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2.docx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2023.3)(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古人尚未有自觉的诗歌语言观念,在诗歌还没有完全脱离应用性质而成为纯文学形式之前,诗歌语 言还是与散文语言相似的。然而两者的难分难舍造成了古诗语言自身的窘境,它的语序由于过分吻合人们 的“约定俗成”而使诗歌意脉过分清晰,由于过分完整正常而使意义过分明确,这种符合人的思维与语言 习惯的诗句使诗歌的独立品格受到损伤。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变得更像诗歌,才能更好地构造一种与散 文全然不同的诗歌语言世界呢?从谢灵运、齐
2、梁永明诗人的探索到唐初近体诗律的形成,令人想起俄国形式主义诗论家什克洛夫斯基 的“陌生化”理论。谢灵运诗的“典丽新声”已经开始了对古代诗歌质直、自然语言习惯的有意矫正。他 的诗里越来越少用虚字,多用对语,讲究韵律,善镶丽字等趋向,使诗歌语言大大变形,并影响了一代诗 风;谢眺等人“务为精密”的努力与“八病”说的提出,更进一步使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分道扬镌,逐渐 完成了对日常语言与散文语言的“陌生化”过程。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诗歌语言是“歪斜” “别扭” “弯 曲” 了的语言,“诗歌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 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机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因
3、此,当古诗经过漫长岁月仍以与散文语言相 近而不能引起人们新奇感的语序讲述各种内容时,人们就感到了变革诗歌语言习惯的意义。同时,中国古 诗的主题多集中在道德与功业、爱情与仇恨等“老生常谈”里,如果意象与形式再重复而陈旧,诗歌便将 衰亡了。因此,谢灵运以来的诗人们在意象更新(自然山水中的生命意识与人生情感)的同时,也开始了 对语言形式的开拓逐渐把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距离拉开,形成了一整套独立的诗歌美学形式,而省 略与错综正是构成它的重要内容。首先是省略(介词、助词、动词、主语代词、句尾虚词等均可省略)。省略不仅使诗句词汇整齐化与 意象化,具备了音步整饬与节奏有序的前提条件,而且使诗歌意蕴复杂化。副
4、词、介词在诗中的逐渐消 失,使时空位置模糊了,因而“直线的过程”还原为“平列的组合”,时间空间一下子变得无限广阔;主 语性代词的逐渐消失,使诗句的视觉角度模糊了,读者可以从这边看那边,可以从那边看这边,这种“视 角转换”构成了电影蒙太奇的奇异效果,使诗境处于一种不断的叠变之中。其次是词序的错综。省略使诗句结构关系松散,关联词逐渐消失,就像本来环环相扣的链条一下子松 散开来一样,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松动了,因而词可以互相易位,这种词序的错综,更使得本来就朦胧的诗21 .种子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承载了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种子之梦”,请用下面 的短语组成两副对联来表达我们对“用一粒种子
5、改变了世界”的袁老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感恩。要求:上下 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身献国家四海稻花民得福祉一粒种子研稻种重如山感袁公香入梦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抢位跑” “保速跑” “冲刺跑”是长跑运动过程中的三个术语。抢位跑,听到起跑枪声后尽力冲在 前头,抢占有利位置,避免受阻或破坏跑的节奏;保速跑,应以高速运动的能力,保持速度不变,直至终 点撞线;冲刺跑,拼尽全力一鼓作气地快速冲向终点。“抢位跑” “保速跑” 冲刺跑三者前后要一气 呵成,环环相扣,否则难以取胜。上述材料能给正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
6、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境变得更加曲折多变,意蕴复杂,包容了多种组合的可能性与意义的互摄性。如南北朝诗句“百年/积/ 死树,千尺/挂/寒藤”,你能说清楚是“百年(间)积(的)死树,千尺(崖上)挂(的)寒藤”还是 “死树积(了)百年,寒藤挂(下)千尺”吗?这种被重新排列组合得错综颠倒的诗句整个儿地改变了人 们的阅读习惯,使原来依次呈现的直线过程变成了平行呈列的叠加印象,并发生了理解的歧义,而理解的 歧义则给读者留下了艺术想象的“空白”,而诗的魅力不就在于这种真切的境界与朦胧的意味么?(摘编自葛
7、兆光陌生化:意脉与语序的分离及诗歌语言的形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序过分吻合人们的“约定俗成”,过分完整正常的诗句会使诗歌的独立品格受到损伤。B.从谢灵运与齐梁永明诗人的探索到唐初近体诗律的形成是一个诗歌语言“陌生化”的过程。C.谢灵运等诗人重视对意象和语言形式的改造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两者是诗歌兴盛的关键。D.省略与词序的错综是使诗歌具有美学形式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都能让诗歌意蕴复杂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来给论述对象一个清晰的概念和阐释,也有助于“陌生化”理论的理 解。B.文章在论述一整套独立的
8、诗歌美学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多次运用因果、假设论证法,使得论证过程严 密。C.文章举南北朝诗句为例,是为了论证词序的错综使原来依次呈现的直线过程变成了平行呈列的叠加印 象。D.本文整体上采用了层递式结构,分析省略、错综两者在诗歌中的表现及作用时则采用了并列式结构。3 .下列选项中省略和错综不典型的一项是()A.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杜甫南邻)8 .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OpenAI研发
9、的对话式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发布后,两个月吸引了超过1亿用户的关注,一跃成 为20年来互联网领域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在和ChatGPT “对话”时,人们发现它能够连续回答问 题、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前提,甚至拒绝不适当的请求;它还可以写文案、翻译文本、为代码纠错, 甚至编写代码。比如,有网友问:“我的妻子说,5+2等于8,对吗? ChatGPT回答:“5+2等于7;既 然你妻子说5+2等于8,那就等于8吧。比尔盖茨高度评价这项技术,认为它的出现不亚于互联网和 个人电脑的诞生。(摘编自赵熠如ChatGPT火了)材料二:ChatGPT成为功能强大的智能应用,主要得益于其依托的大型语言模
