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12汽车电子控制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912汽车电子控制技术.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代号:04912I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工科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是一门专业课。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动 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上使用的电器及电 子产品不断增加,在汽车上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课程的设立正是 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设立的。学生通过整车电器系统的学习,了解车上电器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在 此基础上,熟悉电器系统,从而能够独立分析解决电器问题,进一步提出电 器系统设计中的缺陷并加以改进。本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需要学生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
2、生了解整车电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2、掌握电器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4、熟悉分析解决实车运行产生的故障问题。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汽车构造、电工学、模拟与数字电路技术、 传感测试技术等课程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汽车试验学、汽车维修与检测等课程打 下基础,并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H、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整车电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汽车电器系统的特点,现代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方向。二、课程内容1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2 .汽车电器系统分类3 .汽车电器系统特点4 .汽车电子发展方向及
3、趋势三、考核知识点2电喇叭工作原理三、考核知识点(一)仪表、照明及信号的相关概念1 .电磁式电流表2 .动磁式电流表3 .闪光继电器(二)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构造1 .仪表系统组成(1)电流表(2)机油压力表(3)水温表(4)油量表 (5)车速里程 表(6)发动机转速表2 .照明系统组成(1)照明灯(2)信号灯3 .信号系统组成(1)指示信号灯(2)危险报警灯4 .电喇叭(三)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工作原理分析1 .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1)双金属片电源补偿(2)串联温度变化不明显的电阻补偿2 .前照灯工作过程(1)远光实现方法(2)近光防眩目(3)光线传导均匀3 .闪光器工作过程(1)电热式闪
4、光器工作(2)电容式闪光器工作(3)晶体管式闪光器工 作4 .报警指示系统工作过程(1)传感器获得需报警指示信号(2)灯光及其它方式指示5 .电喇叭工作过程(1)电喇叭功率控制(2)电喇叭调整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电磁式电流表2 .动磁式电流表3 .闪光继电器4 .车速里程表5 .燃油表6 .水温表(二)领会1 .仪表系统组成2 .照明系统组成3 .信号系统组成4 .电喇叭5 .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6 .前照灯工作过程7 .闪光器工作过程8 .报警指示系统工作过程9 .电喇叭工作过程(三)简单应用1 .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过程分析2 .前照灯工作过程分析3 .闪光器工作过程分析4 .报警
5、指示系统工作过程分析(四)综合应用前照灯调整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过程分析,前照灯工作过程分析,闪 光器工作过程分析,报警指示系统工作过程分析2 .本章难点主要是前照灯调整方法。第六章附属设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电动刮水器及其控制电路,喷水器及其控制电路,电动门窗及中控 门锁控制,汽车音响等电路原理。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电动刮水器与清洗器1电动刮水器分类及工作原理2清洗器工作原理第二节电动摇窗机1电动摇窗机的工作原理2电动摇窗机的控制过程第三节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1中央门锁的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2防盗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第四节汽车音响1汽车音响特点及发展趋势2汽车音响
6、组成与原理三、考核知识点(一)附属设备的相关概念1 .电动刮水器2 .防盗系统3 .功率放大器(二)附属设备的系统构造1 .电动刮水器与清洗器系统组成(1)电动机(2)四杆机构(3)喷水电机2 .电动风窗玻璃系统组成(1)升降器(2)电子控制电路3 .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组成(1)传感器信号采集(2)控制器4 .汽车音响组成(三)附属设备系统工作原理分析1 .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1)控正极自复位(2)控负极自复位2 .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转换原理3 .防盗系统工作过程4 .汽车音响特点及发展(1)汽车音响使用环境 (2)汽车音响新技术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电动刮水器2 .防盗系
7、统3 .功率放大器(二)领会1 .电动刮水器与清洗器系统组成2 .电动风窗玻璃系统组成3 .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组成4 .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5 .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转换原理6 .防盗系统工作过程7 .汽车音响特点及发展(三)简单应用1 .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2 .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转换原理3 .防盗系统工作过程分析无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 转换原理,防盗系统工作过程分析。2 .本章难点主要是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第七章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电气线路组成,掌握汽车电气线路分析方法,线束设计规
8、则。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分析1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2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3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第二节汽车电器系统的导线和线束1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导线特点2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线束第三节汽车总线路图应用实例三、考核知识点(一)汽车电器设备的线路分析相关概念1 .单线制2 .线束原理图3 .线束图(二)汽车电器设备的线路分析1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1)低压(2)直流(3)负极搭铁(4)单线制2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1)电气线路图(2)线路原理图(3)线束外形图3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1)主要电气总成线路图(2)主要电气总成线路分析4 .导线及线束(1)导
