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docx
《《陋室铭》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陋室铭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背诵并翻译课文,把握相关的文言词语;学习 陪衬比方、托物言志的写法。2、情感与态度:理解高洁的品质和安贫乐道的情趣。3、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以同学自行翻译为主,老师讲解为辅; 分析课文时老师引导同学理解课文。(简介-解题-疏通文意-品析文章 一总结)二、教学重点1 .翻译全文,把握重点语句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法三、教学难点体会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四、课时支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导入:1 .以有关刘禹锡的故事导入。故事如下: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 和州知县策某是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被
2、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 是支配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兴奋的撰写 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 举动气坏了策知县,策知县又令衙门的书吏将刘禹锡的住宅由城南门 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德胜河边, 四周有一排排的杨柳1。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 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 炸了,又和书吏商议,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 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 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 展,哑口无言。转瞬千
3、年已过,策知县早已化作一杯黄土,而刘禹锡的陋室铭 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今日我们就 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 唐代诗人,哲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 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怀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唐顺宗时,曾因 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朗州司 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来宾, 世称刘来宾。作品有刘来宾集。(三).解题:1、铭有什么特点?(注解)铭,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来
4、成为一种文体.(特点:这种文体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且押 韵。)2、自由朗读课文,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韵脚),并说出押 的是什么韵。名灵馨青丁经形亭(ing)(四)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2、指名读文3 、.结合注解自译全文,同学可以商议。质疑互答4、理解加点词词义(1)斯是陋室(这)(2)惟吾德馨(只)(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谈笑有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原指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5、翻译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6、.全班齐读(四).品析文章1、争论:开头的山、水、仙、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陋室铭 陋室铭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陋室 教案 语文版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