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化学》-全册课件-【北京师范大学】-名师精讲.ppt
《《高等无机化学》-全册课件-【北京师范大学】-名师精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无机化学》-全册课件-【北京师范大学】-名师精讲.ppt(10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名师讲解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全册优秀教师全册优秀教师比赛课件比赛课件2024/3/29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对称性和群论基础分子对称性和群论基础2第三章第三章 配位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33第四章第四章 原子簇化学原子簇化学 44第五章第五章 超分子化学超分子化学5第六章第六章 元素化学与稀土化学元素化学与稀土化学 6第七章第七章 无机固体化学无机固体化学37第八章第八章 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48第九章第九章 放射性与放射化学放射性与放射化学39目目 录录第1章 绪论1234一、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一、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二
2、、无机化学的现状及趋势二、无机化学的现状及趋势三、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特点三、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特点四四、高等无机化学课程论文、高等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人类出现人类出现 无机化学:矿物和无机物无机化学:矿物和无机物唐唐代代明明代代清清代代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1828年:有机化学年:有机化学 1828年武勒由氰酸铵制得尿素,动摇了有年武勒由氰酸铵制得尿素,动摇了有机物只是生命体产物的观点,机物只是生命体产物的观点,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应运而生。应运而生。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1887年:物理化学年:物理化学为研究能掌握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的一般规律,产生了新的化
3、学分支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通常是以1887年德国出版物理化学学报杂志为其标志)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18001800 1900 1900:无机化学的建立和发展的时期:无机化学的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无机化学家的贡献是在这个时期无机化学家的贡献是:发现新元素发现新元素 合成已知元素的新化合物合成已知元素的新化合物 确立了原子量的氧单位确立了原子量的氧单位 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 维尔纳提出了配位学说维尔纳提出了配位学说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1900 二次世界大战:无机化学萧条时期二次世界大战:无机化学萧条时期突飞猛进的有机化学相比突飞猛进的有机化
4、学相比,无机化学进展缓慢。无重无机化学进展缓慢。无重大的发现和建树大的发现和建树,缺乏全局性的工作。缺乏全局性的工作。当时出版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当时出版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几乎都是无机化学的实几乎都是无机化学的实验资料库验资料库,是纯粹描述性的无机化学。是纯粹描述性的无机化学。在无机化学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方面也很薄弱在无机化学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方面也很薄弱,只在大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无机化学学一年级开设无机化学,缺乏必要的循环缺乏必要的循环,也无再提也无再提高的机会。教师只能高的机会。教师只能“存在、制备、性质、用途存在、制备、性质、用途”千篇一千篇一律,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认为律,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
5、认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就是就是“无理无理化学化学”,多不感到兴趣,因而有志于无机化学的人是寥寥,多不感到兴趣,因而有志于无机化学的人是寥寥无几。无几。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 :无机化学复兴时期无机化学复兴时期 美国曼哈顿工程美国曼哈顿工程(原子能计划原子能计划 )极大地催化了无机化学极大地催化了无机化学的发展,使无机化学进入复兴时期。的发展,使无机化学进入复兴时期。原子反应堆新型无机材料同位素工厂现代分析分离方法粒子加速器超铀元素的合成无机化学理论:周期律理论、原子分子结构理论配位化学理论、无机热力学动力学理论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沿革与复兴 战后和平时
