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随堂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docx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随堂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随堂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随堂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虢承承蓝承7 : 课前基础积累与运用/通教材-理常识-素养初探念奴娇赤壁怀古任务一语基构建一、正字音1 .羽扇纶巾(guan)2橘橹(lu)3.酹(lei)4,瑾(jin)二、一词多义r(i)故皇两边(2) tt安与事伯育故 (3)体去初来旗色故(形容诃.Ill4的)(名词.用交情)(动词,衰老)(4)故不枳肝少 (逢诃.所以) 故1(5)”将守关者(闻调特森)三、词类活用1 .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2 .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手摇羽扇;名词作动词,头戴纶巾)3 .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名词作状
2、语,像烟一样)四、古今异义1 大江东去古义:指长江。可奈何的慨叹,可以是词人建功立业的感情的一种抒发,可以是倾诉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还可以是复杂的,即以上几种意思都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运用对比手法丰富意旨,表达情感,请找出并体会其作用。知识点鉴赏艺术手法答案明确对比作用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突出南宋统治者的萎靡不振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 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1,指出今日应有 的做法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 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用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探问与自 己被冷落的处境对比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解
3、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 和无比宽广的胸襟,成就风流的人事和仓皇北顾的人事对比,在于借 古喻今,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燕后秦时,所向披靡,威震四方, 有气吞万里之势;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由于准备不 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煮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 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 有的做法。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
4、行不屈不挠 的斗争,烽烟四起;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但如今的中原早已 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 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通过此对比抒 发忧国伤时的感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尾三句,将廉颇尚有赵王派人看望与自 己的冷落处境相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 慨叹,此对比的目的是感时伤怀,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2 .有人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句话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 是悲情怨语。你是怎样看的?知识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答案观点一 最后一句话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作者借
5、用廉颇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 已年过花甲,但壮志未减,雄心犹在的豪迈气概。观点二 最后一句话蕴含的是悲情怨语。“凭谁问”三字抒发了作者想到赵国 有用廉颇之意,还派人去探问,而朝廷却无重用自己之心,更无探问之人,只 得坐视髀肉复生,抒发了空有报国之志的悲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重要诗句的情感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说豪情和悲情或者兼而有之都可以。要结合廉颇 的典故,分析具体感情。诗句中,作者以廉颇自比,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 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 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 当年
6、,可以充任北伐主帅,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诗句抒写了忧虑,满含悲情怨语。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 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 自己虽以廉颇自况,但却是“凭谁问,朝廷无重用自己之心,更无探问之人, 从而流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悲愤之情。声声慢(寻寻觅觅)1.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包含了哪些内容?知识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答案国破家亡,身世飘零,孤独无助。(国愁、家愁、情愁)国家的前途未卜,个 人的命运难以把握,这其中的担忧、绝望、苦闷怎是可以用一个愁字能说得尽 的呢?正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解析本题考
7、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评价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这首词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也就是靖康之变以后,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逃亡在外,远离故乡。词人心情不好,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作者想起自己最伤心的两家事国破家亡,丈夫去世。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故物依然,人面全非。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
8、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 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 截了当地把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化作一句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请赏析本词声声慢(寻寻觅觅)的语言特色。知识点鉴赏诗词语言答案妙用叠词,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如“寻寻觅觅,冷冷 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从行动到环境再到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身 体和心灵遭受的摧残。语言朴素清新,如“守着窗儿,独自
9、怎生得黑”写尽 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 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点点滴滴虽然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仍然是词人心灵的感 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 这首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 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词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创, 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为作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
10、得黑? ,窗儿口语化,意思是说一个人坐在窗边, 好像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少,运用数量词,极易理解,又是淡酒,用词清新自然,由此可见本词语言朴素清新。任务探究二群文任务探究点一 一曲怀古,千古风流鉴赏怀古词1 .苏词和辛词都是怀古词,抒情主人公心绪有何不同?知识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答案苏轼倾慕古代英雄周瑜,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与怅惋、“人生如 梦”的长叹,可见词人深深的痛惋与颓唐。词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尽管身处 逆境仍“一尊还酹江月
11、”,豪爽而超旷。辛弃疾歌颂英雄业绩,慨叹英雄逝去,旨在表达对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 安的民族投降政策的无比愤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以廉颇自 况,表其心迹,祈望征战沙场,报效国家,抒发了词人抗金救国、光复中原的 执着情怀,倾诉了无路请缨、空怀壮志的愤懑和无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苏词以精细笔墨集中塑造了儒雅倜傥、智败强曹的青年将领周瑜形象。特写镜头谈笑间啬橹灰飞烟灭凸显这位军事统帅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及其过人的胆识与才智。表达了词人对周瑜的仰慕、对自身际遇的无限感慨。苏轼倾慕古代英雄周瑜,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与怅
