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作业——微量元素的地质应用.docx
《地球化学作业——微量元素的地质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化学作业——微量元素的地质应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球化学第一次课后作业班级:021131 班姓名:刚果河边草泥马指导教师:张 利微量元素的地质应用微量元素是争论自然物质和自然体系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存在形式、活动特点、掌握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的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是地球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争论内容为不同地球化学体系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安排、共生组合及演化的规律。而微量元素具有很多其他主量元素无法表现的特点,如含量更低,含量变化更大,比主量元素更灵敏,数量以及分类更多,来源更简单等特点,所以微量元素可以供给大量主量元素所表达不出的地质信息。基于以上的特点,微量元素作为一种主要的工具,运用于地质中的方方面面,将实际资料和模型计算相结合,
2、能够近似定量地解决元素在共存相中的安排问题,并反映相关的地质意义。而且随着科技的进展,不止在地质领域,在物证鉴定、古文化传播争论等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为本人阅读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微量元素的相关地质应用。一、微量元素可以推断岩浆演化和成岩过程这种应用通常要依据大离子亲石元素来推断,依据其含量的变化来推断岩浆的演化过程和成岩的过程,如 Sr/Ca 的比值可反映其岩浆的演化分异程度。以广西三叉冲钨矿有关岩体岩石成因:锆石 U-Pb 年月学、元素地球化学及 Nd 同位素制约这篇文献为例。在文章中,作者要分析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区分。首先取样分析其相关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含量变化,中
3、粒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Rb = 120260 g/g, Ba =5 44823 g/g, Sr = 399677 g/g)。比照之下,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的 Sr 含量(444 661 g/g, 表 2)和相对较低的 Rb (62 189 g/ g)、Ba(101806 g/g)含量。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图 7)中, 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都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右倾式。没有或具有弱的 Eu 特别( Eu = 0.71.1)。比照之下,相对于中粒黑云母花岗岩(LaN/YbN = 8.128.2), 细粒二云母花岗岩(LaN/YbN = 9.629.1)具
4、有更强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在 Rb-V 和 Rb-SiO2图(图 8)中, 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趋势。 以上便是用微量元素来分析两种岩浆岩的区分,之后再进一步分析其成因。作者认为,在 Rb-V 图解(图 8)中, 随着 V 的降低, 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Rb 的含量略微有所上升。由于 Rb 在黑云母中的安排系数大于 1, 而 Rb 在角闪石中的安排系数小于 1, 所以这种关系说明, 在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的演化过程中, 暗色矿物主要是以角闪石的分别结晶为主, 黑云母的分别不明显。又通过其他证据,他认为,广西三叉冲地带中粒黑云母花岗岩是由早中元古代中-高钾玄武质岩石局部熔
5、融产生的酸性熔体与地幔来源的基性熔体发生混合作用后形成的。三叉冲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分具有较大的变化 , 是分别结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作用的结果。而细粒二云母花岗不同。在 Rb-V 图解(图 8)中, 细粒二云母花岗的 Rb 随 V 含量的降低而降低。由于 Rb 主要富集于黑云母中, 所以这种关系说明在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演化过程中, 暗色矿物主要是以黑云母的分别结晶为主。同时, K2O、 CaO 和 Al2O3 随 SiO2 的上升而降低说明有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分别结晶。但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没有或者有弱的 Eu 负特别(Eu = 0.71.1), 这是镁铁矿物(主要是黑云母)与长石的分别结晶共同作用
