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doc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doc(1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旅游区工程总体规划推荐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工程负责人:.9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二、规划原那么三、规划根据四、规划期限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二、风景旅游资类型分析p 三、风景旅游资特点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p 五、总体评价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工程筹划一、景区性质二、主题形象设计三、旅游工程总体构思四、旅游业开展目的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一、功能分区二、规划构造三、分区规划要点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效劳设施规划一、旅游区容量计算二、旅游效劳设施规划第六章旅游资与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估二、保护措施第七章配套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建筑风貌规划三
2、、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一、市场时机分析p 二、客市场定位三、市场开发策略第九章规划施行建议一、分期建立方案二、旅游人才及教育方案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附件一:规划图纸1区位交通图2综合现状图3规划总图4功能分区图5旅游交通与效劳设施规划图6保护区规划图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参考资料汇编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11836-11900,北纬3020-3040,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20公里。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
3、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809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规划范围包括青龙、竹峰、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甲路、胡乐镇部份区域。规划区面积约为597平方公里。二、规划原那么1、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可持续开展是当今资开发的主流及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经济开展可持续。旅游可持续开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实现和谐开展的根底之上,旅游资开发必须坚持严格保护,
4、统一管理,合理开展,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协调好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到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市场导向原那么以客市场需求来确定景区旅游开发方向,迎合现代旅游者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趋势,注重旅游产品功能定位与市场预测,并具有一定的超前量,使旅游产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个性化原那么在旅游工程规划上强调个性特色,追求惟我独有,满足游客猎奇求异心理。、可操作性原那么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用于指导资开发,以保证规划施行的连续一致性。在理论中,通过对功能分区、政策措施和开发时序三个方面的合理安排,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功能互补原那么通过分析p 比照景区旅游资差异性,规划力求与皖南旅游区
5、开展战略相衔接,同周边地区旅游资互享、客互流、产品互补,防止工程重复设置与资浪费。三、规划根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国务院发布2、风景名胜区建立管理规定1993.12建立部发布3、中国旅游资普查标准1990国家旅游局中科院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10国家技监局5、旅游开展规划管理方法.10国家旅游局6、十五安徽省旅游开展建议.7安徽旅游报7、宁国市十五方案纲要.12宁国市人民政府8、安徽省板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1999.10安徽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四、规划期限旅游区建立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本项规划针对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近期建立的需要,结合中远期开展目的,
6、提出规划期限为:近期:-中期:-远期:-2023年同时延展考虑2023年以后规划区开展的战略取向,兼顾远景开展的时空构造及产业体系组织。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1、自然地理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国市西部,皖南山区东缘,属于山地湖泊型景区。区内地势走向非常明显,西南山势起伏,宏伟豪迈,东北相对平【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工作方案阅读生态旅游区工程总体方案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工程负责人:.9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二、规划原那么三、规划根据四、规划期限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二、风景旅游资类型分析p 三、风景旅游资特点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p 五、总体评价第
7、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工程筹划一、景区性质二、主题形象设计三、旅游工程总体构思四、旅游业开展目的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一、功能分区二、规划构造三、分区规划要点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效劳设施规划一、旅游区容量计算二、旅游效劳设施规划第六章旅游资与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估二、保护措施第七章配套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建筑风貌规划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一、市场时机分析p 二、客市场定位三、市场开发策略第九章规划施行建议一、分期建立方案二、旅游人才及教育方案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附件一:规划图纸1区位交通图2综合现状图3规划总图4功能分区图5旅游交通与效劳设施规
8、划图6保护区规划图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参考资料汇编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11836-11900,北纬3020-3040,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20公里。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809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规划范
