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HB 001-2023 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HB 001-2023 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 1:ICS 13.020.10CCS Z 06T/CHB 001-2023成都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T/CHB 001-2023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标准Evaluation Criteria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Capability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成都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发 布2023-09-22 发布2023-10-01 实施T/CHB 001-2023目 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原则、总体要求、基本思路 24.1 评价原则 24.2 总体要求 24.3 基本思路 2
2、5 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 25.1 评价流程 25.2 基本条件 35.3 评价要求 35.4 确定评价依据 35.5 评价组织 36 评价指标体系 46.1 能源利用 46.2 碳排放 46.3 技术水平 46.4 资源环境 46.5 运营管理 57 评价结果 5参 考 文 献 10IT/CHB 001-2023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成都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成都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德阳昆仑投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德阳昆仑 天府旌城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3、、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指挥部、四川春航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环协共治生态环境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海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巴蜀大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崎虎、刘伟、谢涛、岳云才、刘建新、王斌、何一、王静、曾好、何媛媛、蒲远婕、耿越、陆泽铭。IIT/CHB 001-2023引 言绿色制造是解决国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是 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本标准聚焦国 家“双碳 ”战略,以现有相关评价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从能源利 用、碳排放、技术水平、资源环境、运营管理
4、等维度提出了评价指标,并对企业低碳发展情 况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着力推动工业企业从源头和全过程强化减排工作,助推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IIIT/CHB 001-2023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标准1 范围本文件提出了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标准体系,规定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等内容,适用于评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3234
5、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6450 环境管理环境信息交流指南和示例(IDT ISO 14063)GB/T28750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B/T32151(所有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GB/T33760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碳强度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2碳排放量碳排放单位在核算边界内生产、生活和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的形式表示。1T/CHB 001-2023GB/T32
6、150-2015,定义 3.73.3能源消费量指一个国家、地区、部门、行业或企业一定时期内消费能源的总量。4 评价原则、总体要求、基本思路4.1 评价原则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a) 科学性。评价过程应综合考虑企业特点和差异性,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能源利用、碳排放、技术水平、资源环境、运营管理情况。b) 审慎性。评价机构应给出谨慎的评价意见。对于基础数据不全、信息不完整的企业,应说明由于条件不具备无法给出评价结论。c) 独立性。评价过程和结果不应受到任何一方的影响,评价机构应根据独立判断给出结果。d) 可追溯性。评价的过程、依据的资料、分析
7、过程、评价结果均应有书面的记录,并得到各方的认可。4.2 总体要求以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为引领,加快工业低碳转型升级,促进低碳改造、低碳制造、低碳创造、 低碳服务和低碳消费融合互动,走高效、清洁、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塑造低碳发展新优势,为国家“双碳 ”战略贡献力量。4.3 基本思路本项团体标准的编制广泛借鉴了环境经济学理论,以工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为思想主线构建工 业企业低碳发展评价框架,将工业企业碳排放情况、低碳技术使用、低碳管理措施、社会责任等相关指标进行结合,防止片面化的评价逻辑。5 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5.1 评价流程2T/CHB 001-202
8、3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分为2个阶段,即材料报送、综合评价。5.2 基本条件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a) 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相关标准要求;b) 生产工艺和装备。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装备;c) 存续时间。企业成立已满三年,合法存续,正常运营;d) 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及生产安全事故。5.3 评价要求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应具备且不限于以下要求:a) 企业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成立时间、员工状况等;b) 企业在评价期内的经营管理信息,如主要产品/服务、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c) 企业在评
9、价期内的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资料;d) 企业在评价期内是否获得环保及其他行政奖励;e) 企业在评价期内是否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f) 其他必要文件资料。5.4 确定评价依据根据政策导向和企业实际情况,按照全面、客观、完整、适用的原则收集并确定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下列方面:a) 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b) 相关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c) 节能、节水、节材、环保、低碳、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标准及规范;d) 所在行业的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准入要求、平均水平、先进水平等数据和资料等。5.5 评价组织评价应组建评价专家组, 由评价专家组负责评价过程的各项事宜,专家组人数不少于5人,并3T/C
10、HB 001-2023确定1位评价专家组组长。评价专家组成员应符合以下条件:a) 应熟悉碳排放、碳交易、碳达峰和碳中和等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b) 应充分了解评估方法与内容,并共同商定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c) 应全面、公正、客观的对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审核;d) 应对企业碳减排起到引导和积极推动的作用。6 评价指标体系本标准评价体系由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分值、评分标准、指标类型组成。(详见附录 A)6.1 能源利用a)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b)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c) 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d) 清洁能源使用率6.2 碳排放a) 碳排放总量b) 碳排放强度c)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d) 碳汇开
11、发6.3 技术水平a)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b) R&D经费投入比重c) 产品碳足迹6.4 资源环境a) 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新鲜水耗4T/CHB 001-2023b) 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质)处置利用率c) 清洁生产审核6.5 运营管理a) 低碳管理制度b) 碳排放统计管理c) 能源管理体系d) 环境管理体系e) 绿色交通出行占比(含新能源私家车)f) 培训与宣传力度7 评价结果评分结果由专家通过“工业企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独立打分获得,最终得分为专家打分 的算术平均数,将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分为 4 个级别:3A 级:100-80(含)分;2A 级:80-60(含)分;A 级:60-4