6、的结果 , 使得分别矿物相对 Eu 的整体安排系数接近 1。P2O5 和 TiO2 随 SiO2增加而削减指示了磷灰石和榍石的分别结晶。另外,文献中提到,Peccerillo et al 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模拟计算结果也说明, 在局部熔融过程中,不相容元素的比值变化较大(如 La/Lu、Th/Nb), 而在分别结晶过程中由于分别相对不相容元素的安排系数相像 , 故其比值不会产生较大变化。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 La/Lu 比值明显要高于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这说明两者是受局部熔融作用掌握的, 两者之间不存在分别结晶演化关系。依据这篇文献的争论,可以说,微量元素可以推断岩浆演化和成岩过程,尤其是大
7、离子亲石元素等元素的含量变化,文献中运用它推断其主要以什么矿物的分别结晶为主,进一步推断其分异程度;此外还可以进展局部熔融作用的定量模型计算。通过以上,即可以推断出其演化过程,演化程度包括岩浆岩与岩浆岩的关系。二、微量元素可以推断成矿作用还是以广西三叉冲钨矿有关岩体岩石成因:锆石 U-Pb 年月学、元素地球化学及 Nd 同位素制约这篇文献为例,它以微量元素来分析成矿力量。在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中常见辉钼矿的消灭 , 且出现大量黄铁矿化 , 而在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则未觉察辉钼矿。同时, 微量元素数据说明, 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具有比中粒黑云母花岗岩高的多的 W、Mo 含量(图 1 1)。岩相学及微量元素数
8、据说明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具有更强的 W、Mo 成矿力量。另外,在青海省都兰县双庆铁矿床金属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微量元素温度计,文章指出,双庆铁矿床的闪锌矿 Zn/Fe 的变化范围为 3.657.56, 平均为 5.6(10), 属于中偏高温型闪锌矿。另外, 徐国风统计闪锌矿中的 Zn/Cd 比值说明, 闪锌矿中的 Zn/Cd 比值越高说明其形成温度越高。双庆铁矿床的闪锌矿 Zn/Cd 的变化范围 为 248.75358.31, 平均为 290.77, 说明本矿床的闪锌矿形成温度偏高, 亦证明双庆铁矿床的闪锌矿属于中偏高温型闪锌矿。闪锌矿作为地质温度计推算其形成温度已得到
9、生疏和争论。文章提到,卢焕章依据闪锌矿与黄铁矿或闪锌矿 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共生时的 Fe 元素含量, 即 Fe 以类质同像形式进入闪锌矿时两者存在生成温度的函数关系, 得出闪锌矿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的结论。此外,童潜明依据闪锌矿-方铅矿中 Cd 元素的安排, 利用 Cd 在各自矿物中的安排系数来探讨闪锌矿的形成 温度。 依据地质热力学原理, 即共生矿物对的微量元素分 配 系数建立起 Zn-Cd-Mn-S 体系的地质温度计。此文献便通过微量元素温度计,对双庆铁矿床的闪锌矿进展温度计算, 得出其平均温度约为 284.9 属于中偏高温型闪锌 矿(250300 )。通过计算得出的闪锌矿类型与闪锌 矿中
10、Zn/Fe 比值和 Zn/Cd 比值确定的闪锌矿类型相吻合。并最终分析综合早晚两阶段全部闪锌矿的 Zn/Fe 比值及 Zn/Cd 比值确定属于中偏高温型闪锌矿(250300 ); 通过童潜明利用闪锌矿地质温度计的计算方法, 得出得出闪锌矿平均生 成温度约为 284.9 , 属于中-高温型闪锌矿, 与 Zn/Fe 比值和 Zn/Cd 比值确定的闪锌矿类型吻合。综上,微量元素还可以推断成矿温度、成矿阶段和成矿力量等相关成矿作用的变化。两篇文献中,一篇运用微量元素的变化反响对应矿物的成矿力量,另一篇是不同微量元素的变化对应不同的温度,从而推断成矿作用。三、微量元素可以推断沉积作用以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
11、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这篇文献为例,作者莫非是张利教师?统计了清镇剖面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参数,从中总结书稀土元素(Ce 除外)在从岩粉到岩土界面土样消灭特别高值 , 然后向上随着土层的不断淋滤, 稀土元素含量渐渐减小, 甚至低于岩粉层的含量。风化壳LREE、HREE 以及REE 的范围分别为: 137.11129.7 g/g, 30. 3684.5 g/g, 167.41814.2 g/g。从岩土界面土样到顶部表层土, LREE、HREE 以及 REE 的含量渐渐减小, 说明土层在发育过程中 稀土元素经受了肯定程度的淋滤丧失。风化剖面由岩粉到表层土, LREE、HREE 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化学 作业 微量元素 地质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