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docx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上)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 1: 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 合勘查的设计编写;综合勘查精度要求;综合勘查技术要求;环境水文 地质及工程地质评价;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及预测;报告编军、成果 验收和提交等要求。1.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以及国家重点项目,国土综合开发重点地区 的1: 5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工作。其他比例尺水 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也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GBJ2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ZB/T 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 50 000)DZ 44城镇及工矿供水
2、水文地质勘察规范5勘查区类型及精度要求5.1 勘查区类型的划分:a.平原区;b.丘陵陵山区:包括部分平原和山间盆地;c.滨海地区:包括沿海岛屿、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 的山前台地;d.岩溶地区;e.黄土地区;f.冻土地区。5.2 勘查区复杂程度分区;5.2.1 简单地区含水层结构简单,空间分布比较稳定,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清楚,不存在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现代地质作用不发育。5.2.2 中等地区岩相变化明显,含水层层次多,具有一定的规律,地下水化学类型 多样,不存在突出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有新构造活动踪迹,现 代地质作用不太强烈。5.2.3 复杂地区含水层结构复杂,且空间分布不稳
3、定,地下水形成、水动力、水化 学规律均较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活动断裂较为明显,现代地质作 用广泛发育,已建工程常发生较为严重的变形。53各类勘查区应勘查的主要地质问题,可参照表1执行。表1各类勘查区应勘查的主要地质问题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平1 .第四系厚度、岩 性变化,并确定地 质时代、成因类型 及其岩相变化规 律;2 .地貌的成因形1.查明不同地层的 透水性、富水性及 其变化规律,并进 行含水层(组)划 分;2.获得主要含 水层(组)的水文地1.对30米深度范围 内土体进行工程地 质类型划分,分层 分段给出各土层的 物理力学性质指 标,评价地基稳定1.对于因人类 工程、经济活
4、 动所产生的环 境地质问题, 如地下水污 染、地面沉降态类型和形态组 合类型及微地貌 形态特征、分布、 组成物质、形成时 代;侧重调查阶地 形态特征、结构与 类型,水文网的发 育变迁,古河床, 牛瓶湖埋藏谷的 分布与埋藏情况; 3.新构造运动性 质与特征,根据地 震活动性地形变 特征,地貌差异及 水热活动等判定 活动构造质参数;3 .查明各含水层 (组)水理性质、水 力联系及水化学变 化规律;4 .查明局部和区域 性隔水层的分布、 埋深和厚度变化规 律;5 .咸水体空间分布 范围及咸水体与淡 水体的接触关系;6 .基本掌握地下水 动态变化规律;7 .查明地下水的补 给、径流、排泄条 件和地下水
5、系统;性;2 .要特别重视对软 弱粘性土、粉质土 胀缩性土、淤泥质 土、易液化饱和土 等特殊性质土体调 查其空间分布及变 化规律,评价对不 同结构类型的建筑 物地基适宜性;3 .注意天然斜坡或 人工边坡可能对建 筑物的影响,评价 其稳定性;4 .在分析地震活动 及地震地质资料基 础上,对区域地壳 稳定性作出评价等应进行专门 调查,初步查 明其分布、规 模、程度,分 析其主控因 素,作出初步 评价预测;2 .调查地方病 的发生及分布 范围,提出防 病措施;3 .对天然水质 不良区进行划 分原区续表1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丘陵山区1 .查明不同地层 的岩性组合与变 化规律;2 .判定测区
