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医案-针灸学核心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医案-针灸学核心课程.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为周围性面瘫,是指各种原因致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核以下的面神经 损伤,致同侧面神经支配的表情肌弛缓性瘫痪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 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占所 有面神经麻痹病例的60%75%。感染(病毒、螺旋体及细菌等)、肿瘤、神经源性、创伤 都可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病属于中医学“面瘫”“卒口僻”“口眼歪斜”的病证范畴等。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 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外邪乘虚侵入面部,痹阻经气,尤其是阳经经筋,使面部经筋失于濡 养,肌肉纵缓不收。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风邪入络,经络
2、失养。本病病位在面部,与阳明 、太阳经筋相关。【辨证要点】主症 突发面部紧张、呆滞,同侧额纹消失,闭目露睛和流泪,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口 角下垂,流涎,部分患者出现同侧耳后乳突部疼痛。若病程久之不愈,面部肌肉出现挛缩, 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当用力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暴露出白色巩膜, 称为Bell征。L辨经筋(络)灵枢经筋有日,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 故眼睑闭合不全为足太阳、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手足阳明经所主, 故口歪为以上3条经筋功能失调。2.辨虚实发病前有面部受风或着凉史,舌淡、苔白、脉浮紧为风寒;发病前有外感风热或 上焦湿毒(
3、疱疹),舌红、苔黄厚腻、脉浮为风热;在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兼见肢体 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为气血两虚。【治疗】L基本治疗治法 祛风活血,疏理经筋。以足阳明经经穴为主。主穴瘫痪侧:翳风、牵正、阳白、太阳、颗髅、迎香、睛明、攒竹、丝竹空、水沟、承浆。 瘫痪对侧:合谷。配穴风寒、风热加风池;气血两虚加足三里;兼面肌痉挛、倒错配健侧相应穴位。方义面瘫属经筋发病,三阳经经筋受阻是该病的关键。灵枢经筋记载手足三阳之筋均 上行于面,额为太阳所系,目下属阳明所主,耳前、耳后系少阳所过。多针浅刺,面部经筋 的透刺、排刺法,均旨在疏调三阳经经筋。额部瘫主取阳白四透(阳白穴向上星、头维、丝 竹空、攒竹方向
4、透刺);闭目露睛主取睛明、四白、攒竹、丝竹空;口歪主取下关、太阳、 地仓透颊车的透穴刺法。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善治头面风邪。牵正为经外奇穴,疏风清 热、通络舒筋。合谷为阳明远端取穴,祛风散邪活血。诸穴配合散风祛邪、疏导结聚,疏理 经筋。操作在病变早期,表邪盛,翳风直刺0.8L5寸,牵正直刺0.50.8寸,合谷直刺0.3 0.5寸,捻转泻法。余穴均浅刺,捻转泻法,以利祛表邪。发病一段时间后表邪渐解,经 筋仍痹阻,此时针刺以透刺为主,加强疏通作用。翳风、牵正、合谷针刺同前,阳白穴以四 枚针分别向上星、头维、丝竹空、攒竹方向透刺,进针11.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攒竹 透向睛明,进针0.5寸,手法同
5、前,施术轻柔,以免皮下出血;丝竹空沿眉横刺,进针L5 寸,施术同前;四白、迎香分别透向晴明,进针L5寸,施术同前;太阳向下穿额弓透向地 仓,进针2.53寸,施术同前;水沟、承浆、颊车分别透向地仓,进针L52寸,施术同 前;沿颊车至地仓,下关至迎香每间隔1寸刺入1针,以进入皮内为度(浅刺),施捻转平 补平泻。可取2组穴位加电针。发病约1个月后,继续增加患侧肌力,祛邪不伤正,预防 面肌痉挛、倒错。患侧针刺深度可逐渐变浅,尤其是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周围的穴位,施轻 捻转手法;同时可增加健侧相应穴位,深度随患侧深度由浅逐渐变深。如出现面肌痉挛、 倒错,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周围穴位浅刺,不施手法;多取健侧穴
6、位,深刺,施捻转泻法; 也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诸穴施术后留针20分钟。2 .其他治疗(1)刺络法 三阳经经筋均上行于面,多结于 (即题部)、颔(即下颌)、颊等处,故 颊、颊、额、耳后等处为刺络法的重点部位,分别于瘫痪侧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经筋所 过之处的阳白、颗髅、下关、颊车、翳风等部位刺络拔罐。每次选取2个部位,用三棱针点 刺35点,用闪火罐法或留罐法,观察其出血情况,令每个部位出血35mL,留罐时间不 得超过5分钟,令血出邪尽,血气复行。每周23次。(2)艾灸法 取主穴23个,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医案选录】患者,男,65岁,因左侧口眼歪斜2月余就诊。患者10年
7、前左侧周围性面瘫病史,经治好 转。2月前患者因着急、劳累、汗出受凉,出现左侧耳后疼痛2日,左侧口眼歪斜,头痛, 面肌拘紧,闭眼露睛,不能皱眉,嘴角麻木、下垂、闭合不全,鼓气不能,刷牙漏水,存食, 遂就诊于某中医院,查颅脑CT未见异常,于就近医院进行针灸治疗,经治耳后疼痛略有好 转,余症未有明显改善,遂前来我院治疗。现患者面肌拘紧,闭眼露睛,不能皱眉,左侧嘴 角麻木、下垂、闭合不全,鼓气不能,刷牙漏水,存食,纳可,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 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面瘫(肝郁脾虚)。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则:活血祛风,疏理经筋。阳白(左)、攒竹(左)、丝竹空(左)、太阳透地仓(左) 、水沟
8、、承浆、颊车透地仓(左),沿颊车至地仓(左),下关至迎香排刺(左),风池(双) 、完骨(双)、翳风(双)、合谷(右)、太冲(双)。阳白穴以4枚针分别向上星、头维 、丝竹空、攒竹方向透刺,进针1L5寸;攒竹透向睛明,进针0.5寸;太阳向下穿颊弓透 向地仓,进针2.53寸;丝竹空沿眉横刺,进针L5寸;水沟、承浆、颊车分别透向地仓, 进针L52寸;沿颊车至地仓,下关至迎香排刺,每间隔1寸刺入1针,以进入皮内为度 (浅刺),上述诸穴均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每施术1分钟,排刺穴位可适当减少施术时间。余穴均采用常规刺法。以上针刺施术后留针30分钟。阳白、太阳、地仓刺络放血拔罐。 治疗结果:经治14天,闭眼露
9、睛好转,漏水、存食好转;经治1月,头痛减轻,左侧额纹 浅显,嘴角麻木、下垂、闭合不全好转,鼓腮漏气好转,已不存食;经治2月,闭眼已不露 睛,左侧额纹渐深,嘴角麻木消失,嘴角下垂、闭合不全好转。石学敏,石学敏针灸全集M. 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772.)【按语】1.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良好,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之一。本病应与中枢性面瘫 相鉴别。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氏面 瘫)预后较差。如果3个月至半年内不能恢复者,多留有后遗症。2,早期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使用电针。针灸治疗本病,可增强肌肉收缩,改善自主神 经功能,使患侧局部血管舒张,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有利于炎性水肿的吸收,从而减轻对面 神经的压迫,使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患病期间,应注意以下问题:患病期间应注意眼角膜及结膜的保护。睡眠时可带眼罩; 避免过多使用电脑、手机等刺激;外出佩戴墨镜等;防止因尘埃侵袭引起眼睑周围炎。面 瘫患者常因口眼歪斜而羞于见人,多数患者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故应与患者积极沟通, 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其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