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考试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考试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考试资料第一章先秦1.(尚书)(单项选择、填空、 名词解释)(尚书)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西 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由伏生口授,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 为(今古尚书),(尧典)为其中的一篇。2.(尚书尧典) (单项选择、填空、 名词解释)(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 志”整理(尚书尧典),这是给诗歌最早下的定义,是说“诗是 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感情等。 诗言志的初始意义就是说诗要表现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抱负。3.(诗经)(单项选 择、填空、名词解释) 成书于春秋时期,编入了周
2、初一春秋中叶共305篇诗歌,按乐调分 为风、雅、颂三局部;使用了赋、比、兴艺术手法;在长期的古代 社会里,诗以讽为主,这是社会生活的必定反映。4.(论语)单项选 择、填空、名词解释) 1)(论语)是用语录体写的最早一部儒家“经典。书中记录孔 子和他周围人物的言论和行动。撰写的不止一人,成书可能在曾参 逝世的公元前436年以后。(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 三种。现存(鲁论)二十篇。(2)孔子经常讲到的“文,是指包含文章在内的文化学术的总称。 他讲的“诗,是指(诗三百),是文学作品。5.“思无邪单项 选择、填空、名词解 释)“思无邪:语出(论语),这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也是孔 子评价
3、文学艺术的标准。“无邪即雅正,即要求文学艺术都要符 合儒家的“仁”、”礼等要求,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标准。6.兴观群怨(单项选 择、填空、名词解释) 兴观群怨:孔子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他说:“诗,可以兴,可 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作品有感染力量,能“感发意志, 这就是兴。读者从文学作品中可以“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 这就是观。群是指“群居相切磋,相互启发,相互砥砺。怨是指 “怨刺上政,以促使政治改善。“磋,相互启发,相互砥砺。怨是指“怨刺上政,以促使政治改善。7 .“有德者必有言 (单项选择)孔子特别强调文和道德的联系,提出“有德者必有言的看法。子 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
4、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 仁。8.(墨子)单项选 择、填空)(1)(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 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们依据笔记整理而成。(2)墨子强调作品的有用价值,认为应该“先质而后文并提出反 对“以文害用的见解。墨子从“尚用、“尚质的观点出发, 提出“非乐的主张。9“言有三表(名 词解释、论述)墨子所讲的文学也是广义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学术文、政文章。墨 子文学思想的要点是尚用与尚质”。为了使文学发挥对政治 的作用,他主张“言有二表。二表”是墨子提出的立舌、著文 的原则和标准,具有肯定的科学性;“三表”分别是“上本之于古 者圣王之事,是指言必有据,以古代圣
5、王言行为准则;“下原察 百姓耳目之实,立言要从实际出发,以百姓的实际体验为依据;“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强调立言著文要考虑 客观上对于政治的实际效果。“三表的标准表达了墨子尚用的文 学观。10 .“非乐说名词 解释、论述)非乐说:这是墨子从“尚用、“尚质的观点出发提出的主张, 他认为总揽者的音乐享受是从剥夺民财民力而来,对人民的生活和 生产是有害的。音乐享乐于国于民都没有任何益处。这是他的小生 产者的观点的反映。11.(荀子)一一“明 道、论“名(单 项选择、填空、名词 解释、简答)(1) “明道是荀子文学观的核心:关于圣人之“言”的理论,反 映在文学上就是“徵圣的主张。(2)荀
6、子论“名,分析非常周密。这本是逻辑思想上一个重要的 命题,荀子的这个论述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与文章的用 词命意有紧密的联系。“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正名而期,质 请而喻,辩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这是荀子对“名的要求, 也是对于文章用词命意的要求12.(荀子)荀子 论“乐(简答) 荀子论“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他的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有 名的(乐论)是论“乐的专文。他认为音乐的产生和人们对于音 乐的需要,是“夫乐者,乐也,人情所必不免的事情;人们内在的 “性术之变,即内在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反映人们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变化的不同音乐,能使人产生“心 悲、“心伤、“心淫
7、、“心庄”等不同的心理反响。他还进 步指出,因为音乐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所以从中可以看到时 代的面貌13.(荀子)荀子论“言(简答) 荀子论“言:特别强调道,这是一种文以明道的主张。道的实际 内容,就是所谓道义。他认为一切言论,但凡符合道的、宣扬道的, 就是好的;但凡离开道的、违反道的,就是坏的;由于对道有不同 的态度,所以可分成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 “言”和政治有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言对政治起不同的作用第二章两汉14 .(毛诗序)“六 义单项选择、填(1) “六义”语出(毛诗序),是对诗歌的类别与表现手法的概括。风、雅、颂是诗的种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风,风化、空、
8、名词解释、简答)挖苦。赋,指铺叙直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 喻双重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用以赞神 的歌舞。“六义说是对(诗经)创作经验的总结。“六义成为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根本诗体和诗法。15.(毛诗序)内容单 项选择、填空、名词 解释、简答)(1)(毛诗序)主要内容:(毛诗序)吸取了传诗经生们的意见, 阐说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可以看 作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首先,它进一步说明了诗歌的言志抒情 的特征和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其次,(毛诗序)指出了 诗歌音乐和时代政治的紧密关系,说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品, 政治情况往往在音
9、乐和诗的内容里反映出来。其三,在诗歌的分类 与表现手法方面,(毛诗序)提出了 “六义说。(2)(毛诗序)提倡文学为总揽阶级政治效劳的言论是“经夫妇,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说明诗歌的社会作用。(3)(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 天下而正夫妇也。第二个“风的含义是教化。16.“发乎情止乎礼 义名词解释)“发乎情止乎礼义。语出(毛诗序),这是儒家诗论对诗歌创作 与批判提出的要求。“发乎情指出了诗歌吟咏情性的特点,肯定 了 “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止乎礼义”又强调情志的抒发必 须符合儒家礼教的道德标准,给情志以限制。以礼义克制感情,具
10、 有极大的封建保守性,它表达了封建总揽者对诗歌创作的最根本的 思想要求及教育思想。17.司马迁(史记太 史公自序)填空、名词解释)(1) “发愤著书”:司马迁提出的著名的文论命题。发愤著书说主 要包含“著书泄愤”和“著书言道”两方面内容。“泄愤是著书 的动力,“言道是著书的目的。司马迁认为“著书泄愤强调文 学创作的作用,主要是干预现实、批判现实。“发愤著书的目的 是言道,要言圣贤之道,这与我国古代重视“文”与”道的关系 是一脉相承的。(2)(报任安书)“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这是司 马迁作(史记)的动机。18.王充(论衡超奇
11、) 主要内容 (单项选择、简答) (论衡超奇)的主要内容是对作家的品评。在王充以前,虽然有 人对具体个别作家进行过评价,像司马迁的(史记屈原传)等等, 然而,像这样关于作者的通论,(论衡超奇)实开先河,因而可 认为是文章批判中“作家论的滥觞。19.王充(论衡超奇) 品评作者标准单项 选择、简答王充在(论衡超奇)中通过对鸿儒的赞扬,提出了品评作者的标 准:品评作者的高低不能以读书多少作标准应看他是否:能 用“;作者的修养,不能光从外在的“文下功夫,而更需要从内在的“实作努力;反对崇古非今的倾向,提出以时代作区分,以 “优者为高,明者为上。20.王逸(楚辞章句 序)(单项选择、填 空)(楚辞章句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中国古代 文论 选读 复习 考试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