9、线特点描述 (2)线束特点描述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单线制2 .线束原理图3 .线束图(二)领会1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2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3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4 .导线及线束(三)简单应用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四)综合应用无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汽车电器 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导线及线束。2 .本章难点主要是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分析。第八章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发动机控制分类。掌握发动机控制原理,发动机电控工况控制 的基本思想以及相关控制策略的实现,发动机电控参数的采集等
10、。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1.分类2不同方式的控制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1.空气及燃油供给系统2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三节发动机怠速控制1.怠速控制系统组成2怠速控制系统机构及控制第四节发动机排放控制1.排放控制分类2排放控制工作原理第五节燃油喷射系统实例第六节气体燃料发动机及其电子控制1.气体燃料性质2不同燃料发动机特性第七节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自诊断与安全保障1.自诊断系统工作原理2自诊断系统显示与保障第八节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试验三、考核知识点(一)发动机控制相关概念1 .电控燃油喷射2 .电控点火装置3 .爆燃(二)发动机控制的系统构造1.电控汽油喷射
11、系统组成(1)传感器(2)输入输出接口(3)微控制器单元(4)执行机构(三)发动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1)喷油压力控制(2)进气控制(3)喷油提前角控制(4)喷油量控 制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电控燃油喷射2 .电控点火装置3 .爆燃(二)领会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2 .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组成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自诊断与安全保障4 .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试验5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6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7 .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8 .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原理分析(三)简单应用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2
1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3 .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四)综合应用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2 .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组成,发动机 常见故障的自诊断与安全保障,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试验,电控汽油喷射 系统原理分析,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 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原理分析。2 .本章难点主要是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原理分析。第九章汽车自动变速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分类。掌握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原理,机械机构的 组成以及使用维修等。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自
13、动变速器的分类2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二节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系统1.行星齿轮变速原理2行星齿轮执行机构3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第三节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2液压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元件3自动换挡规律第四节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系统1.电子控制系统组成2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元件第五节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故障自诊断与试验1 .自动变速器的使用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自诊断与试验三、考核知识点(一)自动变速器相关概念1 .自动变速器2 .行星齿轮(二)自动变速器系统构造1 .自动变速器系统组成(1)传感器参数测量(2)换挡执行机构(3)换档控制单元2 .行星齿轮系统组成(1)执行机构
14、(2)传动机构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1)液压油供给(2)油压调节4 .电子控制系统组成(1)传感器参数测量(2)电机换挡执行机构(3)换档控制单元(三)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1 .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2 .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1)变速原理分析(2)速度传动分析(3)自由转动3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4 .电子控制系统分析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自动变速器2 .行星齿轮3 .电磁阀(二)领会1 .自动变速器系统组成2 .行星齿轮系统组成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4 .电子控制系统组成5 .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6 .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7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8 .电子控
