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3、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蒲公英不同的选择导致的最终结局,体会语言中蕴 涵的深刻哲理。教学准备:投影,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 “亲切”造句。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多媒体显示蒲公英图片教学难点:感悟道理
2、。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嘱咐迷惑湖泊泥土两颗宝贝富翁茁壮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看图,然后投影出示第二句。指名读,说说:绒球 是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写法?把什么比作什么?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1、出示太阳公公的话。(1)嘱咐是什么意思?(2)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种子什么样的地方不能去?(3)只有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去?(4)师范读,故意漏也,并说说为什么要加也。2、指导朗读太阳公公的话。3、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有什么不同的说法?2、出示重点句子理解:这黑黑的
3、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 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理解:黑黑的泥巴什么意思,表达了种子什么样的感 情?(轻视、看不起)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习第四自然段,用嘱咐造句。3、知道做任何事情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教学重点:学会用嘱咐造句。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中说明的道理。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过渡: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说法和做法各 不相同,它们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二、指名读第4自然段。1、说说几种小降落
4、伞的不同结果。老师相机板书:干死淹死茁壮成长2、理解词语:茁壮、竞相开放、装点3、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4、再读第4自然段,说说小降落伞为什么会有不同的 结果?(落在沙漠里的种子一心想成为百万富翁,他被金光闪 闪的地方所迷惑,沙漠里没有水,所以他就死去了。落在湖 泊里的种子一心想快乐,他被银花朵朵的地方所迷惑,湖泊 里没有土,有的只有水,所以他被淹死了。落在泥土里的种 子实事求是,不注重表面现象,所以它们能茁壮成长。)指导读好第4自然段。三、讨论讨论题: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1、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 实际的想法。要听取前
5、辈正确的指导。四、指导复述1、要记住内容,首先要理清课文的前后顺序。(1)第一段的顺序是:花瓣落,绒球长,风吹过,伞 儿飘。(2)第二、第三段的总体顺序是嘱咐湖泊结果,每一 部分大体又是按沙漠湖泊泥土叙述的。因此,在脑海里应该 有上面的记忆框架。2、各自练习复述3、指名当众复述五、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六、课堂练习。读下面的词语,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一阵阵、黑黝黝、金灿灿七、作业:1、用嘱咐造句。2、多音字组词。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 个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
6、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 个字。2、掌握本课生字,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三、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师说:“今天,老师跟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你们想听吗?下面老师就把这首歌放给你们听。听的时候可 以把课本翻开第一页,边听边看课文,看看歌词和课文有什 么联系?放歌曲。指名回答。这首歌好听吗?想唱吗?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熟了相信 你们一下就学会唱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一课吧!(二)教学互动:
7、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利 用课后生字表或书后查字表认识这些生字,并将这些字多读 者几遍,读准为止。(2)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方法可多样化,可以用 他们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肯定交流学习的好 办法。(方法有: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荆炎 车轮读者;或男女生互问互读者等等。)(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A: 1:小雨点落到哪棵小草上?指名学生试连,当学生连对后,小草可摇动叶子说:“谢 谢你给的小雨点,真甜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B: 2:出示“三个生字娃娃”:“映、轻、唱”说:我们的名字有太好读者,你们发现读时要注意什么?(应轻唱:
8、翘舌音,)当学生说对三个字应注意的地方后,课件在生字娃娃一 起说:“看来,我们的小秘密躲不过小朋友聪明的眼睛哟!”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师:刚才我们认了字,又读了词,可真能干!把他放到 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那咱们赶紧读读课文吧!注意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的同学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字音读准了没有。3、整体感知(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 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三)和谐发展:1、朗读课文。2、师让学生根据挂图讲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先说一说, 试着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四)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
9、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五)定向导入复习旧知,认读生字及词语。(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1、同桌合作交流,读懂了些什么?2、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指导学生体会“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这句 话。(可采取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等到形 式。)(七)指导书写其他生字(A)指导背诵(多种形式:同桌、小组、男女生)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篇4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 歌.2、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二、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习课文中的生 字词。三、教学准备:歌
10、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二)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课文3、学生范读课文4、学生质疑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 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三)学习生字本文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 换部首的方法记字。如:奖浆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浆的右 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注意:凉爽的爽的写法.(四)学唱歌曲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着 首个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
