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版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docx





《2023年版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版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docx(1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品GMP指南服体制剂菲裔贤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药品审核草验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药 品 GMP 指 南Guidance of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第 2 版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 厂房设施与设备 无菌制剂 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 原料药第2版药 品 GMP 指 南Guidance of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第2版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Oral Solid Dosage Forms and non-SterInhalation
2、Preparation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编写定价:298.00元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药品 GMP 指南 第2版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内 容 提 要“药品GMP 指南”(第2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编写。口服固 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分册内容紧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其附录的要 求,结合国内外制药行业的具体实践,吸收参考了国际组织和监管机构有关指南的关键变化。本书 以上版内容为基础,新增吸入制剂、缓控释制剂和中药颗粒剂附录,以及技
3、术转移、工艺验证、共 线生产等内容。本书可供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药品监管机构等相关人 员和检查员参考使用。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人制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编 写;高天兵,郑强主编.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3.4( 药 品GMP 指南)ISBN 978-7-5214-3824-6I. 口 .国 高 郑 .制剂一药品管理一质量管理-中国-指南 IV.R943-62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数据核字(2023)第042755号责任编辑 吴思思美术编辑 陈君杞版式设计 也 在出版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医药
4、科技出版社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甲22号邮编 100082电话 发行:010-62227427 邮购:010-62236938网 址 规 格 7871092mm/印张 351字数 694千字版次 2023年4月第1版印次 2023年4月第1次印刷印刷 三河市万龙印装有限公司经销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书号 ISBN 978-7-5214-3824-6定价 298.00元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举报电话:010-62228771本社图书如存在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获取新书信息、投稿、 为图书纠错,请扫码 联系我们。编 委 会主 编 高天兵 郑 强副 主 编 曹 轶 韩 亮编 委 (以姓氏汉语拼音
5、为序)陈桂良 陈四向 贾欣秒 李达龙 李铁军 李晓风梁 军 刘 树 林 刘旭海 唐 荣 赵振坤 朱金林撰稿人员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白艳玲 步晓明 陈海林 邓 攀 丁 勇 董 平 郭 智侯 芳 胡小平 黄丽君 姜德林 郎豫和 李 斌 李 竹李其德 李晓光 李玉岩 刘飞强 乔 成 申 婕 宋 彬宋永锋 田亚菲 王国旭 王欣明 魏永建 邢清坡 熊 静徐延礼 许晓炜 姚 泳 原潞潞 张 涛 张利英 张淑芹赵海珊 赵雪莹 钟淑文审稿人员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操复川 曹嘉成 陈 曦 陈奇云 陈小梅 陈永奇 陈周全 迟玉明 杜 婧 范青峰 冯 丽 葛芝红 郭 伦 郭从友 胡小娟 黄新兰 姜 涛 李伟举
6、 李雪梅 李亚东 李英丽 李志刚 刘 雳 刘 涛 刘瑾欣 朴晋华 戚建中 钱生稳 邵 奇 沈春丽 孙福涛 孙玉玮 王 亮 王宝艺 王金伟 王立新 王闻珠 王晓洁 王兆霖 温利民 吴闻哲 伍 衢 夏禄华 熊学敏 尹逊辽 俞玉强 俞育庆 袁宗焕 张 浩张 征 张凤梅 张秋英 张书卉 张薇薇编写说明“药品GMP 指南”丛书自2011年8月出版以来,对帮助我国制药行业更 好学习、理解、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也为药品GMP 检查员提供了学习教材。十年来,我国制药工业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药品 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
7、理办法等法律、部门规章陆续修制定,以 及多个GMP 附录颁布实施,不断加强与完善了药品GMP 实施的要求。随着 国家药监局成为ICH 管委会成员,疫苗国家监管体系通过世界卫生组织 NRA 评估,积极筹备申请加入药品检查合作计划 (PIC/S), 我国药品监管国际化 程度日益深化。特别是近十年来国际药品GMP 指南不断更新,涉及数据可 靠性、无菌产品、连续制造等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产业界对于“药品 GMP 指南”丛书内容更新修订的需求日益迫切。2021年8月,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相关业务司局的支持和指导下,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会同北京大学知识工程与监管科 学实验室和中
