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3: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
《【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3: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3: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练13: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解题指津1 .通大意,先断易文言文断句的根本,在于对语段意义的准确理解。首先默读一至两遍(默读时,可把文本中 画波浪线的部分当作主观断句题对待),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后,凭借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把握不准的部分,对于暂时难以 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重点斟酌。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断句材料都是从整篇文章中抽取出来的语句,断句时我们不宜 仓促答题或草率选择,而应该联系与之相关的上下文,先准确理解语段的整体意思,特别是要 厘清与断句材料相关的人物关系、事件背景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 朝
2、代名、官职名、器物名、动物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 有什么过程和结果等。如: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世说新语方 正)句中共有四个人物“诸葛亮”“魏明帝”“晋宣王”“辛毗”;两个地名“渭滨”“关 中”;一个官名“军司马”;句中动词有“次、震动、惧、战、遣、为”等;然后以动词为 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这样才能准确断句。2 .热点的断句五标志(1)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 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
3、常常用作句子的主 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俵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 此、其、之(表示“他”)。这些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要断开;如果作宾语, 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要断开。如: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 子气也。(鸿门宴)句中“关” “财物” “妇女” “此” “吾” “气” “龙虎” “五 采” “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 开。(2)察“对话”,明句读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
4、时,经常用“日、云、言、道、白、对、谓”等字眼,这些对话 标志,也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此类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 内容的起止。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语省略。遇 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理解 了这一点,在关键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答案】A【解析】句中两个“命也”都是前句的判断,分别在“命也”“亦命也”前后断开, 据此排除CD两项;“挠节以求贵” “市道以营利”是对称句式,分别在其后断开, 据此排除B项。故选A【参考译文】哎,做官位至公卿,或隐退为农民,都是命,那种屈节折
5、腰以求高官显位,以交易 逐利的方法来谋利的做法。是我们陆家深深感到耻辱的。子子孙孙当引以为戒。希望 不要损害陆家的名声。(九)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 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 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 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 即出民抵吏罪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
6、出民/抵吏罪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答案】A【解析】此题在各个选项相绿之处没存标志词。可借助语境,抓谓语中心词,运用 排除法快速找到答案。四项中共有两处不同,第一处是昆讼话府不胜考掠之惨不 胜考掠之惨的意思是经受不住拷打的惨痛,胜是禁得作,能承受”的意
7、思。这是 民被缚以为盗讼诸府之后的情状,与后文遂诬服逻辑一致、所以应在不胜 前停顿,首先挑除B、D两项。第二处是即出民与抵吏罪中间是否应该停顿,由 语境可知,这两个短语为先后两件事。主语均为安中。王安中先把被诬告的老百姓放 出,再治官吏之罪,中间需要停顿。排除C项。故选A。【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是中山阳曲人。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下争 相传言有祥瑞降临,朝廷大臣就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奏表,称赞他是奇才。有一天,微宗特意发下三题制诏全让他草拟,他马上写成了,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 道:“可以任中书舍人。”不久,他从秘书少监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开封巡逻的士
8、兵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脱了,有个百娃受惊出门正好与士兵相遇,被 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诉讼。受不住拷打的惨痛,于是无辜服罪。王安中调 查到这个案件,审查后定为冤案。立即放出这个百姓,治官吏之罪。(十)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尝乘牛车读汉书,杨素遇而开之,因召至家,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李密 识度如此,汝等不及也。”由是玄感与为深交。时或侮之,密曰:“人言当指实宁可面 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 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A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
9、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B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C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而轻天下士大夫邪/D.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答案】C【解析】“若决机两阵之间”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公不如密”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 A.B两项。原文
10、标点:人言 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 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参考译文】(李密)曾在乘坐牛车时 阅读汉书,杨素遇见了他并认为他很特别(或非同 一般),便召他到家里,和他交谈,(杨素)非常高兴,对他儿 子杨玄感等人说:” 李密有如此的见识和气度,你们都比不上啊。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下了深厚的交情。(杨玄 感)有时侮辱李密,李密说:“人讲话应当诚实,怎么能当面阿谀奉承? 如 若在两军阵前交战,使敌人震惊慑服, 我比不上您;如若指挥天下的贤良俊杰,各 自施展才能,您比不上我。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看不起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
11、感笑了而且佩服他。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对 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日”前均有说话者,利用日字可以断开三处,再结合 前面所讲的依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也可断开。(3)抓虚词,知停顿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开的 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推断,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 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根据文言文用词习惯和规律,有人总结出了文言断句的 速记口诀,如:曰后冒(:),“哉”后叹(!),“夫” “盖”大都在句前,“于” “而” 一般 在句中,“矣”
12、“耳”后面画圆圈(。),“耶” “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 顿。或句(。)或逗(,)看情形,各自位置要牢记。文言文中许多虚词也能为断句提供方便。熟悉 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经常出现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惟、盖、故、凡、且、且夫、唯、盍、若夫、得无、 何其”等词,可在其前面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有“嗟夫、嗟乎、呜呼”等,前 后都可断开。经常出现在句首的谦敬词、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有“窃、请、敬、吾、余、予、尔、 汝(女)、彼、止匕”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开。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纵使、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若、
13、至若、是以、继而、然则、虽、虽然、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故、是故” 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开。常用在句首的时间副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是时、 昔者、乃今、有顷”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开。常用在句首的疑问词有“何、谁、孰、安、胡、焉、奚”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开。经常出现在句末的虚词有“乎、哉、矣、也、者、耶(邪)、焉、欤、兮、耳、而已” 等,可以在其后面断开。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
14、禅山记)本语段有句末语气词“焉” “也”各两个,一 个句首语气词“夫”,五个句首关联词“于是”“以”“则”“而”“故”。本语段可根据 虚词来完成断句。(4)看修辞,助断句古人写文章是非常讲究辞采的,经常使用顶真、对比、对称、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讲 求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可以把这些特点作为我们断句的依据。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可为我们 断句提供方便。如果语段中有很多紧密相连的相同的字眼,我们就可以尝试根据顶真这一修 辞手法来考虑句读。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
15、穷匮也。(愚公移山)句中多次出现两字重复, 使用了顶真手法。此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对称。古人写文章喜用整句,讲究整齐对称。如: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 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晏子春秋)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标志词 或句式等进行断句。“冠足以修敬”与“衣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与“不 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与“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这段话就是由三组结构形 式对称、内容构成对比的语句组成的,如果掌握这一特点,断句就变得很容易。(5)辨句式,定句读根据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等可进行断句。“者也”句式 及含有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
16、“为”“乃”“即”“则”等)的句式,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 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 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根据固定结构,如“如 何”“奈何”若何” 得无乎” 无乃乎”“况乎” “何以为” “与其孰若”等也可进行断句。千万不要把固定结构拆分开。但是,文言文中常常 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考生正确断句,因此考生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作出正 确判断。如: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史记管晏列传)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
17、“以重于齐”是以“于”为标志的被动句。又如:吾师道 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本文段中“庸乎” “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 志可完全断开。3 .两步骤精准定答案客观型断句题是全国新课标卷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 字,去掉标点,设置6至8处停顿,但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 有一两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四个选项分两组指出选项中断句停顿点的不同之处,对四个选项 进行分组。第二步两级排除 定答案先排除一组:根据第一步的分组,将两组进行比 对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本阅读提升专练 文本 阅读 提升 13 文言文 断句 题解 题指津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