6、所属 构造体系类型及 所在构造部位和 各类构造的形态 特征、产状、性质 规模、分布、及其 组合关系;3 .着重调查不整 合面沉积间断面, 玄武岩孔洞发育 层,围岩接触带、 红层、岩溶层等的 特征与分布;1 .查明不同地层岩 性的透水性,富水 性及变化规律;划 分含水层(组、带) 和地下水类型;2 .找出各类构造对 地下水埋藏、运移 与富集的控制程 度、区域储水构造、 断裂带和裂隙密集 带的导水性,含水 性和富水地段;3 .详细调查风化带 的蓄水条件,层间 水的埋藏条件与补 给来源以及岩体岩 脉在围岩接触带的1 .查明不同地层岩 性组工程地质特 性,特别要着重查 明软弱夹层、含膏 盐地层的成分、
7、工 程地质性质、厚度 与分布;2 .调查各类岩体结 构面型及其主要特 征;3 .根据岩体工程地 质特性、物理力学 指标和岩体结构类 型,进行岩体工程 地质类型划分;4 .查明崩塌、滑坡泥 石流等外动力地质1.着重调查由 于人类工程经 济活动引起的 环境地质问 题,(地下水污 染、水土流失 崩塌、滑坡、 泥石流、塌陷、 诱发地震等), 查明分布、发 展程度或规 模,产生条件、 原因对其发展 趋势作出预测 和评价;2 .调查地方病 分布范围、病4 ,着重调查各类 岩层和各类构造 的不同部位裂隙 发育程度与特征, 以及断裂破碎带 的充填胶结情况;5 .不同岩层,不同 地貌形态风化壳 的发育特征与风
8、化带的划分;6 .查明新构造运 动的分布与特征, 根据地震活动性、 地貌差异、水热活 动等迹象,判定活 动构造储水条件;4 ,中新生代红层广 泛分布区应着重调 查岩溶层的分布与 富水性,地下水在 垂向上水化学分带 和咸淡水界面及其 水化学异常,注意 是否有盐卤水分 布;5 .注意山区河谷平 原及山间盆地内第 四系潜水及承压水 的调查,查明主要 含水层(组)的分布 水量、水质、埋藏 条件及动态变化。 基本查明地表水和 地下水之间的关系现象的分布、规模、 发育程度与稳定状 况,分析其形成诱 发的主控制因素; 5 .在分析地震活动 及地层地质资料的 基础上,对区域地 壳稳定性作出评价因,并提出防 治
9、措施;3 .对天然水质 不良区进行划 分续表1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1 .查明碳酸盐类 地层的岩性、厚度 及夹层;2 .查明可溶岩与 非可溶岩界线及 分布范围;3 .着重调查不同L棵露岩溶地区要 查明地下河的分布 和其它各种岩溶水 点的水位、流量动 态变化,圈定地下 河补给和分水岭位 置,选择有代表的1.对各类碳酸盐岩 层及其夹层,研究 其单层厚度、风化 程度、岩溶发育情 况,构造破碎程度 对岩石力学性质的 影响,并对基础和1.着重调查重 要矿山大型隧 道等地下工程 产生变形层 位、高程构造 条件与岩溶水 活动的作用;ULj 石构造单元内岩溶 发育的差异性; 4.查明各种岩溶岩溶水点
10、进行连通 试验,确定岩溶水 在各通道之间与地边坡稳定性作出评 价。如在有利构造 条件下,分布稳定2.调查地下河 洪水可能对建 筑物的影响和溶地貌形态特征与 规模,研究岩溶发 育规律与地层岩表水之间相互转化 条件和补给关系; 2.覆盖型地区要查厚度较大的页岩夹 层对防渗效果也应 进行研究;淹没范围;3.对水库渗漏 条件作出评地性及地质构造的 关系明主地下通道位置 及埋藏情况或岩溶 发育带,圈定出富2.着重调查由于水 动力条件的变化所 引起的外动力地质价;4.岩溶矿区应 研究供排水结区水地段,对水质水 量作出评价,还应 了解覆盖层中含水 层与下伏岩溶含水 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水力联系及岩溶地 下水的
11、承压状态; 3.埋藏型地区应查 明各岩溶含水层的 埋深、厚度及水量 水质;分析补给与 排泄方式和范围, 圈定隐伏储水构造现象,如塌陷、地 裂、滑坡、岩崩等 的发育程度、规模 及其发展趋势;3 .调查由于矿山开 采、地下水开发所 引起的岩溶地质灾 害;4 .在分析地震活动 及地震地质资料的 基础上,对区域地 壳稳定性作出评价合的可能性;5 .对岩溶地下 水污染进行评 价;6 .对天然水质 不良区进行划 分滨 海地 区1 .调查滨海地区 的海岸地貌,第四 纪地质以及新构 造运动;2 .三角洲的形成 与变迁,海成阶地 特征,海岸线性 质;3 .河流冲积层和 海相沉积层的空 间分布位置;4 .沼泽、洼
