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docx
《免疫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免疫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23年9月如果免疫表型分析显示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发生变 化,或常规毒性试验发现病毒感染率升高,或基于其它一些 原因,可进行NK细胞活性试验。通常,NK细胞试验采用已 经给予受试物的动物组织(如脾脏)或血样进行离体试验。 主要采用微量培养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其原理 是观察NK细胞对敏感的肿瘤细胞的溶解作用,当细胞受到NK 细胞的杀伤后,LDH释放至细胞外。也可采用流式细胞法, 通过检测标记的靶细胞凋亡比例,即可反映出NK细胞的活性。四、免疫毒性评价要点(一)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即免疫系统的广泛抑制,可致机体的易感性增
2、加和肿瘤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当受试物的潜在免疫抑制作用 在已有常规毒性研究中不能明确免疫系统受影响的特定部 分/功能时,应考虑进行免疫毒性研究以评估对免疫系统的 影响。免疫抑制的检测采用多层级方式,第一层级免疫抑制 试验为初始筛选阶段,主要由非功能性试验组成,增加血液 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NK细胞活性等功能试验可增加筛选阶 段的预测性;第二层级试验主要是功能性试验。特异性和敏 感性随层级逐级增加。第一层级中产生的免疫抑制指征有免 疫器官重量、细胞数目、细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第 二层级中可采用特异性的免疫功能检测,如评价免疫期间对 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采
3、用PFC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评价对特异 性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可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等;评价 NK细胞活性可采用微量培养法或LDH释放法等。单一的毒性或免疫抑制研究不能用于评价全部的免疫 相关参数,有必要识别最重要的指示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来评定受试物的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试验最好结合全身毒性 试验,因为全身毒性试验采用系列剂量的受试物对全身主要 器官系统的反应进行评价。常规毒性试验可参照(三)中“常 规毒性研究”的免疫毒理学参数进行免疫毒性的测定。如常 规毒性试验中观察到的反应可以直接预测其在人体的反应 时,则不需要附加的免疫毒性研究。(二)免疫刺激免疫刺激是指具有增强免疫系统
4、活性的物质通过直接 刺激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或通过抑制/激活免疫相关调节因子 等间接作用激发免疫系统活性,从而引起的一种免疫毒性的 类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免疫刺激不会导致对传染性疾病抵 抗力的降低,但可能会增加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用于免疫抑制的试验方法也适用于免疫刺激的检测。那 些可以非特异性刺激免疫系统的物质,最好采用已诱导致敏 或自身免疫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目前还没有建立能够 将动物数据外推至人的用于检验过敏症和自身免疫的有效 动物模型。当在实验动物上无法充分暴露免疫毒性风险时,应采用离体组织或系统,如人源免疫细胞,开展相关免疫毒 性试验。除了化妆品原料本身的免疫刺激性,还应考虑
5、污染物或 残留物的免疫刺激活性。(三)超敏反应作用物具有抗原特性被免疫系统识别,同样地,也可以 作为变应原诱发超敏反应。最常见的超敏反应类型有速发型 超敏反应(I型)和迟发型超敏反应(IV型)。I型超敏反 应由IgE介导,可以通过检测特异性IgE的产生,对于I型超 敏反应尚没有好的预测性试验,最经典的诱发方法包括被动 过敏反应检查法。IV型超敏反应包括抗原特异性细胞炎症反 应,可参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方法,如Buehler试验(BT)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性因素引起的, 经确认至少有4种机制可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正常细胞 内的物质如释放进入循环被识别为
6、异物(隐蔽抗原)、由于 化学、物理或生物学改变可转变为免疫原性的(自身抗原)、 可诱导免疫应答,与正常自身抗原交叉反应(异物抗原)、 发生在免疫功能细胞内的突变等。因此常规毒性试验不太可 能检测出自身免疫的诱发潜能。目前提出的自身免疫预测性 试验模型主要是胭窝淋巴结试验的改良方法,该试验中引流 淋巴结的增殖反应被认为是致敏反应诱发的指示,包括自身 免疫。(五)炎症反应免疫毒性物质能与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成分(即粒细胞、 巨噬细胞和其他能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的细胞类型)相互作 用。局部炎症反应是很常见的,评价炎症反应程度最直接的 方法就是对炎症部位进行病理学观察。五、结果分析及评价免疫系统的应答是一
7、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观察化 妆品原料对机体可能存在的免疫毒性作用的研究应该考虑 全面、深入,不能以少数实验结果来评价其免疫毒性作用, 应根据化妆品的暴露途径、免疫应答的特点,结合动物的生 理特性并选择合适的动物进行,对免疫毒性的试验数据进行 分析时,应该对全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有充分的数据 对免疫毒性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根据所观察到的各种免疫 毒性反应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等,分析各种反 应在不同剂量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对观察结果进行归纳 分析,判断每种反应的剂量-反应及时间-反应关系。附加研究未检测到免疫毒性的风险,则无需进行进一步 的试验;附加研究显示可能存在免疫毒性风险