15、制系统分析(三)简单应用1 .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2 .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3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4 .电子控制系统分析(四)综合应用1 .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2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电子控制系统分析,自动变速器系统故障诊断2 .本章难点主要是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第十章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分类,掌握电动助力转向电子控制原理,机构组 成以及使用维修等。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2电
16、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三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与运动特性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性分析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1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原理2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3电动助力转向控制逻辑第五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例第六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台架试验三、考核知识点(一)电动助力转向相关概念2 .转向灵敏性3 .回正不考核。四、考核要求不考核。第二章汽车供电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蓄电池的构造与原理,蓄电池工作原理。掌握蓄电池的作用,蓄电 池的工作特性,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蓄电池的充电及充 电设备。了解交流发电机构造,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掌握交流
17、发电机特性,电 压调节器结构,交流发电机充电系过压保护原理,能分析交流发电机充电系 故障原因。了解新型车辆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 .蓄电池的组成结构2 .蓄电池充/放电工作过程3 .蓄电池型号定义方法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特性及使用与维护1 .蓄电池充/放电工作特性分析2 .蓄电池容量计算3 .蓄电池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第三节新型蓄电池1 .钠硫电池工作原理2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3 .其它新型电池工作原理第四节交流发电机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1 .交流发电机构造及组成2 .交流发电机的型号定义3 .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4 .交流发电机特性分析第五节交流发电机的调节
18、器1 .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作用2 .调节器的调节原理与调节方法3 .阻尼控制(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构造1 .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1)传感器参数测量(2)转向系统执行机构(3)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缺 占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1)电动机(2)离合器(3)传感器参数测量(4)信号变换接口(5) 电控单元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转向灵敏性2 .回正3 .阻尼控制(二)领会1 .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三)简单应用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四)综合应用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19、2 .本章难点主要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第十一章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行驶安全性理论依据。掌握电控制动系统,安全气囊,防撞控 制等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LABS组成及工作原理3 . ASR组成及工作原理4 .制动力分配与差速锁的电子控制简介第二节 汽车电子制动系统1 .电子制动系统工作原理2 .电子制动系统功能及特点第三节汽车防/避撞控制系统第四节安全气囊和安全带1 .安全气囊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 .智能安全带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五节汽车行驶记录系统简介三、考核知识点(一)行驶安全性相关概念1. ABS2. ASR3. 安全气囊
20、(二)行驶安全性系统构造1. ABS组成(1)传感器参数测量(2)制动系统执行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2. ASR组成(1)发动机控制单元(2)电控单元3安全气囊及安全带系统组成(1)传感器参数测量(2)执行机构(3)电控单元(三)行驶安全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1. ABS特性分析(1)制动阻力(2)滑动摩擦系数(3)滚动摩擦系数(4)滑移率(5) 附着系数2. ASR特性分析(1)发动机控制(2)驱动轮控制3安全气囊及安全带特性分析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ABS2. ASR3. 安全气囊(二)领会1. ABS组成2. ASR组成3. 安全气囊及安全带系统组成 (三)简单应用1. ABS工作原理
21、2. ASR工作原理3. 安全气囊及安全带工作原理(四)综合应用1.行驶安全性系统控制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ABS工作原理,ASR工作原理,安全气囊及安全带工作原 理。2 .本章难点主要是行驶安全性系统控制分析。第十二章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舒适控制理论依据。掌握电控悬架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汽车电控悬架系统1.电控悬架系统作用与分类2电控悬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节汽车环境控制系统1.智能空调系统2车内噪声系统3车内灯光系统三、考核知识点不考核四、考核要求不考核第十三章汽车局域网络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局域网络分类。掌握局域网络系统构成及网
22、络协议。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控制器局域网1.控制器局域网构成 2CAN控制器与收/发器第三节CAN协议1. CAN的分层结构2不同总线协议的兼容性问题第四节CAN控制器局域网设计基础1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2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第五节CAN总线在汽车电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三、考核知识点不考核四、考核要求不考核第十四章汽车新型电子控制系统介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新型电子控制系统分类及组成。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车载导航系统第二节整车综合控制系统 第三节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 第四节 汽车电子伺服操纵 第五节数字化革命三、考核知识点不考核四、考核要求不考核m 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一)关于各章“
