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8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6018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18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代码601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 课程性质与特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光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的一门沟通课 程,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严密、系统完整、逻辑性很强,也是工科学生的一门方 法论课程。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人类进行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都离不开测量,由于测量结果 中存在误差是必然的和普遍的现象,误差的存在使得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赖度大打折 扣,甚至使测量试验结果丧失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任何科学试验和 生产实践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信息,都要经过合理的处理,从而得到对数据所反映的客观事实
2、的合理评价,只有这样,这些数据才具有实际价值。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研究误差 存在的一般规律、分析误差的影响因素和产生原因、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静态 测量数据和动态测量数据的各种常用处理方法。二、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使学员系统地掌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并且能够 灵活进行误差分析、测量结果评价和试验数据处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学员应能正确理解有关测量、误差、精度、显著性检验等基本概 念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理解和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基本定律和公式,如:贝 赛尔公式、随机误差标准差合成公式、随机误差极限差合成公
3、式、最小二乘法原理、正归方 程、回归方程等,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确定测量方案并解决一些简单的误差合成与分配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矩阵代数、检测 理论、工程测试技术、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信号与系统等。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误 差的基本性质与误差处理、误差的合成与分配、测量不确定度、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回归分析、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动态测量误差及其评定等。学好本课程,将为本专 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应建立有关误差、精度的基本概念,
4、了解其内在关系,掌握测量数 据有效数字、数字舍入规则以及数据运算规则,为后续章节的学习与应用奠定概念基础和能 力基础。要求了解研究误差的意义,掌握误差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熟悉误差的来源,了解 误差的分类;掌握精度的有关观念,理解精度的含义,掌握测量数据有效数字、数字舍入规 则以及数据运算规则。(二)课程内容1 .研究误差的意义2 .误差的基本概念(重点)3 .精度4 .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三)考核知识点1 .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真值、修正值的概念及其相互内在 联系,约定真值、引用误差的概念,误差的来源与分类。2 .精度、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的概念及其内在关系和与误差的关
5、系。3 .有效数字的概念、数字舍入规则、数据运算规则。(四)考核要求1 .识记: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真值、修正值的概念,约定 真值、引用误差的概念,精度、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的概念,有效数字的概念。2 .领会: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真值、修正值的概念及其相互内在联系,误差因素分 析,精度、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的内在关系及其与误差的关系。3 .简单应用:数字舍入规则和数据运算规则的应用。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学员通过本章学习,应熟悉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的性质、产生误差的原因及 出现的规律,掌握发现、消除或减小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的主
6、要方法,掌握测量 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的方法,了解三类误差的相互转化。(二)课程内容1 .随机误差(重点)2 .系统误差(重点)3 .粗大误差4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重点)(三)考核知识点1 .测量列的概念;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随机误差的特征、随机误差正态分布的特征 量及其对测量结果的评价;置信度的概念;在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条件下,算术平均 值或均值、加权算术平均值、标准差(方均根误差)、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极限误差 的意义及计算;残余误差的概念及应用;贝塞尔公式及应用;标准差计算的别捷尔斯法、极 差法、最大误差法;权的概念与确定方法;随机误差的其它分布(均匀分布、反正弦分布、 三角
7、分布、/分布、t分布、F分布)及其特征量。2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的特征、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及应用。3 .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判别粗大误差的常用准则、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4 .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四)考核要求1 .识记:测量列的概念;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的概念和性质,算术平均值 或均值、加权算术平均值、标准差或方均根误差、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极限误差、残 余误差、测量列、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的概念、意义。2 .领会:算术平均值、加权算术平均值、标准差、极限误差、残余误差;置信度的概 念;权的概念;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3 .简单应用
8、:残余误差代数和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规则,贝塞尔公式、别 捷尔斯法、极差法、最大误差法,权的应用。4 .综合应用: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处理。第三章误差的合成与分解(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任何测量结果都包含有测量误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需正确理解函数误差、误差合 成、误差分配等基本概念,掌握误差合成与分配的基本方法,能正确地分析和综合误差因素, 正确表述误差的综合影响。学员应掌握误差合成与分配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应用这些 规律和方法合理评价测量结果的精度,正确分析测量方法和仪器装置的精度,拟定合理的测 量方案,确定合理的仪器误差分配,熟悉微小误差及其取舍原则和方法。(二)课程
9、内容1 .函数误差(重点)2 .随机误差的合成(重点)3 .系统误差的合成(重点)4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5 .误差分配(重点)6 .微小误差取舍准则7 .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三)考核知识点1 .函数误差的概念,误差传递系数的概念,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误 差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的概念,相关系数计算。2 .误差合成的概念,随机误差的合成方法,标准差的合成计算,极限误差的合成计算。3 .系统误差的合成方法,已定系统误差的概念及其合成方法,未定系统误差的特征及 其评价,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计算(包括标准差合成、极限误差合成)。4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的方法与计算,按标准差合
10、成和按极限误差合成的计算 公式及其应用。5 .误差分配的概念,误差分配的作用,误差分配的原则和方法,误差分配的应用。6 .微小误差的概念,微小误差的取舍准则及应用。7 .最佳测量方案的概念,确定最佳测量方案的方法及应用。(四)考核要求1 .识记:函数误差的概念,误差传递系数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概念,已定系统误差的 概念,未定系统误差的概念,误差分配的概念,微小误差的概念。2 .领会:函数误差的概念,误差传递系数的概念,误差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误 差分配的作用,误差分配的原则,微小误差的取舍准则,最佳测量方案。3 .简单应用:误差传递系数的计算,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相关系数 计算
11、,随机误差的合成方法(标准差的合成计算,极限误差的合成计算),已定系统误差的 合成方法,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计算,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的方法与计算,误差分配 的应用。4 .综合应用:误差合成的计算和测量结果的评价,确定最佳测量方案的方法。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了解并掌握测量结果质量评价的科学方法。通过学习本章,学员应掌 握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及其与测量结果质量间关系,掌握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测量不 确定度的合成方法,了解测量不确定度的一些应用实例,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加以应用。 (二)课程内容1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重点)3
12、.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重点)4 .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1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质量间的关系,测量不确定度 与误差的关系。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其应用,自由度的概念、确定方法及其应用。3 .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展伸不确定度的概念及其应用,不确定度报告的内容与测量 结果的表示。4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步骤,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四)考核要求1 .识记: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自由度的概念,展伸不确定度的概念。2 .领会: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质量间的关系,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关系。3 .简单应用: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自由度的确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的
13、合成, 不确定度报告的内容与测量结果的表示。4 .综合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第五章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学员应学会使用最小二乘 法解决参数的最可信赖值估计,组合测量的数据处理、用实验法拟定经验公式以及回归分析 等数据处理问题。要求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正规方程、精度估计等基本问题,正确 理解最小二乘法与算术平均值法的关系,能对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得到的测量 数据进行精度估计,正确理解组合测量的概念,并对组合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处理。(二)课程内容1 .最小二乘法原理(重点)2 .正则方程(重点)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018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 理论 数据处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