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优质课《生物学院》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ppt





《【贵州大学】优质课《生物学院》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学】优质课《生物学院》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ppt(2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大学】优质课全国特级教师 江新欢 博士教授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第第八八章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第第八八章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 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这就是遗传现象。常相似,这就是遗传现象。正是生物的遗传特性正是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稳定.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生物遗传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根据现代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得知根据现代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
2、得知,控制生物性状控制生物性状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1.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遗传(heredity)(heredity):亲代生物的性状在子代得到表现亲代生物的性状在子代得到表现;亲亲代生物传递给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形状的遗传信息代生物传递给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形状的遗传信息.特点特点:具稳定性具稳定性.遗传型遗传型(genotype)(genotype):又称基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指某一生物个体所 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是一种内在可能性或潜力是一种内在可能性或潜力.表型表型(phenotype)(p
3、henotype):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在特性的总和;是一种是一种现实存在现实存在,是具一定遗传型的生是具一定遗传型的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具体性状物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具体性状.变异变异(variation)(variation):生物体在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生物体在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遗传物质的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变异的特点变异的特点:a.:a.在在群体中以极低的几率出现群体中以极低的几率出现,(,(一般为一般为10-610-610-10);10-10);b.b.形状变化的幅度大形状变化的幅度大;c.;c.
4、变化后形成的新性状是稳变化后形成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定的,可遗传的可遗传的.饰变饰变(modification)(modification):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特点特点:几乎整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发生同样几乎整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发生同样的变化的变化;性状变化的幅度小性状变化的幅度小;因遗传物质不因遗传物质不变,故饰变是不遗传的变,故饰变是不遗传的.引起饰变的因素消失后引起饰变的因素消失后,表表型即可恢复型即可恢复.2.2.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DNADNA作为作为主要的遗传物
5、质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主要的遗传物质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自我复制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过从而控制新陈代过 程和性状程和性状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2.1 DNA2.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之一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之一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现象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现象 19281928年,格里菲斯年,格里菲斯(Griffith)(Griffith)以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以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发现了象,发现了S S型菌株和型菌株和R R型菌
6、株发生转化的现象。型菌株发生转化的现象。19441944年,艾维里年,艾维里(Avery)(Avery)通过进一步的转化实验弄清通过进一步的转化实验弄清楚了楚了GriffithGriffith实验中的转化因子的实质。实验中的转化因子的实质。活活R R菌株菌株加加S S菌的菌的DNADNA加加S S菌的菌的DNADNA和和DNADNA酶以外的酶酶以外的酶加加S S菌的菌的DNADNA和和DNADNA酶酶加加S S菌的菌的RNARNA加加S S菌的蛋白质菌的蛋白质加加S S菌的荚膜多糖菌的荚膜多糖长出长出S S菌菌只长只长R R菌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2.2 DNA2.2
7、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之一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之一 E.coliE.coli噬菌体噬菌体T T2 2的感染实验的感染实验19521952年年,侯喜侯喜(A.D.HersheyA.D.Hershey)和和蔡斯蔡斯(M.Chase)M.Chase)用同位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大肠杆菌噬菌体素示踪法研究了大肠杆菌噬菌体T2T2的感染过程。的感染过程。10min10minT2T2噬菌体感染实验(引自噬菌体感染实验(引自Russell,2000Russell,2000)2.3 RNA2.3 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TMV)的重建实验
8、的重建实验19561956年年,H.,H.Fraenkel-ConratFraenkel-Conrat用含用含RNARNA的的TMVTMV所作的著所作的著名的植物病毒重建实验证明名的植物病毒重建实验证明TMVTMV的主要感染成分是其的主要感染成分是其核糖核酸核糖核酸RNARNA。病病毒毒重重建建实实验验示示意意图图(引引自自K Kl lu ug g a an nd d C Cu um mm mi in ng gs s,2 20 00 00 0)3 3 微生物的染色体分子结构微生物的染色体分子结构 真核微生物染色体真核微生物染色体 (1)(1)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由由DNADNA和蛋白质
