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衡中学案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资料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八).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版衡中学案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资料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版衡中学案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资料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八).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八)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八)1.(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下列反应与电离平衡无关的是(D)AFeSO4溶液与 NH4HCO3溶液反应制备 FeCO3B电解饱和 NaCl 溶液制备 NaOHC加氨水除去 NH4Cl 溶液中的杂质 FeCl3D将 Na2CO3溶液加入水垢中使 CaSO4转化为 CaCO3【解 析】FeSO4溶 液 与 NH4HCO3反 应 的 方 程 式: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利用了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A 不选;电解饱和 NaCl 溶液制备 NaOH,利用了水可以电离出氢离子的电离平衡,B 不选;加氨水除去 N
2、H4Cl 溶液中的杂质 FeCl3,利用了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C 不选;将 Na2CO3溶液加入水垢中使 CaSO4转化为 CaCO3,利用了难溶物的转化,不属于电离平衡,D 选;故选 D。2.(2023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室温下,在 10 mL 浓度均为 0.1 mol/L 的醋酸和盐酸混合液中,滴加 0.1 mol/L 的 NaOH 溶液 V mL,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AV0 时:c(H)c(Cl)c(CH3COOH)BV10 mL 时:c(OH)c(CH3COO)c(H)CV20 mL 时:c(Na)20 mL【解析】V0 时,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c(H)c(Cl)c(CH3C
3、OOH),A 不正确;V10 mL 时,依据电荷守恒,c(OH)c(CH3COO)c(Cl)c(H)c(Na),此时盐酸刚好完全反应,c(Na)c(Cl),所以 c(OH)c(CH3COO)c(H),B 正确;V20 mL 时,两种酸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碱性,c(OH)c(H),根据电荷守恒 c(Na)c(CH3COO)c(Cl),C 不正确;V20 mL 时,两种酸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碱性,所以 pH7 时,V20 mL,D 不正确;故选 B。3.(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食醋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用 HAc 表示),常温下HAc 的 Ka104.7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选项实验
4、操作结论A加热醋酸水溶液(忽略溶质的挥发)溶液的导电能力、HAc 的电离程度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均增大B常温下测得 NH4Ac 水溶液 pH7.0NH4Ac 溶于水不发生水解C加入 NaOH 溶液与醋酸溶液恰好中和中和后:c(Na)c(Ac)c(HAc)D常温下,HAc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测得溶液 pH 为 4.76反应后:c(Ac)c(HAc)【解析】弱酸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加热溶液即升高温度电离平衡HAcHAc正向移动,导致 HAc 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 H和 Ac浓度增
5、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A 正确;氨水和醋酸均为弱电解质,故 NH4和Ac均能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AcH2OHAcOH,常温下测得 NH4Ac 水溶液 pH7.0,是由于 NH4和 Ac二者水解程度相当,而不是因为二者不水解,B 错误;加入 NaOH 溶液与醋酸溶液恰好中和即 HAc 和NaOH 恰好完全反应,产物为 NaA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此时溶液中存在 c(Na)c(Ac)c(HAc),C 正确;常温下,HAc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测得溶液pH 为 4.76,根据 HAc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cHcAccHAc104.76,故有反应后:c(Ac)c(HAc),
6、D 正确;故选 B。4.(2023上海松江区二模)常温下,向 1 L pH10 的 NaOH 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的 CO2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OH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a 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11010molL1Bb 点溶液中:c(H)1107molL1Cc 点溶液中:c(Na)c(CO23)c(HCO3)Dd 点溶液中:c(Na)2c(CO23)c(HCO3)【解析】a 点溶液为 1 L pH10 的 NaOH 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11010molL1,就是水电离出的,故 A 正确;b 点溶液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水电离一手高中网课
7、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1107molL1,但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所以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溶液中的 c(H)不为 1107molL1,故 B错误;c 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大,说明溶液为碳酸钠,根据碳酸根水解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Na)c(CO23)c(HCO3),故 C 正确;d点溶液为碳酸氢钠和碳酸的混合液,此时溶液呈中性,电荷守恒为 c(Na)c(H)2c(CO23)c(HCO3)c(OH),c(OH)c(H)1107molL1,则 c(
