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易错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交融与隋唐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docx
《历史-易错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交融与隋唐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易错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交融与隋唐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易错点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点011九品中正制实施过程中也曾重视人才【名师点拨】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在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但由于魏 晋时中正官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者几乎全部是门阀 世族,故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德才标准 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 “上 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一点一题】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 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 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A
2、.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 品、状三个方面,反映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在程序上是较正式的,说明曹魏时 期的九品中正制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合理性,C项正确;材料中“中正的评价必 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说明荐官的正式性,而非随意性,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 以家世作为考核的标准,无法促进社会阶级流动,也没有摒除门第间的差别,排 除B、D项。故选C项。易错点021辩证看待三省六部制对皇权的加强与限制【名师点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的体现。三省 长官执
3、宰相之职,职责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但是三省机构 的设置使得决策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皇权。【一点一题】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三省,皇帝颁布 政令,需要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B.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详解】三省六部制下,皇帝颁布政令,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说 明相权对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作用,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三省分工明确, 排除A;材料表明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无法体现削弱了相权,排除C;
4、皇帝颁布 政令需要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并非强调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的 扩大,排除D。易错点03科举制初期(隋唐)世家弟子仍具有入仕优势【名师点拨】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封建官吏 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 科举制虽向社会各阶层开放,但由于当时门阀世族(中国东汉后期至隋唐前期 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仍具有较大影响力, 因此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一点一题】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显赫家族的有 56人,占76. 7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 2%。这反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易错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交融与隋唐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 历史 易错点 02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交融 隋唐 备战 2023 年高 考试 易错题 全国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91263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