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炎中医外科学医案.docx
《夏季皮炎中医外科学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皮炎中医外科学医案.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夏季皮炎沈某,女,29岁。初诊:2017年9月14日。主诉:颜面部皮疹伴瘙痒1个月。现病史:患者近1个月来颜面部红疹,伴瘙痒,反复不退,运动体热后或面部皮肤发热时瘙 痒加剧,伴皮肤易红,特别是日晒后面部皮肤发热更明显,以往夏季有类似发作史,但用冷 水外敷后,症状即消失。既往史:否认有其他疾病史。过敏史:否认有药物或者食物过敏史。刻下:颜面部红疹,伴瘙痒,胃纳可,大便每日1次,质中,小便正常,夜寐安好。查体:体温平,神清,颜面部见少量丘疹,散在分布,色鲜红,肤温偏高,皮疹高出皮肤, 无脓点。舌脉:舌红,苔薄,脉细数。中医诊断:暑热疮,风热证。西医诊断:夏季皮炎。治法:疏风清热,燥湿止痒。内治方药
2、:消风散加减。羌活6g荆芥6g川苜5g厚朴6g白蓑藜10g当归6g炒白芍10g茯苓10g陈皮 6g炒白术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苦参10g甘草3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按语:夏季皮炎多发于炎热的天气,成年人多见,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面部和四肢为重。 皮损表现为红斑、小丘疹、丘疱疹、抓痕、血痂、淡褐色色素沉着,伴瘙痒较剧。本病与气 温和湿度相关,秋凉后自愈,但如果夏季不注意防护还会发病。夏季皮炎,属于中医学“暑热疮”范畴。一般认为暑为夏令主气,属阳邪,由火热之气所化。 夏令暑蒸炎热,膜理易疏,暑热夹湿外侵,与内蕴湿热相感,蕴于肌肤而致。本案患者有长期使用化妆品史,肌肤表皮变薄,抵抗力下降,易敏感。逢8月盛暑,在夏季 日光强烈照射之下,暑热熏蒸,媵理不密,风邪侵袭,暑多夹湿,风邪与暑湿之邪交结于体 内,蕴蒸于肌肤而发红疹、瘙痒,且遇热加剧,以往有类似病史。治疗拟疏风清热、燥湿止 痒,方用消风散加减。以羌活、荆芥、白疾藜祛风解表;茯苓、陈皮、炒白术健脾化湿,防 苦寒伤胃;当归、炒白芍养血防伤阴,活血助祛湿,并可预防或减轻皮疹消退后的色素沉着; 白鲜皮、地肤子、苦参清热燥湿止痒;川茸、厚朴行气活血,调畅上下气机;羌活引经;甘 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祛风清热,燥湿止痒之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夏季 皮炎 中医 外科学 医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