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细菌性角膜炎诊疗技术.docx
《眼科细菌性角膜炎诊疗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细菌性角膜炎诊疗技术.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眼科细菌性角膜炎诊疗技术20世纪60年代最主要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当属细菌性角 膜炎,尽管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棘阿米巴性角膜 炎在70年代迅速增多,但细菌性角膜炎仍是当前发病率和 致盲率最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由于细菌性角膜炎的耐药感染、 混合感染和机会感染不断增多,给其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 难,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任何能够破坏泪液、角膜上皮、角膜缘血管及角膜内皮 细胞完整性的因素均可为细菌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常见的 有外伤、角膜接触镜配戴、眼表疾病、角膜手术、局部(慢 性泪囊炎)或全身性疾病等。眼表疾病主要使泪液量和泪液 成分发生改变,同时破坏眼睑闭合功能,以上均为角膜细菌 感染相关的因
2、素。此外,单疱病毒性角膜上皮病变、长期应 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导致的上皮细胞中毒、局部长期使用 糖皮质激素、内皮失代偿所引起的大泡性角膜病变,以及各 种累及角膜上皮的变性与营养不良等通过造成角膜上皮的 破坏而激发细菌感染。致病菌随着时代的变迁亦发生了巨大反而改变,20世纪 50年代以肺炎链球菌为主;60年代金葡菌占优势;70年代 则以绿脓杆菌为主;80年代的国外,绿脓杆菌由于氨基糖昔 类抗生素的应用而减少,耐青霉素葡萄球菌增多,但国内仍 穿孔倾向者,应早期施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三)链球菌性角膜炎临床上多表现为匐行性角膜溃疡,现在还可表现为感染 性结晶样角膜病变。1 .致病菌链球菌为圆或卵圆形
3、的革兰阳性球菌,直径约 为0. 61. 0 口m,在液态培养基内呈链状排列。无鞭毛,无 芽抱。多数菌株在幼龄(约24小时的培养物)时期,可 形成荚膜,继续培养则荚膜消失。此菌营养要求较高,在普 通培养基中生长不良,在有血液、血清、腹腔积液、葡萄糖 等的培养基中则生长较好。兼性厌氧在37, pH7. 47. 6 左右环境生长最为适宜。链球菌根据在血平板上的菌落有不 同的溶血表现,分为三型:甲型,a溶血;乙型,B溶血; 丙型,不溶血。化脓性链球菌大体指的是乙型-B型-溶血性 链球菌,即致病力最强的一种,该菌也常被称为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hemolyticstreptococci)0链球菌的致病因素
4、除有 各种毒素和酶外,菌体本身的一些成分,在致病过程中也起 重要作用,如荚膜物质及菌体表面的M蛋白均有抗吞噬作用o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a-hemolyticstreptococ-cus)又称为 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viridans),可引起以下两种 角膜感染。2 .临床表现(1)匐行性角膜溃疡(serpiginousulcer):临床表现 与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匐行性角膜溃疡相似,但无向一个方 向性进行的特征。曾经是50年代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角膜 炎,现已逐渐减少。最近报道常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SK)和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混合感染。(2 ) 感染性结晶性角膜病变
5、(infectivecrystal 1 inekeratopathy ):单眼发病,既往有 外伤、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史。角膜 浅基质层有颗粒状、针状结晶物沉着,角膜上皮完整,荧光 素染色阴性,病灶区常伴有基质浸润;角膜刮片和细菌培养 可见革兰阳性链球菌。其结晶性角膜病变是由细菌在角膜基 质内形成慢性菌落所致。3 .实验室诊断(1)取角膜化脓感染处的脓性分泌物,直接涂片行革 兰染色后镜检:如镜下发现有典型链状排列长短不一的球菌 即可做“检出链球菌(革兰阳性)”的初步诊断。其型号必 须通过培养方可确定。(2)分离培养:所取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二份。分别 置于有氧及厌氧环境下培养,
