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医案19例.docx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医案19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医案19例.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医案19 例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本文提供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医案19例,以供大家参详。四诊:10月10日。脉象渐转缓滑,向之弦劲有力者已去八九;神志渐清,呵欠亦稀,言语渐 能有序,头痛亦减。舌底绛,苔中心转白,上罩灰腻,满布不松;咳嗽痰黏,暧气不舒,口角 尚有流涎。高年卒中,真阴真阳亏损,风火痰湿交困,因果相循,病非一端。现证阳气不展,痰湿难化。宜于补益肾气之中,参与芳淡宣通之品,为阳光烛照之助。处方:上川黄连1.8g肉桂心1.8g朱远志10g沉香屑5g化橘红6g姜半夏 10g石菖蒲8g茯苓神各18g肉茯蓉9g甘杞子18g酸枣仁18g炒白术9g
2、药 后诸症继续减轻,至10月14日后停药。五诊:10月21日。神志清晰,目视灵活,语音较清,诚属佳兆。但近日来复起潮热,心烦少寐,头目昏眩,呵欠又频,小便涩数,腰酸 足肿。脉象又见浮数不敛,舌苔淡灰而腻,仍是少阴见证,而肾中真阳偏衰,阳 不潜藏,水气泛溢。治再平补阴阳,潜纳浮阳。处方:肉桂心1.8g花龙骨24g磁石30g净远志6g制首乌15g真锁阳18g甘 杞子18g茯苓18g炒白术9g六诊:10月23日。潮热已退;舌中心又转光剥,四边尚留浊腻;精气耗乏,不能上布。前方去桂心、琐阳、白术,加霍斛9g、龟版30g。七诊:10月25日。虚热已退,脉浮滑已敛;小便较畅,次数亦减;足肿渐退,但舌苔又转
3、光 剥滑嫩,腻苔全退,仍是少阴阴气未立。拟复脉合阿胶鸡子黄汤,冀阴阳环抱、成水火既济之局。处方:鲜霍斛9g麦门冬9g干地黄15g龟版30g炙甘草5g阿胶珠15g磁石 35g甘杞子15g鸡子黄1枚(冲)天门冬9g八诊、九诊、十诊、H一诊: 从益肾、柔肝、平补阴阳、芳淡和中。继进药二十余剂,病情稳定好转。十二诊:11月24日。经治以来,左下肢已能屈伸自如,而左手臂依然痿废不用,手背浮肿,关 节肌肉颇觉酸痛。以左主血,今血不能上荣于左,荣虚络空,风邪乘袭。睡眠饮食尚佳。然水火不调不洽,气血不通不达,再以养荣和络。处方:川桂枝3g赤白芍各9g当归10g枸杞子18g炙龟版30g鱼胶28g料豆 衣15g桑
4、枝15g杭菊花15g红花6g十三诊:12月11日。两足能举步移动,左手臂虽痿废不用,但能知酸痛,是气欲伸而不达,血 欲行而不通,手背浮肿已退。昨夜起左腰背有掌大一块,自觉寒冷,此风冷着于俞穴。脉小弦,舌尖红嫩,苔薄白。治再补肾潜阳,养血和营,以祛风痹。处方:当归12g潼疾藜、白蓑藜各12g枸杞子12g川断12g金狗脊12g赤 芍药12g杜仲12g制首乌12g左秦先10g桑枝12g锁阳18g (沉香末2.5g 拌)此后以上方出入调治,至1月15日左手臂已能举动,手指节亦可屈 伸,营卫气血渐得和谐,仍以补肾和血祛风调理。按语:本例从中风先兆开始,经卒中神昏、半身不遂,以迄手足恢复活动,历时四月余,
5、前后三十余诊,井然有序,疗效明显。这里选载数诊,可以看出本例的演变过程和辨证用药的梗概。本例病机为肾气虚亏于下,肝阳亢盛于上,夹同风火痰涎,阻塞脑腑元神 所致。以肾虚为本,风、火、痰三者为标,这是本案立法施治的指导思想。因在病变过程中,虽用过化痰熄风、养荣和络等法,但始终贯穿着调治肾 中阴阳的根本法则。本例患者卒中之后,主要用地黄饮子去附、桂、巴戟之辛温,以补益肾 阴,加羚羊角、钩藤以熄风,竹沥、猴枣、竺黄以化痰。第二诊由于依然神昏不语,舌苔黄垢厚腻,转从化痰息风,宣窍清神,先 治其标。以后数诊,都是标本兼顾,随着病情变化而互有侧重,至10月10日前后,患者神志渐清,言语有序,中风危象渐解。这
