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脑脊髓液检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临床检验基础脑脊髓液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脑脊髓液检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脑脊髓液检查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70%来自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和 超滤所形成的液体,30%由大脑和脊髓细胞间隙所产生。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 (平均150ml) o脑脊液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缓冲、减轻或消除外力对脑组织和脊髓的损伤。调节颅 内压。供给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调节神经系统碱贮量,维持脑脊液pH在7. 317. 34o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第一节标本采集与处理本节考点:(1)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标本采集与处理(-)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脑脊液检验需要进行腰椎穿
2、刺采集标本,必要时行小脑延髓池和脑室穿刺。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 有关,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d、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d、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疱 疹性脑膜炎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d穿刺采集标本。由于脑脊液标本采集有一定的创伤性, 因此,临床应用中必须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见表12-1。表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禁忌证有脑膜刺激征者颅内高压者(易诱发脑疝)可疑颅内出血者、脑膜白血病和肿瘤颅内转移者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者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者脱髓鞘疾病者穿刺局部有化脓性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推管内给
3、药治疗、麻醉和椎管造影者(二)标本采集与处理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nd。第 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理学和细胞学检验。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 检,并于lh内检验完毕。因标本放置过久,可造成细胞破坏、葡萄糖等物质分解、细菌溶解等,影响检验 结果。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若混入血液应注明,进行细胞计数时应做校正。第二节理学检查本节考点:(1)颜色(2)透明度(3)凝固性(4)比密(-)颜色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黑色、绿色等描述。正常脑脊液无色 透明,新生儿胆红素较多
4、可呈黄色。当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损伤、肿瘤或梗阻时,破坏了血-脑脊液屏障, 使脑脊液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其颜色发生变化。脑脊液的颜色变化及其常见的原因见表1-12-2;脑脊液 新鲜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见表脑脊液呈黄色称为黄变症,其原因及临床意义见表1-12-4。表1-12-14常见脑或脑膜疾病的脑脊液检验结果疾病外观凝固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细胞增多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浑浊凝块f tIII1显著,多核细胞化脓菌结核性脑膜炎浑浊薄膜f1I I中性,淋巴结核菌病毒性脑膜炎透明或微浑无t正常正常淋巴细胞无隐球菌性脑膜炎透明或微浑可有f t11淋巴细胞隐球菌流行性乙脑透明或微浑无f正常或t正常中性,淋巴无脑
5、出血血性可有f tt正常红细胞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性可有t tf正常红细胞无脑肿瘤透明无t正常正常淋巴细胞无脑脓肿透明或微浑有t正常正常淋巴细胞有或无神经梅毒透明无正常正常t淋巴细胞无表1-12-15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疾病灵敏 度特异性)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高高病毒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症、中枢神经系统梅毒、感 染性多神经根炎高中脑膜恶性疾病中高颅内出血、病毒性脑炎、硬膜下血肿中中表1-12-16脑脊液检查项目分类常规检查项目特定检查项目脑脊液压力病原体培养(细菌、梅毒、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细胞总数测定染色(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细胞分类真菌和细菌抗原检测
6、PCR (结核菌、病毒检测)血浆葡萄糖比值测定细胞学检查蛋白质测定蛋白质电泳、性病研究室(VDRL)、梅毒检查、D二聚体表2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CSF检查结果(表1-12-14)疾病外观凝固蛋白葡萄糖氯化物细胞增高细菌化脑浑浊凝块t t1I显著,多核细胞化脓菌结脑浑浊薄膜tI I1中性、淋巴结核菌病毒透明或微混无t正常正常淋巴无隐球菌透明或微混可有t t正常或t正常淋巴隐球菌神经梅毒透明无正常正常t淋巴细胞无肿瘤透明无t正常正常淋巴无习题5:正常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约为血糖的A. 20%-30% (约 25%)B. 30%-40% (约 35%)C. 50%-80% (约 60%)D. 10%-
