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真空的获得和测量12_系Q1级姓名 刘畅畅 日期2006年5月19日 学号PB04204051实验目的:本实验学习用机械泵、扩散泵机组获得高真空,用静态升压法和氢质谱法检漏,并对 比两种方法的特点.实验原理:一.高真空的测量一一电离真空规。具有足够能量的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会引起分子的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电子与分 子的碰撞次数正比于分子数密度,即正比于总压强p,故产生的正离子数N+正比于压强 p。规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发射电子的热阴极(灯丝)、加速并收集电子的加速 极和收集离子的收集极等三部分组成。其接线图如图一2所示,规管中心热阴极厂接零电位, 为0K为热阴极加热电压;加速极G接
2、正电位Uc (几百伏);离子收集极接负电位Uc (几 十伏),其作用是使由阴极厂发射的电子,在加速电位Uc的作用下,飞向G极使电子能量 增加,大部分电子通过加速极G飞向圆筒型收集极C,电子轨迹如图一3所示,在G、C 之间拒斥场的作用下电子减速,在速度减到零时,电子返转飞向G,在电子飞向G、。空 间时,电子又在拒斥场作用下减速,直到速度为零又返向G极,向G、。方向飞行。电子 在这种返往运动中与气体分子不断发生碰撞,把能量传给气体分子,使其电离,而电子最终 被加速极所收集;在G、。间产生的正离子被收集极。接收形成离子流,此离子流被外电 路中的微安计测得。对于一定结构的规管,当各电极电位一定时,对某
3、种气体,在规管中电离所形成的正离 子流厂正比于发射电子电流人和气体的压强p,即:其中比例常数K称为电离计的灵敏度,其意义是在单位电子电流、单位压强下所得到的离 子流,其单位为1/尸。,K值多通过实验测得。在实际测量中,规定发射电流等于常数。 对于不同气体,K值也不同,通常所指的灵敏度是对于干燥空气或氮气而言。普通型热阴极电离规的测量范围为1.33x10 1.33x10-5P6z,超出此范围,离子流与 压强便不再是线性关系而不能进行测量。二.真空检漏。一个高真空系统,如果经过长时间抽气,仍达不到预期的真空度,在排除泵的因素后,J能的原因有:蒸气源:水蒸气、机械泵油和扩散泵油的蒸气、高真空的密封油
4、脂和封蜡的蒸气及系 统内其他污染物,形成蒸气源。表面放气:系统的器壁、系统内金属元件表面吸附着大量气体分子,在低压下向系统 内释放。真漏:真空系统连接部位安装不良,焊接处有漏孔或漏隙及阀门处密封不严所造成。对于蒸气源和表面放气,首先在设计系统时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尽量选择蒸气压 低的真空泵油;其次是搞好真空清洁,使系统表面清洁、干燥,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烘烤去气, 但材料吸附的气体不可能完全去除,在压强较低时,表面放气还是存在。实验中的主要问题 是真漏,这正是检漏所要解决的问题。检漏的首要问题是要判断系统是否漏气,其次是确定 漏气率的大小,以便确定它是否在允许范围,最后是用合适的仪器找出漏孔的
5、确切位置,用 合适的密封材料堵漏。静态升压法在高真空系统,漏孔或漏隙用肉眼一般是看不出来的。我们通常采用静态升压法,即把 系统抽到一定压强后,关闭阀门,将被检部分与泵隔开,由于漏气和表面放气,被检部分的 压强将随时间而上升,用电离真空计或复合真空计和秒表,测出pt关系曲线,由曲线形 状,我们可以判断系统是否漏气,如图一4所示。图-4压强随时间的变化I)直线a平行于t轴,说明压强是恒量,它不随时间而变化,表明系统既无放气也无 漏气。2)曲线b开始上升较快而后渐渐变成平行于t轴的直线。这说明系统只有放气而无漏 气,气压较低时放气速率较大,达到某一气压值时,放气速率和吸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曲线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2 真空 获得 测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