8、Na)2c(CO23)c(HCO3),故 D 正确;故选 B。5.(2023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分离废水中的 Ni2和 Co2,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已知: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 105molL1时,该离子沉淀完全。25 时,H2CO3的电离常数 Ka14.5107,Ka24.71011,有关物质的Ksp如下表:物质CoCO3Co(OH)2CoSNiCO3Ni(OH)2NiSKsp1.410136.310154.010216.61092.010153.210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1.0 molL1Na2CO3溶液与废水混合,生成的沉淀成分为 CoCO3、NiCO3B25 时,反应
9、 CoCO3(s)Ni2(aq)NiCO3(s)Co2(aq)达到平衡,则溶液中cCo2cNi24.7104C25 时,用 NaOH 溶液调节废水的 pH 至 8.0,Co2能沉淀完全D 将(NH4)2S溶液逐滴加入浓度均为0.10 molL1的Ni2和Co2混合溶液中,当 Co2完全沉淀生成 CoS 时,c(Ni2)8.0104molL1【解 析】CoCO3饱 和 溶 液 中 c(Co2)KspCoCO31.4 1013 mol/L3.7107 mol/L,Co(OH)2饱和溶液中c(OH)2c(Co2),此时KspCo(OH)2 c2(OH)c(Co2)4c3(Co2),即 c(Co2)3
10、KspCoOH2436.3 101541.15105 mol/L,同量 NiCO3饱和溶液中 c(Ni2)8.1105 mol/L,Ni(OH)2饱 和 溶 液 中 c(Ni2)7.9106 mol/L,则 溶 解 度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Co(OH)2CoCO3,NiCO3Ni(OH)2,所以 Na2CO3溶液与废水混合,生成的沉淀成分为 CoCO3、Ni(OH)2,故 A 项错误;cCo2cNi2cCo2cCO23cNi2cCO23KspCoCO3KspNiCO31.4 10136.6 1
11、092.1105,B 项错误;由 KspCo(OH)2c(Co2)c2(OH)得 c(Co2)KspCoOH2c2OH6.3 101510626.3103molL1105molL1,Co2无法完全沉淀,C 项错误;Co2以 CoS 完全沉淀即 c(Co2)105molL1。由 c(S2)KspCoScCo24.0 10211054.01016molL1,此时溶液中 c(Ni2)3.2 10194.0 1016 mol/L8.0104 mol/L,故 D 项正确;故选 D。6.(2023山东济南一模)常温下,含 BaCO3的浊液中 c(Ba2)随 c(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无气体逸出;
12、忽略 CO23第二步水解),已知:Ksp(BaCO3)2.5109,Ka2(H2CO3)5.010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x7.5B水的电离程度:M2.5C向 10 mL 0.1 molL1草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2 molL1CaCl2溶液后,溶液中 c(C2O24)为 4.5108molL1D图 b 中当溶液 c(Ca2)c(C2O24)时,c(HC2O4)c(H)【解析】向 0.1 molL1的 H2C2O4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 NaOH 溶液,H2C2O4的量逐渐减小、HC2O4的量先增大后减小、C2O24一直在增大,则图中实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
13、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线、短划线、点线分别为 H2C2O4、HC2O4、C2O24的曲线;向 0.1 molL1的 H2C2O4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 Ca(OH)2溶液,草酸和氢氧化钙首先转化为草酸氢钙,继续滴加氢氧化钙,草酸氢钙转化为草酸钙沉淀,虽然此时草酸根离子浓度很小,但是碳元素仍然主要以草酸根离子存在,且温度一定时,草酸的一级电离常数、二级电离常数是固定的,故与图 a 相同,A 正确;向 0.1 molL1的 H2C2O4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当两者等体积混合时得到溶液为 0.05 molL1的 NaHC2O4溶
14、液,结合图 a 可知,也就是 HC2O4量最大的时候,溶液的pH2.5,B 正确;向 10 mL 0.1 molL1草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2 molL1CaCl2溶液后,氯化钙过量,反应后溶液中 c(Ca2)0.05 molL1;结合图 b 可知,Kspc(Ca2)c(C2O24)1.51051.51040.05c(C2O24),则溶液中 c(C2O24)为4.5108molL1,C 正确;由图 b 可知,Kspc(Ca2)c(C2O24)1.51051.5104,图 b 中当溶液 c(Ca2)c(C2O24)时,c(C2O24)1.5104.5molL1;由图 a 可知,当 c(HC2
15、O4)c(C2O24)时,pH4.2,则 Ka2cC2O24cHcHC2O4104.2;由于c(C2O24)1.5104.5molL1,则1.5 104.5 cHcHC2O4104.2,则 c(HC2O4)HB,所以曲线 a、b、c 表示H2A 的各微粒分布曲线,曲线 a 代表 H2A,曲线 b 代表 HA,曲线 c 代表 A2,曲线 d 代表 HB,曲线 e 代表 B,故 A 正确;B的水解平衡常数 Kb(B)cHBcOHcB,曲线 d 和 e 相交时 c(HB)c(B),Kb(B)c(OH),此时 pH8.3,c(OH)105.7,则 Kb(B)105.7,故 B 正确;根据图 2 可知,
16、滴定过程中会生成 CaA 沉淀,溶液变浑浊,故 C 正确;若滴定过程中不产生沉淀,则根据电荷守恒:c(HA)2c(A2)c(OH)c(B)2c(Ca2)c(H),根据物料守恒:2c(Ca2)c(HB)c(B),则 c(HA)2c(A2)c(OH)c(H)c(HB),但随着H2A 溶液的滴入,Ca2产生 CaA 沉淀而析出,溶液中 2c(Ca2)c(HB)c(B),则 c(HA)2c(A2)c(OH)c(H)c(HB),故 D 错误;故选 D。9.(2023河北衡水中学一调)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可通过得到或失去 H发生如下反应:常温下,0.001 molL1的甘氨酸(H2NCH2COOH)溶液中各物
17、种浓度对数值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曲线为 H3NCH2COOH 的浓度与 pH 的关系图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BpH7 时,c(H3NCH2COO)c(H2NCH2COO)c(H3NCH2COOH)CB 点时,pHlg K1lg K22D在 ClH3NCH2COOH 溶液中 c(H)c(H3NCH2COO)c(H2NCH2COO)c(OH)【解析】由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可通过得到或失去 H发生反应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H3NCH2COOH 含量最大,氢离子浓度减小,H2N
