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运系统设计规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油品储运系统设计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品储运系统设计规定.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油品储运系统设计规定油品储运系统设计规定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总则1.1?适用 范围i.i.i?本规定合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的原油、原料油和成品油 系统,以及上述系统的调合和加热工艺设计。扩建和改建部份设计可参 照执行。1.1.2?本规定不合用于厂外输1?总则1.1 ?合用范围1.1.1 ?本规定合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的原油、原料油和成品油系统, 以及上述系统的调合和加热工艺设计。扩建和改建部份设计可参照执 行。1.1.2 ?本规定不合用于厂外输油管道、码头、油库和油品装卸系统 的设计。1.2 ?引用标准用法本规定时,尚应吻合下列现行标准:? a)? SHJ7-88?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罐区设
2、计规范? b)?SHJ14-90?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泵房设计规范c)? SYJ1024-83?炼油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线设计技术规定1.3 ?替代标准本规定代替下列规定:a)? BA5-2-1-93?油品系统普通规定b)? BA5-2-2-93?原油系统设计规定c)? BA5-2-3-93?原料油系统设计规定d)? BA5-2-4-93?成品油系统设计规定e)? BA5-2-5-93?油品调合设计规定0? BA5-2-6-93?储罐内油品加热设计规定2?油品系统设计原则2.1?油品流程设计应满意全厂总工艺流程中不同加工方案的要求, 并留有确定的灵敏性。c)?多余的组分油应有处置设施。d)?
3、一个装置停工检修时,应能准时转变调合方案或者设罐储存 o e)?航空油料不应接受装置储出口挺直管道调合的方案。5.5.7?调合总管上静态混合器的设置原则:a)?轻质油品在调合总管中属湍流状态的可不设混合器。b)?重质油品和润滑油在调合总管中属层流状态的宜设置混合器。5.6 ?在泵加喷嘴循环调合的设计中,调合泵的选型,应满意调合喷嘴 计算中流量及压头的要求;带调合喷嘴的进罐管道,务必与正常进油管 道分别设置,不得互用。5.7 ?在泵加静态混合器循环调合的设计中,调合泵的选型,应满意静 态混合器对压头的要求。6?成品油系统设计规定6.1 ?本系统包括出装置的产品管道、成品油罐区及泵房和出厂管道 的
4、设计。6.2 ?成品油罐区的设计原则:6.2.1 ?成品油的储存天数按成品油储存天数选用表选用:表6.2.1?成品油储存天数选用表9?管道输送?汽车罐车运输?火车罐车运输?水运?汽油、柴油、灯用煤油??510?57?1015?15-20?重油(燃料油)?航空汽油、芳烧溶剂油、喷气燃料、军用柴油、液体石蜡?液化石油气?57?57? 10 15? 1015?润滑油类、电器用油类、液压油类?注:?水运不包括远洋运输,有远洋运输时,则储存天数不宜少于30天?对于外资企业,储存天数可依据业主需求适当加大。?水运出厂时储罐的容量尚应满意一次装船量的要求。6.2.2 ?成品油罐的总容量,应包括组分罐、调合罐
5、和成品罐的容量。a)?成品油接受管道调合时,油罐的设计原则如下:1)?成品油接受组分储存、管道调合、配质量分析把握仪表,挺直管输或者装船出厂的工艺流程时,储罐的总容量宜大部份放在组分罐中,每种组分宜设23个罐,每一个 组分罐的容积,至少应满足一次调合量的要求。成品罐的容量只考虑调合仪表启动时分析和 事故时循环的要求。2)?接受组分储存、管道调合、成品罐分析出厂的工艺流程时,组分罐的储量可相对小,每种组份?可设23个罐,成品罐的储量至少应满意一次出厂量(不包括远洋运 输出厂)的要求。b)?汽、柴油储罐的设计原则如下:1)?高辛烷值、高蒸汽压的汽油组分和低凝点柴油组分,每种组分宜 设2个罐。2)?
