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淡泊闲适的心境。2 .正确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3 .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淡泊闲适的情怀。2 .正确理解诗歌大意。教学难点:1 .体会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2 .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朗读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
2、轼於潜僧绿筠轩2 .导入新课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与竹为伍。今天让我们走进走进 盛唐,走进王维,一起欣赏竹里馆。二、揭示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淡泊闲适的情怀。2 .正确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3 .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三、预习交流1.作者简介想象,诗歌因为想象而美丽,而大诗人李白又是最擅长想象的高手。(2)第四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第四句:反问,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4 .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请在全诗合适地方加上一个“啊” “咦”或者“唉”等叹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并说明为什么这
3、样添 加。明确: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示例:“咦,谁家玉笛暗飞声”,添加“咦”字,我读出了作者初听笛 声的惊喜。“啊,散入春风满洛城了”,添加“啊”字我读出了笛声悠扬, 也读出了作者倾听的欣喜。“今夜洛城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呐二添加“呐”字,我读 出了诗人思乡不得归的惆怅。“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啊添加“啊”字我读出 诗人思乡之切,由我及人又由人到己把思乡推向高潮。5 .大家演读的不错,我仿佛看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李白,站在月 夜的栏杆旁,侧耳倾听笛声的样子。经过这一轮的思考,你的理解是 否更加深入呢?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月夜,什么样的笛声?你觉得这是一个的月夜, 的
4、笛声。示例:这是不寻常的月夜,这是勾起相思的笛声。这是洛阳城寻常的月夜,却是诗人耳朵里不寻常的笛声。这是一个满城落满笛声的月夜,这是异乡人思乡的笛声。七、比读诗歌大胆的想象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他赢得了诗仙的称号,今 天我们再来读读他的思乡诗,并试着比较一下异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明确: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有想象,都表达思乡之情。比如本诗的“何 人不起故园情”由己及人,想象游子思乡之情,也使自己的思乡之情 更加真切。而静夜思中则由“床前明月光”想象成了地
5、上的秋霜, 由地上秋霜,再到天上的明月引发思乡;渡荆门送别则由月光下 江上的美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引发想象,想到了故乡山水 对诗人的依恋,最后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思乡之情。不同点:写作的视角不同,比如静夜思和渡荆门送别是 从视觉的角度来写景抒情,而本诗春夜洛城闻笛却是从听觉角度 去写,而且写得新颖别致,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李白的诗不乏想象,李白创造了想象,想象成就了李白。但我们 知道当看到天上的明月,我们不仅会说,“哇塞,好大的月亮”,我们 也会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们也还会说,“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我们更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八、总结训练1 .课堂总结
6、神都洛阳,无比繁华,哀怨悠扬的折杨柳,时断时续,如泣 如诉,惹离愁无限,诗人的心完全被浓浓的思乡情绪俘虏了。让我们 在低回的折柳乐曲中,再次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2 .巩固训练(1)下列对春夜洛城闻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首句的“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是何人所吹, 从何处来的意思。第二句“满洛城”是说笛声高亢嚓亮,加上春风助 力,全城都听到了。B.第三句不说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而说在曲中听到了 “折 柳”,这个“折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 为下句做铺垫。C.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 思乡之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
7、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 感情的强烈。D.本诗着重以听众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 笛的艺术魅力。(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 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 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板书设计】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听一一折杨柳想一一故园情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元年 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其诗 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 经,是维摩
8、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 维,字摩诘。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 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 园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官太乐丞,随即因为署 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31岁的时候, 妻子难产而死,不再续娶,几十年一直独身。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他很赏识王维,拔擢王 维为右拾遗。加上王维文采好,又精通音律,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特 别喜欢音乐,王维于是声名鹊起。但是好景不长,张九龄在李林甫的 各
9、种手段下罢了相,李林甫接任了宰相的位置,开始权倾朝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王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 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安史之乱后,王维被捕被迫出任伪职,但是他并不愿意,曾作诗 表达了心迹,战乱平息后因此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后来官至 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半隐半官。2.背景资料早在张九龄执政时,王维就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长安 东南的蓝田县辆川建造了一座私人园林,设计了二十个景点,每个景 点王维都赋诗一首,并且让同样隐居的好友裴迪和诗一首,最后编成 了一部辆川集,再画一幅辆川图,辆川也就奠定了唐朝最著名文 人园林地位。竹里馆就是其中一景,竹里馆就是为此处景点所作
10、的一首诗,是辆川集组诗中的第十七首。四、吟诵诗歌1 .听范读2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huGng)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配乐读(配高山流水)五、释读诗歌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篁:幽深的竹林。篁,竹林。长啸:撮(cud) 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诗意:独自闲坐幽深的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2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 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诗意: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六、赏读诗歌1 .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即融入诗人思想
11、感情的“物象”,是赋 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写了人物哪些活动?从中 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境?景物:“幽篁”、“深林”、“明月”人物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心境:惬意闲适、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2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 象,描绘一下诗歌展现的画面。明确: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 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 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3 .结合链接材料,说说诗中的王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链接材料一:竹,枝干挺拔、修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竹里馆 春夜洛城闻笛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年级 语文 下册 部编版 第三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洛城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942381.html
限制150内