6、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战后和平时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不仅在原有的天地中长进不仅在原有的天地中长进,而且还不断渗透到其他各种学科而且还不断渗透到其他各种学科而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而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如如: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生物化学 自战后至今自战后至今,无机化学已从停滞萧条时期步入了一个无机化学已从停滞萧条时期步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黄金时期。的黄金时期。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无机化学发展趋势无机化学发展趋势 无机化学与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无机化学当前的发展无机化学与材料科学和
7、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无机化学当前的发展趋势。无机化学在合成和制备研究中,力求在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及路线上趋势。无机化学在合成和制备研究中,力求在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及路线上下功夫;强调运用分子设计和分子工程思想,推进新型化合物的合成及特下功夫;强调运用分子设计和分子工程思想,推进新型化合物的合成及特殊物质聚集状态的研究;重视无机功能材料的复合,组装与杂化;加强功殊物质聚集状态的研究;重视无机功能材料的复合,组装与杂化;加强功能性无机物质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开展介观和微观结构的理论研究;能性无机物质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开展介观和微观结构的理论研究;无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内涵,
8、突出无机物生物效无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内涵,突出无机物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研究;深化金属生物大分子、无机仿生过程及分子以上层次应的化学基础研究;深化金属生物大分子、无机仿生过程及分子以上层次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研究。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研究。2007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无机化学鼓励研究领域无机化学鼓励研究领域新型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结构与性能;功能无机材料的设计及合成;理论无机化学;信息光电材料化学与原型器件;纳米化学基础;新型功能配合物;超分子组装、结构与性能;无机生物效应化学基础,无机仿生及金属生物大分
9、子研究;新型无机药物化学基础;放射化学基础;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2007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无机合成 配位化学原子簇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 稀土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超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 核化学和放射化学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1 现代无机合成化学现代无机合成化学无机化合物涵盖周期表上碳以外各元素构成的物质,种类甚多,且各种无机物的合成方法差别较大,无机合成化学中未开拓的领域很多,新型无机物合成有很宽广的前途。发现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或一种新型结构,将就有一系列新的无机化合物出现,如夹心式化合物、笼状、
10、簇状、穴状化合物等;而且很多无机化合物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如激光发射、发光、高密度信息存储、永磁性、超导性、能源、传感等,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1 现代无机合成化学现代无机合成化学现代无机合成化学首先要创造新型结构,寻求分子多样性;同时应注意发展新合成反应、新合成路线和方法、新制备技术及对与此相关的反应机理的研究。注意复杂和特殊结构无机物的高难度合成,如团簇、层状化合物及其特定的多型体(polytypes)、各类层间的嵌插(intercalation)结构及多维结构的无机物。研究特殊聚集态的合成,如超微粒、纳米态、微乳与胶束、无机膜、非晶态、玻璃态、陶瓷。单晶、晶
11、须、微孔晶体等。在极端条件下,如超高压、超高温、超高真空、超低温、强磁场、电场、激光、等离子体等,可能得到多种多样的在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的新化合物、新物相和新物态。如在高真空、无重力的宇宙空间条件下的无机合成,可能会合成出没有位错的高纯度晶体。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2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维尔纳(Werner)创立的配位学说是化学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他打破了以前的共价理论和价饱和观念的局限;建立分子间新型相互作用,展现出在这之前想不到的新领域。在Werner之后,有人研究配合物形成和它们参与的反应;有人则研究配位结合和配合物结构的本质。很快配位化学就成为无机化学研究中一个主要方向,成为