8、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组织开展“药品GMP 指南”修订工作。“药品GMP 指南”第2版以上版内容为基础,结合过去十几年国内外制 药行业的具体实践,吸收ICH、WHO、PIC/S、 美国FDA、EMA 有关指南, 以及借鉴 ISPE、ISO、PDA、APIC 等有关指南的关键变化,旨在服务于知识和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和以患者为中心、基于风险的科学监管。来自130多家国内外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500余 位专家积极参与再版修订工作,完成了500多万字的稿件,内容较上版增加近1倍。“药品GMP 指南”第2版质量管理体系分册新增研发质量体系、数据可靠性策略章节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
9、人管理要求等;厂房设施与设备分 册新增工艺气体系统、信息化和计算机化系统、先进制造三个部分;口服固 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分册新增吸入制剂、缓控释制剂和中药颗粒剂附 录,技术转移、工艺验证、共线生产等内容;无菌制剂分册新增生物制品 (单抗)和细胞治疗产品两个部分,以及脂质体和预灌封注射剂产品、 一次性 使用技术和免洗物料等;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原料药分册对接国 内外产业法规指南全面升级,并就实验室调查、微生物实验室、供应商管理、委托储存、临床用原料药、溶媒回收等热点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本次修订得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相关业务司局的支持和指导, 北京大学知识工程与监管科学实验室和有关企业给
10、予了全力配合。在此,谨对关心和支持本次修订的各级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北京市药品审评检查中心、辽宁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江 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查验中心、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广东省 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对本丛书审核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药品GMP 指南”第2版涉及的内容广泛,虽经努力,但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2023年1月前言1.1 背景 11.2 说明 11.3 核心内容 2质量风险管理2.1 质量风险管理的模式 82.2 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风险特点及预防 112.3 质量风
11、险管理在口服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143.1 概述 493.1.1 片剂生产工艺过程 523.1.2 硬胶囊的生产工艺流程 583.1.3 软胶囊的生产工艺流程 593.2 产品实现要素 613.2.1 机构与人员 613.2.2 物料 653.2.3 厂房设施 653.2.4 设备 72GT 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3.2.5 公用系统 733.3 关键控制项目 783.3.1 批次管理 783.3.2 清场管理 79口服固体制剂常用设备4.1 生产设备 864.1.1 设计和选型 864.1.2 设备仪表的校准 1114.1.3 设备的清洁 1124.1.4 设备维护 1224.1.5 设
12、备使用和文件记录 1274.1.6 设备的变更管理 1334.2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用到的特殊设备 1354.2.1 模具 1364.2.2 筛网 1384.2.3 滤袋 1394.3 中间产品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1404.3.1 通用要求 1414.3.2 卤素水分测定仪 1424.3.3 粒度检测仪 1424.3.4 崩解仪 1434.3.5 片剂硬度测试仪 1444.3.6 电子天平 1454.3.7 金属检测器 1494.3.8 片剂在线取样检测设备 1534.3.9 片剂及胶囊全检机 1544.3.10 脆碎度测定仪 1552目 录4.3.11 密封渗漏测试仪 1554.3.
13、12 过程分析技术 156生产过程控制5.1 过程操作单元 1635.1.1 配料 1635.1.2 制粒/干燥/整粒 1675.1.3 混合 1805.1.4 压片 1835.1.5 包衣 1875.1.6 药片外观检查 1955.1.7 胶囊剂制备 1975.1.8 胶囊检重 2055.1.9 包装 2065.2 技术转移 211 物 料 与 产 品 管 理6.1 概述 2216.1.1 质量标准和标识 2216.1.2 物料供应商管理 2246.1.3 物料和产品的接收 2306.1.4 贮存 2326.2 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产品管理 2366.2.1 物料的贮存管理 2376.2.2
14、物料的分发与退库 2396.2.3 物料输送 2416.2.4 物料量的控制 2443G 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6.3 检验与放行 2506.3.1 取样的基本要求 2536.3.2 原辅料与包装材料 2556.3.3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 2576.3.4 成品 2596.4 产品销售与退货 260确认与验证7.1 工艺验证 2667.1.1 概述 2667.1.2 验证的生命周期 2727.1.3 包装验证 2857.1.4 工艺验证分析 2897.1.5 验证样品取样 3117.1.6 验证维护 3117.2 清洁验证 3127.3 设备确认 3348.1 概述 3748.2 人员
15、方面的要求 3768.3 厂房设施、设备方面的要求 3828.4 物料方面的要求 3928.5 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4008.6 成品储运过程的要求 4074目 录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9.1 总体考虑 4119.2 职业健康 4129.2.1 员工健康危害的识别与评估 4139.2.2 员工健康危害的控制 4189.3 安全 4249.3.1 安全风险识别及体系建立 4259.3.2 安全控制策略 4349.4 环境 4469.5 其他 4529.5.1 社会反应和紧急预案 4529.5.2 管控物质 452附录 453附录1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质量控制要点 453附录2中药颗粒剂生产质量控制概