10、型。这个“巨无霸”式的模型具 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就具体过程来说,首先,创建人类偏好数据。随机挑选部分问题,并由标注人员给出 高质量回答,形成“人类表达任务结果”的标注数据,反馈至模型,让其学习这批数据数量仅有 数万,并通过提示词(Prompt)模式进行,即模型参数不发生变化。其次,训练一个反馈模型。随机挑选 部分问题,由原始模型输出答案,再由标注人员基于“人类偏好标准”(例如,相关性、信息丰富程度、 答案有害、负面情感等),对原始模型的答案进行排序。最后,利用标注好的“人类偏好”数据,训练一 个打分模型,这一打分模型会对原始模型的结果进行打分,告诉他什么答案分高,什么答案分低。以此为 基础,整
11、个过程通过循环式地强化学习,将反馈模型和原始模型相链接,当原始模型输出的结果在打分模 型中获得较低分值时,它将受到惩罚,同时,被要求重新学习。通过不断循环,原始模型逐渐迭代升级, 直至“脱胎换骨”,彻底掌握人类偏好,变成人类满意的模型,即ChatGPT。(摘编自朱光辉、王喜文ChatGPT的运行模式、关键技术及未来图景) 材料三:进入2023年,微软推新,谷歌入局,ChatGPT”热潮一路“狂飙”,国内的科技巨头也陆续涌入潮 中,百度、科大讯飞、京东等多家企业纷纷公布自己在AI领域的布局。中国信通院董晓飞认为,在AIGC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大模型建设和应用层面,国内企业在技术基础和创新环境
12、上还是存在着相对优势 的。目前,阿里达摩院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参数量已达10万亿,是全球最大的AI预训练模型;华为盘 古、百度文心等大模型的参数量都超过了千亿,其中百度文心模型参数量已经达到2600亿。“国内有关 企业、研究机构近几年在大模型方面已经有了技术积淀。”董晓飞说。另外,国内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政策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创新发 展环境。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指出,要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投入。近年来,我国发 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产品落地应用以及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提供支持。不过,AI领军人才相对短缺、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
13、不深等也是我国AI企业面临的一些挑战。对 此,董晓飞建议,要特别关注一些底层技术的发展,如大模型框架、算法等,还要进一步拓展AI的应用 场景。当然,随着ChatGPT的爆火而来的隐私保护、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等问题也值得关注。“目前国外出 现有学生使用ChatGPT写论文作弊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大众对AI的认知,让用户了解如何正确合法地使用该工具,“这对于AI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摘编自贾骥业、王林ChatGPT来了,AI企业如何应对)4 .下列对ChatGPT语言训练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注人员对数万个问题预设高质量答案,将其反馈给模型进行学习并创建人类偏好数据,形成“原始
14、模型”。B.原始模型针对随机挑选出的问题输出答案,标注人员根据“人类偏好标准”对答案进行排序,形成“反馈模型”。C.原始模型输出的结果要在已经训练好的“打分模型”中进行打分,当得分较低时原始模型要接受惩罚 并重新学习。D.重新学习之后的模型迭代升级成新的“原始模型”,直到完全掌握“人类偏好”,成为人类满意的模 型,即 ChatGPT。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和真人相差无 几。B.比尔盖茨高度评价ChatGPT,认为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堪比当年互联网的产生和个人电脑的诞 生。
15、C.ChatGPT的学习能力实际是“预设答案的筛选能力”,即它只是根据人们给出的答案进行回答的。D. 2023年国内的科技巨头趁着ChatGPT热潮纷纷进入AI领域,与此同时公布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布局。6 . ChatGPT的出现,对我国AI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AI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积极应对?请结 合材料概括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1: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梁衡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现在人们到青 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云门山。自山
16、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 “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 迹。一条石阶小路转折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粗,却坚韧挺拔,都生在 石上。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盛迎风。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 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 百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 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和点画笔意。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 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重点中学 2022 2023 学年 联考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