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教学比赛:《仪器分析》第4章--红外吸收光谱法---一等奖.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教学比赛:《仪器分析》第4章--红外吸收光谱法---一等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教学比赛:《仪器分析》第4章--红外吸收光谱法---一等奖.ppt(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大纲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 计算机网络技术1 1第 四 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掌握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掌握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熟悉几类化合物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及熟悉几类化合物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及光谱解析的一般步骤。光谱解析的一般步骤。了解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和制样了解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和制样方法。方法。教学目标第 一 节 概 述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所产生的红外吸收光谱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又称为分子的振转光谱,在化学红外吸收光谱又称为分子的振转光谱,在化学领域主要领域主要用于用于l分子结构的研究分子结构的研究
2、(键长、键角键长、键角)l化学组成的分析化学组成的分析(由谱峰位置、形状推断结构由谱峰位置、形状推断结构;特征;特征吸收吸收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第 一 节 概 述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转光谱转光谱辐射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官能团官能团分子结构分子结构近红外近红外 0.78 2.5 m中红外中红外 2.5 50 m远红外远红外 50 1000 um 三个波长区三个波长区 注:注:2.5 15 m,应用最广泛,应用最广泛,分子指分子指纹区纹区4第 一 节 概 述红外
3、光谱的分区红外光谱的分区第 一 节 概 述虽然分子的转动能虽然分子的转动能级低于振动能级,级低于振动能级,但两者相差不大,但两者相差不大,一般一般伴随出现伴随出现,所,所形成的吸收相互连形成的吸收相互连接形成谱带而不是接形成谱带而不是谱线。谱线。第 一 节 概 述红外光谱分析中一般以波数表示光的频率红外光谱分析中一般以波数表示光的频率7第 一 节 概 述思考:思考:比较紫外线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的异同?比较紫外线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的异同?(从产生的途径及过程,譜图形状)(从产生的途径及过程,譜图形状)解:解:相同点:相同点:1.都属于分子光谱。都属于分子光谱。2.都是由于分子中的能级跃迁产生的。
4、都是由于分子中的能级跃迁产生的。3.利用这两种光谱都能进行定性,定利用这两种光谱都能进行定性,定 量和结构分析。量和结构分析。8第 一 节 概 述9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猪皮猪皮银耳银耳燕窝燕窝燕窝的品质鉴别燕窝的品质鉴别第 一 节 概 述10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1)分子振动时,必须伴随有瞬时)分子振动时,必须伴随有瞬时偶极矩的变化偶极矩的变化(2)照射分子的红外辐射频率与分子某种)照射分子的红外辐射频率与分子某种振动频率相同振动频率相同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5、。活性。如:如:N2、O2、Cl2 等。等。非非对对称称分分子子:有有偶偶极极矩矩,红外活性。红外活性。满足条件满足条件: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作用示意图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作用示意图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几个概念的解释:几个概念的解释:两两个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心重合,键没有个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心重合,键没有极性,这种共价键称为极性,这种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非极性键。两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正负电荷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其中电负性较强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带有部中心不重合
6、,其中电负性较强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带有部分负电荷,电负性较弱的原子一端带有部分正电荷,这种共价键称分负电荷,电负性较弱的原子一端带有部分正电荷,这种共价键称为为极性键极性键。对分子中的正负电荷来说,可以设想它们分别集中于一点,叫做正对分子中的正负电荷来说,可以设想它们分别集中于一点,叫做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或者说叫分子的极(正极和负极),极性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或者说叫分子的极(正极和负极),极性分子的偶极距等于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乘以正电荷中心(或负电分子的偶极距等于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乘以正电荷中心(或负电荷中心)上的电量。荷中心)上的电量。偶极矩是一个矢量,既有数量又有方向
7、。偶极矩是一个矢量,既有数量又有方向。12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当红外光照射时,只有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的当红外光照射时,只有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的偶极矩偶极矩的的变化频率相匹配时,分子的振动才能与红外光变化频率相匹配时,分子的振动才能与红外光发生偶合发生偶合而而增加其振动能,使得振幅加大,即分子由原来增加其振动能,使得振幅加大,即分子由原来的振动的振动基态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跃迁到激发态。l红红外活性外活性振动:振动:凡凡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称为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称为红外红外活性活性振动。振动。l红外非活性红外非活性振动:振动:凡凡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