9、及少量和蛋白质及少量RNARNA组成的一种复合物,其中组成的一种复合物,其中DNADNA的含量约占染色质重量的的含量约占染色质重量的3030。由于在细胞分。由于在细胞分裂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故称为染裂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故称为染色质;而在有丝分裂中期,这种复合物呈棒状体,色质;而在有丝分裂中期,这种复合物呈棒状体,故称为染色体。实质上,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种物质故称为染色体。实质上,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状态而也。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状态而也。(2)(2)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只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螺旋异染色质和常染
10、色质只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螺旋化程度的不同。常染色质表现为呈松散状态,而异染化程度的不同。常染色质表现为呈松散状态,而异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紧密卷缩状态。染色质的这种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紧密卷缩状态。染色质的这种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常染色质可经转录表现为活跃的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常染色质可经转录表现为活跃的遗传功能,而异染色质一般不编码蛋白质,只对维持遗传功能,而异染色质一般不编码蛋白质,只对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起作用,如着丝粒区域就属于一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起作用,如着丝粒区域就属于一种异染色质。种异染色质。异染色质: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异染色质: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常染色质:染
11、色很浅的区段。常染色质:染色很浅的区段。(3)(3)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小体核小体核小体的组成核小体的组成核小体结构模型核小体结构模型(4)(4)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染色体的基本结构 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染色体的结构是由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的结构是由两条染色单体(chromatidchromatid)组成的。组成的。每条染色单体实际上就是一个每条染色单体实际上就是一个DNA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分子与蛋白质结合所形成的染色质线。所形成的染色质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线是怎样卷缩成为一定形态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线是怎样卷缩成为一定形态结构的染色体构的染色体?是核小体的长链进一步螺
12、旋化形成直径约为是核小体的长链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约为30nm30nm的超微螺旋,称为螺线管,组蛋白的超微螺旋,称为螺线管,组蛋白H1H1参与作用。参与作用。是是DNADNA分子超螺旋化形成核小体,组蛋白分子超螺旋化形成核小体,组蛋白H2AH2A、H2BH2B、H3H3和和H4H4参与作用。参与作用。是染色体螺旋管进一步卷缩是染色体螺旋管进一步卷缩,并附着于由非组蛋并附着于由非组蛋白所形成的骨架上。白所形成的骨架上。着丝粒和端粒着丝粒和端粒 着丝粒,又叫着丝点,是染色体的缩缢部位,是细着丝粒,又叫着丝点,是染色体的缩缢部位,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spindle fiber)
13、(spindle fiber)结合的区域。结合的区域。次缢痕次缢痕: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常与核仁的形成: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常与核仁的形成 有关有关核仁组织区(核仁组织区(NORNOR)。随体随体:染色体末端、与次缢痕相连的棒状小体染色体末端、与次缢痕相连的棒状小体(satellite),),由异染色质组成,是识别染色体形态的重要特征由异染色质组成,是识别染色体形态的重要特征 之一。之一。端粒端粒 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由重复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由重复DNADNA序列和蛋白质结合序列和蛋白质结合 形成的复合结构。形成的复合结构。特点特点:端粒通常由富含端粒通常由富含鸟嘌呤核苷
14、酸鸟嘌呤核苷酸的短的的短的串连重复序列串连重复序列 DNADNA组成,而且同一个基因组内所有端粒都是由相组成,而且同一个基因组内所有端粒都是由相 同的重复序列组成,但不同物种的端粒的重复序列同的重复序列组成,但不同物种的端粒的重复序列 是不同的。是不同的。端粒的功能端粒的功能染色体末端的保护作用;染色体末端的保护作用;引导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引导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端粒和细胞癌变有关;端粒和细胞癌变有关;无限增殖和分化障碍是癌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一般无限增殖和分化障碍是癌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一般认为,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因端粒酶的活性增强,端粒的长认为,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因端粒酶的活性增强,端粒的长
15、度得以维持,染色体形态得到稳定,从而逃脱了因端粒缩度得以维持,染色体形态得到稳定,从而逃脱了因端粒缩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使细胞达不到终末分化,获得永生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使细胞达不到终末分化,获得永生化。化。染色体端粒的长短可决定细胞寿命;染色体端粒的长短可决定细胞寿命;决定细胞衰老的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生物钟”就是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DNA,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原核微生物拟核体原核微生物拟核体 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微生物的染色体通常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微生物的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只有一个核酸分子(DNA(DNA或或RNA)RNA
16、),其遗传信息,其遗传信息的含量比真核生物少得多。病毒染色体只含的含量比真核生物少得多。病毒染色体只含一个一个DNADNA或者或者RNARNA分子,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分子,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大多呈环状,少数呈线性分子。细菌双链;大多呈环状,少数呈线性分子。细菌染色体均为环状双链染色体均为环状双链DNADNA分子。分子。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大肠杆菌的基因组约约2.2102.2109 9 DaDa,DNADNA长约长约12001200m。而菌体。而菌体直径仅仅直径仅仅1 12 2m。大肠杆菌染色体DNADNA这种高度折叠的结构这种高度折叠的结构使使DNADNA分子长度压缩了千分子长度压缩了千余倍