7、80% (约 45%)E. 80%-100% (约 90%)一答疑编号 500731120201正确答案C第十三章浆膜腔积液检验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内有少量的起润滑作用的液体。病理情 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将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 液和渗出液。漏出液与渗出液产生机制和原因见表l-13-lo表1-13-1漏出液与渗透液产生机制和原因积液发生机制常见原因漏出液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晚期肝硬化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血浆清蛋白浓度明显减低的各种疾病淋巴回流受阻丝虫病、肿瘤压迫等所致的淋巴回流障碍
8、钠水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病综合症渗出液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性介质结核性、细菌性感染血管活性物质增高、癌细胞浸润转移性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外伤、化学物质刺激等血液、胆汁、胰液和胃液等刺激,外伤第一节 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本节考点:(1)标本采集与保存(2)理学检查(3)化学检查(4)免疫学检查(5)显微镜检验(6)病原生物学检查(7)质量控制(8)临床应用(一)标本采集与保存积液标本分别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和心包腔穿刺术采集。胸腔穿刺适应证为:原因不明的积 液或伴有积液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腹腔穿刺的适应证为:新发生的腹腔积液。 已有腹腔积液且有突
9、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心包腔穿刺的适应 证为:原因不明的大量心包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 养留取1ml,结核杆菌检查留取10位。由于积液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和自溶等,所以留取 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宜采用 EDTA-Naz抗凝,化学检查宜采用肝素抗凝。另外,还要留取1份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于检查积液的凝固性。(二)理学检查1 ,量:正常浆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病理情况下液
10、体增多,其量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2 .颜色: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分别以淡黄色、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等描述。一般渗出液颜 色随病情而改变,漏出液颜色较浅。正常浆膜腔液为淡黄色。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 义(表 1-13-2) o表1-13-2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颜色临床意义红色见于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等白色见于化脓性感染、真性乳糜积液、假性乳糜积液。有恶臭气味脓性积液多为厌氧菌感染所致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棕色阿米巴脓肿溃进入胸腔或腹腔黄色或淡黄 色可见于各种原因的黄疸黑色曲霉菌感染草黄色多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
11、液3 .透明度:正常浆膜腔液清晰透明。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菌、细胞而呈不同程度的浑浊,乳糜液因含 有大量脂肪呈浑浊外观。漏出液因其所含细胞、蛋白质少,且无细菌而呈清晰透明外观。4 .凝块:正常浆膜腔液无凝块。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渗出液由于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 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凝血活酶,可自行凝固。5 .比密:比密常采用比密计法和折射仪法测定,其高低与其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漏出液比密常小于 1.015,而渗出液比密常大于1.018。(三)化学检查1 .酸碱度测定酸碱度测定标本采集于肝素化的真空注射器内,并隔绝外界空气,及时送检。pH减低对化脓性积液、 恶性肿瘤性积液的诊断、预后判断
12、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漏出液pH大于7. 4,渗出液pH偏低。2 .蛋白质(1)检测原理1)粘蛋白定性检验: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粘蛋白增加。粘蛋白定性试验又称Rivalta 试验,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 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2)蛋白质定量检验: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定量,采用与血清蛋白质相同的双缩胭法测定。积液蛋白电 泳可对积液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2)参考值:Rivalta试验: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蛋白质定量:漏出液V25g/L,渗出液 30g/Lo(3)方法学评价:Rivalta试验是一种简易过筛试验,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但只
13、能测定粘蛋 白。积液蛋白质定量可测定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的含量。蛋白电泳可对蛋白组分进行分 析,故蛋白质定量和蛋白电泳有助于积液性质的判断。(4)质量控制1)血性浆膜腔积液应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蛋白质定性或定量试验。2)进行Rivalta试验时,量筒中的蒸储水加入冰乙酸后应充分混匀。加入标本后,应在黑色背景下观 察结果,如浑浊不明显、中途消失为阴性。3)若标本中球蛋白含量过高如肝硬化腹水,Rivalta试验可呈假阳性。可用下述方法进行鉴别:将标 本滴入未加冰乙酸的蒸储水中,可出现白色雾状沉淀(球蛋白不溶于水)。4)人工配制含粘蛋白的溶液做阳性对照,按漏出液成分配制基础液并加入不同量的
