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docx
《八年级语文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月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初中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满分:1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dang)B.娴熟(xian)C.镌刻(juan)D.旌旗飘扬(jTng)引吭高歌(hang)一丝不苟(g6u)*翘首而望(qi。) *沃野平畴(chou)桅杆(wei) *咆哮(pWo) *屏声敛气(bing) *纷纷溃退(kui)澎湃(pai) *歼灭(qian) 刹那(sha)*仲裁(zho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催枯拉朽记忆尤新震撼人心笼罩B.世事苍桑风华正茂色彩斑斓荟萃C.天翻地覆恢宏壮丽婵精竭虑缅怀D.从容不迫眼
2、花瞭乱震耳欲聋由衷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 惟肖。 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风景优美、安全舒适的东湖绿道的开通,成了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 好场所。B. 3月22日上午,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上厕
3、所时发生踩踏事故,造成2名学 生死亡、20余名学生受伤的惨痛教训。C.近期,打造“长江中轴文明景观带”、建设“长江新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D.发生踩踏事件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细思量会发现,该学校的安全管理实在是漏洞百出。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 B.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实是欲界之仙都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B.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C.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
4、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D.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 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7.默写(8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2)晓雾将歇,夕日欲颓,o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 ,鬓云欲渡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4)树树皆秋色,o (王绩野望5 5)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颍黄鹤楼)6 6)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7 7) ,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二、综合性学习(8分)8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题目。4月22日,河南省图书馆2017 “世界读书日”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启动,活
5、动主题为“”,旨在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 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 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潮。当天上午,该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华传统诵读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在诵读现场,孩子 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共同诵读论语等名篇,喜爱阅读的小朋友纷纷上台背诵自己喜爱的 诗篇,家长和老师们还分享了阅读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据了解,即日起至月底,省图书馆还将先后举行杜甫诗集展、馆员荐新书、文津奖获奖图书 展览、图书漂流、读书日书画展等系列展览,以及豫图论坛、传拓技艺展示体验、数字资源趣味 问答、讲座走基层、赠书等系列活动
6、。(1)请你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标题能概括整则新闻的内容。(2分)(2)请你结合这次活动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写出这次活动的主题。要求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2分)9 .名著阅读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 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 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 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 会。(1)语段节选自,文中的A是 (人名)。(2分)(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三、阅读(42分)(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甲)使至塞上
7、单车欲问边, 征蓬出汉塞, 大漠孤烟直, 萧关逢候骑, (乙)属国过居延。 归雁入胡天。 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青海:指青海湖。穿:磨破。楼 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10 .(乙)诗中一、二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2分)11 .(甲)(乙)两诗虽然都是边塞诗,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 析。(4分)(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
8、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 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2 .对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高峰云四时但备沉鳞竟跃入:耸入俱:都竞:争相,争着A.古来共谈共:共同B.
9、五色交辉交:交相C.猿鸟虱鸣舌L:纷乱D.蓬竹柏影也盖:只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大概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怀民亦未寝(2)念无与为乐者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4)思欲就亭止息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15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 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3分)母亲的背影李鹏修母亲节又至,早就想写篇纪念母亲的文章,却如梁实秋先生在想我的母亲一文中所言, 迟迟不敢轻易下笔。想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月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