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5:文言文选择题解题的五个比照点-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
《【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5:文言文选择题解题的五个比照点-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5:文言文选择题解题的五个比照点-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练15:文言文选择题解题的五个比照点试题特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的内容 进行分析和归类,或者答出某个论点的依据、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等。具体考查内容有:(1)表现 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 信息;(4)某件事发生的原因的信息等。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仔细审清题干以及各选项的表述,且比照 原文思考,不难得出该类试题具有以下重要特点:1 .各选项的表述,其内容基本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先亮观点,概括传主的品行、谋略、才能 等;再列举论据(文中提到的具体事实)来
2、印证观点,列举论据时,有简略的分析(原因、目的、方式 等)。2 .选项中的“观点”,是命题者根据文中所述传主的有关事迹概括出来的,而印证“观点” 的论据,并不需要悉数列举,大多是经过筛选后整合的信息。3 ,四个选项的排列,通常依照行文的先后顺序,这是因为传主的某一典型事迹往往体现传主 某一方面的品行(或才能)等。4 .四个选项只设一个错误选项。近三年设误的选项中,误点的设置都不在错误项的“观点” 部分,而是在“事实”部分,要么是对“事实”的转述有误,要么是对“事实”的分析评价有误。可参考以下表格内容:设题方式对应陷阱筛选主体主要人物非其人物主要事件非其事件主要观点非其观点主要景物非其景物筛选特
3、征一个特点非给出的这个特点两个特点(分别表现)非给定的这两个特点或对应 顺序不对或同属一个特点筛选 表现 方式全部表现选项有一句或多句不能表现直接表现混入间接表现间接表现以直接表现概括作者评述换为他人评述或自述筛选能表现出现不能表现的角度不能表现出现能表现的解题指津根据上述特点以及近几年的高考实情,解答概括分析题,在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前 提下,必须将选项所述的内容与原文对应的信息仔细比照,仔细甄别。1 ,比照“事件”及其细节本身的真实性命题者有时将子虚乌有的表述混杂在正确的叙述之中,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准确性, 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无中生有”。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n第12题
4、C项,错误在于“并教 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根据文本“其年,迁意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意与诸郡讨捕,斩其渠 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乃悉移置颍川、陈留”的叙述,可知只是把这些人“移置颍川、陈留”, 并没有“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于文无据。又如2016年浙江卷第18题C项表述为“本文叙 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 体现了 记叙议结合的特征”。原文是“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 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蛀蟾。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
5、稚”,可知选项中“旨在批评损毁 的行为”表述错误,文中议及“嬴氏焚书史”,是为说明洞中藏书之多,来反衬上文“则华固已读 尽之矣”。故选项的结论没有正确依据。2 .比照“事件”的参与者命题者对“事实”的叙述有时故意把具体事件的参与者弄错,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张 冠李戴、移花接木”。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m第12题D选项“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 礼”错。原文是“激驸马都尉王诜诜怒”,曾布只是挑拨了王诜,让王诜生范纯礼的气,并没 有挑唆王诜诬告范纯礼。又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m第6题C项表述为“虽有言官请留,他仍 坚持离职”,原文是“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是说两京言官上奏章请留,但是皇上
6、没有答应, 这里不听的主语是“皇上”,而不是“傅珪”。故C项“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的表述 就与原文不符。3,比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命题者有时故意弄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2016年天津卷第12题B项,“作者杨万里 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概括有误,比照原文,原文是“宗质乾道庚寅为洪作,时予为奉新县令, 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者B,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显然,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母亲的 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 名。4 .比照“事
7、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命题者有时会对事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作曲解,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曲解文意”。如2016 年全国新课标卷H第6题D项,说“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比照原文,原 文是“帝立遣寺丞锦化民赍帑金振之”,“帑金”是国库里的钱,因此不是选项所述的“筹措钱 款”。又如2016年江苏卷第7题D项,说“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 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比照原文,原文是“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挎子。巡方下疑 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日: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 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
8、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 与大父定交,称莫逆”。选项中“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表述不当,原文中“巡方下 疑狱”是说,巡抚刚下达了疑难案件,再从“吾将以困张广昌”看,黄贞父不是断案时遇到难题,而 是要故意为难张汝霖,但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5 .比照“事件”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命题者有时在事件各环节的因果关系上设误,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错置因果、强加因 果”。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I第6题C项,说来护儿因“谏请炀帝停驾洛阳”而“引发炀帝 大怒”,所以在来护儿被害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他,比照原文,原文是在来护儿被抓之前,炀 帝自己就已经被抓了。跟踪练习1 .河北省
9、“五个一”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联考【与题目对应原文区域】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 中书舍人林希又言:“吕大防由公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 之唱;而公著之恶,则希哲导成之,岂宜污华职。”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14 .绍圣时期吕希哲为何“但守本秩”,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15 .当时党论兴起,御史刘拯认为吕希哲不是科举出身;中书舍人认为吕大防等人欺君卖国 的事与吕希哲有关,故不能提拔吕希哲。(每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筛 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的能力。由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推断可得出答案,注意先筛选,后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本阅读提升专练 文本 阅读 提升 15 文言文 选择题 解题 五个 比照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