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心得体会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心得体会2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各方人士建设家乡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 汇聚各方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 有关部署和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有关要求, 制定本方案。一、重要意义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靠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 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三代,大都来自农村,只要有机会,很 多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乡情牌”、“乡愁牌”打好了, 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渠道疏通了,对乡村振兴将会产生很大 作用;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 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广
2、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组织在 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有利于畅通人才 回引渠道,破除要素下乡壁垒,营造回报家乡的良好政策环 境;有利于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激发社会参与意愿,广泛动 员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家乡;有利于弘扬新时代乡情文化,培 育社会文明新风尚,集聚全社会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建设 乡村的强大合力。二、总体要求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从现实来看,由于城乡在薪资 收入、生活环境、工作机会等条件上的差异,大量人才选择 在城市扎根。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 占比从50.05%下降为36. 11%,乡村人口净流出1.61亿人。 劳动力和人才的大规模流出,导致
3、乡村产业发展出现困境, 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鼓励退 休人员返乡下乡,既有助于引导其继续发挥职业优势,也有 助于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对许多“老同志”来说,回到乡村也不失为一种老有所 为、老有所乐的方式。一方面,相较城市,乡村生活节奏舒 缓、生态环境更优,有利于身心健康。加之落叶归根的人文 传统,荣归故里也契合中国人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不少 退休老同志有精力、有经验、有能力,本身是非常宝贵的社 会资源,整个社会层面也需要应时更新既有的“老龄观”, 帮助老年人以恰当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退休“能人” 回乡,实现新的人生价值,是一场双向奔赴,是
4、自身发展与 乡村发展的双赢。鼓励“能人”回乡,背后是平衡城乡发展、推进共同富 裕的战略考量。在政策具体落实上,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激励 和保障。就眼下来看,退休人才回乡往往面临两大难点,一 是平台,二是住宅。就前者来说,许多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落 后,财政资金紧张,退休农业专家所需要的科研器材如何配 备,退休教师回乡服务的工资待遇怎么划定一系列现实 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明确。就后者来看,退休人才返乡期待 之一也是更好养老,但往往不具备在农村申请改建住宅的条 件。诸如此类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获得“政策解”,才能真 正吸引退休人才回得来、住得定。自古以来,为乡里公共事务有所贡献的人常被赋予一个 道德层面的荣誉
5、称号一一乡贤。今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既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那些有能力、有思路、 有担当的“新乡贤”助力。集思广益、多措并举,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不断完善制度, 投入“真金白银”、真情实感,鼓励吸引退休能人、青年才 俊返乡下乡,乡村振兴就有了源源活水。(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以 “家乡建设我添彩,共富共美共未来”为主题,以乡情乡愁 为纽带,以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为主体,着力搭建建乡平台, 畅通回引渠道,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共同规
6、 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浓厚氛围,促进人才、资金、 技术下乡,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提高乡村基础 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 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二)工作原则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充分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 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突出思想引领、组织引领、 机制引领,增强建设家乡的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凝聚 社会共识,聚合各方力量。坚持村为单元,情为纽带。以行政村为活动实施单元, 依托村民委员会以及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广泛开 展思想发动,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引导各方人士自 觉自愿建设家乡。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7、倡导在 产业发展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公益事业建设上重义轻 利、舍利取义,以振兴家乡为己任,通过投工投劳、志愿服 务、投资兴业、捐赠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坚持优化环境,活化资源。持续优化政策环境,稳定政 策预期,活化农村土地、生态、文化等资源要素,打通回乡 堵点,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人才、资金、技术下乡的积 极性。坚持聚焦短板,注重实效。立足村庄实际,聚焦村庄规 划、产业发展、公益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移风易俗、 扶困济弱等急难愁盼和民生实事,补齐短板弱项,改善生产 生活条件。(三)活动目标县级普遍建立“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的工作机制,形 成热爱家乡、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农
8、民参与乡 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投身家乡 建设的渠道有效畅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推进,村 容村貌持续改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逐步使“我的家乡” 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三、活动内容(一)组织农民在乡建设。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组织 在村农民参与村庄建设。采取“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 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村“两委”、村民代表学习动员村民和 在外老乡建设家乡的经验做法。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村庄、 怎样建设村庄”,引导农民献计献策、共商共议,积极参与 村庄规划、建设、管护等乡村建设重要事项。推进村庄微改 造,组织农民参与村内入户路、“三线”整治、绿化亮
9、化、 农房改造、池塘整治、活动广场等小微项目建设。推行以工 代赈、投工投劳、雇工购料、积分制、工分制等参与方式和 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推广“门前三包”、受益 者认领、使用者协会、公益管护岗位等做法,支持村民参与 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二)倡导大学生到乡建设。鼓励在外就读大学生充分 利用寒暑假、小长假、实习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引导大 学生以家乡为标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学业关联课题和 家乡建设需求,走百家、进百家、知百家,拜农民为师,和 农民交朋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支持大学生发挥所长,参 与村情调查、村庄规划、项目策划、建设施工、艺术设计、 文化传承、产品营销等事业发展,开展健康咨
