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研究.docx
《反倾销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倾销研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外频繁对华反倾销的深层缘由及对策中国参加 WTO 已两年有余,但是,国外对华反倾销趋势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反倾销问题 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一、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在众多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案件中,中国彩电 产品蒙受欧盟反倾销制裁的案例可以说是持续时间最长、影 响最大,也最具有典型性,人们通过该案可以看出,反倾销 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是多么严峻,对这个问题加以争论并因此 探讨一些应对措施对有志于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而言是多么具有迫切性和战略意义。欧盟诉中国彩电倾销案自 16 年以前,1988 年,欧共体在当地彩电生产企业
2、的要求下,开头对来自中国的小彩电(42 厘米以下)进展反倾销立案调查,在该案中,欧共体指定以韩国 CT1455 型彩电作为确定中国彩电正常价值的参照物。经过调查,欧共体于 1991 年 7 月 18 日做出终裁,打算对中国国有企业统一征收税率为 15.3%、为期 5 年的反倾销税,这是欧盟耐中国彩电企业的第一次打击。随着这次打击的成功实施,欧盟对中国彩电企业的制裁 越来越变本加厉,直至将中国彩电企业彻底驱除出境。在第 一次反倾销制裁一年以后的 1992 年 11 月,欧盟又对来自中国的大彩电(42 厘米以上)立案反倾销,并于 1995 年 4 月 1 日通过该案终裁,对全部的中国企业征收 25
3、.6%的最终反倾销税。依据欧盟反倾销法律的规定,1991 年裁定的对中国小彩电征收的反倾销税应于 1996 年 7 月到期:但是,当时一些欧盟彩电厂家为了阻挡中国彩电重返欧盟市场,于反倾销到期以前的 1995 年向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对中国小彩电反倾销案的期终复审恳求,欧盟委员会借此时机,不仅对中国的小彩电,而且主动发起对大彩电案的临时复审,并将大小彩电视为同一品种。1995 年 8 月 8 日,该案通过立案,在这次反倾销调查中,欧盟指定加坡作为中国的替代国,亦即用加坡彩电市场价格作为中国彩电的公正价值的参照物。这个临时复审案连续达 40 个月之久,大大超出了欧盟反倾销法规定的关于复审案一般应在
4、12 个月内结案的规定期限:最终,1998 年 12 月 2 日,欧盟打算对全部来自中国的彩电统统征收 44.6%的反倾销税,直到目前,欧盟仍旧维持着对中国彩电企业的高额反倾销税制裁。上述案件连续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受欧盟不断加码的高 额反倾销税制裁的影响,中国彩电产品被逐步完全排斥在欧 盟市场之外。虽然在本案的最终阶段,受中国企业联合起来 奋起抗争的影响,欧盟在种种限制条件下临时为中国企业开 启了一条市场的门缝,但是,每年几十万台的配额对于年产量超过 6000 万台的中国彩电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对于年消费量高达 4000 万台的欧盟彩电市场而言也是微缺乏道的。无独有偶,除了欧盟以外,美国自从
5、去年又开头对中国彩电产品开放全面反倾销调查,据有关媒体报道:2023 年 5 月,美国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又接列国内企业和相关工 会组织提交的对中国和马来西亚彩电进展反倾销调查的申 请,经过调查,2023 年 4 月,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中国彩电企业对美倾销成立;长虹、康佳、创维、海尔、TCL 等主流彩电企业悉数在列,大局部企业将被征收超过 20%的反倾销税率,只有一家企业的反倾销税率较低,为4。3%:20%以上 的反倾销税率意味着美国市场向中国彩电企业关上了大门, 假设中国企业的进一步申诉无效的话,中国彩电企业国际化 经营的努力将再次患病严峻打击。事实上,自从 1979 年 8 月中国糖精、
6、纳盐和闹钟等产品首次被当时的欧共体控告反倾销以来,欧、美、门等国家 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指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 初的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到目前的钢材、电器产品、纺织 品、计算机软盘等工业制成品、甚至高技术产品。例如,近 年来影响较大的美国诉中国定尺钢板产品倾销案、家具倾销 案、冷冻虾倾销案;欧盟诉中国钼铁产品倾销案、欧盟诉中 国打火机产品倾销案,等等,这些案例都是最近十年来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诉讼影响较大的案例,这些反倾销案 例无不使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患病重创。WTO 信息中心供给的统计数据说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月,中国患病的反倾销案
7、件平均到达 30.5 起,比二十世纪八十年月平均增加 24 起。进入 21 世纪,这种势头有增无减,2023 年, 共有 17 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 67 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创历年最高;2023 年,国外对我国产品发起 58 起反倾销案,虽然数量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是,中国仍旧是全球患病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截至 2023 年末,依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国外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已经超过了 550 起,涉及 4000 多种商品,影响已经超过几百亿美元的出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已由 20 世纪 80 年月的 3.6%猛增至目前的接近 20%,远远超出中国在
8、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另外,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税税率有不断增大 趋势,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乃至上千。如此高的税率 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企业将不得不长期(至少 5 年)退出已经苦心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因此,应对反倾销诉讼越来越 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不得不迈过的一道槛。最近几年的状况说明,中外贸易摩擦重点正由低附加值 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20 世纪九十年月以来,我国出口商品构造渐渐升级和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扩大,2023 年, 机电产品分别在我国对美和对欧洲出口中占 54%和 56%。相应地,机电产品患病国外反倾销数量也开头增加。由于这类产品的附加价值较高,因此,患病反倾销
9、后的损失有加重趋势,这次由于美国反倾销,中国彩电企业的损失估量高达 4.8 亿美元,它将成为美国对华反倾销涉案金额最高的产品。二、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深层缘由剖析(一)经济低迷导致当今世界反倾销具有扩大化的趋势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最近表示,鉴于世贸组织对各国 反倾销行为约束比较脆弱,因此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倾销 存在,某一国产品仍旧可能被认为是倾销,反倾销规章的这 种脆弱性使得反倾销与世界经济形势的起伏严密相连,每当 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反倾销往往成为世界各国实施贸 易保护的首选方案,WTO 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进入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泡沫的裂开,世界经济开头转向低迷,全 球外国直接投资
