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降水量(教学设计)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docx
《第13课 降水量(教学设计)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降水量(教学设计)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降水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科学思维:利用降水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探究实践:在教师引导下,能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能利用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对自制雨量器的制作进行反 思、评价与改进。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分享,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意 识到降水量对日常生产生活既有利又有弊。【教学重难点】能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能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教学准备】塑料瓶 透明胶剪刀刻度标尺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下雨图片。师:我们都知道下雨是一种降水现象。你还知道哪些降水现象?生自由发言。师:下雪和
2、下冰雹是否属于降水现象?学生汇报交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降水现象,降水量。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地球上有哪些降水现象?师: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课件分别出示下雨、下雪、下冰雹的视频。师生共同总结:降水是指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 雹等。活动二: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师:根据我们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测量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 量风向可以用风向仪,那么测量降水量要用到什么仪器呢?生:要用雨量器。师:关于雨量器,你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雨量器。师:在科学上,测量降水量有一个装置,这就
3、是雨量器。出示雨量器资料:雨量器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一般 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筒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 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师:瞧,这就是雨量器,它由两部分组成:这部分用来收集雨水, 我们叫它“集水漏斗”,“集水漏斗”的下半部分有刻度,可以直接 读出降水量,我们叫它“测量试管”;外边这部分用铁做的就叫做“铁 桶”,用玻璃做的就叫做“玻璃桶”。它主要用来保护集水漏斗,同 时固定雨量器,防止它东倒西歪。师:通过刚刚的展示,我们知道了雨量器由盛水漏斗、储水瓶以及雨量杯三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没有现成的雨量器怎么办?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这样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3课 降水量教学设计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3 降水量 教学 设计 青岛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