17、。余倍。代表性生物体内基因组大小代表性生物体内基因组大小种种 类类生物体生物体相对相对分子量分子量碱基对碱基对/bpbp最简单的微生物最简单的微生物SV40SV40病毒病毒3103106 65105103 3噬菌体噬菌体3.4103.4107 75105104 4细菌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2.2102.2109 94.2104.2106 6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小鼠小鼠1.5101.51012122.3102.3109 9人人1.8101.81012122.8102.8109 94 4 微生物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基因组基因组(genome):(genome):某一物种的单倍体的所有染色体某一物种的单倍体
18、的所有染色体上遗传物资的总称。上遗传物资的总称。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套基因,即单倍体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套基因,即单倍体(haploid)(haploid);而真核生物通常具有两套基因,称为二倍体而真核生物通常具有两套基因,称为二倍体(diploid)(diploid)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特点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特点1 1)染色体为)染色体为双链环状的双链环状的DNADNA分子(单倍体);分子(单倍体);链环状的染色体在细胞中以紧密缠绕成的较致密的不链环状的染色体在细胞中以紧密缠绕成的较致密的不规则小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该小体称为拟核规则小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该小体称为拟核(nucliodnuclio
19、d),其上结合有类组蛋白和少量其上结合有类组蛋白和少量RNARNA分子,使分子,使其压缩成一种手脚架形的致密结构。其压缩成一种手脚架形的致密结构。2 2)基因组上遗传信息具有连续性)基因组上遗传信息具有连续性微生物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DNADNA绝大部分用来编码蛋白质、绝大部分用来编码蛋白质、RNARNA;其余用作复制起点、启动子、终止子和;其余用作复制起点、启动子、终止子和一些由调节蛋白识别和结合的位点等信号序列。一些由调节蛋白识别和结合的位点等信号序列。除了个别细菌除了个别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犬螺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犬螺杆菌)和古和古生菌的生菌的rRNArRNA和和tRNAtRNA中也发现
20、有内含子或间隔序列中也发现有内含子或间隔序列外,原核微生物外,原核微生物一般不含内含子,遗传信息是连一般不含内含子,遗传信息是连续的而不是中断的。续的而不是中断的。3 3)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4 4)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rRNA基因的多拷贝基因的多拷贝5 5)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操纵子(操纵子(operonoperon):):功能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前后相连,再加上一个共同的功能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前后相连,再加上一个共同的调节基因和一组共同的控制位点(启动子、操作子等)调节基因和一组共同的控制位点(
21、启动子、操作子等)在基因转录时协同动作。在基因转录时协同动作。6 6)基因重叠是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即同一段基因重叠是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即同一段DNADNA片段能够编码两种甚至三种蛋白质分子。片段能够编码两种甚至三种蛋白质分子。1 1)典型的真核染色体结构,)典型的真核染色体结构,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具有许多复制起点,而每个复制子的长度较小具有许多复制起点,而每个复制子的长度较小2 2)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翻译成一个翻译成一个mRNAmRNA分子,一条多肽链。分子
22、,一条多肽链。3 3)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4 4)基因是不连续的,结构基因内部存在许多不编码蛋白质的间)基因是不连续的,结构基因内部存在许多不编码蛋白质的间 隔序列,称为内含子,编码区则称为外显子。隔序列,称为内含子,编码区则称为外显子。5 5)重复序列多,包括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和)重复序列多,包括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和 低度重复或单拷贝序列等低度重复或单拷贝序列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特点5 5 染色体外遗传成份染色体外遗传成份5.1 原核微生物核外遗传物质原核微生物核外遗传物质质粒(质粒(plasmidplasm
23、id):):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1)(1)质粒的分子结构质粒的分子结构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 closed circle(covalently closed circle,简,简 称称CCC)CCC)的超螺旋双链的超螺旋双链DNA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也发现有线型双链也发现有线型双链DNADNA质粒和质粒和RNARNA质粒质粒;质粒分子的大小范围从质粒分子的大小范围从1kb1kb左右到左右到1000
24、kb1000kb;(细菌质粒多在(细菌质粒多在10kb10kb以内)以内)质粒的检测质粒的检测提取所有胞内提取所有胞内DNADNA后电镜观察后电镜观察超速离心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超速离心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对于实验室常用菌,可用质粒所带的某些特点,对于实验室常用菌,可用质粒所带的某些特点,如抗药性初步判断。如抗药性初步判断。共价闭合环状共价闭合环状开环型开环型质粒所含的基因对宿主细胞一般是非必需的质粒所含的基因对宿主细胞一般是非必需的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质粒有时能赋予宿主细胞以特殊的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质粒有时能赋予宿主细胞以特殊的 机能,从而使宿主得到生长优势。机能,从而使宿主得到生长优势。
25、质粒所质粒所编码的编码的功能和功能和赋予宿赋予宿主的表主的表型效应型效应致育因子(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 F因子)因子)抗性因子(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 R因子)因子)产细菌素的质粒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毒性质粒(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代谢质粒(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隐秘质粒(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5.1.1 质粒的主要类型质粒的主要类型1 1)致育因子致育因子(F(F因子因子)能于染色体外独立增殖的环状能于染色体外独立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大学 生物学院 贵州 大学 优质课 生物 学院 第八 微生物 遗传 变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