6、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从10月21日至28日,主要从调治肾中阴阳着眼,始则因心 烦、潮热、呵欠、下肢浮肿、舌苔灰腻,证见肾气不足,下元真阳偏 衰,虚阳上浮。水湿泛溢,故用桂心、龙骨,一温一涩,潜纳浮阳;锁阳、杞子,温润 益阳;磁石、远志,镇心宁神;白术、茯苓,健脾行水。服药后,浮阳潜纳,痰浊水湿得化,而浊腻之苔全退,舌光绛嫩,肾中真 阴之虚象重又显露,乃以复脉汤加减,急顾其阴,务求“阴平阳秘”,从而 使肝风心阳渐趋平静。于是进入第三阶段,治疗中风后遗症一偏枯。方用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秦芜等养荣和络、祛风为主,兼顾平补 阴阳,直至营卫和谐、气血周流、肢体功能恢复而收全功。宋爱人中风后遗症(脑血
7、栓)赵XX,男,52岁,中学教师。1989年8月3日初诊。主诉右半身不遂2个多月,右手指伸屈不灵,麻木。病史2个月前某夜,在睡眠醒后,突然发现右半身偏瘫,经针灸及中西药 治疗后,神志很快恢复正常,亦无语言障碍。但右上肢仍然动作不灵,右手麻木。检查神志清晰,行路略有迟钝,右上肢上举困难,右手指伸屈不自如,写 字困难,痛温觉迟钝。舌质淡润,苔微白,脉沉细无力。诊断中风后遗症(脑血栓),中经络型。治疗通调经气,舒筋活络。取穴:内关、曲池(右)。操作:电针疗法,每日1次,每次治疗20分钟。经2次治疗后,患者右上肢活动较治疗前明显自如,感觉亦有恢复。按语中风后遗症多为本虚标实,患者为中经络,病本为气血两
8、虚,筋脉 失养。病标为瘀阻经络,经气不畅。该病程缓、标病急解,故取曲池以通经活血散瘀;取内关以行气和营通络,并加用具有舒筋活络作用的电针疏波(15Hz)。以较强之强度予以刺激,借以收到更佳作用,使患肢在短期内较快得以 恢复。王本显王某,女,52岁,已婚。初诊:1985年5月6日。主诉及病史:1985年4月3日因急怒猝然倒仆,不省人事,送某医科大学 住院抢救,脱险后遗留右侧半身不遂,头昏重痛,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痉 挛,住院2周无效;转住入空军医院治疗2周亦无效果,遂求治于师。诊查:右侧肢体不遂,活动不利,握力减小,口齿不清,右口角流涎,纳少,小便基本失禁,大便无力,日一次,量少。舌质淡胖,边有齿痕
9、,苔白水滑,脉沉缓无力。辨证:气虚血瘀,兼阳虚水停。治法: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处方:补阳还五汤合真武汤加味。制附片30g (另包,先煎1小时,以不麻口为度)黄黄120g当归10g川号10g 白芍60g红花10g桃仁12g地龙30g干姜10g白术12g茯苓15g川牛膝30g粉 葛40g全蝎10g每日1齐U,水煎服,坚持服用。1985年6月11日患者来告,上方 服用10剂以后,头不重痛而呈颈痛难忍;继服10剂,颈部不痛而腰痛甚 剧,再服6剂腰痛突然如失,一切恢复正常,计服此方26剂而愈。按语:本证因急怒而发病,常易辨为肝阳上亢,但观其见症,大小便无 力,舌淡胖,边齿痕,苔白滑,脉沉无力,均非肝阳上
10、亢之征。右侧肢体不遂,是因脑络痉挛所致;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水滑,提示阳 虚水停。补阳还五汤长于活血,真武汤乃温阳利水之方,二方相合,加重解痉药之 剂量,正好符合此证病机。师对此证,与常规辨治中风有所不同,吾等认为其目的有二,其一:治中 风后遗症,补阳还五汤乃常规处方,而此患者舌质淡胖有齿痕,提示其不仅有血瘀之征,还有阳虚水停之象,还须温阳利水;此证是因急怒以致猝 倒无知,醒后半身不遂,兼头痛难忍,是因血管挛急使然,所以方中重用 缓急解痉之品,是以解痉为主,兼通脉内之血、脉外之津也。陈潮祖中风(脑梗塞)孙XX,男,63岁,工人。1978年9月24日初诊。主诉右侧半身不遂,语言不利15天。病史患