6、置37C2448小时,观察菌 落特征、溶血情况。甲链:菌落似针尖状,周围有狭窄草绿色溶血环。乙链:灰白色小菌落,周围溶血环宽而透明。丙链:灰白色干燥小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如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需与肺炎链球菌鉴别。如为乙 型溶血性链球菌,需与葡萄球菌区别。(3)鉴定实验:杆菌肽敏感试验:用每片含0.02单位 杆菌肽的滤纸片来测定细菌敏感性,抑菌圈大于15nlm者, 大多为乙型链球菌。胆汁溶解试验与菊糖发酵试验:甲型链 球菌不被胆汁溶解,一般不分解菊糖。4 .治疗链球菌性角膜炎对氟喳诺酮类和氨基糖昔类抗 生素耐药。本病应首选青霉素G,次选红霉素、林可霉素或 万古霉素,全身和局部应用。对于药物治疗无
7、效的严重角膜 溃疡或结晶性病变浸润较深者,考虑穿透性角膜移植或在角 膜板层切除的同时行部分或全板层角膜移植术。二、绿脓杆菌性角膜炎绿脓杆菌性角膜炎(pseudomonaskeratitis)常在极短 时间内席卷整个角膜而导致毁灭性的破坏。常常表现为典型 革兰阴性杆菌所引起的环形脓疡的体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 化脓性角膜炎。一旦发病,后果严重,必须立即抢救。1 .病因(1)致病菌:绿脓杆菌大小为(0.51.0) umX (1.5 30) um的直或微弯杆菌,属假单抱菌属,革兰阴性杆菌, 可产生色素,分泌物呈蓝绿色,故又称为铜绿色假单胞菌。 该菌分布广泛,土壤和水中可存活,正常人皮肤和结膜囊也 能发
8、现,有时还可存在于污染的荧光素钠或阿托品、丁卡因、 荧光素、毛果芸香碱等滴眼液中。有时甚至可在磺胺类滴眼 液中存活。专性需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发育良好,18 24小时形成较大圆形扁平菌落。细菌除产生水溶性蓝绿色吩 嗪类色素(绿脓素)外,还可产生荧光素。绿脓杆菌的主要 致病物质是外毒素,包括弹力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外毒 素A和内毒素,包括菌细胞壁脂多糖。(2)危险因素:绿脓杆菌毒性很强,但侵袭力很弱, 只有角膜上皮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时才有可能引起角膜组织 的感染,临床上较为多见发病危险因素有:使用被绿脓杆 菌污染的手术器械和眼药水。角膜异物剔除后,或各种眼 部疾病引起的角膜损伤。长时间配戴角膜
9、接触镜,或使用 污染过的清洁液或消毒液。2 .临床表现(1)症状:潜伏期短(624小时),发病急,病情发 展快。眼部疼痛剧烈、畏光、流泪、视力急剧减退,眼科检 查可见眼睑红肿,球结膜混合充血、水肿。(2)体征:发病初期,可见角膜灰白色浸润灶,病灶 迅速扩大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灰黄色溃疡,并伴有大量黄绿色 有特殊臭味的脓性分泌物。前房可见大量积脓。由于病灶的 中央与周围角膜被环形脓疡隔绝,加上绿脓杆菌和炎症细胞 释放的胶原酶,使得溃疡区迅速扩大和加深,24小时左右即 可波及全角膜,形成全角膜溃疡,严重者可波及巩膜。(3)预后:若未能及时诊治,大部分角膜将出现坏死、 穿孔,甚至引起眼内炎、全眼球炎;部
10、分病例即便溃疡愈合, 也可能因为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或角膜葡萄肿而引起失明, 少数病例经积极抢救可保存眼球,以后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恢 复部分裸眼视力。3 .诊断(1)有外伤史或角膜接触镜佩戴史。(2)发病迅速。(3)典型的环形浸润或环形溃疡。(4)大量的黄绿色脓性分泌物伴有特殊的臭味。(5)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为阴性细长杆菌, 长短不一,或如丝状,常互相连接成双或成短链。菌体末端 有鞭毛13根,运动活泼。细菌培养及生化反应鉴定: 普通琼脂平板:菌落形态呈大而软的菌落,表面光滑滋润, 形态不规则,呈点滴状。本菌所产生的水溶性色素渗入培养 基内使其变成黄绿色、蓝绿色、棕色或紫色。8小时后色素 逐
11、渐变深,菌落的表面放出一种金属光泽,有特殊生姜味。 生化反应:本菌能产生绿脓素、荧光素及其他色素。赏试 验:敏感性极高但非绿脓杆菌所特异。疑有污染的眼用药 品:包括荧光素液、表面麻醉剂、各种滴眼剂、洗液及接触 镜配戴者使用的镜用系列物品等培养出本菌对临床诊断有4 .治疗(1)局部用药:首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等氨基糖甘类抗生素或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氟喳诺酮类抗 菌药频繁滴眼,也可采用第三代头抱菌类抗生素滴眼液交替 滴眼。用法为qlh,夜间改用氧氟沙星眼膏涂眼。(2)全身用药:重症患者可先选用抗生素球结膜下注 射同时给予全身用药。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改用敏感抗 生素。(3)糖皮质激素
