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2例中医外科学医案.docx
《股癣2例中医外科学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癣2例中医外科学医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股癣案1:唐某,男,60岁。初诊:2016年10月8日。主诉:双侧腹股沟皮疹伴瘙痒半个月。现病史:患者近半个月来出现双侧腹股沟皮疹伴瘙痒,逐渐增多,遇热瘙痒加剧。否认既往 有类似发作史,平素喜欢喝酒,自觉饮酒后症状加重。无明显全身不适。既往史:否认有其他疾病史。过敏史:否认有药物或者食物过敏史。刻下:患者无发热,双侧腹股沟皮疹伴瘙痒,饮食正常,二便通畅,睡眠正常。查体:双侧腹股沟丘疹,呈对称、环形分布,色红,少许水疱,四周少许鳞屑,伴见抓痕、 结痂。舌脉:舌红,苔薄,脉数。中医诊断:阴癣,湿热蕴结证。西医诊断:股癣。治法: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内治方药:二妙散加味。黄柏6g苍术6g茯苓10g白鲜
2、皮10g地肤子10g 土茯苓15g陈皮6g丹参10g炒 白芍10g赤芍10g甘草3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外治(1)硫黄霜+樟脑霜(1 : 1比例调匀),外涂患处,每日2次。(2)鹅黄散30g,待患处涂好药膏后外抹。按语:阴癣是生于体表的一种浅部真菌病,即是西医学的股癣。其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片, 中心有自愈倾向,但四周有活动性边缘。中医学因皮损多呈圆形而称圆癣,发于体表属体癣, 发于股、臀、会阴部、肛门周围属股癣。诸病源候论圆癣候中说:“圆癣之状,作圆之 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外科证治全书癣中说:“初起如钱,渐渐增长,或圆或 歪,有匡郭,痒痛不一”。多因风毒湿热之邪蕴积皮肤而成。患者
3、平素喜欢喝酒,为湿热内积。又夏季刚过,暑热未完全消散,内外因结合,致湿热之邪 蕴积皮肤而发。治疗予以清热利湿,凉血止痒。拟二妙散加味。方中黄柏、苍术、茯苓、白 鲜皮、地肤子、土茯苓、陈皮清利下焦湿热,丹参、炒白芍、赤芍凉血止痒,甘草调和诸药。 患处外用硫黄霜加樟脑霜(1 : 1比例调匀),再用鹅黄散继药膏涂好后外抹,每日2次。内 服中药清热利湿排毒,外用药膏具有杀虫止痒、润肤的作用。内外兼用,标本同治,以防复 发。案2:王某,男,55岁。初诊:2018年2月12日。主诉:两大腿内侧瘙痒5年。现病史:近5年来,患者两大腿内侧瘙痒反复发作,夏天出现红斑,冬天皮肤干厚,抓后结 痂,曾在外院就诊,予外
4、涂药膏(具体不详),症状能缓解,但停药后即反复。既往史:否认有其他疾病史。过敏史:否认有药物或者食物过敏史。刻下:两大腿内侧褐斑,瘙痒较甚,局部皮肤干厚,纳可,二便正常,夜眠尚安。查体:体温平。两大腿内侧褐斑,皮损类圆形,边界清楚,中间消退,四周少许鳞屑,伴抓 痕结痂。舌脉:舌红,苔薄,脉浮。中医诊断:阴癣,湿热证。西医诊断:股癣。治法:清热利湿。内治方药:二妙散加减。黄柏6g苍术6g茯苓10g陈皮6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当归9g炒白芍10g炒 白术10g炒六曲15g山药15g炙甘草3g苦参6g14剂,每日1齐“,水煎分服。外治(1)樟脑霜+硫黄霜(1 : 1比例调匀),外涂瘙痒处,每日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癣 中医 外科学 医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