6、只生产一种牌号的汽油或者柴油,且各组分无调合比例要求或者 要求不严时,普通可不设组分罐,其调合罐与成品罐之和普通不少于4个。3)?同时生产多种牌号的汽油或者柴油,每种组分宜设2个罐,每一个组分罐的容积不超过12天的生产量。成品罐和调合罐可互用,一种牌号油品的调合罐、成品罐不宜少于4个,每增加一种牌号,应增加调合、成品罐23个。c)?航空油料储罐的设计原则如下:?1)?每种组份罐宜设23个。2)?航空汽油空白(未加添加剂)调合罐与加添加剂调合罐,应分别设置。总个数不宜少于4个。3)?喷气燃料成品罐宜设23个。4)喷气燃料添加剂的添加种类、添加位置应与项目设计经理商议确定。d)?下列油品每种产品宜
7、设2个成品罐:溶剂油、灯用煤油、各种芳燃、 液体石蜡、重柴油和液体沥青等。? e)?军用柴油宜设34个罐。? 0?重油(燃料油)罐的设计应吻合下列要求:1)?炼油厂只生产一种规格牌号的重油时,不宜少于3个罐。生产多种牌号重油时,各种牌号应分别设罐,每种牌号不少于2个。2)?储存温度为120200的重油,应单独设罐,并应设扫线罐。3)?工厂自用燃料油储罐宜设2个。g)?润滑油成品罐的设计原则如下:1)?每种组分罐的总容积,应依据装置生产中各组分的切换周期确定O同一组分其加工深度不同?时,应分别设罐。2)?润滑油的产品规格要求在组分罐进行空白(加添加剂前)分析,以把握灰分、残炭等指标时,应另设调前
8、分析罐。3)?同时生产多种规格牌号的润滑油时海种规格牌号的润滑油,宜设2个调合、成品罐。4)? 一类润滑油的调合、成品罐应专罐专用。5)?二、三类润滑油的调合、成品罐,在不影响油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互用。下列不加添加剂或者加同类添加剂的油品,其调合、成品罐可以互用:各种相邻牌号的机械油;车用机油与柴油机油;35#电缆油、压缩机油、28#轧钢机油与钻井机油;车轴油、汽缸油与齿轮油。h)?常温压力储存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原则如下:1)?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储存压力,应依据全厂总工艺流程中的装置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储量,在常温压力储存和降温压力储存等方案中,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选用。2)?化工原料与民用燃
9、料的液化石油气宜分开设罐。3)?每种成品的储罐不少于2个。i)?沥青储罐不宜少于2个。j)?轻重污油罐宜各设2个。k)?催化裂化装置油浆宜设专罐,冷热油罐应分开设置。1)?芳煌成品罐氮封的设置应与工艺装置商议确定。6.3 ?成品油泵的设计应吻合下列要求:6.3.1 ?下列油品的泵务必专用:a)?航空油料、专用柴油和芳煌;b)?一类润滑油(按现行的示油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划分);深度加工的特种润滑油。6.3.2 ?严禁将输送含铅汽油的泵用于输送溶剂油。注:油脂工业作抽提溶剂和医药工业用的溶剂油。633?备用泵设置原则:a)?管道连续输送出厂时,应设一台备用泵。b)?间隙操作的泵,每天操作
10、时间累计超过46小时,油品性质与其它 油品差异较大,惟独一台操作泵时,可设一分备用泵。c)?在不影响油品质量的前提下,性质相近的两种油品可互为备用或 者共用一台备用泵。d)?对于下列状况,宜选用两台或者两台以上装车泵,不设备用泵:1)?燃料油品每批装车辆数等于或者超过半列车;2)?润滑油每批装车辆数超过5辆车;6.3.4 ?成品油泵的流量按下列要求确定:a)?装船出厂时,输油泵的流量应依据油轮大小,净装油时间(见BA5-24-1-96)确定。b)?装铁路罐车出厂时才安每批车净装油时间(见BA5-10-1-96)设计c)?装汽车罐车出厂时,按鹤管的额定装油量(见BA5-111-96)设计d)?多
11、种作业的操作泵,应按主要作业的计算流量、压降选泵,可在机泵台数的选用上,兼顾多种作业的特点。6.4 ?成品油管道的设计应吻合下列要求:6.4.1 燃料油品a)?每天调合及出厂作业在一次以上时,管道设计应同时满意组分进罐、调合及出厂等作业要求。每天调合及出厂作业在一次以下时,调合 倒罐线和成品出厂线可合用。b)?航空油料的调合倒罐线和成品出厂线应分别设置C)?单一组分的油品,成品油非连续出厂时,倒罐线和成品出厂线可 合用。6.4.2 ?润滑油a)?润滑油产品管道的互用原则,应吻合现行的石油产品包装、储 运及交货验收规则的要求。b)?自润滑油装置至组分油罐区的各种牌号组分油管道,在工艺流程 设计中