8、,但无法提供 充足的数据进行合理的风险-获益决策。在这种情况下,进 一步的试验可能有助于为风险-获益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任何常规毒性试验(如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90 天)、致畸试验、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等)发现的免疫毒 性作用,都应该予以评估。六、参考文献1.1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12)1.5 CCS. The SCCS Notes of guidance for the testing of cosmetic ingredients and their safety evaluation (12th revision). (2023.5)1.6 CH
9、. ICH:S8 Immunotoxicology Studies for Human Pharmaceuticals. (2003.11)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2015.125 . OECD. OECD Guideline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 Repeated Dose 28-Day Oral Toxicity Study in Rodents(407).( 2008.10)6.ISO/TS 10993-20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Immunotoxicology testi
10、ng of medical devices.(2006.8)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免疫毒性非 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贝(征求意见稿).(2022.9)8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天然药物免 疫毒性(过敏性、光过敏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005.3)9 .neefor Inmunotoxicity Risk Assessment for Chemicals.(2012)10 .h Effects Test Guidelines:OPPTS 870.7800Immunotoxicity(l 996.6)11 .ISO/TS 10993-6 Biological
11、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2007.5)12.厚生省医桌食品局.免疫毒性试验指南(案) S,2004:113 .EMEA:CPMP/SWP/1042/99 Note for Guidance on Repeated Dose Toxicity.S .2000:114.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Immunotoxic Potential ofPharmaceuticals Guidance for Industry.(2023.6)七、术语和释义(一)免疫毒性 (Immunotoxicity)免疫毒性是毒理学学科最新和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12、是指 外源性化合物和物理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二)免疫抑制 (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 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甚至容易长肿瘤。(三) 免疫刺激 (immunostimulat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刺激作用。通常指激活非特异性免 疫,增强机体免疫应答。化妆品原料免疫毒性试验方法化妆品原料免疫毒性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immunotoxicity of cosmetic raw materials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化妆品原料免疫毒性的定义、试验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化妆品原料的免疫毒性检测。
13、2试验目的该测试方法用于评价化妆品原料与机体接触后所产生的免疫毒性反应的潜在可能性。3定义3.1 免疫毒性 immunotoxicity受试物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功能紊乱或异常的抑制性或刺激性反应。3.2 体液免疫 humoral immunity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与相应的 抗原产生免疫反应。3.3 细胞免疫 cell-mediated immunity又称细胞介导免疫。狭义的细胞免疫仅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即T细胞受到抗原 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致敏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 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4、的特征是出现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反应和/或特异性的细胞毒性。广义的细胞免疫还包括原始的吞噬作用以及NK细胞介导的 细胞毒作用。4试验的基本原则本方法中的免疫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是否改变或损伤免疫系统的机能状态。评价 指标包括:免疫组织、免疫器官的重量及细胞结构;临床血液生化分析;血液学检查;体液 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不同组的动物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物至少30 d,每天对动物进行 观察,记录所出现的任何临床毒性表现。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对上述的评价指标进行检 测或分析;其中有些试验中需要用抗原将动物致敏。5试验方法5.1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5.1.1 动物种系的选择选用健康啮齿类动