9、围包括青龙、竹峰、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甲路、胡乐镇部份区域。规划区面积约为597平方公里。二、规划原那么1、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可持续开展是当今资开发的主流及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经济开展可持续。旅游可持续开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实现和谐开展的根底之上,旅游资开发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展,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协调好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到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市场导向原那么以客市场需求来确定景区旅游开发方向,迎合现代旅游者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趋势,注重旅游产品功能定位与市场预测,并具有一定的超前量,使旅游产品
10、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个性化原那么在旅游工程规划上强调个性特色,追求惟我独有,满足游客猎奇求异心理。、可操作性原那么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用于指导资开发,以保证规划施行的连续一致性。在理论中,通过对功能分区、政策措施和开发时序三个方面的合理安排,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功能互补原那么通过分析p 比照景区旅游资差异性,规划力求与皖南旅游区开展战略相衔接,同周边地区旅游资互享、客互流、产品互补,防止工程重复设置与资浪费。三、规划根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国务院发布2、风景名胜区建立管理规定1993.12建立部发布3、中国旅游资普查标准1990国家旅游局中科院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
11、的划分与评定1999.10国家技监局5、旅游开展规划管理方法.10国家旅游局6、十五安徽省旅游开展建议.7安徽旅游报7、宁国市十五方案纲要.12宁国市人民政府8、安徽省板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1999.10安徽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四、规划期限旅游区建立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本项规划针对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近期建立的需要,结合中远期开展目的,提出规划期限为:近期:-中期:-远期:-2023年同时延展考虑2023年以后规划区开展的战略取向,兼顾远景开展的时空构造及产业体系组织。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1、自然地理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国市西部,皖南山区东缘,属于山地湖泊型景区。区内地势走向非
12、常明显,西南山势起伏,宏伟豪迈,东北相对平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XX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建立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构造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打造沙漠特色旅游,推动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制定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一、旅游资调查分析p 1、规划范围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范围为:凉州城区以东、武长公路两侧,园区中心区涉及高坝、清水、清、长城、吴家井、武南、中路、邓马营湖、黄羊河农场、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兰墩滩原种场、皇台葡萄基地等乡镇和单位,面积约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万公顷。2、旅游资调查经过近几年开展
13、,武威城东初步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区点。经实地调研,该区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丰富,分18大类、35个景区点。1、地文景观类、典型地质构造.、天梯山丹霞地貌天梯山位于凉州区南5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路曲折似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石窟即开凿于其南麓崖壁的半腰,崖壁因砾石脱落风化出现大小不等的洞穴,呈现比拟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109、沙砾石地风景109.1沙漠沙漠位于城东23公里处的长城乡,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以红水河为界,沿岸沙丘比高2-5米,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其内遍布沙生动植物,旅游工程尚待开发,具有良好的沙漠探险开发价值。2、水域风光类202、漂流河
14、段202.1黄羊河天梯山段为黄羊水库水峡口放水,全长约8公里,水道宽而且曲折,水流流速大,两岸有局部植被,山势峻峭,适宜开发水上漂流、探险等活动。203、湖泊203.1、黄羊河水库库址位于中路乡境内,黄羊河水峡口入口处,是凉州区最早建立的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5644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水库。203.2、南营水库库址位于城南20公里处南营乡南营村,金塔河出山口处。于1969年开工兴建,1971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水库上游集水面积为852平方公里,总库容20xx万立方米,灌溉着920平方公里耕地。3、生物景观类302、古树名木302.1、张清
15、堡古槐张清堡古槐位于城东武长公路10公里处,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明代移民实边的历史见证。张清堡古槐胸围6.9米,树高15米,枝繁叶茂,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精心管护。1989年原武威市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国槐定为武威市市树。4、古迹与建筑类403、古城和古城遗址403.1、高沟堡古城遗址高沟堡古城位于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是凉州区境内唯一幸存的汉代古城遗址。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5米,西墙正中有一高约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庙遗址。凉州民谚有“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之说。现当地居民出资修建了大门及寺庙大殿。登墙远眺,满目沙海植被。405、长城405.1、长城遗址长城遗址是
16、凉州区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段长城遗址,东接古浪圆墩子长城,西连永昌地段边墙,长约100多公里,主要为汉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在长城乡境内最为完好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并有烽燧20余座及兵营遗址等。这些遗址均为黄土夯筑。烽燧多呈圆锥形或方形,是长城遗址中较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尤其是汉、明长城的连接口处于通往黄羊葡萄庄园路口,更具引人入胜的景观。407、宗教与礼制建筑群407.1、百塔寺遗址百塔寺位于城东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环小塔九十九得名。占地277亩,是最大的藏传寺院。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喇塔,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这座白塔是元代驻