11、者15天前,在打牌时突然感到右手少力,摸牌不便,约3分钟后, 即从原来坐的椅子上歪倒在地,牌友呼之,神志欠清,随即通知家属,用 车送往医院急诊。急诊时,患者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右侧上下肢瘫痪,体温37.8C,血压 18.7/13.3kPa (140/100mmHg),血常规检查:红细胞 4.5x1012/L (450 万 /mm3),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11X109/L (11000/mm3),中性 0.76 (76%)、淋巴 0.20 (20%)、单核 0.03 (3%)、嗜酸 0.01(1%)。尿常规检查有少许蛋白。脑脊液检查:颜色清,无血性物。2天后,神志转清,小便调,大便未
12、通,血压18.7/12kPa (140/90mmHg),留下右侧上下肢不遂,伴语言不 利,肌张力0度。病后第6天,经头颅CT检查,报告为左侧内囊部脑梗塞。回顾既往病史,患者高血压已10余年,血压常在21.3/14.7kPa (160/1 WmmHg)上下,自觉症、状有头昏、眩晕、肢麻。检查右侧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表情较痛苦,神志清 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中风(左侧内囊部脑梗塞),中经络型。治疗平肝熄风,化痰通络。取穴:曲池(双)、合谷(双)、太溪(双)、太冲(双)、肩鹘 (右)、外关(右)、足三里(右)、丰隆(右)、廉泉(右)。操作:上穴补太溪、泻太冲,其余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
13、,每次 留针30分钟,中间每5分钟行针1次。陈某,男,77岁。初诊:1987年7月10日。主诉及病史:5月初旬出现纳食减少、食后腹胀、易怒心烦、口干口苦、 胸胁痞满、小便短少、大便不爽等症状,继而腹日胀大,初起大而不坚, 益渐膨急,下肢随之日肿。近又增咳嗽、气短、喜半卧位,时尿癖涩数。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两个月,曦胀未能消除。以往曾患中风后遗症已15载。诊查:面色晦暗,唇色紫褐,语言不利。舌尖边偏红,夹有紫斑,苔白厚腻。脉沉细弦。腹大膨急(脐围107cm),腹壁静脉显露,脐略突起,背部平坦。右下肢水肿较明显,右半身不遂,右手臂肌肉萎缩。肝脾扪及未满意。血压190/1 OOmmHg,肝功能检查明显损
14、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0.71:1,谷 丙转氨酶150U/L (正常值35U/L),胆固醇2.86mmol/L。肾功能轻度损害,空腹血糖9.99mmol/L,尿糖( + + + + + ), CT诊断 为肝硬化伴腹水、脑血栓形成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辨证:脾肾本虚,痰瘀久阻,湿热蕴结,水浊停聚。治法:决三焦,化瘀浊。处方:半边莲30g玉米须30g地胆草30g猫须草30g小蓟15g茯苓皮30g 桑白皮10g拿苗子20g桅子根30g广郁金10g炒枳实5g川厚朴6g春砂仁 5g佛手柑10g灵芝草15g三七粉2g琥珀粉2g后两味另冲,煎服,每日1 剂。二诊:7月20日。腹胀已有减轻,小