15、物,首选小鼠或大鼠,并使用常用的动物品系。如果使用其他种属的 动物则应说明理由。5.1.2 动物的性别和数量各组的每个观察指标测定时至少应包含10只动物(雌雄各5只)。若计划在试验过程 中处死动物,则应增加计划处死的动物数。此外,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应设立附加组,每组至 少包含10只动物(雌雄各5只),染毒结束后继续观察一段时间(30d),以评价免疫毒性 作用是否可以恢复、是否持续存在、是否具有迟发性等情况。动物在实验室中至少适应3天,6周8周龄时开始实验,试验时每一性别的动物体重不 应超过平均体重的20%。如果已知受试物对其中一种性别的动物更敏感,则应使用这种性 别的动物。雌性动物应未产、未孕。
16、5.1.3 饲养环境实验动物室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标准配合饲料,不限制饮水量。5.2 受试物5.2.1 受试物配制:固体受试物应溶解或悬浮于适合的溶剂中,使用前稀释至适当浓度;液 体受试物可以直接加入试验系统和/或用前稀释至适当浓度。受试物应在使用前新鲜配制, 否则须确认贮存不影响其稳定性。5.2.2 剂量设置对于免疫毒性试验,常常期望得到受试物剂量反应关系和无免疫毒性作用的剂量水平。 因此,试验时至少要设3个剂量组。高剂量应不使动物产生明显的应激、营养不良或死亡; 但最好可使动物产生一些可测量的一般中毒表现。低剂量最好不使动物产生任何免疫毒性作 用。5.3 对照5.3.1 阴性对照:在每
17、项试验中,应设立溶剂对照组,而且溶剂对照组中还应另外包含一些 动物,用于评价免疫毒性的可恢复性、持续性以及迟发性时作为对照。溶剂免疫毒性未知时, 还应设立一个不作任何染毒的空白对照组。532阳性对照:为了说明方法的敏感性,应使用已知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 照物,每个观察指标至少需要10只动物。5.4 染毒方式受试物或溶剂经口和/或经皮和/或经吸入染毒至少30 d,具体的染毒途径应与90 d重复 剂量毒性试验的染毒途径一致。5.5 动物观察观察期限至少为30 d。附加组动物在停止染毒受试物后至少再观察30 d,以观察免疫毒 性作用是否恢复、是否持续存在、是否具有迟发性。每天对动物至
18、少进行1次细致的临床观 察,记录中毒症状的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观察应包括如下方面但并不仅限于 此:皮、毛;眼、黏膜;呼吸系统;自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肢体运动功能;行为 特征;抗感染能力等。每周测量1次动物的摄食量和饮水量。动物染毒前称体重,之后每周1次,处死前再次 称体重。任何濒死动物一被发现就应与其他动物分开并被安乐死。对试验过程中的任何濒死的或 死亡的动物都应进行大体解剖。5.6 免疫毒性相关检查试验结束后,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各取10只动物进行临床检查。动物处死前应隔夜禁食。5.6.1 血液学检查在试验结束后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等。5.6.2 血液生化检查
19、检测指标可包括: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及免疫球蛋白分类(IgG、IgM、IgA和 IgE)水平测定等,需要时可进行其他的临床生化分析。5.6.3 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动物都应进行大体解剖,包括:测量体重、胸腺、脾脏的湿重(取出后应尽快称量 以免脏器干燥),必要时可选淋巴结。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各取10只动物,取下列组织器官以及病变器官,用适当的固定液进 行固定保存,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这些组织器官包括:胸腺、脾脏、骨髓(股骨、胸骨或 肋软骨部位的骨髓)、有代表性的淋巴结(黏膜附近的淋巴结或周围淋巴结)、所有肉眼可见的 损伤。5.7 免疫毒性试验5.7.1 体液免疫试验首先用抗原免疫动物
20、,然后采用抗体形成细胞试验(也称溶血空斑试验)方法或酶联免疫 吸附(ELISA)检测抗体滴度的方法评价受试物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应采用两种方法中的一 种进行试验。5.7.1.1 抗体形成细胞试验(Antibody Plague Forming Cell, PFC)抗体形成细胞试验通过计数脾脏中特异性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来反映抗体的产量,可用 于检测染毒受试物30d对脾脏内产生抗体的细胞的毒性作用。试验时,应对如下因素进行考 虑:(1)于染毒的第26天经静脉注射T细胞依赖性抗原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 SRBCs);应对各种种属和品系的动物在注射抗原后测定PFC的最佳
21、时间作出评价。一概述1二 基本原则1(一)一般原则1(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三)试验研究策略2三 基本内容2(一)免疫毒性评价应考虑的因素2(二)证据权重分析3(三)初始筛选免疫毒性试验3(四)附加免疫毒性试验设计及方法选择5四、免疫毒性评价要点8(一)免疫抑制8(二)免疫刺激9(三)超敏反应10(四)自身免疫10(五)炎症反应11五、结果分析及评价11六 参考文献12七、术语和释义13八、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定每批补体的活性。(3)引用某种方法时应对方法进行整体引用,对方法所做的任何修改应予以说明并能证明其 合法性和合理性。(4)为了验证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应设立经免疫抑制剂(如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 毒性 试验 技术指导 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