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docx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资料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 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 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并妥善处理污物;口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先后应充分清洗;n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会萃、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时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浮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 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者消毒,
2、对 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歇 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者消毒工作(特别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 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即将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 家歇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即将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 要当
3、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者小学放假措施。 n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m.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 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 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者对双 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 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 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干 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
4、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者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 时,要即将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肠道病毒EV71防控知识问答问: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答: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 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浮现肺水肿、脑炎等, 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问: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答: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 成人也可感染。不良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 容易引起此病。大部份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浮现脑炎 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问
5、: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怎么传播的?答: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有以 下几种: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 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 衣等引起感染。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 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饮用或者食 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问:这种病开始有哪些表现?答: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普通为38c左 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浮现皮疹,或者浮现口腔黏膜疱疹。 部份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浮现皮疹, 通常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足 健康 教育 宣传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