12、地的形 成与分布;5 .确定高潮和低 潮时期的潮汐界 线及影响范围1.查明咸淡水分界 面以及淡水含水层 或透镜体的分布范 围,埋藏、补给、 径流、排泄条件, 水质水量及动态变 化规律等;2.地下水、河水、海 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和补给排泄关系; 3.在岛屿和海岸带 地区应调查海水入 侵范围。潮汐对地 下水的影响,查明 地下淡水富集带1 .各类岩石的节理 裂隙发育程度,风 化程度及风化厚 度;2 .滑坡、崩塌、泥石 流、地面沉降、岩 溶塌陷等分布、规 模、程度等;3 .查明淤泥、流沙层 及沼泽的分布与工 程地质特征;4 .确定各类岩土体 的力学强度及土体 舶边坡稳定性;5 .在分析地震活动 及地震
13、地质资料的 基础上,对区域地 壳稳定性作出评价L海水倒灌对 水质的影响; 2.地下水污染 情况和原因; 3.地方病的分 布、病因及防 治措施; 4.地下水过量 开采与区域降 落漏斗形成发 展,地面沉降 与塌陷问题的 影响及预防措 施;5.对天然水质 不良区进行评 价续表1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黄1.对黄土、黄土状 土及其第四纪沉1.分析地貌、地质结 构的基础上,进行1.从研究黄土区的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L注意地方病 的分布范围与积物划分成因类地下水类型的划入手,着重调查研地区分型,确定地层层序 和地质时代;2 ,划分地貌形态 类型(黄土丘陵、 黄土嫄河谷平原 一丘间谷盆区)并 按黄土下
14、伏岩层 种类划分地质结 构型;3 .应查明黄土下 伏不同时代不同 成因类型的第四 纪沉积物及前第 四纪基岩的分布, 分析基底构造轮 廓分;2 .黄土丘陵区,着重 调查支沟沟头掌形 地的汇水范围与储 水条件及下伏基岩 是否分布可供开采 的含水层;3 .黄土嫄区着重调 查上层滞水的分布 下伏第四系含水层 的埋藏条件与富水 性,并了解补给排 泄条件;4 .河谷平原重点调 查潜水承压水富水 性的变化及富水地 段分布;5 .调查咸水形成与 淡水透镜体的分布究黄土的湿陷性和 水土流失问题;2 .综合考虑与湿陷 性有关的各种指标 并与黄土形成的地 貌条件密切结合, 对一个地区的湿陷 性进行综合评价;3 .调
15、查研究水土流 失的发生发展的地 质环境,侵蚀类型 强度,并进行水土 流失分区;4 .注意调查谷坡滑 坡分布、规模,并 对边坡稳定性进行 评价;5 .在分析地震活动 及地震地质资料的 基础上,对区域地 壳稳定性作出评价冻 地区L查明多年冻上 的分布规律、特征 及成因,注意调查 多年片状冻土、岛 状冻土的分布规 律及上部活动层 的厚度;2 .注意调查河、湖 融区及构造融区 的形成与分布;3 .注意调查冻融 产生的各种物理 地质现象的形成、 分布1 .查明各含水层 (组)的水文地质特 征、冻土层上水层 间水及层下水的分 布和埋藏条件及其 之间的水力联系和 补迳排条件及水量 水质的变化;2 .注意调查
16、由冻土 层下水或其他承压 水出露所形成的泉 (包括矿泉与热矿 泉水)的分布及控 制因素等1 .多年冻土的季节 融化和季节冻结层 的厚度,确定冻土 的上限深度;2 .根据冻土成分、岩 性、含水量等进行 冻土工程地质分 类;3 .注意调查由于地 表水、地下水的融 冻作用对岩石或土 层边坡稳定性。的 影响;4 .调查各种冻土作 用及现象的分布, 根据物理力学性质 评价稳定性地质、水文地 质环境的关 系,探讨致病 水的水化学标 志;2 ,注意研究地 裂缝等环境工 程地质问题的 形成、分布与 发展趋势1.对地方病的 分布、病因进 行调查评价, 提出防治措施5.4各类勘查区需完成的基本工作量,应按表2执行
17、。表2 1 : 50 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每百平方公里基本工作量项 目 地 区地 区 类 型总观测 点数 个观测路线 间距m抽水 试验(占 水文 地质 点)%原位测试个水质 简分 析 个水质 全分 析 (占水样 的)%状样个 原土人勘探钻孔数 及进尺数 个/m平 原 区复 杂 地 区80-110800-100020-254-620-3030-3530-6010-20/1 000-2000中 等 地 区60-801000-150015-203-515-2025-3020-408-15/1 000-1 500简 单 地 区40-601500-200010-151-310-15
18、20-2515-305-10/800-1200滨 海 地 区复 杂 地 区80-110800-100020-254-620-3030-3530-6010-20/1 000-1200中 等 地 区60-801000-150015-203-515-2025-3020-408-15/800-1 000简单地区40-601500-200010-151-310-1520-2515-305-10/600-800黄 土 地 区复 杂 地 区80-110800-100020-253-520-3015-2030-4015-20/1 000-120060-801000-150015-202-415-2015-20