12、0(含)分;无等级:40 分以下。5T/CHB 001-2023附录 A(资料性)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分值评分标准指标类型1能源利用 (20 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5达到行业先进要求核心指标2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510%,得 5 分;5%,0,5%,得 1 分核心指标3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560%,得 5 分;30%,0,30%,得 2 分; 未回收利用,得 0 分。引导指标4清洁能源使用率595%核心指标5碳排放 (27 分)碳排放总量10较基准年稳步下降趋势核心指标6碳排放强度10较基准年稳步下降趋势核心指标7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2探索或应用引导指标8碳汇开发5碳
13、汇购买或开发抵消年度 碳排放量30%引导指标9技术水平 (18 分)绿色低碳技术应用10应用国家或所在省、市重点推广的绿色低碳技术, 每项得 2 分核心指标10R&D 经费投入比重5参考最新公布的所在省、 市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核心指标11产品碳足迹3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引导指标12资源环境 (15 分)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新鲜水耗5优于行业先进值核心指标13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5较基准年稳步上升核心指标14清洁生产审核5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核心指标15运营管理 (20 分)低碳管理制度3建立管理低碳管理制度引导指标16碳排放统计管理3开展统计核实工作引导指标17能源管理体系3通过能
14、源管理体系认证核心指标18环境管理体系3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核心指标19绿色交通出行占比(含新能源私家车)370%引导指标20培训与宣传力度5建立常态化宣教机制引导指标6T/CHB 001-2023附录 B(规范性)评价指标说明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该指标主要指评价企业综合能耗与企业年度总产量的比例,可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部门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 年版)或国家及所在 省、市相关行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标准,达到先进值要求。未制定相关标准的,应优于行业前 20%水平。计算公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企业综合能耗/年度总产量2.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该指标主要指评价企业
15、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综合能耗总量的比值。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计算公式: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综合能耗总量100%3.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该指标主要指评价企业已回收利用的余热占企业余热资源的比例。计算公式: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已回收利用的余热/余热资源总量100%4.清洁能源使用率该指标主要指清洁能源使用量与企业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折算为标煤计算。清 洁能源包括用作燃烧的天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气、电力和低硫轻柴油等清洁燃油(不包括机动车用燃油)。计算公式:清洁能源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量/终端能源
16、消费总量100%。5.碳排放强度该指标主要指企业年度核算用于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企业年度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计算公式:碳排放强度=年度核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年度工业总产值6.碳汇开发该指标主要指企业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企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计算公式=企业碳汇开发抵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100%7T/CHB 001-20237.绿色低碳技术应用该指标可参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能效之星 ”产品目录、高耗能行业重
17、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 年版)及所在省、市等相关文件。8.R&D 经费投入比重该指标主要指评价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计算公式:R&D 经费投入比重=研发经费投入/主营业务收入100%9.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该指标主要指企业技术人员数量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企业技术人员数量/企业职工总人数100%10.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新鲜水耗该指标主要指评价企业新鲜水消耗总量与企业年度产品产量或年度工业产值的比值, 企业产值采用基准年不变价。新鲜用水量指企业内用水单元或系统取自任何水源被该企业 第一次利用的水量,不包括生活用水。该指标应优于各行业
18、清洁生产标准中二级及以上要求。如无该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应优于本地区用水定额先进值要求。计算公式: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新鲜水耗=新鲜水消耗总量/企业年度产品产量或工业产值11.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该指标主要指评价企业范围内安全处置、综合利用及安全贮存的固体废物量(含危险 废物)之和与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的比例。其中,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根据现行环境统计制度要求, 目前纳入统计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主要包括:SW01 冶炼废渣、SW02 粉煤灰,SW03 炉渣、SW04 煤矸石、SW05 尾矿、SW06 脱硫石膏、SW07 污泥、SW08 放射性废物、SW09 赤
19、泥、SW10 磷石膏和 SW99 其它废物。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工业企业当年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量(含危险废物)/工业企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100%12.绿色交通出行占比(含新能源私家车)该指标主要是指企业职工出行方式中选择绿色交通的人数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比例,绿色交通包括公交车、地铁、 自行车、新能源私家车及步行。计算公式:绿色交通出行占比(含新能源私家车)=企业职工中选择绿色出行的人数/8T/CHB 001-2023企业职工总数100%9T/CHB 001-2023参 考 文 献1. IPCC. Special report : global warming of 1
20、.5 R/OL. 20182020-09-12. https:/www.ipcc.ch/sr15/2. 曹索贝,杨荣美.“双碳 ” 目标下构建甘肃电力行业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 DSR-AHP 模型分析J.陇东学院学报,2022,33(05):34-39.3. 李珂,尹宽. 我国环境经济学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17(11):150-155.4. 温日琨,祁神军.基于社会碳成本理论的不同结构住宅碳排放流评价J.生态经济,2016,32(05) :84-88+105.5.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世界资源研究所.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修订版)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1、2012.6. 世界资源研究所.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价值链 (范围三) 核算与报告标准:对温 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的补充.Corporate value Chain (scope 3)a 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 :supplement to the GHG protocol corporateaccoM. 北京 :中国质检出版社, 2013.7. 商业地产范围 3 汇报指南 (Guide to Scope 3 Reporting in Commercial Real E state),英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运输界设定科学基础减碳目标指南 (Transport Science-based Target Setting Guidance)8. 邵伟,肖伟龙,陈亮.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评价J.环境生态学,2022,4(05):94-98.9. Williams R S. Performance ManagementM.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8.10. Michael Armstrong and Angela Bar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M. London: The Cromwell Press,1998.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