8、的振动,称为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红外非活性振动。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3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二)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峰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分子的振动能级(量子化):分子的振动能级(量子化):E振振=(V+1/2)h V:振动量子数。振动量子数。:化学键的化学键的 振动频率;振动频率;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任意两个相邻的能级间(任意两个相邻的能级间(V=1V=1,基频,基频)的能量)的能量差为:差为:k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为双原子的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折合质量 =m1m2/(m1+m2)发生振动能级跃迁
9、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子的折合质量和和键的力常数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15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表表 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10-2牛顿牛顿/埃)埃)键键类型类型 C C C=C C C 力常数力常数 15 17 9.5 9.9 4.5 5.6 峰峰位位 4.5 m 6.0 m 7.0 m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
10、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16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解答解答:正己烯中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例题例题:由表中查知由表中查知C=C键的键的k=9.5 9.9,令其为令其为9.6,估估算算C=C键的伸缩振动频率键的伸缩振动频率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2.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指化学键两端的原于沿键轴方向作来回周期运指化学键两端的原于沿键轴方向作来回周期运动,它又可分为对称与非对称伸缩振动。动,它又可分为对称与非对称伸缩振动。变形变形(弯曲)振动(弯曲)振动 变形振动变形振动(也称弯曲振动)
11、指使化学键的键角发生周期(也称弯曲振动)指使化学键的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它又包括剪式振动、平面摇摆、非平面摇摆性变化的振动,它又包括剪式振动、平面摇摆、非平面摇摆以及扭曲振动。以及扭曲振动。两两类基本振动类基本振动形式:形式:简正振动:简正振动:分子分子质心质心保持不变,整体不转动,每个原子都在其平衡保持不变,整体不转动,每个原子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振动,其振动频率都相等位置附近做简谐振动,其振动频率都相等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伸缩振动伸缩振动:原子沿价键原子沿价键方向的方向的来回运动、来回运动、键长改变键角不变;键长改变键角不变;l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sl反反对称
12、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as变变形振动形振动:基团键角改变基团键角改变而键长而键长不变不变l面内摇摆振动:面内摇摆振动:剪式振动剪式振动s平平面摇摆振动面摇摆振动l面外摇摆振动:面外摇摆振动:面外变形振动面外变形振动扭曲振动扭曲振动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3.峰数、峰位与峰强(1)峰数峰数 峰数与分子自由度有关。无瞬间偶极矩变化时,峰数与分子自由度有关。无瞬间偶极矩变化时,无红外吸收。无红外吸收。多原子中基团的振动形式极为复杂,振动形式的总数可如下多原子中基团的振动形式极为复杂,振动形式的总数可如下计算计算21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
13、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问题:问题:每种简谐振动都有特定的振动频率,理论上每种简谐振动都有特定的振动频率,理论上讲,红外光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应等于简正振动数讲,红外光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应等于简正振动数(也即振动自由度),(也即振动自由度),但是,实际光谱中吸收峰数但是,实际光谱中吸收峰数目远小于简正振动数目,为什么?目远小于简正振动数目,为什么?23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某些振动方式为非红外活性,不伴随偶极矩的变化(=0)例如:CO2的vs=1388cm-1,实际光谱中没有该吸收峰。(2)振动方式频率相同,发生简并现象。例如:CO2的面内和面外弯曲,667cm-1(
14、3)仪器分辨率不高,有的吸收峰不在仪器的检测范围内24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倍频倍频峰峰l由基态跃迁到第二、第三等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由基态跃迁到第二、第三等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l它不是基频的整数倍,发生的几率也小微弱峰。它不是基频的整数倍,发生的几率也小微弱峰。组合组合频频峰峰l一种频率的红外光被两个振动吸收;一种频率的红外光被两个振动吸收;l倍频与组合频统称泛频。倍频与组合频统称泛频。25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振动耦合振动耦合l当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会发生振动耦合裂分,使吸当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会发生振动耦合裂分,使吸收频率偏离基频,
15、一个向高频移动、一个向低频移动。收频率偏离基频,一个向高频移动、一个向低频移动。l如当两个甲基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时,其基频如当两个甲基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时,其基频13801380会消失,而在会消失,而在13851385和和13751375附近各出现一个吸收峰附近各出现一个吸收峰:26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Fermi共振共振l当倍频或组合频的吸收峰与某基频吸收峰相近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当倍频或组合频的吸收峰与某基频吸收峰相近时,会发生相互作用,使原来很弱的倍频或组合频吸收峰增强。使原来很弱的倍频或组合频吸收峰增强。l如苯甲酰氯的如苯甲酰氯的C-C
16、lC-Cl伸缩振动在伸缩振动在874874,其倍频在,其倍频在17301730,正好在,正好在C CO O附附近,发生近,发生FermiFermi共振使倍频吸收增强。共振使倍频吸收增强。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2)峰位峰位 化学键的力常数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短波长区);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例例水分子水分子(非对称分子)(非对称分子)第 二 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3)峰强)峰强 瞬间偶极矩