19、20-3010-15/800-1等 地 K00040-601500-200010-151-310-1515-2015-208-10/600-800丘 陵 地 区复 杂 地 区90-130500-80030-4015-2010-15/800-1200中 等 地 区60-90800-100020-3015-208-12/600-1 000简单地区40-601000-150010-2015-206-8/400-1 000U-I 石 溶 地 区复 杂 地 区90-130500-80030-4015-2010-15/1 000-1 600中 等 地 区60-90800-100020-3015-208-1
20、2/800-1400简 单 地 区40-601000-150015-2015-206-10/600-1 000冻 土 地 区复 杂 地 区50-801000-150010-1515-2010-15/800-1 000中 等 地 区35-501500-20008-1015-208-10/600-800简单地区25-352000-25005-815-205-8/400-600a.本着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原则,所规定的工作量指标应包括符合质量要求已 有的各项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再补充设计部署各项工作;b.勘探孔包括水文地质钻孔、工程地质钻孔,两者所占比例可根据勘查区 内的具体要求与研究程度差异确定;c.
21、勘查区进行了遥感图象解译的,并取得预期地质效果者,野外测绘工作 量,可按规定指标减少30% - 50% ;d.总观测点数应包括地质地貌点10% ,水文地质点40% ,工程地质点 30% ,环境地质点20%左右,根据工作区情况灵活掌握;e. 1:10万综合勘查可按表2工作量减少60%进行。6综合勘查技术要求6.1 遥感解译6.1.1 1: 50000综合勘查应充分应用遥感图象进行地质、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环境地质解译。遥感图象一般应用航空象片与卫星象片为主,有条件时可 进行红外扫描或多光谱摄影。6.1.2 遥感解译的基本要求a.进行象片质量鉴定,搜集不同地质体的光谱特征资料,建立地质、水文 地
22、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b.以不同时间的大比例尺航空象片为主,结合应用不同波段卫星象片进行解译;C.除运用最基本的常规目视解译方法外,有条件时,可采用假彩色合成, 假彩色密度分割,影象边缘增强,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突出有效信息,以提高 遥感解译效果;d.应结合地面地质、物探资料进行解译。6.1.3 遥感图象主要应解译的地质问题a.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构造)与地貌基本轮廓;b.断裂及隐伏断裂、隐伏构造的位置及其富水的可能性;c.外动力地质现象(滑坡、坍塌、泥石流、坡面冲刷、河流侵蚀、风蚀与风 成堆积、冰川冻土、岩溶塌陷、地裂缝等)的分布;d.泉点、泉群、泉域、地下水溢出带出露位
23、置、地表水体以及河流、水田、 沼泽地、盐碱地的分布;e.古河道及浅层淡水的分布范围与可能富水地段;f.各类地层岩性的分布范围;g .地表水体污染情况,工业与生活废物堆放场地的分布。6.1.4 遥感解译按室内初步解译、建立野外解译标志、室内详细解译、野外 验证的程序进行。在编制设计书前应完成室内初步解译,编制设计使用。后三个 程序的工作与野外测绘同时进行。遥感解译要与野外测绘紧密结合,不断丰富不同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解译标 志,提高测绘效果。6.1.5 遥感图象的解译应提交航片镶嵌图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地貌及外动力地质现象解译图和说明书等解译成果。6.2 野外测绘ZB D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 地质 综合 勘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