23、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大纲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 定义、表达式、公式、原则、重要结论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 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达、选择和判断。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大纲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 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简单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规定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 般应用问题,如简单的计算、绘图和分析、论证等。综合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 复杂的应用问题,如计算、绘图和分析、论证等。(二)关于学
24、习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付百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麻友良,丁卫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 (一)自学方法的指导1 .仔细阅读自学考试大纲。自学考试大纲是考生学习汽车学的依据,因 此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通读大纲,从而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总要求。自 学一遍后,再仔细阅读大纲中各章有关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的内容,以便 做到有的放矢,紧紧扣住基本要求进行自学。2 .本课程各章之间内容具有关联性,且各章的内容系统性很强,必须按 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3 .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本科段偏重于电学分析的专业课,没有 电工学和汽车构造方面知识基础
25、的考生,应首先补上这方面的基础知识。4 .本课程理论性强,实践环节多,自学时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和 各种方法的比较,不要陷入数学推导中。要加深对各种定义和公式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5 .为加深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在复习的基础上要尽可 能多做习题。(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6 .应熟知自学考试大纲中对课程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各章的考核要求。7 .应掌握考核要求中的能力层次,并给予正确的指导。8 .助学辅导时,应以指定教材为基础,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不宜增删 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9 .助学辅导时,应注意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考生认真阅读教材, 深刻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方法
26、,避免陷人公式推导中。10 助学辅导时,要突出重点,通过举例说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11 本课程5学分,相当于全日制高等学校课内90学时;建议分配如下:课程内容自学时间(90小时)1绪论22汽车供电系统83起动机84点火系统85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86附属设备87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68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89汽车自动变速器610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611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612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613汽车局域网络技术414汽车新型电子控制系统介绍6(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2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13 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以下的知识细目,都 是
27、考试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 盖密度。14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 20 % ,领会占20%,简单应用占40 %,综合应用占20%。15 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 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 : 3:3:2 o16 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大体为6 : 4 o17 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圆珠笔、铅笔、小刀、橡皮、尺子、三角板、 计算器。18 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画图说明题等五种。附录:题型举例例1填空题一般汽车电源包
28、括、,其中主要电源为,辅助电源为 o例2名词解释极化例3简答题简述电磁振动电压调节器的调压过程。例4问答题脉冲快速充电电流分哪些阶段?指出各阶段的作用。例5画图说明画复合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复合继电器的工作过程。3 .调节器的分类与型号定义方法4 .电子调节器工作过程分析5 .调节器信号电压取样方式第六节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检修1 .交流发电机检修方法2 .调节器的检修方法第七节交流发电机充电系统的使用与故障诊断1 .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正确使用2 .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其诊断第八节42V及14V/42V双电压汽车电气系统简介1 .双交流发电机系统2 .单42V交流发电机系统3 .蓄电池组
29、与DC/DC变换器计程车载电气系统第九节42V集成式ISA/ISG装置简介三、考核知识点(一)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的相关概念1 .蓄电池2 .蓄电池容量3 .调节器4 .极化(二)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构造1 .蓄电池组成结构(1)极板(2)隔板(3)加液孔盖(4)壳体(5)联条(6)凸筋2 .蓄电池型号3 .交流发电机组成结构(1)转子(2)定子(3)端盖(4)整流器(5)碳刷4 .调节器组成结构(1)触点(2)线圈(3)衔铁(4)功率管(5)稳压管(三)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工作原理分析1 .蓄电池作用(1)起动供电(2)辅助供电(3)大电容滤波2 .蓄电池工作特性(1