17、扎于凉州的阔瑞太子为著名的领袖萨班死后所建。700多年过去了,百塔寺遗址和大塔塔基仍然存在,塔内曾出土明宣德五年和宣德六年用汉藏文所刻的重修凉州白塔志和建塔记的碑刻。1247年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归顺中原条款,从此正式纳入中国幅员。凉州会商,萨班在凉州桌锡讲经及1251年11月14日圆寂,均在百塔寺,百塔寺是纳入祖国幅员的历史见证地,20xx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百塔寺修复工程被国家列入“十五”期间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目前已复原萨班灵骨塔一座及其余99座小塔、完成原塔基遗址保护、陈列馆建立、道路拓宽及绿化等工作。407.2、延寿寺坐落在城东15公里的清镇曾家堡小学旁,取
18、延年益寿之意。该寺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后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两次补修,遂成一处规模恢弘的寺院,后遭破坏,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407.3、金塔寺金塔寺位于城区西南15公里的金塔乡金塔村,又称南金塔寺,藏语称洛昂岱,意为“南灌顶寺”,是凉州四部寺之一。金塔寺是公元十三世纪初藏传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给蒙古汗国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灌顶地震,其余诸多佛殿、佛像、佛经多毁于1966年 XX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第2页。为重现历史足迹,由慈成坚赞大师及弟子筹资修建了这座280平方米的大殿,供奉有圣物。412、碑碣412.1、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现存永昌镇石碑沟村,此碑由碑座、碑身、
19、碑首3局部组成,通高5.8米,碑座高1.4米,宽2.4米,厚1.6米,厚0.45米。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刻立,正面为汉文,反面为古蒙古文,此碑与高昌王世勋碑有同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4、造型园林414.1、牛家花园牛家花园位于高坝镇,是清代两江总督牛鉴的故居,现为农机学校所在地。花园占地70亩,以梨树、核桃树、苹果树、杏树为主,庄院居于其中。因宅旁有24株柏树,故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现故居存南、西、北三面半截庄墙。419、墓地419.1、弘化公主墓位于城南20公里的南营乡清嘴喇嘛湾唐吐谷浑王室墓群一带。贞观十四年640二月,李世民派大将携大批物资护送弘化公主
20、入吐谷浑与国王诺曷体成婚。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改善了唐与吐谷浑的关系。清同治年间,公主墓首次被挖掘,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了彩绘的木桶、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银珠宝。19_年4月,弘化公主墓志被挖掘出土。1980年,出土了一批彩绘大桶、木马、木骆驼和丝织品、铜、陶、骨、漆器等,反映了唐代精湛的工艺。这些文物是研究和吐谷浑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419.2、王景寨墓群位于东河乡王景寨村,墓葬区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5公里,地面有明显的土冢约3040座。此处不仅是汉代墓群,而且是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
21、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3、青嘴喇嘛湾唐墓群位于南营乡青嘴村群山环抱的青嘴、喇嘛两个山湾里,出土墓志名9方,为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家庭的墓葬,是研究吐谷浑民族的珍贵资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4、磨嘴子汉墓群位于城南15公里处,祁连山北麓,杂木河西岸。在东西宽700米,南北长1000米的范围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先后从这里开掘出了一批木雕、漆器和丝麻苇编制品等重要的汉代文物,以“仪礼简”、“王杖简”就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以武威汉简出名于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石窟420.1、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始建于东晋十六国
22、时期的北凉。现存石窟分三层,有大小洞窟17处。其中最大的洞窟高30米、宽19米。窟内供奉释迦牟尼坐佛1尊,高28米、宽10米。大佛左右有文殊、普贤、广目、多闻等6尊菩萨、天王造像。其建造艺术被文物专家称为“凉州形式”。天梯山石窟依山傍水,1995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立项修复,20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目前,修复了大佛原貌,修建了围堰大坝,整修通往景区的道路20多公里,建成石窟陈列馆,水库上娱乐设施和景点绿化正在建立之中。420.2、亥母洞石窟位于凉州城西南20公里处新华乡,现存洞窟1个,内有金刚亥母塑像1尊,喇嘛塔2座,石盏1个,不同造型的古小塔数百座。金刚亥母是
23、掌管生育的神,固民间常有人前来烧香以求子女。5、消闲求知类503、动物园503.1、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是沙漠区内人工建立的世界最大的濒危动物中心,位于武威城东23公里处,始建于1987年,占地17万公顷,核心建立区1万公顷,已建成10万亩围栏半放野区,1000亩饲草料基地,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5万亩,经济林苗木基地1100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已育有羚羊、野马、野驴、金丝猴、白唇鹿、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9头(只),马鹿、岩羊、藏原羚、蓝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79头只,经饲养驯化,已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504、植物园504.1、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
24、室基地沙产业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挂牌,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倡导,理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产物。其实验基地位于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附近,占地40亩,引进美国超星级3000系列3500型温室一座,面积6040平方米,1998年投入运行。现以消费康乃馨、玫瑰等鲜花为主,引进栽培了仙客来、蝴蝶兰及各种月季等30多个品种,是我区花卉推广和苗木繁良基地。特别是利用无土栽培方式消费的麦绿素被国家级专家称为“冲击新世纪,引导新潮流的生命工程”,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新安康食品”,为沙产业开展找到了打破口。505、公园505.1、沙漠公园沙漠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沙漠冠名的公园,位于武威城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旅游区 项目 总体规划 推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