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学》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学》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学教案15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作家探讨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闻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深水乡(今 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深水先生。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 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当
2、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 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他不仅能够娴熟 地背诵左传,而且可以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解并描述得清清晰楚。他好读书,求甚 解,又有选择,他不喜佛、老,对历史有着特别深厚的爱好。宋仁宗宝元初年(1038年),司马光二十岁的时候,中进士甲科,初任奉礼郎、大理 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举荐,入京为馆阁校勘,知同礼院,改并州通判。嘉佑 六年(1061年)升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神宗即位后拜翰林学士。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派领袖,他顽固地坚持“祖宗之法不行变”的教条,竭力反对、 阻挠王安石变法。当神宗打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时,他坚
3、持不受,并以废除新法为条件相要 挟。他还以故交旧友的面目三番五次给王安石写信,攻击其变法是“侵官、生事、征事、拒 谏”,致使“天下怨谤”,遭到王安石的严厉批驳。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看到新 法已势在必行,便自请离京,出知永兴军,第二年至洛阳,任两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特地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 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 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 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 他在进资治通
4、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 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 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 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 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依次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务的前因后果, 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晰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这部书,取材甚 广,网罗极富,除依据正史处,还采纳了野史杂志三百二十余种,而
5、且对史料的取舍极严, 考辨异同,尽力求真,所以记述内容,比较翔实可信,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通鉴文字 以荀悦的汉纪为宗,力求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朴质精炼,富有文学意味。不仅可 以作为历史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当作文学作品观赏。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 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资治通鉴 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 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数不胜数。对资治通鉴的称誉, 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司马光著述颇
6、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 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止匕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 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 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流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 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二、课文探讨本文是依据从前的史书改写的。仅区区12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 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胜利的改写 之作。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告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进步而令鲁肃叹服 并与之“结友”的佳
7、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 议”,“结友而别”。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 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进步的。写事情的结果, 也不是干脆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 着重以孙权的劝告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 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告;写鲁肃“与蒙论议”,着 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 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孙权劝学 人教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下册 课文 劝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