16、述 462附录3 吸入气雾剂生产质量控制概述 482附录4吸入粉雾剂生产质量控制概述 51951 前言1.1 背景本指南于2011年8月首次出版,自指南颁布以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一系列关 于口服固体制剂的法规及技术要求。如2015年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了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明确了溶出度试验的一般要 求、根据生物药剂学特性建立溶出度标准的方法、溶出曲线比较的统计学方法及体 内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即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代替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一般 考虑等内容,还针对药品的处方工艺在批准后发生变更时,如何通过溶出度试验确 认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提出了建议;同年
17、5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又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配套文件:计算机化系统和确 认与验证两个附录,对计算机化系统、确认与验证提出了更新更细致的要求;2018 年,欧盟发布了“基于风险防止药品生产中交叉污染以及共用设施中不同药品生 产风险识别所用基于健康的暴露限设定指南实施问答,提出所有药品都需要建立 健康的暴露限度(HBEL), 用于计算 HBEL 的毒理或药理数据需要在药品生命周期 中定期评估;2020年,国际制药工程协会 (ISPE) 发布了清洁验证生命周期一应用、方法和控制等。本分册如无特别说明, GMP 均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其附录;
18、如无特别说明,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1.2 说明本指南仍然以GMP 为基础,同时参考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 (ICH)、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 (PIC/S)、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美1GI 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国 FDA)、 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美国注射剂协会(PDA)、 原料药委员会 (APIC)、ISPE 等监管机构权威指南或技术文件及其最新进 展,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 每个关键控制点,本指南尽可能给出多种具体的实施方法。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在风险评估的基
19、础上选择应用,但并不限于指南中提供的方法。本次修订新增缓(控)释制剂、中药颗粒剂、吸入制剂相关案例,并对各个章 节从以下六个层面进行结构化处理和修改:法规要求、背景介绍、技术要求、实施 指导、实例分析、要点备忘,以保持行文的一致性和可控性,使撰写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致。吸入制剂是指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合适介质中,以蒸气或气溶胶形式递送至 肺部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液体或固体制剂,包括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 喷雾剂、吸入液体制剂和可转变为蒸气的制剂。从严格意义上说,吸入制剂不属于 口服固体制剂范围,此次新增吸入气雾剂和吸入粉雾剂案例,将其与口服固体制剂 并列作为一类剂型加以描述,同时将
20、指南名称由口服固体制剂修订为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本指南主要突出了口服固体制剂与非无菌吸入制剂生产的特点,对于公共部分,可参见本丛书相应分册。本指南是推荐性的而非强制性的,生产企业可以有其他合理选择。1.3 核心内容A. 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整体结构及内容作了全面修订。修订后的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了自 上一版指南颁布以来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对质量风险管理的新要求,质量风险管理的 实施有了更坚实的法律法规依据和支持。文中对质量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管 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有具体和详细的介绍;对质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工具、常见用途 和这些工具的选择做了详细的介绍,使得本指南更具实用性和指导意义。还
21、对质量 风险管理在口服固体制剂中的应用做了介绍,提供了一些口服固体制剂质量风险评估的案例,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B. 生产管理因软胶囊剂的生产近些年发展迅速,工艺逐渐成熟和普及,在生产管理章节中21 前言增加软胶囊剂的生产流程和控制要点,删除了上版软胶囊剂的生产概述附录。结合 近年来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本章节增加了相关电子数据的管控要求。产品实 现要素部分重点强调了要有合格的人员、使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 下、按照既定的生产工艺来完成产品生产,并强调生产企业要按注册批准的工艺组织生产,生产出的产品不仅仅要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还要符合预定用途。C. 口服固体制剂常用设备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版 GMP 指南 口服 固体 制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