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
《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分层训练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卷(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19年度,曾庆存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实至名归。“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 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 1961年,26岁的曾庆存留学回国时写下这首自 励诗。59年过去了,不负初心,他在数值天气预报、地球流体力学、卫星大气红外遥感、气 候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他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的奠基人之一。数值天气预报诞生之初,准确率并不高,亟须在原始 方程研究方面取得突
2、破。1956年,在留苏期间,曾庆存毅然选择了应用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 预报的课题。这可是一道时人不大敢问津的世界难题。然而,曾庆存从小就有一股子不服输的 劲头,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好好“啃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1961年,曾庆存首创出“半 隐式差分法”数值预报,使天气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 60%以上。自此,数值预报成为 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曾庆存的学术清单上,国家需求永远排在第一位。1952年,17岁的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 理系。当时,学校提出让一部分学生改学气象专业,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一是因为当时中国急 需气象科学人才;二是因为幼时家贫,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受天气和气候影响有
3、深切感 受。他曾回忆说:“1954年的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冻死了。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肯定能 减不少损失。我从小在田里长大,挨过饿,深有体会J1970年,作为科学指导,他暂时放下此前的研究,开始从事当时在国际上兴起、中国尚是空 白的气象卫星和大气遥感相关研究工作。曾庆存说:“当时做卫星没有经验可参考,资料也很少。 但因为是国家需要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它搞出来!”历尽千辛万苦,曾庆存带领团队最终 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等问题,其中的一些理论,直到现在都在中国和世界气象 卫星遥感与资料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摘编自吴月辉曾庆存问天,让风云可测,人民日报2020年1月11日)阅读下面
4、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少即通百家,善言老、庄。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日圣童也 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太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 而听视聪瞭。欲官之,不受。显庆中,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 赐良马,假阳公主邑司以居之。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其道 如何? ”答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 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霜雪,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 来,流为荣卫产,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
5、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失则 蒸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竭则燃槁,发乎面,动乎形。天地亦然。 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照邻曰:“人事奈何? “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如临深渊,如履薄 冰,小之谓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复问养生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生必先知自慎也。 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不啬,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 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
6、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 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 戒于近者不侮于远。”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节选自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注 荣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B.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C.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日/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D.周洛州总管独孤
7、信见其少/异之/曰八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答案C解析 原文标点: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 居太白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子博士,古代国子学的学官名。主要职掌教授国子学学生的学业,有的还担当政治咨询 及参与祭典的顾问。B.太宗,和“文帝”“高宗” 一样是帝王的庙号。开国皇帝常为“太祖”,第二代多为“太 宗”,这里是指唐太宗。C.推步,推算天象历法,也指推命。古人谓日月五星转运于天,及其对人的影响,犹如人之 行步,可推算而知。D.牲牢,古代特指祭祀用的牲畜。根据祭祀者和受祭者的不同
8、,以及所用牺牲的搭配不同, 分为“太牢”和“少牢”。答案B解析“文帝”是谥号,不是庙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年轻时就精通诸子百家,擅长谈论老子、庄周的学说,被洛州总管 称赞为“圣童”。B.孙思邈学问渊博高超。他擅长阴阳、推步、医药,有自己独到的行医之道,孟诜、卢照邻 等都尊他为师。C.孙思邈不图功名利禄。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唐太宗想封他做官,后又请他做谏议大夫, 他都不接受。D.孙思邈思想天人贯通。他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无论行医治病还是行事养生, 都要顺应天理。答案C解析请孙思邈做谏议大夫的是唐高宗,不是唐太宗。13.把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称疾还山,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译文:(2) “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译文:答案(1)(孙思邈)称病请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赐给他骏马,送给他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让他 居住。(得分点:第一句补出主语“孙思邈”,第二句补出主语“唐高宗”,“假”“居之”) (2) “不做因私利而违背礼义的事情,不做因不合乎礼义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这就叫 做行为端正。(得分点:“为”“回”“义”“方之谓”)14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孙思邈所说的“养生之要”。(3分)答:答案 谨慎支配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对待大道、自然、万物、他人和自己有 敬
10、畏之心;有忧患意识和戒备之心。【参考译文】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年少时就精通百家学说,擅长谈论老子、庄周。北周洛州总管独孤 信见他很年轻,感到很惊讶,说:“这是一位神童啊,只是他本领太大在我这小小州衙难得施 展呀! ”孙思邈长大之后,隐居在太白山。当时,隋文帝辅助国政,以国子博士的职务征召孙 思邈入朝,孙思邈没有接受任命。唐太宗初年,征召孙思邈到京城,孙思邈虽然年纪大了,可 听力视力都很好。太宗想封他做官,他没有接受。显庆年间,唐高宗再次召见他,任命他为谏 议大夫,他坚决推辞。上元元年,(孙思邈)称病请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赐给他骏马,送给他 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让他居住。孙思邈在阴阳、推步、医药