12、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固体物理和环境科学相互渗透、交叉的新兴学科。依赖物理测试手段已经能定量地搞清楚配合物结构的细节结构:成键理论:1893年维尔纳提出主价和副价理论1930年鲍林提出价键理论1929年Bethe提出晶体场理论对晶体场理论的修正是配位场理论1935年VanVleck用MO理论处理了配合物的化学键问题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2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成键成键成键金属羰基化合物以及类似的配合物的研究也极大地推动了价键理论的发展;()协同成键方式丰富了配位成键的理论数据库;N2分子与CO是等电子体,由于结构上的相似性,N2也可和过渡金属生成分子氮配合物:N2
13、的端基配位N2的侧基配位镍锂双核N2配合物配合物形成和转化的动力学知识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利用经特别设计的配位体去合成某种模型化合物(配合物),用于研究配位反应的机理,确定反应的类型。动力学热力学已能准确测定或计算配合物形成和转化的热力学数据。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2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2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配合物的类型迅速增加。从最初简单配合物和螫合物发展到多核配合物、聚合配合物、大环配合物;从单一配体配合物发展到混合配体配合物,从研究配合物分子到研究由多个配合物分子构筑成的配合物聚集体。在维尔纳时代,几个已知的羰基化合物被看作化学珍奇。现在,金属羰
14、基化合物及类羰基配位体(如N2、NO+、PR3、SCN等)的金属化合物的研究已发展成为现代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展现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2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配位化学从60年代起就与生命科学结合,成为生物无机化学产生的基础。陆续发现配合物的良好催催化化作作用用在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中发挥了极大作用。配位化学的另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是对具有特特殊殊功功能能配配合合物物(如光、电、磁、超导、信息存储等)的研究。CH3OHCOCH3COOHCH3ICOCH3COICH3OHHICH3IH2OCH3COIH2OCH3COOHHIO金属羰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例如,
15、以前由甲醇和CO合成醋酸需要使用高压(650700)105Pa反应才能进行,目前使用一种铑羰基化合物Rh(CO)2I2作为催化剂可以在低压下使CO“插入”到甲醇中去:其中包括了步的氧化加成,步的插入反应,步的还原消除等反应,而Rh的氧化态则在+1和+3之间来回变化。催化机理:甲醇与碘化氢作用生成碘甲烷;碘甲烷与Rh(CO)2I2作用生成六配位的铑的甲基配合物;甲基移动变为五配位的甲酰基配合物;五配位的甲酰基配合物加合CO变为六配位的化合物;六配位的化合物水解生成醋酸和铑的六配位氢配合物;铑的六配位氢配合物脱去碘化氢变为Rh(CO)2I2。磁性材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上的磁力机械
16、,磁屏蔽和电磁吸收、扬声器、电话通讯、马达、高科技中的磁开关、敏感器件、信息储存、磁碟或磁带、智能磁性材料等。人们熟知的磁体大都为以原子或具有d或f轨道的过渡金属为基础的磁体。它们大都是用高温冶炼的方法制备的无机物质。近年来发展了一类分子磁体。它们是以顺磁性分子作为基块按某种有序的方式使分子自旋在空间排列的磁体。是通过有机金属或配位金属化学的低温合成方法制得的。和通常的磁铁相比,分子磁体的特点是:易于用化学方法对分子进行修饰和剪裁而改变其磁性;可以将磁性和其他机械、光、电等特性相结合;可以用低温的方法进行合成。这些特点使它们特别适用于未来作光电子器件。分子磁体的研究电荷转移型导电配合物最先报道
17、的电荷转移型导电配合物超分子是KCP:K2Pt(CN)4Br0.32.3H2O 它是个具有铜光泽的晶体。KCP所有的Pt原子都具有同样的非整数氧化态,Pt(CN)4柱沿着与Pt(CN)4平面相垂直的方向堆积,Pt的dz2轨道交叠形成一维通道,沿堆积方向的室温导电率高出垂直方向导电率约105倍。Pt的dz2的重叠而使电子离域化。在配位基团的周围存在的Br从d轨道接收非整数个电子,诱导出部分充填的能带从而导致产生高电导性。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3 原子簇化学原子簇化学原子簇化合物的发现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化学分支学科原子簇化学,1976年W.N.Lipscomb因有机硼化合物结构研究而
18、获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化学模拟生物固氮、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催化功能、生物金属原子簇、超导及新型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需要,促使原子簇化学快速发展。建立了一些合成方法,并且用结构化学和谱学等实验手段了解了一些簇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求成簇机理,从理论上研究其成键能力和结构规律。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如:B6H106个B原子共6318e,与6个端H用去6个,与4个桥H用去4个,余下1864=8e,存在6C-8e键。原子簇化合物本质特征就是存在离域的多中心键。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1985年美国科学家R.E.Smalle