12、的应用: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 轻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但前提是在使用大量抗生素并有效 控制炎症的同时。用法为口服泼尼松10哨,每日3次或地塞 米松15mg静脉点滴。但荧光素染色阳性,溃疡尚未愈合时 忌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其他治疗:1%阿托品散瞳,大量维生素和用胶原 酶抑制剂对症治疗。有条件者可在药物治疗24小时48小 时后行彻底的病灶清除和板层角膜移植。后期角膜白斑者, 可选择做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每天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可挽 救眼球。三、莫拉菌性角膜炎莫拉菌性角膜炎(Mor axe 11 aker at i t i s )是最常见的革 兰阴性细菌性角膜炎之一,因其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较好,
13、常被眼科医生所忽视。1 .病因(1)致病菌:莫拉菌是一种大型的革兰阴性双杆菌, 长约2.03.0 um,宽约1.01.5 um,菌体端端相连,成 双排列,常存在于人的呼吸道,是眼部特有的细菌,一般致 病力不强。引起角膜炎的主要是结膜炎莫拉杆菌 (Moraxellalacunata)又称莫-阿双杆菌(MoraxAxenfe 1 d)o 专性需氧,需要在含血、血清或鸡蛋培养基上生长,高C0 2较湿环境下3235。培养可提高分离率。除引起角膜炎外, 也常引起睑缘炎、结膜炎及泪道的炎症。(2)危险因素:多发生于抵抗力低的老年人和嗜酒者。2 .临床表现(1)症状:自觉症状较轻,多合并眦部睑缘结膜炎 (a
14、ngularblepharoconjunctitis) 发生。(2)体征:一般局灶性、灰白色浅层溃疡,多发生于 中央偏下方,较小,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楚,发展缓慢, 很少发生穿孔。但也有迅速形成角膜深部溃疡,前房积脓, 甚至穿孔的病例发生。3 .治疗现在多主张采用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内 酰胺类、氨基糖苔类及氟喳诺酮类抗菌药滴眼液滴眼。四、非典型分枝杆菌性角膜炎非典型分枝杆菌性角膜炎(atypicalmycobacteriakeratitis ) 为 革兰 阴性杆菌性角 膜炎,是一种典型的机会感染,是以角膜基质多灶性浸润为 主的慢性炎症。1965年由Turner和Stinson报道了第一例,
15、随后,眼部激素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角膜屈光手术的普及使分 支杆菌性角膜炎有集中发生的趋势。1.病因(1)致病菌:非典型分枝杆菌又称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 NTM),属于需氧杆菌,是指人型、牛型结核杆菌与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广泛 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因具有抗酸染色阳性的特性,又称作为 抗酸杆菌(acid-fastbacilli)o Runyon根据生物学特性将 NTM分为四组,其中引起角膜炎的NTM属于第IV组,临床中 以偶发分枝杆菌及龟分枝杆菌最为常见。研究发现NTM的繁殖周期长,生长周期缓慢,一般需20 小时左右,故NTM性角膜炎潜伏期长,发病
16、慢,呈持续带菌 状态。NTM细胞壁上的糖脂和脂肪酸给予了 NTM逃逸细胞吞 噬的能力,使得NTM具有在组织内长期生存的能力,再加上 角膜基质的无氧状态使NTM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但机体抵抗 力下降或长期使用激素时会唤醒休眠的NTM0现代免疫学观 点提出:NTM性角膜炎时一种免疫紊乱性疾病,细菌导致角 膜免疫失衡,朝病理免疫反应进展。(2)危险因素:偶发分枝杆菌感染50%以上是由于角膜 异物所致(包括配戴角膜接触镜),龟分枝杆菌感染90%是眼 部手术后(如角膜移植、放射状角膜切开及LASIK术等)引 起。近来还有AIDS、重症免疫功能低下引起本病的报告。2.临床表现(1 )本病的特征是病程长及无痛
17、性角膜炎 (indolentkeratitis)o(2)典型的体征为角膜基质多灶性点状浸润、无痛性 角膜溃疡及基质脓疡,严重时出现前房积脓,常常可以合并 病毒、真菌和其他细菌感染。(3)有些患者在感染早期可表现为角膜基质内细小线 样混浊(“毛玻璃样”外观),逐渐发展成为基质环形浸润、 钱币形角膜炎以及感染性结晶样角膜病变等。当角膜病变呈 线状或树枝状,并伴有上皮性角膜溃疡时应注意单纯疱疹性 角膜炎相鉴别;对于无痛性角膜溃疡以及角膜脓疡应与厌氧 菌性以及真菌性角膜溃疡相鉴别。(4)临床症状变异性很大,有的病例不痛,有的很痛, 有的很快自愈,有的治疗非常困难。3.诊断确定诊断须行实 验室检查如下。