30、)充电特性(2)放电特性(3)快速充电3 .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工作原理分析(1)交流发电机空载分析(2)交流发电机负载分析(3)交流发电机外特性分析 (4)调节器工作原理分析(四)新型电池1 .碱性电池2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3 .锌-空气电池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构造 (二)领会2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3 .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三)简单应用1 .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2 .蓄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3 .对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定压输出分析4 .交流发电机特性图分析5 .脉冲快速充电原理分析(四)综合应用1 .对车用蓄电池快速充电方法进行实践2 .对交流
31、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整流输出功率进行计算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蓄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对交流发电 机及其调节器定压输出分析,脉冲快速充电原理分析。2 .本章难点主要是脉冲快速充电原理分析。第三章起动机、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掌握串激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起动机基 本参数的确定,直接操纵强制啮合起动机,电磁操纵强制啮合起动机,减速 起动机以及起动机的典型故障诊断。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直流电动机结构2起动机传动机构3电磁控制机构4起动机工作特性第二节起动机基本参数的选择1.起动功率选择2起动电源容量确定第三节典型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
32、起动机分类2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3减速起动机第四节 起动机常见故障和诊断以及试验与调整1.起动机常见故障和诊断2起动机的试验与调整三、考核知识点(一)起动机的相关概念1.起动机2 .串激直流电动机3 .单向离合器4 .起动继电器5 .起动传动比(二)起动机构造1 .直流电动机组成结构(1)转子(2)定子(3)碳刷(4)壳体(5)换向器(6)端盖2 .传动机构(1)单向离合器(2)拨叉3 .电磁开关结构(三)起动机工作原理分析1 .串激直流电动机适合起动(1)串激直流电动机低速工作特性(2)串激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3) 串激直流电动机转矩特性(4)串激直流电动机转速特性2 .起动成功过程(1
33、)起动继电器工作原理(2)吸拉及保位线圈工作原理(3)直流电动 机大电流工作(4)起动过程中点火系统工作过程3 .起动退出过程(1)吸拉及保位线圈磁场变换(2)电磁开关释放过程(3)复合继电器 工作原理4 .起动不力分析(1)起动机不转分析(2)起动机空转分析(3)起动机电磁开关特性分析 (4)起动机试验分析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起动机的概念2 .串激直流电动机3 .起动传动比(二)领会L起动机的工作原理。4 .起动机正常起动后防止超速的工作原理(1)电气保护措施分析 (2)机械单向离合器保护分析(三)简单应用1 .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2 .电气起动过程分析3 .起动机正常起动后防止超速分
34、析4 .串激直流电动机特性图分析(四)综合应用1.起动机正常起动过程分析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起动机的工作原理,起动机的工作过程,起动机正常起动后 防止超速的工作原理,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电气起动过程分析,起动机正常起动后防止超速分析,串激直流电动机特性图分析,起动传动比选择 分析。2 .本章难点主要是串激直流电动机特性图分析,起动传动比选择分析。第四章点火系统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点火系的要求。掌握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的 工作特性,传统点火系的构造,传统点火系的使用与故障诊断,电子点火系 及微机控制点火。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传统点火系统1组成及工作原理2影响点火高压因素分析
35、3点火部件构造第二节普通电子点火系统1.普通电子点火系统分类2无触点电子点火第三节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组成2微机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3微机控制点火控制方法4微机控制点火控制实例第四节微机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1.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2无分电器单独点火方式第五节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测1.点火正时调整2故障检查三、考核知识点(一)点火系统的相关概念1 .分电器2 .点火线圈3 .电子点火4 .热型火花塞(二)点火系统构造1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结构(1)电源(2)点火锁(3)断电器(4)分电器(5)阻尼线(6)火花 塞2 .电子点火系统机构(1)传感器(2)触点(3)分电器(4)阻尼线
36、(5)火花塞3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机构(1)传感器(2)输入/输出接口(3)微控制器(4)点火器(5)分电 器(6)火花塞(三)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分析1 .对点火系统要求(1)总要求(2)对点火高压要求(3)点火高压适应发动机工况2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1)触点闭合储能过程(2)触点分开移能过程(3)高压点火过程(4) 点火提前角机构补偿3 .电子点火过程(1)传感器获得点火信号(2)模拟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3)无触点 电子点火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析(1)传感器获得点火信号 (2)输入接口对信号转换 (3)微机处理器优化点火时刻(4)微机控制点火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分电器2 .点火
37、线圈3 .电子点火4 .热型火花塞(二)领会1传统点火系统组成结构5 .电子点火系统机构6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机构7 .对点火系统要求8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6.电子点火过程7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析(三)简单应用1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分析2电子点火过程分析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析4高压产生特性图分析(四)综合应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组成及点火时刻优化分析五、重点内容1 .本章重点为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电子点火过程,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分析,高压产生特性图分析。2 .本章难点主要是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组成及点火时刻优化分析。第五章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照明与信号系统分类。掌握前照灯和标识灯,转向信号灯、闪光器, 信号灯监控电路。了解仪表及显示系统分类。掌握仪表系统,指示灯系统,显示系统。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仪表系统1仪表组成及要求2车用主要仪表工作原理第二节照明系统1照明系统总成分类2主要照明系统工作原理第三节指示灯系统1指示灯系统总成分类2主要指示灯系统工作原理第四节电喇叭1电喇叭结构组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