17、变化大,吸收峰强;键两端原子电瞬间偶极矩变化大,吸收峰强;键两端原子电负性相差越大(极性越大),吸收峰越强负性相差越大(极性越大),吸收峰越强强度等级的划分强度等级的划分(为摩尔吸光系数)为摩尔吸光系数)1002010010201 倍频吸收峰倍频吸收峰振动中偶极矩改变的大小振动中偶极矩改变的大小l化学键两端原子的电负性差别越大,吸收峰越强;化学键两端原子的电负性差别越大,吸收峰越强;l分子的对称性越差,吸收峰越强。分子的对称性越差,吸收峰越强。pC=O C=Cp(如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比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如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比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其其他外在因素他外在因素第 三 节 红外吸
18、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一)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与相关峰 在在红外光谱中,某些化学基团虽然处于不同分子中,但它红外光谱中,某些化学基团虽然处于不同分子中,但它们的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吸收强度较大,们的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吸收强度较大,且频率不随分子构型变化而出现较大的改变。这类频率称为且频率不随分子构型变化而出现较大的改变。这类频率称为基基团频率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特征吸收峰。例:例:2800 3000 cm-1 CH3 特征峰特征峰;1600 1850 cm-1 C=O 特征峰特征峰;基团所处化学环境不同,特征峰出现位置
19、变化:基团所处化学环境不同,特征峰出现位置变化:CH2COCH2 1715 cm-1 酮酮CH2COO 1735 cm-1 酯酯CH2CONH 1680 cm-1 酰胺酰胺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一个官能团有数种振动形式,因而有若干个相多数情况下,一个官能团有数种振动形式,因而有若干个相互依存而又相互佐证的吸收谱带,称为互依存而又相互佐证的吸收谱带,称为相关吸收峰相关吸收峰。33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二)红外光谱的分区红外光谱的整个范围可分成红外光谱的整个范围可分成40001300cm-1(官能团区官能团区)与与1300600cm-1(指纹区指纹
20、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1 X-H伸缩振动区(氢键区):伸缩振动区(氢键区):4000-2500 cm-11.官能团官能团区区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7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2 叁键(叁键(C C)伸缩振动区(伸缩振动区(2500 2000 cm-1)在该区域出现的峰较少;在该区域出现的峰较少;(1)RC CH (2100 2140 cm-1)RC CR (2190 2260 cm-1)R=R 时,无红外活性时,无红外活性(2)C N 非共轭非共轭 2240 2260 c
21、m-1 共轭共轭 2220 2230 cm-1 仅含仅含C、H、N时:峰较强、尖锐;时:峰较强、尖锐;有有O原子存在时;原子存在时;O越靠近越靠近C N,峰越弱;峰越弱;化合物吸收峰位置RN=C=NR21552130R=N=N=N21202160C=C=C1950C=C=O2150C=N=N2100O=C=O2349RN=C=O22752250(3)Z=X=Y38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3 双键伸缩振动区(双键伸缩振动区(2000 1500 cm-1)(1)RC=CR 1620 1680 cm-1 强度弱,强度弱,R=R(对称对称)时,时,无红外活性。无红外活性。(2)单核
22、芳香烃单核芳香烃骨架(一苯环)骨架(一苯环)1650-1430cm-1附近附近有有2-4个峰,可用来鉴别有无苯环。个峰,可用来鉴别有无苯环。39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苯)苯衍生物在衍生物在 1650 2000 cm-1出现出现 C-H和和C=C键键的面内变形振动的泛频吸收(强度弱),可用来判断的面内变形振动的泛频吸收(强度弱),可用来判断取代基位置。取代基位置。2000160040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4)C=O(1900 1650 cm-1 ):):碳碳氧双键的特征峰,强度大,峰尖锐氧双键的特征峰,强度大,峰尖锐。含含C=O基的化合物有酮类、醛类、
23、酸类、酯类、酸酐基的化合物有酮类、醛类、酸类、酯类、酸酐等等l 酸酐的酸酐的C=O双吸收峰:双吸收峰:18201750 cm-1,两个羰基振动偶合裂分;两个羰基振动偶合裂分;l羧酸的羧酸的C=O 17001725 cm-1 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l酯酯类类 1725-1750 cm-1l醛醛类类 1720-1740 cm-1C-H:2820cm-1和和2720cm-1l酮酮类类 比醛低比醛低10-15 cm-1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4 X-H的弯曲振动(的弯曲振动(1500 1300 cm-1)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指纹区:指纹区:
24、1300600cm-12.1 单键单键缩振动区缩振动区CC、CN、CO(1300 900 cm-1)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2 芳烃芳烃、烯烃弯曲振动区、烯烃弯曲振动区=CH(900 650 cm-1)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C-H,N-H,O-HN-HC NC=NS-H P-HN-O N-NC-FC-XO-HO-H(氢键)氢键)C=OC-C,C-N,C-O=C-HC-HC CC=C常见基团的红外吸收带常见基团的红外吸收带第 三 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三)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
25、1.1 诱导效应(诱导效应(I效应)效应)由于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由于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电负性电负性,通过静电诱导效应,将引起,通过静电诱导效应,将引起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键的力常数,使键或基团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键的力常数,使键或基团的特征频率发生位移的特征频率发生位移。化合物化合物CF3COOCH3CCl3COOCH3CHCl2CPOCH3CH2ClCOOCH3CHBr2COOCH3CO17801768175517481740吸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使吸收峰向使吸收峰向高频方向高频方向移动移动vC=0C=0=1715cm=1715cm-1-1vC=0C=0=1800cm=18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等奖 仪器分析 全国高校 优秀教师 教学 比赛 仪器 分析 红外 吸收光谱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