我们所谓的科举制,专指乡贡。乡贡每年举行一次,任何人均可投牒自进,设立的科目很多,诸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自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开始由礼部主持乡贡考试。登科之后如欲为官,尚需经过吏部的“释褐试”,中试后方可任官。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性。19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
11、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汉武帝建立孝廉察举。同时设立太学,为五经博士设弟子50人。孝廉察举体现了“以德取人”的鲜明意向,在实际察举中,汉廷对吏能十分重视。东汉时孝廉都要经过吏员试用期才有资格被举至中央。顺帝时左雄改革察举制,使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开始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
12、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是怎样选拔人才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选官的制度和标准是什么?概括东汉选官标准的变化。(3)据材料三,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名称时期观点客卿制战国注重实践性,但缺乏必要的教育程序,具有较为原始的色彩察举征辟制汉代是一种依托地方势力举荐的选官制度,介于血缘身份与才学品行二者之间,过于原始、粗疏,容易发生不公平现象,缺乏合理化的有效保障九品中正制魏
13、晋南北朝是一种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具有强烈的特殊主义与感情色彩,是典型的任人唯亲科举制隋唐至明清作为一种以学识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在贯彻公平原则上较为彻底,体现了择优录取、一视同仁的合理化原则摘编自任怀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种或数种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画中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影响,具有风格多样,壮阔欢腾的特色”可知胡旋舞融合了中外文化的特色,说明当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项正确;该壁画主要是体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能说明唐朝文化影响世界,排除A项;莫高窟的中的这一壁画不属
14、于文人画,排除B项;该画中没有体现道教特色,不能说明统治者主张三教并行,排除C项。故选D项。2C【详解】从跪坐到胡床、胡坐和垂脚坐再到隋唐五代形成垂脚坐凳椅,汉人日常生活习俗中吸收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的文化元素,反映了古代中国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C项正确;汉人吸收外来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导致的坐姿改变,与儒学社会地位的提升无关,A项错误;仅从汉人坐姿的改变不能说明各地生活习俗趋向统一,B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汉人受其他民族影响导致坐姿改变无关,D项错误。3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共议国事,都是宰相,故选B;秦始皇始设三公九卿制度,排除A;北宋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事,排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72451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