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PMA 030-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真菌菌株评价规范.docx
《T_CPMA 030-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真菌菌株评价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PMA 030-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真菌菌株评价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兔兔标准下载ICS11.020CCSC04团体标准T/CPMA0302023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真菌菌株评价规范Nationalstandardstrainsofpathogenicmicroorganism-Fungispecificationevaluation2023-1020发布2023-10-20实施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准下载学兔兔标T/CPMA030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信息评价.15生物学特性评价.2培养信息.2形态学特征.2分子信息.2药敏信息.2生理生化特征.2致病性.26活性评价.27稳定性评价.2传代明确、可溯
2、源.2培养条件稳定.2形态学特征稳定.2分子信息稳定.3药敏信息稳定.38质量控制评价.3数据质量控制.3菌株质量控制.3附录A4(资料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真菌菌株)申请评价示例表.4参考文献.7I学兔兔标准下载T/CPMA030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国疾
3、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维达、李筱芳、梅嬛、魏强、李若瑜、潘炜华、姜孟楠、龚杰、孔雪、郑海林、宋营改、方文捷、史冬梅。II学兔兔标准下载T/CPMA0302023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真菌菌株评价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范了人间传染的真菌国家标准株评价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以及涉及人间传染的真菌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相关活动的机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864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通用要求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WS315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规范WS/T812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T/CPMA011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s可以侵犯人、动物,引起其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注: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等。来源:WS/T812-2022,
5、3.1真菌fungi一类具有真核、可产孢、无叶绿体的,以寄生或者腐生方式进行异养生存,进行有性或/和无性繁殖,可以单细胞或分枝分隔的丝状体存在的微生物。国家标准株nationalstandardstrains具有该菌(毒)种典型生物学特征,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可追溯,且能反映该种及其亚种、型的代表性,由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分中心复核、鉴定,并给予国家保藏编号的菌(毒)株。来源:WS/T812-2022,3.4评价evaluation确定菌(毒)株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株相关要求的过程。4基本信息评价国家标准株评价的基本要求应符合WS/T812。菌株相关基础信息完整,应包括菌株的原始编号、保藏
6、编号、中文名称、拉丁名称、分离部位、分离时间、分离地点、来源历史、所致疾病名称等。注:已经明确为国际培养物保藏单位(InternationalDepositoryAuthorities,简称IDA)等机构收录菌种,其信1学兔兔标准下载T/CPMA0302023息应溯源至该国际标准株保藏单位的菌株编号,如在原始编号处体现“=ATCCXXX”。菌株背景可溯源,可提供菌株其他相关信息:如患者情况、递送者、代次信息等。注:对于4.1及4.2中部分信息不完整,但具有重要保藏价值的菌(毒)株,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应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明确该菌株的危害程度分类级别。注:未在目录中的菌种不做要求。应经
7、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分中心全面鉴定,明确分类学地位,具备某种菌种的特性。应提供代表性信息,即该菌株典型的生物学特征或遗传学特性的描述,如临床首报、血清型、基因型、有性型、基因变异株、耐药性等。5生物学特性评价培养信息应具有菌株合适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范围、培养时间、适用培养基等(注明是否添加额外营养物质或抗生素等)。形态学特征应具有全面的形态学描述并配备典型图片,包括不同培养基或培养温度条件下菌落的形态、质地、颜色、菌落直径,镜下的菌丝形态、产孢特征、孢子形态等。分子信息应具有分子生物学鉴定信息,如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或系统分类鉴定时通用的靶基因序列信息等。药敏信息可具有该菌株的抗真菌药物谱
8、敏感信息。如菌株为耐药株,应必须提供药敏信息且确保其稳定耐受单一或多种抗真菌药物。生理生化特征可具有该菌株生理生化反应的特征性数据,如糖同化试验、糖发酵试验、尿素酶试验等。致病性应明确菌株的致病性或标注所致疾病的名称,且附注支持性文献。6活性评价应具有生长、繁殖能力。应具有特定条件下长期、稳定存活的能力,且在保存周期内可复苏及扩增培养。培养后浓度能达到相应实验功能的需求。7稳定性评价传代明确、可溯源在提交保藏机构鉴定并记录生物学特性前,原则上传代不超过5代。传代信息应包含代次、传代时间、传代培养条件等信息。培养条件稳定不同代次的菌株在复苏及传代过程中所涉及的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氧需求程度
9、等培养条件应一致。形态学特征稳定2学兔兔标准下载T/CPMA0302023不同代次的菌株应保持形态特征相对稳定,如镜下结构、菌落形态、产色素等情况应落在文献支持的变化范围内。分子信息稳定不同代次的菌株其靶基因序列应一致。药敏信息稳定不同代次菌株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数据应稳定。8质量控制评价数据质量控制8.1.1过程记录国家标准株的接收、鉴定、制备、保存等环节应可溯源,参照GB/T37864及WS315执行。8.1.2时间记录关键阶段的日期应按照标准时间格式进行记录,如保藏时间、传代时间,日期和时间记录参照国标GB/T7408的规定。8.1.3数据受控数据的纸质记录和电子记录应受控,设置数据浏览和
10、修改等级权限并具备溯源能力。8.1.4信息公布国家标准株相关信息应制定成文并有限公布。菌株质量控制8.2.1纯培养物菌株应是纯培养物,无杂菌等外源因子污染。8.2.2制备和保存的过程、方法受控制定菌株制备和保存过程的程序控制文件,鉴定、扩增、保存等技术方法应依据可循证方法(国际、国内公开共识的标准或方法)制定,进行必要的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等。8.2.3多形式冗余备份国家标准株应采用2种及以上保藏形式进行冗余备份。8.2.4定期抽检需定期抽样检查,以确定菌株的活力和纯度,并记录抽查结果。3信息说明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马尔尼菲篮状菌拉丁名称*Talaromycesmarneffei生物分类学*发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PMA 030-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真菌菌株评价规范 030 2023 病原微生物 国家标准 真菌 菌株 评价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