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规范(污染影响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规范(污染影响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规范(污染影响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规范(污染影响类)(试行)一、 目的为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二、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宁波市*区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三、总体要求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与污染相关的内容;文字简洁精炼,尽量采用图/表表达,并避免重复描述。必要时辅以照/图片。四、具体编制要求(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专项评价设置情况:1. 需设专项评价的,填写专项评价名称并说明理由;不需设置写无。2.根据*区产业特征,原则上大气评价等
2、级为二级及以下的,可不设置大气专项评价,大气评价等级判定过程作为附件。3.专项评价仅针对运营期。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 规划包括产业园区规划、控制性规划和行业规划(如有),无需分析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规划的符合性。明确建设项目所在规划名称、地块性质、在规划中的位置,说明产业规划、负面清单或准入要求符合性。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分析建设项目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空间清单、环境准入条件清单、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抓住与项目关系密切的方面。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线一单。重点分析“一单”,简单给出“三线”符合性结论。2.国家、省、市、区(县、市)均下发的
3、行业整治类方案,原则上只需分析与所在区(县、市)方案的符合性,与项目相关的内容宜逐条分析,其余可直接给出结论。3.除行业整治方案外,其他政策性文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条分析、简单分析或直接给出结论,与项目无关的无需纳入分析。4.如有多个类似的政策性文件,只需分析其中最新发布的、与本项目关系密切的文件相符性。5.对相关标准/指南/方案等涉及到的管理要求(如去除率、无组织排放最低控制风速等)可在环保措施章节中直接提出。6. 产能匹配性分析。一般情况下,行业有产能要求的、或涉及环评类别判定等(如涂料用量)的做产能匹配性分析。(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1. 项目由来。一般情况下不需说明,除有必要。2
4、. 环评类别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不需说明,除有必要。3.工程内容。宜聚焦与污染分析相关的部分,其余可简单描述,删除与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无关的工程内容介绍。4.水平衡分析。有生产工艺废水产生的做水平衡,仅产生生活污水、冷却塔排污水等可略。简单的可用表表达。5.产能匹配性分析。一般情况下,行业有产能要求的、或涉及环评类别判定的(如涂料用量)等做产能匹配性分析。6.物料平衡。主要针对涉重金属、VOC等跟总量控制相关的污染物。7.特定行业,如表面处理类项目,应给出产品规格、关键参数(如喷涂面积)等。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1.重要工艺及产污环节应有文字说明,勿遗漏产排污环节。2.工艺描述反映项目特点和机理,
5、应厘清产排污节点。3.有化学反应的(仅中和、沉淀等极简单的除外),应给出反应机理或化学反应方程式。4.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图应清晰明了。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1.不需填写原辅材料、设备、工艺流程、产排污节点、达标排放数据等。2.与项目有关的环境问题,原则上应在整改完成后,环评文件方可提交审查。3.现有工程实际排放总量为正常情况和非正常情况实际排放量之和,根据上一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填写;若无,通过实测数据(按照优先顺序依次选取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和手工监测数据)核算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量,不要遗漏无组织排放量。4.文字部分只需给出监测单位名称及监测报告编号、监测数据范围和结论,原始监测数据
6、作为附件。(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直接摘录最新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或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相关环境要素的达标情况结论,不需给出具体数据。2.特征污染物补充监测。国家、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有标准限值要求的特征污染物才需补测;除有明显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行业(如水泥等建材行业、包含露天堆场等的建设项目),一般情况下不需监测TSP;报告正本只需给出监测单位名称、监测报告编号、监测数据范围和结论,原始监测数据作为附件。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和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
7、2-2018)附录D、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97)、前苏联居住区标准(CH245-7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制药建设项目(HJ611-20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等导则或参考资料。环境保护目标:1.应包括规划环境保护目标。2.大气评价范围500m起点为厂界,而非厂址中心。3.说明保护目标名称及与建设项目厂界位置关系,人口规模可略。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排放标准。仅填写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关于标准的使用具体见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 部令第17号)。2.排放要求。对于国家、省、市文件提出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应作为日常管理要求管控。3.仅排放生活污水的
8、,不需要列出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1.总量控制指标。只需给出总量控制因子、预测排放总量、削减替代比例、削减替代量等;改建、扩建及技改项目,还应体现企业总体项目的总量控制。2.排污权交易。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纳入省排污权交易平台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甬环发函【2022】42号)等,明确排污权交易要求。(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仅需提出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无需开展环境影响分析;对环保措施简单描述,如只需提及执行宁波市建筑工程扬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8个100%要求,不必展开。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污染源强核算。
9、按照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规定的优先级别选取适当的核算方法,合理选取或科学确定相关参数;无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指南,但行业相关规范(如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等)中对源强核算方法有规定的,优先按照行业规范规定的方法。2.废水。废水排入集中污水处理厂的,仅需说明污水厂名称及性质,项目是否在接纳范围内,管网是否接通等;单独排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仅说明排放去向,污染物不计入排放总量。3.初期雨水。收集范围限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如涉及环境风险物质装卸作业区域、物料储罐区、砂石料露天堆场等),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车间屋面收集。4.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非甲烷总烃(NMHC)的区别与联系。
10、1)区别: VOCS一般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NMHC是指除甲烷之外的所有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VOCS一般包含了NMHC。2)联系:为了简单反映废气中VOCS浓度,采用了监测NMHC的方法,即以C的质量浓度表征了VOCS浓度。故在相关描述和核算VOCS排放量时,不能简单地以NMHC代替VOCS,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5.非正常情况。重点针对生产设施开停炉(机)、设备检修、工艺设备运转异常等非正常情况,应分析频次、排放浓度、持续时间、排放量及措施,该部分排放量应纳入排放总量。针对环保治理设施故障,提出环保设施一用一备或一旦发生停止生产的要求即可。6.
11、标排口和采样平台。提出废水排放口、废气采样孔及平台标准化要求。7.噪声影响。除噪声影响明显的锻造行业等特殊情形外,对不设噪声专项评价且5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目标的企业,列出主要噪声源,重点关注噪声防治措施,环境影响可定性分析。如需模型计算,仅给出预测模型类型及预测参数,噪声衰减公式可略。8.危废贮存点和贮存设施。应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结合企业实际(如危废是否接触地面)提出针对性要求,不宜大段搬抄。9.土壤和地下水防渗。污染控制难易程度按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物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否及时发现和处理区分。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即属于容易控制,可采取桶装、接液盘、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编制 规范 污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