18、(1)病灶区刮片,Gram染色、Ziehl-Neelsen抗酸染 色检菌,LASIK术后瓣下浸润的患者则应掀开角膜瓣取材进 行涂片和培养。(2) Lowenstein-Jensee培养基培养:NTM培养时间比普通细菌长,判定结果一般需760天。3 3) PCR技术可快速、敏感、特异地对NTM做出诊断。4 .治疗NTM性角膜炎的治疗原则为:急性期禁用激素,全身与局部联合治疗,药物与手术治疗结合。(1) 1%2%阿米卡星(Amikacin):滴眼液应用于偶发 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每30分钟至60分钟一次,持续使用48 小时之后酌情减量。中、重度患者可给予结膜下注射4%阿米 卡星0.5ml,同时口服多
19、西环素100mg,每日2次。(2)龟分枝杆菌性角膜炎:首选头抱酊、红霉素及妥 布霉素进行治疗。(3) NTM对氟喳诺酮类抗生素极为敏感,以0.3%加替 沙星滴眼液效果最佳,且其角膜毒性较氨基糖昔类抗生素低。(4)重症病例可采用手术清创术,晚期大多需要进行 角膜移植术。术后局部使用加替沙星或阿米卡星可预防复发。五、变形杆菌性角膜炎变形杆菌性角膜炎(proteuskeratitis)是一种急性化 脓性角膜感染,临床表现酷似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发病迅猛, 预后差。1 .病因(1)致病菌:变形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两端钝圆, 有明显多形性,呈球状或丝状,自然界分布很广,人和动物 肠道也存在,是医源性感染的
20、重要条件致病菌。引起角膜炎 的致病菌有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莫根变形杆菌以绿脓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中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 , S ) 和葡 萄球菌(staphylococcus , S );革兰阴性杆菌中的绿脓杆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和莫拉菌(moraxella, M), 为近期文献统计中最常见的四种致病菌,简称SSPM感染。 比较常见的致病菌还有链球菌、不典型分枝杆菌、变形杆菌、 黏质沙雷菌等,有增多倾向的致病细菌有厌氧性细菌、不发 酵革兰阴性杆菌、放线菌等。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类白喉杆菌存在于
21、正常人眼睑 和睑缘处;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甲型链球菌、丙酸 杆菌,偶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肠道细菌可存在于 正常结膜囊内。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比例关系发生改变, 或耐药菌株转为优势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有长期使用 广谱抗生素,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耐药菌感染和条件致病菌感染在眼科领域中已日益突出。细菌只能通过受损的角膜上皮侵入角膜基质,进入角膜 基质后即发生多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s, PMN)趋化,此过程中产生的溶解酶导致基质坏死。绿脓杆 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蛋白溶解酶会加速基质的损伤。角膜后 弹力层虽然对细菌穿透有一
22、定抵御作用但最终仍避免不了 角膜穿孔。、匐行性角膜溃疡(P. morganii)和普通变形杆菌(P. vulgaris)。(2)危险因素:变形杆菌不能穿通正常的角膜上皮, 故角膜在细菌感染之前一般均有角膜外伤或异物剔除的病 史。2 .临床表现角膜损伤后,48小时内灰白色隆起的小浸润 灶,迅速扩大加深并形成环形角膜浸润,与绿脓杆菌性角膜 炎极为相似,23天后病灶波及全角膜,大量前房积脓,角 膜穿孔,发生全眼球炎甚至眶蜂窝组织炎。3 .诊断本病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很难与绿脓杆菌或黏 质沙雷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角膜炎相鉴别,必须通过细菌培 养才能确定诊断。4 .治疗首选氨基糖昔类(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眼科 细菌性 角膜炎 诊疗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