19、y和英国科学家H.W.Kroto首次在自然杂志上介绍了巴基球的研究后,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国许多科学家的注意。短短几年,这一新发现就发展成了原子簇化学的新研究领域富勒烯(fullerene)化学。C60、C70、C84以及它们的衍生物,表现出许多奇特的功能,如分子特别稳定,可以抗辐射、抗化学腐蚀、容易接受和放出电子等。在巴基球中掺入碱金属K原子所形成的K3C60化合物,在低温下成为超导体,它是继氧化物超导体出现后的又一类很有前途的有机高温超导体,与氧化物超导体比较,C60系列超导体具有完美的三维超导性,电流密度大,稳定性高,容易制成线材,是一类极具研究价值的新型有机超导材料。C60C60的发现的发
20、现:1985年,H.W.Kroto等发现用激光束使石墨蒸发,用10大气压氦气产生超声波,在喷咀上生成性质十分稳定的一种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C60(Buckyball)C60C60的结构的结构:12个五元环,20个六元环,SP2杂化,性质十分稳定,抗辐射,抗腐蚀,易接受放出电子。C60C60的化学键的化学键:每个碳原子有三个键(含一个传统双键),位于一个五元环和两个六元环交叉点上,X射线分析表明有两种类型的C-C键,固体是面心立方晶格,每个晶胞边长14.2埃,每个C60球体形成的笼状空间内径为7.0埃;传统双键键长为1.30埃,传统单键键长为1.43埃(五边形与六边形共边的边长)。富勒烯及相关结
21、构富勒烯及相关结构对C60作过HMO计算,结果表明其共振稳定能大约是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平均共振能的两倍。虽然在碳原子并非完全共平面的,会出现一些张力,但它的共振结构数高达12500,因而可以使体系稳定化。C60分子中键的总数为90个,有60个单键,30个双键。传统单键键能为348kJ/mol,传统双键键能为612kJ/mol。其平均键能436kJ/mol。已经制得C60-K和C60-Rb,两者在19、28摄氏度时为超导体,这些化合物的最简式K3C60和Rb3C60对对C C6060进行化学修饰,生成与进行化学修饰,生成与OsOs的配合物:的配合物:Os(O)Os(O)Os(O)Os(O)4
22、4 4 4(py)(py)(py)(py)2 2 2 2(C(C(C(C60606060)。9191年,年,HawkinsHawkins用此用此化合物得到化合物得到C60C60的的X X射线照片射线照片足球烯结构与性质足球烯结构与性质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4 金属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原子簇原子簇化合物化合物有机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学包括了为数众多的一大类化合物,它是有机和无机化学相互渗透的边缘领域,同时又是无机化学极其活跃的新兴领域之一。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4 金属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又称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这是一类金属
23、离子与有机化合物作用形成的M-CM-C键键的具有特殊结构和特定催化作用的一类化合物。1A,2A,3A,5A及所有过渡金属均能形成M-CM-C键键化合物。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是1827年发现的Zeise盐KPtCl3(C2H4),但直到1952年二茂铁的结构被测定,这类化合物才被人们重视。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4 金属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近30年来,数以万计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被发现,有6人获得Nobel奖的。德国人Karl Ziegler和意大利人Giulio Natta发现了烯烃的立体有择聚合能被烷基铝烷基铝-过渡金属卤化物过渡金属卤化物所催化而获得1963年的Nobe
24、l奖,又如英国的Wilkinson等发现环戊环戊二烯基金属化合物二烯基金属化合物(二茂铁)获1973年Nobel奖。二茂铁 二苯铬 二环辛四烯基铀结构特点:结构特点:夹心三明治(夹心化合物),富电子,强键结合,性质稳定,能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5 稀土化学稀土化学稀土是中国的丰产元素,世界稀土资源的80在中国,稀土包括原子序数5771的15个元素,再加元素周期表同属Ill副族的钪和钇,共计17个元素。稀土元素外层电子结构基本相同;而内层电子结构4f电子能级相近。20世纪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稀土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如含稀土的分子筛在石油催化裂
25、化中可使汽油产率大大提高;硫氧钇铕在电子轰击下产生鲜艳的红色荧光,可使彩电的亮度提高1倍;稀土永磁材料用于电机制造,可缩小体积,做到微型化和高效化;在高温超导材料中也缺不了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在农业生产上有增产粮食的作用等。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性质和功能在21世纪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第二节 无机化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5 稀土化学稀土化学稀土元素由于外层电子结构基本相同,使分离单一稀土元素就相当困难。目前虽有离子交换法、络合萃取法等分离方法,但生产单一稀土元素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稀土元素本身的化学工作还需深入研究,有待获得单一稀土元素的快速简易的好方法。同时稀土元素作为材料研究,在激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无机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高等 无机化学 课件 名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