12、,性质相近的组分油管道宜考虑合用,并使其性质相近的组分油 罐能互用。c)?下列管道应分别设置:1)?加添加剂与不加添加剂的油品管道;2)?高灰分添加剂与低灰分添加剂的油品管道;3)?间隔1天或者2天调合、装车一次的油品,调合线与成品出厂线宜 分别设置。2天以上调合、装车一次的油品,调合线与成品出厂线可以合用。6.4.3 ?航空油料自装置至罐区的进罐线上,应设置精密过滤器,航空油 料和特种油料的成品出厂线,在进入灌装设施前应设置精密过滤器。7?储罐内油品加热设计规定7.1 ?本规定合用于储罐内油品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加热设计。7.2 ?储罐的加热器,应按立式油罐加热器计算、金属浮顶油罐加热器计算
13、的要求进行设计计算。7.3 ?下列状况应设置油品加热设施:7.3.1 ?油品储存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历年一月份平均值温度),不加热无 法维持油品储存温度时;7.3.2 ?油品储存过程中因调合、脱水和输送生产操作的要求,需求加热升温时;7.3.3 ?原油通过长输管道进厂,当炼厂原油罐区的原油需求返输时,应依据返输需求的油温设置加热设备;7.3.4 ?凡油品在储存期间不能维持操作所需求的温度时;7.4 ?油品加热温度应按下列要求确定:7.4.1 ?油品的最低储存温度,应比凝固点高1015。原油的最高储 存温度不得高于初储点。7.4.2 ?确定油品的输送温度时,应保证泵吸入操作能正常进行,并使油 泵输
14、油所耗功率与加热油品所耗能量之和最小。普通在输送温度下,油 品的黏度宜小于60厘沱。7.4.3 ?对于黏度较小的油品,在储存温度下能满意输送耍求时,加热器 按维持储存温度计算。7.4.4 ?润滑油成品的加热温度,除考虑储存和输送要求外,应合理选择 加热介质,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油品内部添加剂分解和影响油品质量7.4.5 ?高黏度润滑油成品的加热温度,应满意调合操作的要求。7.4.6 ?对于燃料油和常减压渣油,若要考虑油品在油罐中脱水和沉降 杂质时,油品的加热温度宜是使油品黏度达到100厘沱时的温度,或者略 低于此温度。7.4.7 ?石腊产品的液体储存、加热温度不得超过它的氧化变质的温度。7.5 ?
15、油品进罐温度应按下列要求确定:7.5.1 ?原油为管道进厂时,管道终点温度即原油进罐温度普通不宜低 于储存温度。7.5.2 ?在装置换热流程许可的状况下,应适当提高装置产品进罐温度。 并应吻合下列要求:a)?热油进罐时,其温度普通宜大于120,小于200,并应低于油品闪 点 1520。b)?油品进罐温度,最低应大于或者等于油品的储存温度。c)?冷罐操作时,油品进罐温度应低于或者等于95e7.6 ?加热器设置原则规定如下:7.6.1 ?对于低黏度油品,在储存温度下即能满意输送要求,则仅在罐内 设置维持储存温度的加热器。7.6.2 ?若油品黏度较高,仅在罐内维持储存温度不能满意油品输送要 求时,则
16、罐内加热器宜按维持储存温度考虑,在罐出口设局部加热器或 者在出口管道上设换热器,将抽送油品升至需求的输送温度。7.6.3 ?寻常装置之间是挺直热进料,罐内需储存小修事故用料时,油品 进罐温度应把握在允许的最高进罐温度,罐内油品加热设施应按储存 温度或者输送温度设置加热器或者接受热油置换的方法。7.7 ?加热介质的选用原则如下:7.7.1 ?选用加热介质时,应避开油品过热降质。7.7.2 ?油品加热温度小于95时,普通宜接受小于或者等于3公斤/厘 米2蒸汽,并应尽可能利用装置产生的低压蒸汽。油品加热温度大于 120C时,普通宜接受等于或者大于6公斤/厘米2蒸汽。7.7.3 ?当全厂设有利用装置余
17、热产生的热水系统时,若油品加热温度 小于50C应尽可能优先接受热水作为加热介质。7.7.4 ?当加热高温位油品,接受局部加热器和罐内加热器相结合的方 案时,局部加热器若接受压力较高的蒸汽加热,宜将蒸汽分级用法。7.8 ?油品加热设置温控的原则如下:7.8.1 ?维持温度的油品加热器,宜设置温控,而需求升温的油品加热 器应设置温控。7.8.2 ?对于液体蜡、润滑油添加剂和润滑油产品,应设置温控。生产管理职责运营总监职责Qiquha.coM工程监理职责项目经理职责pmc工作职责6s管理制度2.2 ?建设项目需分期投产时,应统一规划油品流程,既应考虑工程总 体的合理性,又应满意分期投产的要求。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品 储运 系统 设计 规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