10、(FDI),尤其是IT 领域投资大幅削减;加上2023 年的“911 大事”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反恐战斗、美伊战斗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更是雪上加 霜。2023 年,按美元计算的全球商品贸易额下降了 4.5%, 为 10 年间全球商品贸易下降幅度最大的年。全球工业制成品出口下跌了 2.5%,此外,自 1983 年以来始终增长的效劳贸易,却在 2023 年中消灭了第一次下跌。在世界经济这种普遍不景气的状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在 世界范围内渐渐抬头,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公布一项统 计数据说明,在 20 世纪 90 年月,全球反倾销案平均每年发生 232 起,2023 年发生了 251 起,
11、而在 2023 年,反倾销案的数量陡然之间增加到了 348 起,2023 年稍有下降,但是也在 300 起以上,仅 2023 年下半年就到达 149 起。(二)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导致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焕发了勃勃生气, 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月中期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连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明显提高,这与周边国家金融危机频频、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成了鲜亮比照。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 4 大贸易国家。据统计,在全球 150 个进展中国家中,60%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主要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等 5 个进展中国家。随着中国成为WTO 正
12、式缔约成员,中国产品和效劳贸易的增长趋势将仍旧持续下去。由于中国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这些年来,中国对美国、 欧盟、日本几大贸易伙伴始终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据国际外汇治理局公布的数据说明,2023 年,我国国际收支常常工程顺差 354 亿美元,比 2023 年增长 104%,2023 年末我国外汇储藏 2864 亿美元,比 2023 年未增加 742 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上外汇储藏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关供给的最统计数字显示,2023 年中美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到达1263 亿美元,其中,中同从美国进口额到达 338.6 亿美元, 出口约 924.7 亿美元,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接近 60
13、0 亿美元。从宏观上看,贸易收支的持续不平衡以及扩大的趋势使 得中外宏观经济摩擦成为不行避开的焦点问题,2023 年甚嚣尘上、布满全球的人民币升值呼声就是这种摩擦的锋利反 映。另外,从产业进展的角度看,由于受兴旺国家的产业转 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态势已经初见端 倪,而市场往往呈现此消彼长形势 ,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确定会得到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这与工业化国家老牌企业 , 尤其是传统行业企业确定会产生冲突 ,这是一种必定的趋势。所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必定要转变传统的国际经 济格局,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与传统经 济强国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只会增加,不会削减,反倾销
14、只不 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手段而已。(三)中国的市场经济待遇问题是罪魁祸首在绝大多数反倾销案件中,市场经济待遇问题是中国企 业在反倾销案中患病不公正待遇最重要的缘由之一。依据 GATT 第 6 条的规定,凡一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就构成倾销。为此,GATT 第 6 条订立了 3 种确定“正常价值”的原则性方法: (1)一样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状况下的可比价格:假设没有这种价 格,则实行; (2)一样产品在正常贸易状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或(3)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本钱加合理的治理费用和利润得出的价格,“正常价值”的合理判定对“倾销”行为的判定具有打算作用,把正常价
15、值算得越高,就越 简洁确定为倾销;正常价值越高,倾销幅度可能就越大,应 征的反倾销税也就越多。因此,正常价值的判定方法是至关 重要的。出于历史缘由以及有关当局的无知和偏见,美欧等兴旺国家始终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认为中国产品价格都是由政府掌握和施加影响的,并因此承受“替代国”方法,即在计算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以“替代国” 国内市场同种产品的正常交易价格来代替,而替代国选择的随便性往往导致倾销行为判定中的不公正性。比方在欧盟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几次审理和裁决中,欧盟分别用韩国、加坡、土耳其作为替代国,用这些国家的彩电生产商的正常价值作为中国彩电的正常价值。而中国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
16、要远低于加坡和韩国工人水平,也低于土耳其工人工资水平,更有甚者,很多案件曾经屡屡承受欧美等兴旺国家作为 中国的替代国。这样,必定得出中国企业存在严峻倾销行为 的结论。总之,欧美承受的替代国政策为贸易保护主义留下 的空间是相当大的,可以这样说,只要中国市场经济待遇问 题一天不解决,悬在中国企业头上的反倾销之剑将随时砍下 来,使得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努力化为泡影。(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低素养是主 要内因出口往往表现为重量不重质,参与国际竞争往往缺乏长 期战略眼光和可行的战略方案,市场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 布局,表现为一种无序性和随机性,不重视品牌的塑造,主 要承受价格竞争的方式开
17、拓国际市场,而价格竞争往往会将 竞争各方拖入倾销的深渊。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在国家外贸体制渐渐放松管制的状况下,一些中小企业也参与到国际化经营的大军中来,由 于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拆台、大打价格 战的“窝里斗”现象层出不穷,这不仅使得全部中国企业难 于持续经营,而且,给国外企业和政府以反倾销的口实。而 在遭到国外反倾销以后,很多企业又大都不具备应诉国外反 倾销的实力和动力,因此,最终使得国外市场对全部中国企 业统统关闭,在众多的反倾销案例中,往往是少数几个企业严峻倾销行为,毁坏了全部中国企业出口国外市场的大好前 程。2、中国企业对国外反倾销危害性生疏缺乏、预备不充分。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倾销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