12、惋、人生如梦的长叹,可见词人深深的痛惋与颓唐。词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尽管身处逆境仍一尊还酹江月,凸显词人豪爽而旷达的情怀。辛词不像苏词那样倾笔于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风采,而是侧重于史实的濡染。 孙权和刘裕都是在京口建功立业,令人仰慕。辛弃疾歌颂英雄业绩,慨叹英雄 逝去,旨在表达对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民族投降政策的无比愤慨。 下阕写刘义隆急于求成,仓促北伐,结果只落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词笔沉重地追述了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L悼古以讽今,告诫当政者谨慎用兵,免蹈前车之辙。凭谁问:就颇老矣,尚能饭否? 以廉颇自况,表其心迹,祈望征战沙场,报效国家,抒发了词人抗金救国、光复中原的执着情怀,倾诉了无
13、 路请缨、空怀壮志的愤懑和无奈。廉颇渴望为国出力却报国无门,词人以之自 比,倾吐心声。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古人抒怀,在用典上有何不同?知识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表现手法,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咏史怀古答案苏词以精细笔墨集中塑造了儒雅倜傥、智败强曹的青年将领周瑜形象。在对其 显赫功业、横溢才华渲染之时,另置笔墨巧妙点染他温文尔雅的风度和幸福美 满的婚姻,以一特写镜头“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凸显这位军事统帅风度翩 翩、气宇轩昂、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及其过人的胆识与才智。表达 了词人对周瑜的仰慕、对自身际遇的无限感慨。辛词上阕写的却是两人:三国时的孙权
14、,南北朝时的刘裕。不像苏词那样倾笔 于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风采,而是侧重于史实的濡染。孙权和刘裕都是在京 口建功立业,令人仰慕。下阕写了两人。刘义隆急于求成,仓促北伐,结果只 落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词笔沉重地追述了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悼古以 讽今,告诫当政者谨慎用兵,免蹈前车之辙。廉颇渴望为国出力却报国无门, 词人以之自比,倾吐心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中, 作者都是借古人抒怀,都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方法,但两首词中在用典却有着各 自的特点。在苏词中,作者对周瑜的描绘细致,有外貌描写,刻画较为精细,也有对其军 事才华的
15、描述,对应的词句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啬橹灰飞烟灭。首先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这几句以美女小乔衬托周瑜的年轻有为;巧妙点染他温文尔雅的风度和幸 福美满的婚姻,而在下面则是对战斗场面的描写,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 灰飞烟灭,不仅写出了他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形象,也展现出了激烈的战 斗场面,此处将周瑜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与 激烈的战斗场面结合在一起,充分了地表现力周瑜的风流倜傥以及其过人的胆 识与才智。作者在此通过对周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周瑜的仰慕。同时将周 瑜的年少成名与作者当时被贬的际遇相比较,体现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
16、无限慨 叹。辛弃疾是最善于用典的词人。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运用了多处 用典,在上阕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词中写了两个人:三国时的孙 权,南北朝时的刘裕。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同,作者在此对两位历史人物 并没有音容笑貌、神情风采的描写,而是侧重于史实的渲染,孙权和刘裕都是 在京口建功立业,都曾打败来自北方的侵略者,保全了国家,令人仰慕。与此 相对比的是,南宋统治者却不思进取,偏安一隅。通过对他们住处的今昔对比, 感慨他们当时的丰功伟绩如今都成云烟。接着,在下阕作者接着用典,元嘉 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是描写南
17、朝宋明帝刘义隆急于求成,开 始“元嘉北伐,结果却大败而归。作者此处以古讽今,告诫当政者谨慎用兵, 北伐要做周密部署,免蹈前车之辙。接着作者又写到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此处是用老年廉颇的典故,借廉颇以自比,倾吐自己渴望为国出力 却报国无门的苦闷。探究点二万物皆染我色彩一一赏析词的情景交融1 .本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 三首词都是如何借景物来抒情的?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先出乱石,峭拔险峻,势若 穿空一一从形状角度绘其雄奇;次写惊涛,撞击江岸,声若裂堤一一从音响角 度状其汹涌;再喻浪花如雪,且以“千堆”夸饰之,水大浪高,溅玉喷珠一一 从色
18、彩角度描其磅礴。绘出了一幅雄浑壮丽的江山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没有纯粹的景物描写,而是有机地穿插在史实的 叙述中次第出现,都是淡笔勾勒。开篇景物大至“江山”,小则“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浅墨淡抹,不着点缀。纯客观的轻描淡写,意在暗示事过境迁, 物是人非。声声慢(寻寻觅觅)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可伤可愁 之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秋风,空中飞掠的大雁,满地怒放的黄 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营 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乱石穿空,惊
19、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 健笔的生动描写,展现出了一幅雄浑壮丽的江山图,顿时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 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没有纯粹的景物描写,开篇写历经千古的江山,再写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又写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这些内容都是有今义:大的江。2 .千古风流人物古义:英雄。今义:指跟男女情爱有关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20、轻浮放荡。3 .故国神游古义:这里指旧地。今义:历史悠久的国家;祖国;故乡。任务二资料助读I彳走近作者旷世奇才一一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 属四川)人。苏洵之子。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诗词开豪放一派,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土等职。苏轼 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 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前赤壁 赋黄州寒食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创作背景被贬黄州后的浴火重生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五年,对苏轼
21、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不得签署公事、撤离任所。 当时苏轼多次在信中叮嘱友人“看讫火之” “传闻京师,非细事也”。黄州的生 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看问题变得更通达,在一种超然 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能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倾向黄机地穿插在史实的叙述中次第出现,都是淡笔勾勒,没有细致描绘,是纯客观的轻描淡写,意在暗示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上阕用淡酒、过用黄花、梧桐、细雨,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可伤可愁之情境,绘成了一幅触目皆然的凄凉的秋色图,准确而形象地表达 出内心的愁情。忽寒
22、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秋风,空中飞掠的大雁,满地怒 放的黄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营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实在是感人肺腑。探究点三 纤丽与雄慨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一一赏析词的风格1.阅读本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 觅)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 何不同。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知识点鉴赏诗词形象,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答案(1)在意象上,豪放派倾向于大的并且比较开阔的事物,如大江、大河等; 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2)在意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随堂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上册 第三 单元 练习 念奴娇 赤壁 怀古 永遇乐京 口北 声声 寻寻觅觅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82783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