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走访群众民情日记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走访群众民情日记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度走访群众民情日记3篇 走访群众的民情日记1 在xx乡陈*的带领下,汽车在离开瓜寨村的柏油路之后,右转一会便开头爬山,坎坷的山路,由于是干季,道路并不是很难走。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弯,便到了山顶。陈*说,以前不久,这是没有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走访群众的民情日记1 在xx乡陈*的带领下,汽车在离开瓜寨村的柏油路之后,右转一会便开头爬山,坎坷的山路,由于是干季,道路并不是很难走。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弯,便到了山顶。陈*说,以前不久,这是没有路的,这条路还是由于市里面修黑石罗水库才修的路,xx村进出只有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但即使是这样,公路依
2、然没有通到村,到公路终点,还要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 站在山顶,眼前十分开阔,四面群山高耸,中间很远处可见一条细细的河流在群山间出没。山都比较陡,植被还可以,比起常见的森林来说,还是逊色不少。脚下的一座小山头上,一棵电线杆在黄土和松叶间格外扎眼。远远看去,象我儿子小时候积木玩具里面的电线杆。耳边远远的传来机器轰鸣的声音,*说,水库正在施工,由于这里人烟稀有,山高坡陡,植被相对较好,将建昭通市水源地。 汽车沿山路曲折而下,又不知过了多少个弯,来到了水库办公地,也就是公路的终点,不远处几台挖机正在紧张工作,陡峭的山涯上,好多头戴平安帽的施工人员,有的腰系绳索,挂在崖壁上,有的在山崖间来回走动,只要你
3、仔细一看,小河*陡峭的山上,处处都是移动着的红色平安帽。山风吹过,这些施工的人,象风中翻飞的小鸟,让人禁不住为他们的平安捏住一把汗。 可能是上游人烟少的原因,河水特殊清。河边有几户人家,名叫竹林组,源于村子河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已经列为搬迁对象,但由于新的房子还没盖好,临时还住在这。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村中,*不停的和老乡们打着招呼,看得出,*和他们都非常熟悉,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一些我们听起来很陌生的人和事。趁着这些空隙,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民居,这里的房子建筑特殊简洁,一般为二层瓦房,一层住人,二层堆放粮食和杂物,墙为夯土制成,比较粗糙,有的年深日久,布满大大小小的裂纹,有的已经倾斜,给人以摇
4、摇欲塌之感。房间里面光线黑暗,陈设简洁,不管什么看上去都有黑黑的感觉,由于,这样的建筑通常不用柱子,直接把梁架在夯土墙上,整个房屋由夯土墙承重,使得屋内空间逼仄,采光不畅。我惊异于这是山区,自古以来树木众多,为什么房屋建得如此简洁。在我印象中,这样的房屋是抗震性能最差的,墙一倒,整个房屋就倒了,假如使用柱子,可以做到墙倒房不倒。上帝保佑,这一带历史以来估计地震不多,才使得这里的人民在这样简洁的房屋里,安稳度过了多少个日夜。 *说,这里已被列为搬迁移民,属于xx村的一个小组,为了搬迁工作,他不知来做了多少工作,甚至开玩笑的说把一家人的茶都喝完了、凳子都坐坏了,才把工作做下来。虽然这里土地贫弱,人
5、烟稀有,交通不畅,但俗话说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花子窝,移民搬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真是不小。 沿河步行而下。*山势极陡峭,河边但凡能栽种的地方,都已开辟成地块,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几十公分宽,能种的则种,不能种的地方也种上了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山顶大多是在碗口粗的松树,远远望去,就象戴了一顶绿帽子。*介绍说,现在是春天,还很冷,过久山上的杜鹃花开时,很是漂亮。我想象着,*山花烂漫时,该是一番多么壮丽的景象!河水虽不深,但极清,河岸边也看不到各种现代垃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透着浓浓的原始自然风味,就连岸边远远的掩盖着灰瓦的农舍,也与四周的景色相得益彰,俨然一幅美丽的
6、*山水画。 沿着河边曲折的小路,半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今日的终点,xx村,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坐落在河岸边的高地上,在村子与河之间是一大片缓坡地,地已经作了细致的翻整,并栽上很多苹果树,对岸是陡峭的山崖,长满的树木,背后也是高高的山峰。村里面的房屋都是清一色的土木民居,灰色的瓦、灰色的土墙,灰色的房檐下的灰色的榔柱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除了偶而一闪而过的几根电线,实在无法找到与现代产品相关的东西。安静,还是安静,除了偶而的几声犬吠和几声鸡叫,听到的只有风声和水声。那个我没去过的、鼎鼎大名的、被游客挤爆了的、号称世界上最美村子的雨崩村,能有这里的安静么?我想。在这里,你看不到什么,想不到