11、等方面无不精通,孟诜、卢照邻按照孝敬老师的方式礼待他。 卢照邻问孙思邈说:“高明的医生治愈疾病,他的医道是怎样的? ”孙思邈回答说:“我听说 会谈自然规律的人,一定是用人情事理作为依据;会谈人情事理的人,也一定是以自然法则为 根本。天有四季和五行,寒暑交替,阴阳之气和洽就形成雨,激奋就形成风,凝滞就结成霜雪, 舒展就成为虹霓,这是老天的日常规律。人的四肢五脏,一醒一睡,吐故纳新,不断运行,阴 阳之气流动就形成气血,彰显在外就成为神色,抒发出来就成为声音,这是人的日常规律。在 外表现为形貌,在内表现为精气,天和人都是一样的。一旦失去规则就会气血升腾而出现热症, 气血阻隔而出现寒症,气血郁结而成为
12、瘤赘,气血溃陷而成为痈疽,气血狂热就会气喘疲累, 气血滞羯就会形容枯槁,或在面容上表现出来,或在形体上流露出来。天和地也是这样。高明 的医生用药物导治,以针硬救治;圣人用高尚的德行加以疏导,再用恰当的人力加以辅助。所 以身体上有可治愈的疾病,自然中有可解救的灾难。”卢照邻说:“人事如何处理? ”孙思邈说:“胆量要大,心思要细密,智谋要周全,行为 要端正。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样,如同在薄冰上行走一般,这就叫做心思细密。健壮威 武的武士,是公侯的盾牌与城墙,这就叫做胆量大。不做因私利而违背礼义的事情,不做 因不合乎礼义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这就叫做行为端正。看到合适的机会就行动,不 必等到最后,这
13、就叫做智谋周全。”卢照邻又问养生的要诀,孙思邈回答说:“天有满盈和虚亏,人有艰难曲折和危险,如不 能谨慎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就不能调节好自己。所以养生一定要先知道谨慎地支配自己。而谨 慎又以敬畏为根本,所以读书人无所敬畏就会缺少仁义,农民无所敬畏就会毁堕农耕,工匠无 所敬畏就会无视规矩,商人无所敬畏就不能增加财货,子孙无所敬畏就会忘记孝悌,长辈无所 敬畏就会废弃慈爱,大臣无所敬畏就不能建立功勋,君主无所敬畏就不能治理乱世。因此,至 上是敬畏大道,其次是敬畏上天,其次是敬畏外物,其次是敬畏他人,其次是敬畏自身。对自 身担忧的人就不会为他人所束缚,对自己敬畏的人就不会为他人所钳制,在小处谨慎的人就不
14、 会在大处畏惧,对眼前的事警戒的人对未来的事就不会轻慢。”永淳初年,孙思邈去世,享年一百多岁,留下遗嘱要求家属从简治丧,墓穴中不要藏放陪 葬品,祭祀时也不要用牲畜祭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捣衣诗梁柳辉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注】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湘夫人“袅袅兮 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地。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
15、的情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玉 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 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 伤的叫声烘托出思妇的惆怅。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 衣,表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了关切思念之情。答案D解析 “表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错。“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 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
16、,应 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 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浓情蜜意进一步表现了出来。 16.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 析颔联的精妙。(6分)答:答案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到丈夫所在的陇首 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虔诚地盼望湘夫人的到来,颔联化用此典故, 含蓄而生动地写出了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对仗(或对偶)。内容上,上句写南方
17、的女子思念丈夫,下句写北方边塞的丈夫迟迟不归。词 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点的名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 意象;“下”与“飞”则皆为动词,两词使画面具有动态美。音韵上,上下两句平仄相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选用“木叶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怀 人的主题。(答出三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2)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合谋攻郑的理由是“,(3)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 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答案
18、】(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吴楚东南诉 乾坤日夜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 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 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 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
19、,用现代超高清数 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 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 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 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 o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 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 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案】(1)天
20、翻地覆(2)遥不可及(3)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4)尽收眼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 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 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天翻地覆”;“天翻地覆”, 形容变化巨大。第二处,结合“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 由此可以想到“遥不可及”;“遥不可及”,非常遥远而不可到达,意指非常遥远、难以得到 的东西。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 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
21、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 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等词语;“身临其境”,亲自到了 那个地方。第四处,结合“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 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可知,此处是说借助虚拟技术让妇好墓葬全部收入眼底,由此可 以想到“尽收眼底”;“尽收眼底”,指可以把景物全部看在眼里。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 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解析】本
22、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举办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 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第二处,“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不合逻辑,改为“将古代绘画艺术 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20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表特殊含义。B.表突出强调。C.表特殊含义。D.表特殊含义。故选B。
23、(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 不过,槐花o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 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 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o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 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 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 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测试 第三 单元 能力 提升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分层 训练 AB 统编 必修 下册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9317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