18、CH2COO含量最大;曲线为 pH 最小,氢离子浓度最大,故曲线为 H3NCH2COOH 的浓度与 pH的关系图,A 正确;由 A 分析可知,分别为 H3NCH2COO、H2NCH2COO的曲线,由图可知,pH7 时,c(H3NCH2COO)c(H2NCH2COO)c(H3NCH2COOH),B 正确;分别为 H3NCH2COOH、H2NCH2COO的曲线,B 点时 c(H3NCH2COOH)c(H2NCH2COO),lg K1lg K22lg K1K22lgcH2NCH2COOHcHcH3NCH2COOHcH3NCH2COOHcHcH2NCH2COOH2lg c(H)pH,C 正确;在 Cl
19、H3NCH2COOH 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 c(H)c(H3NCH2COO)2c(H2NCH2COO)c(OH),D 错误;故选 D。10.(2023广东梅州二模)常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向 25 mL 0.3 molL1Na2CO3溶液和 25 mL 0.3 molL1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 0.3 molL1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X 曲线为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Bc 点的溶液中:c(Na)c(H)2c(CO23)c(HCO3)c(OH)C用 pH 试纸测得 c 点的 pH 约为 8,可知:Ka2(H2C
20、O3)KwKa1H2CO3Da、d 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d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解析】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先发生反应 CO23H=HCO3,然后发生 HCO3H=CO2H2O,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发生 HCO3H=CO2H2O,所以滴加 25 mL 盐酸时,碳酸钠溶液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压强几乎不变,而碳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压强达到最大,所以 X 代表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Y 代表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由上述分析可知,X 代表 NaHCO3
21、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故 A 错误;c 点溶液的溶质为 NaCl、NaHCO3,根据电荷守恒有 c(Na)c(H)2c(CO23)c(HCO3)c(OH)c(Cl),故 B 错误;c 点溶液溶质主要为 NaCl、NaHCO3,pH 约为8,溶液显碱性,则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 Ka2(H2CO3)c(N2H4)c(N2H26)CKb2(N2H4)107.94Db 点时溶液中存在:c(N2H4)c(N2H5)c(N2H26)c(H)c(OH)c(Cl)【解析】pH 越大,N2H4越多,所以曲线代表的微粒是 N2H26,选项 A正确;pH7 时,根据图像可知,c(N2H5)c(
22、N2H4)c(N2H26),选项 B 正确;根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据交点 a 可知,c(N2H5)c(N2H26),Kb2(N2H4)cN2H26 cOHcN2H5c(OH)1014100.261013.74,选项 C 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2H5)2c(N2H26)c(H)c(OH)c(Cl),b 点时溶液中存在 c(N2H4)c(N2H26),所以溶液中存在 c(N2H4)c(N2H5)c(N2H26)c(H)c(OH)c(Cl),选项 D 正确;故选 C。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
23、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二)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二)1.(2023山东聊城二模)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A溶液的转移B验证乙炔使溴水褪色C制备碳酸氢钠D测定 Na2C2O4溶液的浓度【解析】溶液的转移需用玻璃棒引流,A 错误;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硫化氢、磷化氢,硫化氢、磷化氢也能使溴水褪色,B 错误;氨气易溶于水,直接通入氯化钠溶液会倒吸,C 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可与草酸钠发生反应,可用于测定其浓度,D 正确;故选 D。2
24、.(2023湖北部分市州联考一模)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12 g NaHSO4固体中所含阳离子数为 0.1NAB1.12 L 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 CH 键数为 0.3NAC3.9 g K 在氧气中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5NAD 0.1 mol CH3CH2OH 与足量 CH3COOH 充分反应生成的 CH3COOCH2CH3分子数为 0.1NA【解析】NaHSO4固体中含 Na和 HSO4,则 0.1 mol NaHSO4固体中所含阳离子数为 0.1NA,A 正确;未指出气体所处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B 错误;0.1 mol K 失电子变成
25、K,转移 0.1 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为 0.1NA,C错误;CH3CH2OH 与 CH3COOH 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 0.1 mol CH3CH2OH 反应生成的 CH3COOCH2CH3分子数小于 0.1NA,D 错误;故选 A。3.(2023湖南常德一模)乙炔水化法、乙烯氧化法是工业上制备乙醛的两个重要方法,反应原理分别为: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一手高中网课和配套讲义关注公众号网课来了,微信MM2026-1HCCHH2O 催化剂 CH3CHO2H2C=CH2O2 催化剂 加热加压2CH3CHO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A乙烯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中学 高考 二轮 复习 化学 资料 专题 能力 提升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