11、快的心情。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 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 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五)活动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 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篇5I、教学要求:1 .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 幸福美满。2 .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 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 漂“与“飘”等字的形义。3 .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 巾” “谁”指什么。II、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12、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 的情景。IIL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 乐情景。2 .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 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指导看图。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 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范读课文。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 .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 荡、“凉爽”等词义。2 .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 .出
13、示句子。”水面上” “小船”四周” “我们”4 .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从课文中找出来。四、作业:1 .描红: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 .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 、熟读课文第一小段。第二课时一、复习:5 、指名背诵第一段:6 、默写生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 一句中的“红领巾”指图上的植物是什么?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蒲公英的文章。(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 长句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2
14、、检查自读情况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学习生字新词。(1)正音:“绒”翘舌音;“降”后鼻音;“伞”平舌音。指导朗读长句:一阵阵风吹过随风飘荡。(2)相机理解“嘱咐”,联系生活实际:你出门时妈妈 会嘱咐你什么?爸爸出门时妈妈会嘱咐些什么?“迷惑”;用“亲切”造句(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小节。理解“波光粼粼”你 在哪见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词语练习:出示“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银花朵朵”, 你能照样子说几个吗?(4)理解“茁壮”三、理清课文脉络1、同桌互读课文,交流各小节的意思。2、指名说一*说(1)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扬。(2)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的嘱咐。(3)蒲公英对太阳公公的嘱咐产生的不同的
15、态度和行 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 义。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2 .小结。(让学生自己讲)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 .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2 .理解词义“尽情”3 .思考: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 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4 .小结这一段。第三课时一、指名读课文。二、齐读课文。三、指导背诵.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 赞美的语气读。第二
16、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同桌互背练习。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 欢乐情景。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篇6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 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 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
17、 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有 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 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 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今天,我们将学习 他的山行。2、板书: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1、自由朗读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3、齐读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读诗句,悟诗情。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 收集的资料,学习古诗。6、小组汇报交流。(1)简介诗人杜牧;5 2) 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3)字词解释: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
18、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 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a,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 曲折不直的意思。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红于:比更红。(4)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说说诗句意思。(大致了解即可)(5)教师点拨:a、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 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种种动 态,也说明山很高。b、第4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 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 为“红于”不仅点出色彩鲜艳,而且显得更耐寒,经得起风
19、 霜考验。c、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 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 哪儿?(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 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 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 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d、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 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前两句描 写的景物很美,但作者最爱的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 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小结: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 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
20、幅秋山旅行图, 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白谈 不厌。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创设情景,男女生交替朗读,品悟诗歌表达情感。2、设置#三年级#导语,配置音乐、角色、扮演(把自 己当成诗人)。3、反复吟唱,强化记忆。四、选择性作业。(任选一道完成)1、画一幅秋2、改写山行(以第一人称,把古诗改成一篇记叙文)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篇7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教学重难点: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
21、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 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 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 泊。二、板书课题,读题解题:(1)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5公里枫桥镇,建 于唐代。该桥因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而闻 名。“泊”:船停靠岸边。谁能说说“枫桥夜泊”的意思?(夜 里,船停靠在枫桥的一条河边)(2)作者简介:张继。唐朝诗人,出生在襄州(今湖 北襄樊市)。他的诗作比较朴实,枫桥夜泊较有名。三、自读课文,释疑解惑: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对照文中注释,初步理解诗 句的意思。2、小组交流,释疑解惑。3、全班交流,质疑问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苏教版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