15、便增长,咳嗽气短好转,已能平卧,脐围回缩至106cm,右足水肿也见减轻。舌苔厚腻略见退薄,余如初诊,继守上法、方药。三诊:7月30日。一,*田腹大膨急转软,胀满日减,脐围回至104cm,纳食见增,小便尚长,咳嗽 气短已控,肠鸣多矢气,大便较畅。舌苔薄腻尚偏厚,舌尖边偏红夹紫斑,脉沉细弦。血压 180/95mmHg。继守上法,酌加益气生津、健脾之品。处方:原方减享劳子至10g,茯苓皮改换茯苓15g,加莱服子10g、洋参粉2g (另冲)。四诊:8月10日。腹胀大有好转,脐围回缩至101cm,腹壁静脉未见显露,脐突恢复正常, 下肢水肿回消,面色转清朗,唇色转清。舌质红尚夹紫斑,苔薄白腻。血压尚时有偏
16、高,肝功能好转,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 1,肾功能基本正常,空腹血糖8.32mmol/L,尿糖(+ + )。继守上法,加重益气生津、健脾和胃之剂。处方:原方去拿苗子、莱瓶子,再加炒白术10g、鸡内金10g、洋参粉加 至3g (另冲)。五诊:9月10日。曦胀已愈,脐围98cm。CT提示腹水消失,食 睡恢复正常,二便正常。时易怒心烦、咳嗽痰 白、小便涩数,神色尚清。舌淡红,苔薄腻, 脉细弦。右肋下未扪及肝,脾刚触及。血压尚时有偏高,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19:1,谷丙 转氨酶正常,胆固醇3.9mmol/L,空腹血糖7.22mmol/L。继续服药巩固疗效。处方:原方再去枳实、川厚朴
17、、半边莲、琥珀粉,加金霍斛8g、干蔗 鸡7个,头3天1剂,后7天1齐上1989年5月10日随访,患者症无 特殊,惟时易怒心烦、咳嗽痰白、小便涩数。舌淡红、紫斑淡化,苔薄白,脉细。肝肾功能正常,血压稳定,空腹血糖在5.726.11mmol/L之间,尿 糖(一)。要求续行巩固。处方:金霍斛10g广郁金6g玉米须15g淮山药15g灵芝草10g杭白芍 10g鸡内金10g桅子根15g干蔗鸡7个炙甘草3g煎服,37天1齐I。医嘱:咳嗽痰白时,可加用川贝母5g、北沙参15g、四陈皮6g;小便涩数时可加用猫须草15g、地胆草10g、石韦草10go四年后随访,症无特殊,气色佳良,舌脉如常,血压稳定,肝功能无异
18、常,空腹血糖正常,尿糖(一)。按语:本例年近八十又多兼症,经治疗向愈,且经四年随访病情稳定,实 属罕见。个人体会,遵照中医治则施治,可能是关键,主要掌握三项要领:其一, 急则治其标。本例初诊时,从其易怒心烦、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尖边 偏红、苔白厚腻而辨,乃湿热蕴结、水浊停聚之证。尽管脾肾本虚,但既不温补,又不攻伐,先利水以消胀,上则泻肺通调水 道,中则健脾运化水湿,下则利膀胱化气行水,通泄三焦之湿热,消除裹 腹水之水浊。且方剂七分利水、三分行气化瘀,避免气滞水停,血瘀水留,愈欲其利愈 不利之弊。其二,兼症则兼治。患者又有中风后康良石中风后遗症(脑溢血后遗症)绕XX,女,49岁,黎巴
19、嫩人。1984年6月7日初诊。主诉右侧偏瘫12年。病史患者病起于1973年夏某日,突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很快出现神 志昏迷,经抢救神志恢复了正常。但留有右侧偏瘫。因肌张力增高,右足第2趾上翘,上下肢有抽搐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0多年来,先后到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许多医院诊治,效果不显。因右脚第2趾上翘,在英国行手术治疗,也未解决。此次专程来求治于余,要求用头针治疗。检查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右侧鼻唇沟微浅,舌体右偏,右肘关节屈曲挛缩,右手紧握,不能自主伸张,被动伸张时也非常困难。右手及前臂肌肉微有萎缩,霍夫曼氏(+)(右)。右下肢肌力弱,扶拐行路时,脚尖抬不起来。膝关节能微伸屈,踝关节不能伸