7、什么,也不用想什么,看什么,除了纯净和你的心灵。套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这里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 可是,这一切美妙的背后,是生态的脆弱,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的贫困,xx村人均八分地,且大多为陡坡地,土地贫瘠,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土豆收入。近年种植了不少苹果、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但由于管理原因和周期较长,目前还处在投入阶段,没有收入。即便有点收入也因交通条件限制难于变成商品。于是,村里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守着几分薄地,几间老屋,尽管村外的世界风起云涌,这里却是永久的波澜不惊。 村里修路的经费已经落实了,但修路涉及占用耕地却在村里吵成了一锅。普遍的心理是,都想修路,但都不想出土地
8、,公共利益都想要,但只要涉及自己的私利,便寸步不让,有的修路必经之地的人,漫天要价,甚至要赖要横,无所不用。*一下午都在找不同的人协调做工作,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想法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今日的工作成效不大”,*说,“过几天还得来”。对我来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真是不容易! 回来的路上,一个老乡正在用拖拉机翻地,“老乡,你那机器怎么弄进来的呀?”。“几个人扛进来的”。“哇,好现代哦”!同行的一个小美女说。 走访群众的民情日记2 5月5日 星期一 阴 天刚蒙蒙亮,有些严寒,我早早起了床,根据村支两委班子的分工,今日总共派出七个小组,为村民周礼双筹集近二十万元医药费而奔跑。 我和周礼双的家属
9、,骑着摩托,风尘仆仆地来到马恋硅火泥厂。这是在大障镇甚至全市来讲都是有名的企业,我想打好头阵,为全天的工作开个好头。硅火泥厂负责人李丹热忱地接待了我们,当我们把周礼双的家庭、住院情况以及今后的手术费用情况和他说完后,他边掏钱边说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奉献爱心、承担社会责任,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就这样,我们顺利的走完了第一家企业,手里拿着这一千元钱,心里暖暖的。 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去了神马花炮厂、大障镇卫生院、吉泰禽业等企事业单位,一共筹集了4900元。带着一身疲惫回到村委会,我躺在沙发上等其他成员回来,却不知不觉睡着了。傍晚时分,其他外出募捐的人都间续回到村委会,我们一起清点募捐到的钱
10、,总共17800元。虽然每个人都很累,眼中透着一丝倦意,但是,看着桌上那一叠爱心善款,我仿佛看到了西林村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看到了每个班子成员挑起肩上的责任 晚上,我来到湘东医院,把筹集的善款交给周礼双,并嘱咐她安心养病,“西林村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会竭尽全力帮你撑起这个家。” 夜深了,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着周礼双那笔沉重的医药费,思考着西林村将来的进展方向 走访群众的民情日记3 *日 星期三 晴 刚吃完晚饭,长马村支书丁作芳打来电话告知我,潘其佑车祸这件事,当事双方在市交警队把赔付协议签了。挂断电话后,我为老潘高兴,也为四月份“群众工作日”收集的问题又办结了一件而高兴。 4月2
11、6日下午,长马村村委换届工作圆满结束后,潘其佑在村社会管理工作站向我反映:自去年出车祸后,肇事方除手术费付了后,务工费、后期治疗费迟迟未付,请镇、村领导再次出面帮忙解决。 潘其佑的父母去年先后病故,哥哥先天腿残无劳动能力,大女远嫁他乡,小女在读高二。目前负债6万多元。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种田、种菜,农闲时靠摩的出租,贴补家用。雪上加霜的是,去年在送客过程中与嘉树乡某公司接送员工的专车相撞。腿部做了两次手术,摩托也骑不成了。 了解情况后,我和支书丁作芳等人伴随潘其佑四次到该公司和市交警队进行协商、询问。肇事双方主要在肇事责任划分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后续补偿款难以到位。我们将潘其佑的现实逆境一一向他们讲明后,经多次努力,双方均作出让步,同意在和*解决,一次补偿到位。 潘其佑拿到5万元的误工费、后期医药费后,困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小女儿的学费也有了着落。 在老潘眼含热泪的连连感谢声中,我深深震撼了。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们才能真正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