14、粘蛋白。(5)临床意义:积液中蛋白质的变化对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以及寻找积液的原因有重要意义。3 .葡萄糖(1)检测原理:测定方法同血清葡萄糖定量方法,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2)参考值:3.65. 5mmol / L。漏出液:较血糖稍减低。渗出液V3.33mmol / L。(3)临床意义1)判断积液的性质:葡萄糖减低主要见于:化脓性积液,其次是结核性积液。类风湿性积液、恶 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恶性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减低,提示肿瘤有广泛转移、 浸润,预后不良。心包积液中葡萄糖减低见于细菌性、结核性、风湿性或恶性积液等。2)鉴别腹水的性质:结核性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
15、比值为0.25-0.93;而肝硬化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比 值为 1.003. 68o4 .脂类(1)检测原理: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采用酶法测定,脂蛋白电泳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积液中胆固醇、 三酰甘油、脂蛋白电泳对真性乳糜性积液与假性乳糜性积液的鉴别有重要价值。(2)参考值:胆固醇:1.6mmol/L,三酰甘油:0. 56mmol / Lo(3)临床意义:腹腔积液中胆固醇大于L6mmol/L时,多为恶性积液。而胆固醇小于1.6mmol / L多 为肝硬化性积液。胆固醇增高的积液中还可见到胆固醇结晶。5 .酶学(1)乳酸脱氢酶(LD)1)参考值;漏出液LD:接近血清。渗出液LD200U/L,积液LD
16、/血清LD比值大于06。2)临床意义:LD活性增高见于化脓性积液、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等。化脓性积液LD活性增高最 明显,且LI)增高程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其次为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LD略为增高。如果积液LD/ 血清LI)比值大于1.0,则为恶性积液,这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分泌大量LD,致使积液LD活性增高。(2)溶菌酶(Lys)1)参考值:05mg/L。2)临床意义:Lys活性增高见于感染性积液。恶性积液与血清Lys比值小于L0; 94%的结核性积液的 Lys含量大于30mg/L,且积液与血清Lys比值大于1. 0,明显高于恶性积液、结缔组织病性积液。(3)腺甘脱氨酶:目前采用化学法检测腺首
17、脱氨酶(ADA)。1)参考值:45U/Lo2)临床意义:鉴别结核性和恶性积液:ADA活性增高主要见于结核性、风湿性积液,而恶性积液、 狼疮性积液次之,漏出液最低。结核性积液ADA活性可高于100U/L,其对结核性积液诊断的阳性率可达 99%o观察疗效:当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时,其ADA活性随之减低。因此,ADA活性可作为抗结核治疗 时疗效观察的指标。浆膜腔积液检验除了检测LD、Lys、ADA外,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淀粉酶(AMY)、碱性磷 酸酶(ALP)、B-葡萄糖甘酸酶(B-G)、透明质酸酶(HA),这些酶活性的检测对积液的性质的诊断具 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表1-13-3)。表1-
18、13-3浆膜腔积液其他酶学检测及其增高的临床意义酶学指标临床意义ACE结核性胸水显著增高 O30U/L),恶性胸水低于血清水平AMY胰源性腹腔积液显著增高、消化道穿孔所致腹腔积液或者食管穿孔所致胸腔积液也增高ALP恶性浆膜腔积液、小肠狭窄或穿孔所致腹腔积液明显增高,非肿瘤性积液低于血清水平3-G结核性积液B-G显著增高HA胸膜间皮瘤HA增高(四)免疫学检查1 .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和恶性积液CRP含量明显增高。因此,CRP对诊断感染性、恶性积液及 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有重要价值。漏出液CRP10mg / L,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80% 左右。2 .肿瘤标志物(1)癌胚抗原:癌胚抗原(C
19、EA)常采用ELISA.放射免疫或化学发光法检测。恶性积液CEA明显增高。 动态检测CEA,并与血清CEA相对照,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可达80%。当积液中CEA20ug/L,积液 CEA /血清CEA比值1. 0时,应高度怀疑为恶性积液,且CEA对腺癌所致的积液诊断价值最高。(2)甲胎蛋白(AFP):常用ELISA、放射免疫或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血清AFP对原发性肝癌和胚胎 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大。积液中AFP含量与血清浓度呈正相关,当腹腔积液AFP25ug/L时,对诊断原 发性肝癌所致的腹水有重要价值。(五)显微镜检验1.细胞计数(1)检测原理1)显微镜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清晰或微浑的浆膜
20、腔积液标本,可直接计数细胞总数和有核细胞数 量。稀释计数法:浑浊的浆膜腔积液标本,需用生理盐水或白细胞稀释液稀释后再做细胞总数计数或有 核细胞计数,结果需乘以稀释倍数。2)仪器法:血细胞分析仪适用于血性积液的检测,其他积液可采用流式原理的尿液沉渣分析仪检测。 (2)方法学评价:1)显微镜计数法:常用的简便方法,但受主观因素影响,结果准确性较差。2)仪器法:可进行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简便、快速,可自动化。但病理性标本,细胞形态改变及细 胞碎片可影响仪器计数结果。(3)质量控制;1)细胞计数应在标本采集后lh内及时完成,标本放置过久细胞可破坏,影响计数结果。2)标本中有凝块将影响细胞计数。因此,细
21、胞计数前应混匀标本,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3)应计数10个大方格的细胞,细胞总数和有核细胞计数时应包括间皮细胞。(4)参考值:红细胞:无。白细胞:漏出液500X106/L。(5)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对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意义不大,因为1 000ml积液中加1滴血液即可 使积液呈红色,如穿刺损伤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对诊断积液的性质有一定的帮助。浆膜腔积液 细胞数增高的临床意义见表13-4。表1-13-4浆膜腔积液细胞数增高的临床意义细胞数量(X106/D临床意义红细胞100000创伤、穿刺损伤、恶性肿瘤、肺栓塞,以恶性肿瘤最常见淋巴 细胞200结核性、肿瘤性积液中性粒细 胞1000化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检验 基础 脊髓 检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