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心、肺、脑复苏治疗技术要点.docx





《ICU患者心、肺、脑复苏治疗技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患者心、肺、脑复苏治疗技术要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U患者心、肺、脑复苏治疗技术要点一、概念心、肺、脑复苏是指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搏骤 停时,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其目的是保护脑和心 脏等重要脏器,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二、临床意义大脑是高度分化和耗氧最多的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 脑组织的重量虽然只占身体重量的2%,其血流量却占心排血 量的15%,而耗氧量则占全身耗氧量的20%,儿童和婴儿的 脑耗氧量竟占50%o为了挽救生命,避免脑细胞死亡,必须 要求在心搏骤停的45min内立即实施现场心肺脑复苏术。 复苏的成功不仅在于使心跳、呼吸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 脑的正常功能,开始心肺脑复苏术越早,复苏的成功率越高。三、适应证心
2、肺脑复苏术适用于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猝死,即突然 发生的呼吸和(或)心搏骤停。、“三步九法”心、肺、脑复苏抢救程序【第一步】1 .疏通气道去枕平卧f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 .人工呼吸口对口 一气管插管一手捏简易呼吸囊一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肾功能良好,血压稳定在10. 7/6. 67kPa(80/50mmHg)时, 甘露醇是脑脱水的首选药物。常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 脉滴入,每6hl次,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间质及脑细 胞中的水分进入血管,并经肾脏排出。此药仅吸收水而不吸 收钠,在甘露醇排出后,脑细胞可将水回吸收,形成反跳。 因此,应与50%葡萄糖液60100ml交替应用,每6hl次; 还
3、可同时用地塞米松510mg莫菲滴管注入,每6hl次;吠 塞米(速尿)2040mg静脉注射,增强利尿效果。脱水治疗 时须防止心功能和电解质紊乱。9.重症监护记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复苏成功,应 迅速建立重症监护记录,严密监测病情变化。(1)心电监测:复苏后的心律是不稳定的,须严密监 测和处理心律失常。(2)生命体征监测:每15min监测和记录心率、呼吸、 血压1次,直至平稳。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防 止有呼吸、心跳再次停止而造成死亡的危险。(3)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有气管插管 和上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应注意呼吸道湿化并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4)末梢循环的观察:如发现患者肢
4、体湿冷,指(趾)甲苍白、发细,提示末梢循环灌注不良;如果患者肢体温暖, 指(趾)甲色泽红润,提示循环功能良好。(5)观察神志变化:若患者瞳孔变小,对光反应恢复, 角膜、吞咽、咳嗽反射也逐渐恢复,说明复苏好转。(6)尿液监测:如血尿、少尿、尿比重1.025,或尿 素氮和肌酎水平升高,应警惕肾功能衰竭。(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3 .胸外心脏按压。【第二步】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复苏用药。5 .持续心电监护。6 .电除颤。【第三步】7 .计算出入量。8 .降温保护大脑。9 .建立监护记录。五、实施方法1 .疏通气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为心搏骤停时,下颌 肌突然松弛,使舌根后坠,压迫会厌或吹气
5、时舌裳产生负压, 使气道堵塞。开放气道的方法有:(1)抬颌仰头法:一手示指、中指将颌部托起,另一 手置患者额部加压使头后仰。(2)抬颈仰头法:一手置额部使头后仰,另一手将后 颈部抬举。(3)托举下颌法:一手仅将颌部托起,头不后仰(适 用于颈部受伤患者)。(4)若采取以上方法人工呼吸无效时,提示异物阻塞 气道,如义齿、口腔分泌物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推腹法:术者双手放患者脐与肋之间,向后向上推4 次。用缠纱布的手指在患者口腔探查异物并取出。若为分泌物阻塞气道,应立即用吸引器吸出。用喉镜探测取异物。情况紧急者可在甲状软骨上方穿刺,并置入直径6nlm 的通气管。2 .人工呼吸(1)人工呼吸的概念:
6、人工呼吸是指用人工方法借助 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运动,使气体被动进入和排出 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2)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开放气道后,抢救者用耳贴 近患者的口鼻,采取看、听和感觉的方法,判断患者有无自 主呼吸。看: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听:听患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感觉:抢救者用面颊感觉有无气流的吹拂感。(3)人工呼吸的方法1) 口对口吹气法:术者用一手的前臂压在患者的前额, 该手的拇指与示指夹紧患者的鼻翼,另一手翻开患者口唇, 深呼气后再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患者的口唇,然后缓慢 而持续地将气体吹入,连续进行两次充分吹气。第一次吹气 完毕,应抬起
7、口,放松鼻孔,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同时 观察患者的胸廓,如吹气有效,患者胸廓会膨胀,并随着气 体的排出而下降,然后再做下一次吹气。注意事项:吹气频率:成人1416/min;儿童1820/min;婴幼儿3040/min。吹气量:每次吹气量成人 800ml,充分吹气量不1200nil。若吹气量少则通气不足, 但吹气量过大,流速过快,会使空气进入胃部引起胃膨胀, 导致呕吐、误吸。2) 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术者一手压住患者前额,使头 后仰,另一手托起下颌,使口完全闭合。深吸气后,用双唇 包绕患者鼻部,使之呈密闭状态,再向鼻孔内吹气。如此反 复进行,吹气量、速度、频率同口对口吹气法。此方法一般用于不适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U 患者 复苏 治疗 技术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