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三单元《宇宙》、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三单元《宇宙》、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三单元《宇宙》、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2.1 校园生物大搜索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2、调查校园生物时的步骤:(1)明确调查任务;(2)制订调查方案;(3)走进校园,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的事项:(1)选用合适的工具(小铲和放大镜)。(2)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曾经过往的动物也要调查。(3)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4)可以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
2、不知名的动植物等。(5)要注意自身安全。2.2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二歧分类法: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由拉马克首先提出。应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中的植物进行分类根据茎含木质成分的多少,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多称“草”)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多称“树”)2、生物分布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生物需要的生活环境,同一地点生存的生物种类等重要信息。3、动植物的关系: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有些动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
3、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4、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3 形形色色的植物1、两株植物,一株是由另一株结出的种子或植物器官培育来的,“另一株”称为亲代,“一株”称为后代。2、可以通过实物、照片或标本来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的异同。如对比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3、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4、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比如杂交水稻、无籽西瓜、抗倒伏小麦等。5、遗传学之父
4、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奥秘,这就是孟德尔遗传定律。2.4 多种多样的动物1、动物亲代与后代有相同和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也有遗传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2、根据动物身体中是否有脊柱骨,把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等)(1)鸟类: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如企鹅、鸡)(2)哺乳动物: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哺乳动物包括大象、长颈鹿、马、牛、猪、猫、狗、袋鼠、河马、海豚、鲸、蝙蝠等。人类也属于哺乳动物。(3)鱼类:终生在水
5、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鱼类包括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有一些动物名称里含“鱼”字,但不是鱼类,如如泥鳅、鲨鱼、鲸鱼、鳄鱼、章鱼、墨鱼等都不属于鱼类。(4)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昆虫包括蚂蚁、蚕、蝴蝶、蜜蜂、苍蝇、蚊子、蜻蜓、蟑螂、蟋蟀等。(5)两栖类:卵生,幼体在水中,用鰓呼吸;成体在陆地,用肺呼吸(蛙、蟾蜍、蝾螈、大鲵)(6)爬行类:体表有甲(鳞片),贴地爬行,用肺呼吸,卵生(鳄鱼、壁虎、蛇、龟)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变异现象。2.5 相貌各异的我们1、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2、 耳
6、垂、发际、下颌、双眼皮这些相貌特征在生物学上又被称作性状。3、 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2个性状可以呈现22=4类相貌,3个性状可以呈现222=8类相貌4、 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2.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2、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3、灭绝指某一生物物种不再存在。演化又称进化,指生物在不同
7、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4、化石的作用(1)复原出各种古代生物的样貌。(2)分析古代生物的生活环境。如根据猛犸象化石推测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地区。(3)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4)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研究发现恐龙与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7 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建筑、 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持水源、土壤,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开发、乱砍滥伐、过度捕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8、。3、目前我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海报。4、世界最早的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6、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多样性日。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第三单元宇宙第1课 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2.认识太阳(1)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
9、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 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2)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1)矮行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2)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的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3)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会使流星燃烧发光。(4)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第2课 八颗行星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
10、轨道上运转。2.给八颗行星排序(1)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按直径从大到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3.处理纸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长纸带被平均分为48份。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4.相邻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最大的是火星和木星。5.标记行星时用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00万千米。6.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中,八颗行星的间距相差不大,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非常大。7.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有的行星看上去
11、比其他恒星还要亮,那是由于它们距离地球很近。8.八颗行星中,木星巨大而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看起来小圆盘,周围有四颗最亮的卫星。第3课 日食1.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2.模拟三球运动:乒乓球模拟的是月球,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3.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4.模拟日食(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的多样性 宇宙 物质的变化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三单元宇宙、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 2024 新教 小学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二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88685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