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含义由来和三伏天防暑知识.docx
《三伏天是含义由来和三伏天防暑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伏天是含义由来和三伏天防暑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伏天是含义由来和三伏天防暑知识精选三伏天是含义由来和三伏天防暑学问精选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三伏天就埋伏在段“上蒸下煮” 的期间,甚至还要长!下面是我为你预备的三伏天是含义由来和三伏 天防暑学问,期望对你能有所帮忙!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 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伏是隐蔽的意思, 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三伏是一年中最热 的一段时期。每年消失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头,叫做初伏(10天);夏至 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
2、庚日 则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头进入秋季。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 日子)起到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 为初伏的第一天。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头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假如是 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假如是夏至后 第六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末伏(终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立秋后其次个庚日前一天。 立秋后其次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三伏天的由来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 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
3、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 简洁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 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 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 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 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 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 头,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消失4个庚日时中伏为 10天,消失5个庚日则为
4、20天。看来,庚日消失的早晚将影响中伏 的长短,所以,消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今年伏天为40天的状况。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 这一阶段,人体媵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汲取, 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 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细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 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腌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 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因此“三伏灸”常常被用作冬 病夏治,防病治病的好方式。三伏天的各地饮食习俗1、北方地区: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在北方地区,入伏这天吃饺子,是期望能
5、平安度过夏季,祝福祈 福之意。另一种说法就是伏天里,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 子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会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二伏吃面,不仅养分丰富,发汗 可以驱病,三伏要吃烙饼卷鸡蛋,主要是补充养分。2、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由于三伏天气温很高,简单影响食欲,而用一些酱料凉拌馄饨是 很开胃的方式。喝茶能帮忙我们快速补充身体内部的水分,还有利于 排尿,将暑气、暑热、暑湿通过尿液排出。3、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夏天人们往往食欲 不振,养分不足。火腿养分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 汤,既有养分,又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伏天 含义 由来 防暑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