10、询、日间照料、 技术推广、教育辅导等志愿服务。支持大学生宣传推介家乡 规划蓝图、优势资源、特色文化,讲好发展故事,争取高校 资源,助力家乡建设。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 回乡创业兴业、到村任职。(三)动员能人回乡建设。引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 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健全县、乡、村服务体系,让更多在村能人想干事、能 干事、真干事、干成事,让更多在外能人想回来、回得来、 留得住、干得好。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 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 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
11、囊员。聘任 一批有威望、讲公道的回乡能人作为邻里矛盾调解员,积极 探索“包案化解”等工作方法。支持设计下乡服务,引导爱 乡村、懂农民、熟悉当地情况的设计师及团队下乡,为乡村 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开设乡村建设讲堂,帮助培养本土设计 人才。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在职科 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家乡。鼓励在乡在外能人以资 助、捐赠、引资等形式,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开展尊老敬老、 关爱儿童、助学助残、帮扶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四)吸引农民工返乡建设。发挥返乡农民工见识广、 视野宽、经验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引导返乡农民 工参与家乡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比较 优势,
12、在家乡创业发展。对政府主导的农村公益性项目,支 持农民工创设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引 导有一定技能经验的农民工在村提供家政、养老、托育、照 护、维修等服务。支持技艺精湛、带动产业发展能力强、符 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申请认定乡村工匠。支持符合条件的地 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五)引导企业家入乡建设。发挥企业家重乡情、善经 营、乐奉献的优势,引导回乡投资兴业、举办社会事业。鼓 励企业家深挖农村土地、环境、人力、产业、市场、文化等 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充分利用本村闲置建设用地及 附近各类园区,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 农业,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
13、引导企业 家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挖掘农村人文资源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美丽家乡建设。引导企业家以捐资 捐物、项目包建等形式,参与村内道路、供水、供气、仓储 物流、公共照明、养老助残、文化体育、地名标志等设施建 设和管护。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我的家乡 我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 要抓手,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有序推进活动实施。各 有关部门要统筹资源力量,强化协同配合,加强督促指导, 推动活动有效开展。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县级党委、政府加 强活动实施领导,细化活动实施方案,健全县级统一组织、 乡级深化落实、村级具体实施的责任
14、体系,为活动实施提供 组织保障。(二)坚持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 无规划不建设,科学规划村庄布局,防止“有村无民”造成 浪费。健全政府组织领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专业人员技 术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引导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规 划师、设计师、大学生、企业家等共商共议村庄建设目标定 位、任务举措。提升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确保村庄规 划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自然资源禀赋相契合,同 风土人情相协调,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一致,以村庄 规划凝聚共识、汇聚人心、集聚力量。(三)实行清单引导。鼓励以县为单位编制公布“我的 家乡我建设”政策清单,明确政策措施和服务事项,优化政 策
15、和服务支撑,让建设家乡的各方人士稳得住、有期待、有 保障。以村为单位编制需求清单,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 活条件目标,聚焦农民群众所急所盼,优先将群众需求强烈、 短板突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纳入清 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重点,强化家乡建设需求牵弓I。(四)加大政策支持。各地要积极支持实施“我的家乡 我建设”活动,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 的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推行乡村建设筹资奖补机制和“财政 资金+社会资金”共投机制,变传统的“政府单投”为“多 方众筹”。全面落实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 除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用地、用水、用气、用电等 要素保障
16、方面对建设家乡项目给予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村庄开展增减挂钩产生的节余指标,可按规定支持 本地区村庄产业发展项目和公共设施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设 计师、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企业家等,对其子 女、配偶、父母等近亲属在入托入学、就业就医、养老入院 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 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 村教师、乡村医生、驻村镇设计师倾斜,允许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五)创新活动形式。发挥乡情馆、村史馆对乡情乡愁 的记录作用,打造在外人士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建立乡 村两级人才名录,组建乡村人才联谊会,利用重要节假日举 办座谈、观摩、走访等活动。用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平台,
17、举 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丰收活动,架起在村农民和在外人 土交流交往的桥梁。常态化举办村庄发展大会,用好家乡群、 朋友圈、贴吧、热话等新媒体“圈子”,共话村史、共商村 事、共研村计,吸引在外人士回归。加强村庄历史故事、知 名人物、发展变迁等村情文化的整理宣传,激发各方人士情 感共鸣和家乡建设热情。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活动,组织多方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六)加强宣传激励。对在乡村建设工作方面作出突出 贡献的组织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服 务家乡意愿强烈的在乡人才,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村级后备 力量加强培养使用。支持行政村设立荣誉墙,营造行善、崇 善、尊善氛围。鼓励各地对家乡建设贡献大的企业和个人,按规定予以项目留名支持。大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宣传,增强在村在外 人士对活动的认知度,扩大活动影响力。及时宣传“我的家 乡我建设”活动进展成效,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推广好经验 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学习贯彻“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心得体会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到,鼓励 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 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 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