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三下期 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 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 就有多种。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 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
2、不了我的植物学 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 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 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 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 概。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 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 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
3、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 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 看它。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 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 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木商看古 松的态度便是如此。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
4、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 科学家的直接目的不在于实用。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无数历史名人正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了立身、行道和扬名的关系,并践行一生,才被世代所铭记;在当 今社会,很多人却直接把名利当作了目的。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以“立身、行道和扬名”为主题,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
5、力都 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 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 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 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摘自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有删改)材料二: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 树,有多少年份
6、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 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 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 功利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时间的年轮 引起人如何的联想,等等,而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 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 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
7、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 生命共同体。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 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 界。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握有世界意义决定权 的方式,没有情感的倾向性,或者说是“不爱不嗔”,爱有差等,嗔有弃取,都没有摆脱控物的方式。(选自朱良志真水无香生命的态度)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同一棵古松,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分别采用的是实用、科学和审美的态度,三
8、种态度其实都含 有一定的主观成分。B.实用的态度往往和生活经验有关;科学的态度更看重对事物的抽象思考,但很少融入科学家的情感和C.审美态度对对象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对象的颜色、纹路以及事物内在的气概上,不关注对象的实用 性。D. “真、善、美”分别是科学、实用、审美三种态度的最高目的,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 特质。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对一棵松树的实用、科学、审美态度,但二者论述的目的不同。B. “生命的态度”截然不同于实用、科学、审美态度,也是对这三种态度的否定。C.在“生命态度”观照下,古松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和“我”构
9、成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 体。D.在实用、科学、审美的态度中,人对对象都是有一定态度,握有世界意义决定权的方式。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屈原离骚:“制芟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B.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D.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4 .人民日报撰文,提倡“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审 美教育。5 .王维的一些小诗,如竹里馆鸟鸣涧极其简单却千古传诵。请用材料二的观点分析它们广为流传 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
10、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柳庄拜谒左宗棠蔡勋建雪好像学会了 “遁地法”,很快就潜入地下;春却像尚未完全孵化的小鸡,还在硬壳一般的田野与草 丛里挣扎。那天,我们一路追着北去的湘江,行色匆匆来到柳庄。柳庄,湘江附近的仿古院落,左宗棠早年耕读之地。远处山野披褐、草木凋零,眼前池塘水瘦、庭院 深深。院墙门楣大书“柳庄”二字,是左公手迹。黛青燕子瓦屋顶,白垩墙面,镂空红窗,古意浸染。岁 月倏忽,左公逝去132年矣。为什么叫柳庄?我有两种解读:柳庄所在的樟树镇巡山村,过去叫柳家冲,柳家冲里建柳庄,合情合 理。再是,左宗棠字李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柳庄是他出仕前的旧居,既为农夫,半
11、耕半读,住柳 庄也符合身份。然而我想说的是,左宗棠似乎很早就对“柳”情有独钟,在他“湘上农人”正房有一副楹 联“土运穷时弥见节,柳枝到处可成阴”,颇值得研究。柳树在他心目中不仅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精神 标志,一种心灵寄托。我仿佛感到左宗棠没走多远,我依稀看到一个年轻而如柳般柔韧的身影仍在这山前 屋后躬耕陇亩,种稻植茶。左宗棠是一介书生,但读书并不走运。他生性颖悟,少负大志。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15岁时, 他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高中第二名,道光十二年参加湖南乡试是第十八名。之后六 年,三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三次不第,就等于当今学子没有高等学历文凭,可左宗棠与人不同,他
12、博览群书,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涉猎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所谓“经世致 用”的杂书,格物致知,这些成为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的宝贵财富。朴存阁是左宗棠的居室,上有一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是左公23岁成婚 时的新房自拟联。这是他的座右铭,是他的人格宣言。1857年,左宗棠蛰伏至45岁时迁居长沙。在他的 人生行旅与政治生涯中,柳庄,就是他在湘江边的一个码头,是苦苦等待时的一艘船。1849年,时年64岁的林则徐途经长沙,点名要见左宗棠。于诚惶诚恐中,左宗棠面晤老英雄,将平 生所学、毕生赍志尽付一夜长谈。林则徐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
13、莫属。林 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悉数赠之。临别,林则徐还将自己的座右铭书赠:“苟利国家 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翌年,林则徐回福建后身染重病,临终前竟命次子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极 力举荐左宗棠人才难得。由此,湘江边上留下了一段“左林会晤”的人间佳话。巧合的是,后来,1876 年,左宗棠刚好是在他64岁那年征战新疆。他身虽老迈,但终不负林公所托,力排李鸿章等海防派重臣 之议,抬棺西行,率领数万湖湘子弟金戈铁马,浴血奋战,将碧眼儿阿古柏们赶回老家。一年后,新疆全 境收复,左宗棠让整个世界听到了东方睡狮的惊天怒吼。柳庄不是左宗棠的出生地,而是他梦想高飞之地。左公的书房,极简陋极寻常
14、:破旧的木柜蜷缩墙 角;可能还是柳木制作的桌椅板凳,土得掉渣;桌上的马灯、墨砚,都有厚厚黑黑的包浆。但这的确是左 公用过的原物。踱步陋室,我想到两个问题:其一,封强大吏陶渴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他?陶渤不但与左宗 棠成为忘年之交,还结下儿女亲家,年龄悬殊不说,门第也相差甚远。其二,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何也那么 赏识他,甚至“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 ?我知道布衣左宗棠曾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缝城而入”,终使太平军围攻长沙三月不下。我也知道左 宗棠出佐过湘幕,且初露峥噪,引起朝野关注,时人还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 棠”之惊天评语。可这都是林公逝世经年后才有的事我看到了左公不多的几幅书法作
15、品,无论是集句 抑或原创,仿佛雪藏有一种博大、深邃的宗教情怀。其中有一联,字也俊秀,语也蕴藉:“能当大事时同 仰,自极清修古与齐。”诗言志,歌咏言,谁能说士子出身的左宗棠不是胸有丘壑、志存高远呢?我看到 了左宗棠的自信。我的同行者正忙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考察,而我则在孤独地寻找,一个理想主义者寻找一个中国符号 的行藏,梦想找到某些破译的“密码”。离开柳庄,望着院内两株新植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左公柳”,我再度想起了左宗棠两次率部西征, 边浩浩荡荡进军,一边沿途植柳。我仿佛看到西域新疆杨柳成行,绿阴满地,凡原湘军所到之处所植之道 柳,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它还让我想到而今长沙县的左宗棠墓地两侧华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长寿 学校 2022 2023 学年 月月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