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痹针灸医案.docx
《肢痹针灸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肢痹针灸医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肢痹肢痹是以四肢末端对称性麻木不仁,疼痛等感觉障碍,严重者可自延至肘膝为主要表现的肢 体痹病类疾病。常因邪客经络,经气不畅,阳气郁遏不伸,气血痹阻所致。本病可见于西医 学的营养缺乏性神经病、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中。本节收载出从豁、孙申田医 家医案各2则,以局部穴位为主,配合调理先后天、头皮针等特色治疗,效佳。1 .田从豁医案(2则)案一:行气活血通经活络针刺治疗手足麻木气虚血瘀引起手足麻木,治以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显效。陈某,女,56岁。医案编号:089H025o初诊:2007年3月5日。双手及右卜肢麻木3月余。患者3个月前出现双手及右下肢麻木,伴双脚凉,尤以天气阴冷或受凉后明显。既
2、往曾有腹 部不适。症见:双手及右下肢麻木,伴双脚凉。查:各关节无明显肿胀畸形,肤温正常,右 膝关节轻度压痛,余关节无明显压痛。舌红,苔少,脉滑。患者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乏 源,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瘀血阻于上下肢经络,故不能濡养手足,致手足麻木不温;此 由气虚血瘀,痹阻经络,经络失于濡养而发为手足麻木不温。中医诊断:肢痹(气血不足, 瘀血阻络)。治宜行气活血,通经活络。处方:曲池(双)、外关(双)、合谷(双)、气海、关元、水道(双)、阿是穴、绝骨(右)、三阴 交(右),平补平泻,辅以大椎刺络拔罐放血。留针30分钟,留罐5分钟。二诊(2007年3月12日):患者麻木及脚凉症状减轻。此乃气血渐复
3、,瘀阻渐通之象,但 因瘀血尚未完全驱逐,经络濡养尚未完全恢复,故仍有麻木。治则如前,调整处方如下:手 三里(双)、曲池(双)、外关(双)、合谷(双)、天枢、水道、归来、三阴交(右)、足三 里(双)、阳陵泉(双)、绝骨(右)、血海(双)。三诊(2007年3月19日):患者诉麻木症状较前减轻,仍有双脚发凉,加用关元、气海以 补益元气,促进气血运行,以图改善脚凉症状。四诊(2007年3月25日):患者诉麻木及脚凉症状均较前有所缓解,效不更方,治疗同前。五诊(2007年4月1日):因患者昨日用凉水洗衣服,于洗衣后出现诸症状加重,嘱其尽 量避免接触凉水,治疗同前。六诊(2007年4月7日):患者诉近1周
4、未接触凉水,诸症状较前好转,效不更方,治疗 同前。七诊(2007年4月14日):患者诉诸症状较前明显好转,麻木已不明显,发凉症状基本消 失,继续针刺治疗1次以巩固疗效。随访患者七诊后症状大减。按: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年过半百,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故此患者手足麻木为标,气血不足为本,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因虚致瘀,瘀血阻于上下 肢经络,故不能濡养手足,致手足麻木不温,瘀血阻滞于右膝关节,不通则痛,故见右膝关 节轻度压痛,此由气虚血瘀,痹阻经络,经络失于濡养而发为手足麻木不温。田老取穴主要 以补益先天元气,调补后天气血,再配以疏通局部经络为法,气海、关元均为任脉穴位,气
5、海可补气行气,关元可补益人体元气,且两穴均为人体补虚强壮之要穴,配合使用以补益先 天元气;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可以激发手阳明经之经气,以助经气运行,手三里可 “治手臂不仁,肘挛不伸”(铜人腌穴针灸图经);曲池为大肠经之合穴,可调补胃肠;外 关为三焦经之络穴,可通调三焦气机,且为治疗上肢痹痛之要穴;同时以上四穴均为循经取 穴,通调经络,经络通则麻木自去。天枢、水道、归来均为胃经腹部穴位,其中天枢为大肠 募穴,此三穴可调理胃肠气机,以加强补益后天气血之力;足三里、血海可调补脾胃,益气 养血,气血足则瘀自去;阳陵泉为筋会,治疗手足麻木的经验效穴;同时配以右侧绝骨、右 侧三阴交、阿是穴以疏通局部
6、经络气血,大椎刺络拔罐放血以激发全身阳气,诸穴合用,共 奏祛瘀生新,通经活络之效。(整理:王昭;审阅:黄石玺、王映辉)案二:针灸足少阳经穴为主治疗下肢痛外感风寒下肢痛者,以局部穴位及足少阳经穴为主,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获良效。陈某,女,42岁。医案编号:089H024o初诊:2007年2月8日。受寒致左侧下肢痛2月余。患者2个月前因游泳时受寒出现左下肢疼痛,未经诊治,现左下肢从酸到踝均疼痛,余无特 殊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该患者为中年女性,素体阳虚,卫外不 固,感受风寒之邪,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中医诊断:肢痹,证属风寒阻络。治法:祛风散 寒,通络止痛。针灸处方:秩边(左)
7、、关元俞(左)、委中(左)。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起针后,穴 位处拔罐。二诊(2007年3月2日):左下肢腿疼痛好转,但时有反复。针灸处方:关元俞、环跳、 风市、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均取患侧。三诊(2007年3月4日):左下肢疼痛好转,以外侧小腿为主。针灸处方:肾俞、环跳、 风市、足三里、丰隆、昆仑,均取患侧。按:“痹证”为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等麻木、重着 及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等症状。本案患者中年女性,素体阳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之邪, 经络痹阻,不通则痛,因此针灸治疗以疏风散寒,通络止痛为法。肾俞、秩边、关元俞、环 跳,局部取穴,为治疗腰腿痛的常用穴位,其
8、中肾俞、关元俞以扶正祛邪;风市为祛风除邪 要穴;委中、昆仑为治疗腿痛的循经取穴,以通经活络;足三里培补中焦之气,补益气血使 经络通达;丰隆驱除寒湿之邪;阳陵泉为筋会,治疗腰腿痛要穴;绝骨为髓会,为治疗骨性 疾病的要穴。数穴共奏疏风散寒,通经活络之效。(整理:孙元;审阅:黄石玺、王映辉)2 .孙申田医案(2则)案一:益气活血调神通络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取头穴配“调神益智法”治疗,以益气活血,调神通络,获良效。韩某,女,49岁。医案编号:022H017o初诊:2007年10月8日。入夜双腿麻木、疼痛不适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底麻木不适,开始时并未注意,后逐渐发展为双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医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