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课件材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颐和园课件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课件材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颐和园课件材料颐和园课件材料篇一【课前预备】我说头,你就说头的动作,比如摇摇头等。【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咱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游记,这可是第一篇游记颐和园。二、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对颐和园有什么印象?学生:美、大。师板书:美、大老师:对阿。师介绍颐和园:颐和园可出名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博物 馆,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你们想看看吗?播放课件:火车和汽车的声音,最后定格在长廊的图片。学生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同学们走进了语言文字中,更深一步体会到了景色的 美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景吧!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用解说的形式给同学介绍。六、拓展通过主题学习,把
2、自己喜欢的景点运用多种形式,准备给同学介绍。推荐自己 的旅游路线。这篇课文在施教过程中,我明显感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能力,有个很 好的展现过程。看景,在于创设情境,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资源,产生浓厚的学 习兴趣。听景,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这里的想象是建立在 相关的情境之中,建立在相关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之上的,不是毫无边际的天马行 空),其实这是对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读景,让学生披文入情,真正感受语言文 字的美丽,陶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达到文字情感的教育效果。(笔者认 为,汉语不仅仅是我们用来了解和表达我们周围世界的工具,他还包含着浓郁的爱 国情节。奴化教育首先就是
3、从文化载体的文字入手的,最后一课给我们的启 示。还有很多著名的特级教师都很重视对于文字情感的培养,课标也有阐述。) 说景,则是语言的运用。颐和园课件材料篇三一、导入。二、整体感知。1、扫除阅读障碍。2、找出课文的中心句:“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3、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4、理清思路:游览顺序(地点转换的顺序):大门大殿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5、分小组,试着画出公园全景图。(熟悉课文内容和描叙顺序)6、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讲总的印象:“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二段(25):介绍长廊、万寿山
4、、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6) .总结全文,赞叹颐和园景色之美。文章结构:总一分一总三、细读课文,讨论问题1、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长美2、登上万寿山,能看到怎样的景色?山上,佛香阁、排云殿山下,昆明湖3、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物?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四、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本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 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五、总结以颐和园为例,学习怎样作文:写什么?(审题)确定中心:“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怎么想?(选材)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怎么写?(组材)1、按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2、重点介绍(有详有略)3
5、、首尾照应。颐和园课件材料篇四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长廊、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隐隐约约、姿态 不一”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交流:交流“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走进北京的颐和园,到那里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颐和园。注意“
6、颐”的写法,尤其是左边的笔顺,跟我边说边写。二、听写字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大家都已经学过了,下面咱们先来听写几组词。咱们推荐三位上黑板 前跟大家一起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姿态不一1、训练说话“昆明湖、姿态不一”刚刚前两组词,老师是把两个词说起来说了一句话。最后一组,谁能像老师那 样把两个词连起来说一说?2、 “金碧辉煌”(1)点拨字形辉,光也。一一说文煌,火状。广韵唐韵(2)图片理解瞧,在阳光的照射下,多么的装饰华丽,光彩夺目。3、点拨“廊”、“态”的字形4、堂堂正正中国人,方方正正中国字,请大家对照自己这两个字,试着挑出 一个,把字写得更美观一些。5、概括课文内容一
7、说主要内容,抓景点(1)师引导说清楚你看,这真是有山,有水,有建筑的一处皇家园林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三 处景点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你比如说:先讲了一一然后一一最后一一。(2)抓景点,个别说(两生)3、二说主要内容,抓游览顺序(1)自由读文,勾画游览顺序的句子请大家打开书到87面,快速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 子。(2)汇报交流(3)刚才咱们汇报的句子都在每一段的开头,不仅可以承接上文,又可以引 起一一下文,这些句子都是一一过渡句。(4)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三、默读课文,提炼中心句课文就写了这三处景点吗?不止这些,还有一处、两处、三处
8、(副板书:)所 以说:“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浓缩成两个字一一美、大(板书)四、精读品悟,游赏长廊好文不厌百回读,我们走进课文,去长廊看看吧!1、个别读,其余同学思考: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师生交流。3、品读句子,领悟长廊的美预设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 分成273间。(1) “绿漆”、“红漆”颜色美吗?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能数得清吗?(一眼望不到头)(2) “一眼望不到头”再读点拨,“一眼(孩子,还没看到呢,再等会儿。)一一望不到头”。(3) “七百多米长”、“273间”长也是一种美啊!(4)点拨观察角度孩子,你现在是站在什么地方看的
9、啊?一一站在长廊里,放眼一望。预设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 有哪两幅是相同的0(1)多少幅?几千幅!读出感受(2) “。”改“!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把”改“! ”,谁来读一读?你在感叹什么啊!(3)点拨观察角度这时的我们又把目光投到了长廊上方的横槛上,这又是在一一抬头看去。预设三: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廊外的美景吸引了你啊。师生合作读,体会鲜花常开。4、“神清气爽”(1)目之所及,手之所触,身之所感让人感觉到一一 “神清气爽”(2)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闻闻这朵朵花香,记住这一幅幅图画。再来读 一读这个词语。(3)点拨观察角
10、度:作者这时带着我们继续一一边走边赏,把目光转到了长廊的两旁。5、渗透观察景物的写法同学们看,作者依据游览的顺序带领我们参观长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随 着作者的脚步的同时,不断转换着观察的视角:放眼望去、抬头一看、边走边赏。 作者叙述得非常有条理,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长廊的美和大。6、示范说导游词读得美,背得好!但是说出来不一定比这差。(配合图画说长廊导游词)7、明确导游词特点同学们,刚才我变成了一一导游,带领在座的各位游客游览了长廊,有意思 吧!五、迁移运用,改写导游词1、自由读第三段要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怎么向你的游客介绍?2、改写导游词出示要求:用添加符号,直接在书中改。
11、2、生改写交流3、出示图片:4、一生试说六、作业。修改第三段内容的导游词,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附:板书设计颐和园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姿态不一(大美)颐和园课件材料篇五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 累优美的语言;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颐
12、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2、老师:进了这颐和园的大门,你们想去哪儿呢?学生:长廊。老师:长廊在这儿呢,(把剪图贴在黑板上)看老师写。(指导书写)还想去哪?学生:我想去昆明湖。老师:那可是镶嵌在颐和园中的一块碧玉啊(画在黑板上,并引出湖心小岛帖 在黑板上)还想去哪儿?学生:我很想去万寿山。老师:画到黑板上,还想去哪?学生:佛香阁(指导阁字的字形)。老师:你们看,这就是佛香阁,拿出剪图图片贴到黑板上,并板书,你还想去 哪里?学生:排云殿。老师板书:排云殿指导殿字的书写。三、精读课文1、这么大这么的公园,可要看书了,那就快找我们最好的导游书吧,打开课文,默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
13、关句子画下来。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导入。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 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廊、栽” 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3、交流自读情况: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 的美
14、,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 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 美之情。)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 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用“一一”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长廊一一万寿山一一昆明湖 (十七孔桥)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 的段落。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
15、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 文分成三大段。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回顾全文顺序。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 273间
16、。”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I、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 幅是相同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 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体现了我国古 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 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 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 美。)“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颐和园 课件 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