20、屈,脚趾上翘,右侧第2趾尤明显。左侧颈动脉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均显影,在左侧内囊区附近,有2x3cm之无血管区,周围被弧形弯曲的血管环绕。诊断中风后遗症(脑溢血后遗症)。治疗舒筋活络,养血祛风。取穴;左侧运动区及足运感区。操作:用头针疗法,每日1次,用中强刺激。第1次针刺治疗后,患者右臂开始松弛,屈曲不能伸展达12年的手指,也 开始主动的往外伸展,针刺10次后,右侧肢体抽搐感已消失,手指、足趾 可以伸展,且能在平地上独步行走。针刺第19次后,右手不仅能随意伸曲,而且可以主动持 物。行走时步态灵活,可自己上下楼梯。按语该患49岁,出现以右侧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昏迷的症状。经抢救后,神
21、志恢复正常,但留有右侧偏瘫的后遗症,经多方求治,疗效 不佳。中脏腑或脑出血出现的肢体偏瘫,在1年以上未能治愈者,一般认为是由 于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很难治愈。该例患者曾到多国求治未效,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但是用头针疗法治疗本病,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针刺左侧运动区及足运感区,第1次针后就出现了神奇的疗效,使她12年屈曲不能伸的手,立刻伸开了。通过共19次的针刺治疗后,使12年的顽疾痊愈。这一事实说明,中国针刺治病的技术,虽源于古代,但是疗效优于近代的 很多方法。特别是采用针刺左侧足运感区及左侧运动区,首次即现神奇之效果。这进一步说明了在病损的大脑皮层相对应的头皮部位针刺,能使其直下的
22、 大脑发生特殊作用,使其功能恢复。焦顺发何某,男,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郊人。初诊:1986年7月(此例系病人家属以信函方式向中医研究院求医者)。主诉及病史:中风后遗症,右半身不遂卧床半年余。口眼歪向左侧,右手足不知痛痒,言语不清,性情暴躁,动辄发怒,饮食 尚好。小便如常人,大便秘结,常2、3日1行,甚或4、5日始1行。在当地求治于某西医医院,未见明显好转。因此写信给中医研究院(当时全国只有一个中医研究院,尚未更名“中国中医研究院”)求治。院办将来函送“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由我回函。诊查:除上述症情外,无其他详情,更无舌脉表现。但大体可据分析。辨证:风中脏腑,瘀血阻络。治法:活血化瘀。处方:紫丹参2
23、4g赤白芍各15g川茸10g全当归10g桃仁10g酒地龙10g 生炙芭各20g胆南星Hg石决明30g (先煎)红花10g透骨草30g水蛭6g 熟军8gl0剂,效可继服。1987年1月底,春节将至,忽一日一男性敲门走进我的办公室,当时办公室内尚有伊、李二君同在。来人问:“请问哪一位是陶大夫? ”我回答:“本人是,您有何事? ”来人 诵.“你不汝识我”我占头来人疝口袋里掏出二本,小本中夹着一张纸,接着说:“您一定认识这张处方”我接过一看,这张处方是我开出的,但真的对来人毫无印象。再看这张处方,已裱褶了两三层。正在沉思游疑间,来人说:“去年七月您寄给我这张处方,我按这张方子 吃药半年,半身不遂已经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治疗 中风 后遗症 医案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