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谁》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为谁》读书心得.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为谁读书心得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教育为谁,这是一本思考 教育本质和教育意义价值的,以随笔方式撰写的著作。这本书的 作者是李镇西,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听说过,阅读过他的著作。 我简单介绍一下。他是我国著名的中学教师、校长,曾被提名为 “全国十杰教师:已发表各类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著作十多 部,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对中国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对中 小学义务教育颇多观察研究,被称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 师”,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教育为谁这本书2015年9月份出版,入选2016年中国 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专业成长类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 书目。在书中,李镇西对当前的教育问题和教育
2、现象进行了有的 放矢地分析评价和研究思考,提出了许多独特的颇有见地的观点, 并在自己管理的学校中予以施行,取得良好效果。这本书出版至 今已经8年,但可以说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里我们结合书 中的内容从教育、教师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交流。一是如何理解教育。李镇西在书中对教育的本质和初心进行 了反省叩问,对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理想进行了反思追问,让我们 再次思考教育为谁,教育的起点在哪里。把握这些,能够让我们 的教师更好对待孩子,也能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思考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人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 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长期游离教育的初心,必然 不能达成教育目
3、的。针对无止无休的“验收”“迎检”,花样翻新 的“特色”“模式”,评比检查参赛填表培训会议大量挤占教师正 常授课时间等等不得宁静的喧嚣状况,他提出,甚至在中国教 育报上撰写的文章中一再强调,他所在的中学谢绝参观考察等, 而是回归教育本身,”研究并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潜力” “唤醒 并发展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换句话就是不 折腾,少折腾,减少非教学活动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干 扰。这点与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 见完全一致。我们无从确认这些文件政策的出台是否是李老师 呼吁的结果,但至少能够看出,
4、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全心全 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不再限于部分教师的高声疾呼,现在已 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可以想见,未来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 受到重视,越来越符合教育规律,真正培养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时代新人和担负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到 那时我们的学生都能“站出来,让祖国挑选!”(百年老校北京一 六一中学校训)达成李镇西老师提出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 到幸福”的美好愿望。二是我们的教师应该如果正确对待孩子们。孩子们上学期间, 一天二十四小时,除去睡觉时间,基本上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 加之孩子们常将老师视为权威,教师如何对待孩子会深深影响他 们的成长发展。李镇西在书中
5、强调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就是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我的理 解就是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给学生成长时间,宽容 对待孩子,允许学生犯错误,保护孩子的自尊。一般而言,教师 会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我们的教师能够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就应该是一名负责任的老师,但如何对待“后进生” 最能体现教师的“内在”,最值得我们老师加以认真思考。对待“后进生”犯错误,我们老师大致有两种方式一一或者简单粗暴 找家长,或者姑息放任,视而不见。李镇西也认为“教育不能没 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 “善用惩罚,是教师的智慧我们 要采取合适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他举一个学生
6、“偷拿”学校 开放书吧图书的例子,处理这件事时,他找这个孩子好好谈了谈 心,以他犯的这个错误对他进行诚信教育。同时,要求这个孩子 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之后,一定要写出书面检查,在全校公开检 讨。但最后,是由他在全校读这篇检查,并隐去学生姓名。以这 样的方式教育了全校学生,又保护了犯错孩子的自尊心。他写道“当我在课间操,面对全校三千多名学生读这篇检查 时,全校学生都被震撼了。那以后,开放书吧的书便基本没有流 失,而且还越来越多了,因为好多学生都从家里拿书来捐给学校 的书吧J再次印证了李镇西在书中所说的“当我们自然而然地 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 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
7、驶入了成功的港湾。三是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在书中李镇西提到,什么是好的课 堂一一“有趣”加”有效二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 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 学任务,而学生们有成果一一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 想的,总之有收获。我们作为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堂好的课 堂不仅让学生感到时间飞快,教师也同样感到舒服快乐,不累, 好课堂我们每个老师的追求。但如何能达到既有趣又有效率,书 中同样给我们提供了相应办法,比如说语言的诙谐风趣,将知识 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组织学生参与课 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等等,限于时间,具体办法我不一一列 举,大家感兴趣去可以查找这本书。最后要强调一点,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学术书籍,其中一些 说法也存在争议,但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让我们的教师们、 成人去思考如何对待孩子们,如何进行教育,那就是要切实从身 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改变教育的不良风气和做法,为孩子们的 健康成长,为教育的现代化和进一步发展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